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再探黑蟒洞
一行人,留下蘇小小和狄春在家裡照顧風七娘,其他人一起上山探尋黑蟒洞。
阿媽在祭壇擺好祭品,點香插燭淨壇。
阿依瑪從側面進去,啟動了大門機關,石壁門緩緩張開。
狄仁傑等人在門口等候,阿媽帶阿依古阿依瑪跪地祭拜。
祭拜完,眾人跟著阿媽進洞,洞內油燈點亮,狄仁傑從洞口開始計算腳步,右拐五十步的時候,狄仁傑停了下來。
「元芳,敬暉,上次我經過這裡的時候聞到過硝煙味,你們仔細找找,看看有沒有火藥」狄仁傑吩咐道。
「遵命」倆人開始四處探查起來。
「大人,據我所知,這個位置,洞壁沒有暗門」阿依瑪說道。
李元芳用刀柄敲了下地面,附耳在地傾聽。
「敬暉,地下好像是空的」李元芳說道。
兩人合力劃開地面,一層鐵皮浮現出來。
拉開鐵皮,下面是堆積整齊的火藥,狄仁傑倒吸了口涼氣,這個份量的火藥,足可以炸平蟒山頂。
「阿媽,喊人把火藥轉移下去,放置一個安全的地方,以後說不定有用,一定要小心」狄仁傑說道。
「阿依古,你回去喊人上來全部搬到村口的牛角洞藏好」阿媽吩咐道。
阿依古領命出了洞。
再走了一百二十步,狄仁傑停下來,指著左側的洞壁說道:「如果我沒猜錯,這邊應該有個暗門」。
「狄大人真是神了,您怎麼知道這裡有暗門」阿依瑪非常好奇。
「哦!呵呵,那就是有咯」狄仁傑笑道。
「正是,這裡就有一個暗門通向外面」阿依瑪走過去,打開了暗門。
狄仁傑順著暗門走出去,門外視野開闊,山下苗村看的很清楚。
「狄大人」阿依瑪喊了一聲。
「阿依瑪,你看這裡的視線是不是非常好,對面那座山叫什麼山?」狄仁傑問道。
「聽阿媽說起過,好像叫獨山,別看這麼近,真正走起來要兩天才能到」阿依瑪說道。
「真是應了那句話:對面聽傳聲,過山好幾天吶!」狄仁傑說道。
獨山隱藏在雲霧中,似乎有些神秘。
狄仁傑和阿依瑪進了山洞,沒有關洞門,這樣空氣對流會清新很多。
阿依瑪把大家帶到金殿,讓人把金殿油燈全部點亮,金殿亮堂堂的,狄仁傑仔細觀察起來。
金殿空曠,是後期打造改良的,洞壁至少有十幾道門,石頭搭的台子,鋪著黃綢緞。
狄仁傑走上石台,仔細看著太宗畫像,總覺得有些異樣。
「大人,怎麼了?」李元芳走過來問道。
「說不出來,只是覺得很奇怪」狄仁傑搖搖頭。
「大人,頭像上面的眼睛是空的,可以看到下面,上次我和紅袖發現的」鳳凰說道。
「嗯,上次聽你和紅袖姑娘說過,元芳你上去看看,肯定有可以藏人的地方」狄仁傑說道。
李元芳縱身飛上去,把太宗像拿下來,上面有個暗窗,可以看到下面。
李元芳從窗戶鑽進去,打開暗室的門,裡面很暗,李元芳點亮火摺子,裡面布置的很精緻。
裡面還有個門,李元芳打開門順著階梯走下去,直接從角落裡面走了出來,出口靠近石台的右側。
「大人,從這裡上去」李元芳喊道。
狄仁傑跟著李元芳上到暗室里,李元芳點亮蠟燭。
房間裡有幾樣樂器,還有一個沒有寫完的樂譜,桌上放著兵書和陣圖。
狄仁傑嘆口氣,王芳確實是個人才,可惜了;狄仁傑拿起樂譜,上面寫著「寶慶樂」,下面還有注角,赫然是李賢二字。
看來這王芳沒有說謊,他確實和章懷太子在一起,那麼他說的發現李賢墳是空的,難道是真的?狄仁傑陷入了沉思。
「大人,這個是什麼?」李元芳拿了一個布偶過來給狄仁傑看。
布偶上面全是針,頭上貼著武媚娘字樣的紙符。
「是降頭,心裡恨誰,詛咒誰就下這樣的降頭」狄仁傑說道。
「看來這人對陛下非常痛恨啊」李元芳說道。
