第九十五章 集市買雞
曾經在新豐集市賣過魚,賣過豆腐的張然,對於這裡的集市還算比較熟悉。
新豐縣城雖然只是一個縣邑,遠不如長安城那麼繁華,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城裡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酒肆之外,各種專門販賣商品的集市也一應俱全,有牛市,馬市,魚市,粟市等等,各種類型的商品都有相對應的市場。
這些五花八門的「市」大的或占滿一整條街,如牛市,馬市等,小的或只有少半條街,如張然之前常去的魚市,就只占了半條街。
有的甚至只占一條街道的區區一小段,幾步路而已,如販賣各種柳條,竹等編織物的「柳市」等等。
張然這次來的的禽市規模略次於牛市,馬市,但也足足占了一整個街道,不過與牛市等寬敞的大街不同,禽市的街道略顯狹窄,以張然的眼光來看,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小巷子而已。
儘管規模不是很大,但禽市裡面販賣各種雞,鴨,鵝的攤位數量也非常多,張然甚至還在幾處攤位,看到野雞,斑鳩等野生的鳥類。另外,這裡也出售各種禽蛋,翎羽等物。
張然買雞的目的是為了養殖,而不是為了殺來吃肉,所以要買的是雛雞而不是成年的雞鴨。
不過,禽市里賣雛雞的攤位似乎比較少,轉了半條街,張然才只看到一個攤子。
「老伯,你的雛雞怎麼賣?」張然停下腳步,指了指雞籠子裡的小雞仔問道。
攤主是一個身穿麻衣的乾瘦老者,頭髮都有些花白了。聽到張然詢問價格,老者微微抬起頭,回答道:「十五錢一隻!」
「十五錢?」張然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意道:「一隻老母雞才不過三十五錢而已,你一隻雛雞就賣十五錢?這也太貴了吧?」
「小郎,都是這個價啊!」老者聽聞張然嫌貴,不由連忙解釋道:「這母雞有母雞的價,雛雞有雛雞的價,我賣了十幾年的雛雞,價格一直是童叟無欺,這個價錢真不算貴。不信你去周圍問問,看看他們是不是這個價?」
「真的?」張然還是有些不太信,不禁反問了一句道。
「當然是真的!」老者毫不猶豫的答道,而且還對張然道:「這禽市裡的價格都是明碼標價,而且有市吏管著,誰敢胡亂哄抬價格啊!」
「呃」聽到老者這麼一說,張然倒是有點相信老者說的是實話了,但對於十五錢一隻小雞的價格,張然還是有些不能接受,一斤羊肉才不過九錢而且,這一隻小雞就敢賣十五錢,這個忒黑了一點。
「我還是再轉轉吧!」
丟下這麼一句話,張然便帶著三魁兩人離開老者的攤位,繼續在禽市里轉悠了起來。
從街頭走到街尾,張然驚訝的發現,整個新豐縣城,賣雛雞的攤子一共只有五個而已,而且這些攤位賣的雛雞數量也不是太多,少則十一二隻,多的也就二三十隻,比如張然最開始遇到的那個老者,整個攤子也就只有兩個不大的雞籠子,雛雞的數量目測最多也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
也就是說,張然就算把所有攤位上的雛雞全都買下來,總共也才不到一百多個而已,這麼點雛雞,如何才能將張然家那堆積如山的麩皮給吃完呢?
而且,再怎麼說新豐縣城也算是周圍數得著的大邑,城中人口足有上萬人,比一般小邑加起來的人口還要多啊,為何禽市只有這麼點雛雞呢?