「元芳,這個布偶泛黃了,很有些時日了,是老物件,難道是章懷太子之物?」狄仁傑說道。
「陛下是他的生母,真會這麼恨陛下嗎?」李元芳問道。
「陛下在奪權的時候,六親不認,對於李家宗親毫不手軟,殺伐果斷,自己親生兒子也不放過,恨她很正常」狄仁傑嘆息道。
「最狠是皇家,願生生世世不入帝王家」李元芳搖搖頭。
「元芳,再仔細找找,看看還能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嗎?」狄仁傑說道。
虎敬暉帶著大家從暗道往下走,那面安南軍旗還擺在那裡,虎敬暉把旗子收起來,一行人繼續往下走。
一股新鮮空氣傳來,虎敬暉指了指上面的洞口。
「這麼高,上次你和李元芳是從這裡逃出山洞的麼?」鳳凰問道。
「正是,元芳藉助鏈子刀,把我帶出去的」虎敬暉笑著說道。
「好生奇怪,找了這麼久,也沒發現什麼東西」蘇紅袖有些失望。
「上次,我和元芳也沒發現什麼,等等看狄大人他們在上面暗室會有什麼發現麼?」虎敬暉說道。
「走吧,先回去金殿等大人吧」阿依瑪說道。
一行人又折回去,狄仁傑和李元芳已經走了下來。
「敬暉,下面可有收穫?」狄仁傑問道。
「大人,除了這面安南國軍旗,別無所獲」虎敬暉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回吧」狄仁傑說道。
「好大一張綢緞,可惜了」阿媽提起太宗畫像一角說道。
「等等,大長老拿著別動,上面好像有字」狄仁傑喊道。
阿媽提著畫像站在那裡,狄仁傑蹲下去用火摺子照著,畫像上縫有一塊白布,白布上有一首詩赫然呈現在眾人面前。
李唐劫難二十年,
始作俑者武則天。
誰說虎毒不食子,
章懷太子千古冤。
卿本忠魂神佑之,
還魂隱匿塵世間。
待到時機成熟時,
高懸唐旗起硝煙。
欲問太子登高處,
身著黃袍獨山顛。
落款是袁天罡,狄仁傑很清楚袁天罡的本事,這塊白布已經發黃起霉點了,有些年頭了。
袁天罡前幾年兵敗被殺,是狄仁傑親自辦的鐵案,這首詩是袁天罡生前所寫;章懷太子案的時候袁天罡是朝廷的欽天監。
狄仁傑越發感覺到章懷太子尚在人間,一旦如詩中所說,起兵復唐,那麼必定烽煙四起,兵禍連年,百姓流連失所苦不堪言。
一定要阻止這個悲劇發生,現在的大周內憂外患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大人,從詩里行間裡看出來,章懷太子尚在人世間,還準備高舉復唐大旗」李元芳大驚道。
「正是如此,如果真是這樣,人間會戰火連綿變成地獄」狄仁傑嘆息道。
「必須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其他人紛紛說道。
「欲問太子登高處,身著黃袍獨山顛,狄大人,這個獨山莫不就是藏匿在雲霧裡的那座山」阿依瑪說道。
「不能確定,但是不管如何,必須探它一探,了解個究竟」狄仁傑說道。
眾人帶上畫像下了蟒山回到村子裡面協商如何去獨山。
請看下一章:獨山行
阿媽在祭壇擺好祭品,點香插燭淨壇。
阿依瑪從側面進去,啟動了大門機關,石壁門緩緩張開。
狄仁傑等人在門口等候,阿媽帶阿依古阿依瑪跪地祭拜。
祭拜完,眾人跟著阿媽進洞,洞內油燈點亮,狄仁傑從洞口開始計算腳步,右拐五十步的時候,狄仁傑停了下來。
「元芳,敬暉,上次我經過這裡的時候聞到過硝煙味,你們仔細找找,看看有沒有火藥」狄仁傑吩咐道。
「遵命」倆人開始四處探查起來。
「大人,據我所知,這個位置,洞壁沒有暗門」阿依瑪說道。
李元芳用刀柄敲了下地面,附耳在地傾聽。