帶著這個疑問,張然又回到了最初那個老者的攤位,並問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疑惑。
聽到張然的問題,老者不禁啞然失笑道:「小郎大概沒養過**?如果你家裡養著雞,就應該知道,這雞孵蛋,可不是你想有就有的事情。這母雞什麼時候抱窩,全看運氣。
有時候運氣來了,一隻母雞一年能抱好幾次窩,有時候運氣不好,一年到頭也未必能抱一次窩。而且啊,這母雞一次能孵多少雞子,也得看運氣。多的時候十幾個,少的也就三五個。
更何況,母雞孵一次蛋至少也得一個月才行。這期間,母雞是很少出去自己找食兒吃的,必須要人餵它才行。雖說這雞不如彘或者騾馬吃的多,但它時間長啊!吃的再少,一個月下來,也是一筆花銷不是?所以,你說這雛雞每隻賣十五錢,還算貴麼?」
「……」聽到老者的解釋,張然頓時有些無言以對,合著現在的人養雞,要孵小雞的話,還得看運氣啊!難怪這偌大的新豐縣城裡,也只有區區五家賣小雞的攤子,就這種全靠母雞生物本能的產卵,孵蛋模式,這小雞能多起來才稀奇啊!
「經過您這麼一說,我發現這一隻雛雞賣十五錢,還真算不上貴!」說著,張然指了指老者面前的兩個雞籠子道:「您這兩籠雛雞一共,多少錢?我全包了!」
「全包了?」老者大喜,連忙回答道:「我這兩籠雛雞,一共二十二隻,一隻十五錢,總共…,總共…」
「總共是三百三十錢!」見老者半天都沒下文,張然便直接掏出錢袋子,數出350錢,遞給老者道:「您的雛雞連籠子,我都一起要了!給您湊個整數,一共三百五十錢可否?」
「確實是三百三十錢,小郎你算的可真快!」老者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總算把錢數給算出來了。於是便忍不住誇了張然一下,同時接過錢,數了數之後,發現數目沒問題後,便笑著道:「行嘞,這錢我收下了。這籠子我也不要了,你們連雞帶籠子,一起拿走吧!」
「謝老伯!」
到了一聲謝之後,張然便提起兩個雞籠,將其分別交給三魁和張山,而後轉身離開了老者的攤位。
之後,張然又在禽市,買了一百個雞蛋,這才帶著他們又趕往彘肆。
與小雞相比,雞蛋的價格倒是不貴,每斤不過才四錢而已,張然買了一百個(八個雞蛋約一市斤,換算成漢斤約四個,也就是一錢一個)也才花了一百錢而已。
新豐縣城雖然只是一個縣邑,遠不如長安城那麼繁華,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城裡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酒肆之外,各種專門販賣商品的集市也一應俱全,有牛市,馬市,魚市,粟市等等,各種類型的商品都有相對應的市場。
這些五花八門的「市」大的或占滿一整條街,如牛市,馬市等,小的或只有少半條街,如張然之前常去的魚市,就只占了半條街。
有的甚至只占一條街道的區區一小段,幾步路而已,如販賣各種柳條,竹等編織物的「柳市」等等。
張然這次來的的禽市規模略次於牛市,馬市,但也足足占了一整個街道,不過與牛市等寬敞的大街不同,禽市的街道略顯狹窄,以張然的眼光來看,充其量只能算一個小巷子而已。
儘管規模不是很大,但禽市裡面販賣各種雞,鴨,鵝的攤位數量也非常多,張然甚至還在幾處攤位,看到野雞,斑鳩等野生的鳥類。另外,這裡也出售各種禽蛋,翎羽等物。
張然買雞的目的是為了養殖,而不是為了殺來吃肉,所以要買的是雛雞而不是成年的雞鴨。
不過,禽市里賣雛雞的攤位似乎比較少,轉了半條街,張然才只看到一個攤子。
「老伯,你的雛雞怎麼賣?」張然停下腳步,指了指雞籠子裡的小雞仔問道。
攤主是一個身穿麻衣的乾瘦老者,頭髮都有些花白了。聽到張然詢問價格,老者微微抬起頭,回答道:「十五錢一隻!」
「十五錢?」張然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滿意道:「一隻老母雞才不過三十五錢而已,你一隻雛雞就賣十五錢?這也太貴了吧?」
「小郎,都是這個價啊!」老者聽聞張然嫌貴,不由連忙解釋道:「這母雞有母雞的價,雛雞有雛雞的價,我賣了十幾年的雛雞,價格一直是童叟無欺,這個價錢真不算貴。不信你去周圍問問,看看他們是不是這個價?」
「真的?」張然還是有些不太信,不禁反問了一句道。
「當然是真的!」老者毫不猶豫的答道,而且還對張然道:「這禽市裡的價格都是明碼標價,而且有市吏管著,誰敢胡亂哄抬價格啊!」
「呃」聽到老者這麼一說,張然倒是有點相信老者說的是實話了,但對於十五錢一隻小雞的價格,張然還是有些不能接受,一斤羊肉才不過九錢而且,這一隻小雞就敢賣十五錢,這個忒黑了一點。
「我還是再轉轉吧!」
丟下這麼一句話,張然便帶著三魁兩人離開老者的攤位,繼續在禽市里轉悠了起來。
從街頭走到街尾,張然驚訝的發現,整個新豐縣城,賣雛雞的攤子一共只有五個而已,而且這些攤位賣的雛雞數量也不是太多,少則十一二隻,多的也就二三十隻,比如張然最開始遇到的那個老者,整個攤子也就只有兩個不大的雞籠子,雛雞的數量目測最多也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
也就是說,張然就算把所有攤位上的雛雞全都買下來,總共也才不到一百多個而已,這麼點雛雞,如何才能將張然家那堆積如山的麩皮給吃完呢?
而且,再怎麼說新豐縣城也算是周圍數得著的大邑,城中人口足有上萬人,比一般小邑加起來的人口還要多啊,為何禽市只有這麼點雛雞呢?
帶著這個疑問,張然又回到了最初那個老者的攤位,並問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疑惑。
聽到張然的問題,老者不禁啞然失笑道:「小郎大概沒養過**?如果你家裡養著雞,就應該知道,這雞孵蛋,可不是你想有就有的事情。這母雞什麼時候抱窩,全看運氣。
有時候運氣來了,一隻母雞一年能抱好幾次窩,有時候運氣不好,一年到頭也未必能抱一次窩。而且啊,這母雞一次能孵多少雞子,也得看運氣。多的時候十幾個,少的也就三五個。
更何況,母雞孵一次蛋至少也得一個月才行。這期間,母雞是很少出去自己找食兒吃的,必須要人餵它才行。雖說這雞不如彘或者騾馬吃的多,但它時間長啊!吃的再少,一個月下來,也是一筆花銷不是?所以,你說這雛雞每隻賣十五錢,還算貴麼?」
「……」聽到老者的解釋,張然頓時有些無言以對,合著現在的人養雞,要孵小雞的話,還得看運氣啊!難怪這偌大的新豐縣城裡,也只有區區五家賣小雞的攤子,就這種全靠母雞生物本能的產卵,孵蛋模式,這小雞能多起來才稀奇啊!
「經過您這麼一說,我發現這一隻雛雞賣十五錢,還真算不上貴!」說著,張然指了指老者面前的兩個雞籠子道:「您這兩籠雛雞一共,多少錢?我全包了!」
「全包了?」老者大喜,連忙回答道:「我這兩籠雛雞,一共二十二隻,一隻十五錢,總共…,總共…」
「總共是三百三十錢!」見老者半天都沒下文,張然便直接掏出錢袋子,數出350錢,遞給老者道:「您的雛雞連籠子,我都一起要了!給您湊個整數,一共三百五十錢可否?」
「確實是三百三十錢,小郎你算的可真快!」老者掰著手指頭算了半天,總算把錢數給算出來了。於是便忍不住誇了張然一下,同時接過錢,數了數之後,發現數目沒問題後,便笑著道:「行嘞,這錢我收下了。這籠子我也不要了,你們連雞帶籠子,一起拿走吧!」
「謝老伯!」
到了一聲謝之後,張然便提起兩個雞籠,將其分別交給三魁和張山,而後轉身離開了老者的攤位。
之後,張然又在禽市,買了一百個雞蛋,這才帶著他們又趕往彘肆。
與小雞相比,雞蛋的價格倒是不貴,每斤不過才四錢而已,張然買了一百個(八個雞蛋約一市斤,換算成漢斤約四個,也就是一錢一個)也才花了一百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