「敬暉,地下好像是空的」李元芳說道。
兩人合力劃開地面,一層鐵皮浮現出來。
拉開鐵皮,下面是堆積整齊的火藥,狄仁傑倒吸了口涼氣,這個份量的火藥,足可以炸平蟒山頂。
「阿媽,喊人把火藥轉移下去,放置一個安全的地方,以後說不定有用,一定要小心」狄仁傑說道。
「阿依古,你回去喊人上來全部搬到村口的牛角洞藏好」阿媽吩咐道。
阿依古領命出了洞。
再走了一百二十步,狄仁傑停下來,指著左側的洞壁說道:「如果我沒猜錯,這邊應該有個暗門」。
「狄大人真是神了,您怎麼知道這裡有暗門」阿依瑪非常好奇。
「哦!呵呵,那就是有咯」狄仁傑笑道。
「正是,這裡就有一個暗門通向外面」阿依瑪走過去,打開了暗門。
狄仁傑順著暗門走出去,門外視野開闊,山下苗村看的很清楚。
「狄大人」阿依瑪喊了一聲。
「阿依瑪,你看這裡的視線是不是非常好,對面那座山叫什麼山?」狄仁傑問道。
「聽阿媽說起過,好像叫獨山,別看這麼近,真正走起來要兩天才能到」阿依瑪說道。
「真是應了那句話:對面聽傳聲,過山好幾天吶!」狄仁傑說道。
獨山隱藏在雲霧中,似乎有些神秘。
狄仁傑和阿依瑪進了山洞,沒有關洞門,這樣空氣對流會清新很多。
阿依瑪把大家帶到金殿,讓人把金殿油燈全部點亮,金殿亮堂堂的,狄仁傑仔細觀察起來。
金殿空曠,是後期打造改良的,洞壁至少有十幾道門,石頭搭的台子,鋪著黃綢緞。
狄仁傑走上石台,仔細看著太宗畫像,總覺得有些異樣。
「大人,怎麼了?」李元芳走過來問道。
「說不出來,只是覺得很奇怪」狄仁傑搖搖頭。
「大人,頭像上面的眼睛是空的,可以看到下面,上次我和紅袖發現的」鳳凰說道。
「嗯,上次聽你和紅袖姑娘說過,元芳你上去看看,肯定有可以藏人的地方」狄仁傑說道。
李元芳縱身飛上去,把太宗像拿下來,上面有個暗窗,可以看到下面。
李元芳從窗戶鑽進去,打開暗室的門,裡面很暗,李元芳點亮火摺子,裡面布置的很精緻。
裡面還有個門,李元芳打開門順著階梯走下去,直接從角落裡面走了出來,出口靠近石台的右側。
「大人,從這裡上去」李元芳喊道。
狄仁傑跟著李元芳上到暗室里,李元芳點亮蠟燭。
房間裡有幾樣樂器,還有一個沒有寫完的樂譜,桌上放著兵書和陣圖。
狄仁傑嘆口氣,王芳確實是個人才,可惜了;狄仁傑拿起樂譜,上面寫著「寶慶樂」,下面還有注角,赫然是李賢二字。
看來這王芳沒有說謊,他確實和章懷太子在一起,那麼他說的發現李賢墳是空的,難道是真的?狄仁傑陷入了沉思。
「大人,這個是什麼?」李元芳拿了一個布偶過來給狄仁傑看。
布偶上面全是針,頭上貼著武媚娘字樣的紙符。
「是降頭,心裡恨誰,詛咒誰就下這樣的降頭」狄仁傑說道。
「看來這人對陛下非常痛恨啊」李元芳說道。
「元芳,這個布偶泛黃了,很有些時日了,是老物件,難道是章懷太子之物?」狄仁傑說道。
「陛下是他的生母,真會這麼恨陛下嗎?」李元芳問道。
「陛下在奪權的時候,六親不認,對於李家宗親毫不手軟,殺伐果斷,自己親生兒子也不放過,恨她很正常」狄仁傑嘆息道。
「最狠是皇家,願生生世世不入帝王家」李元芳搖搖頭。
「元芳,再仔細找找,看看還能找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嗎?」狄仁傑說道。
虎敬暉帶著大家從暗道往下走,那面安南軍旗還擺在那裡,虎敬暉把旗子收起來,一行人繼續往下走。
一股新鮮空氣傳來,虎敬暉指了指上面的洞口。
「這麼高,上次你和李元芳是從這裡逃出山洞的麼?」鳳凰問道。
「正是,元芳藉助鏈子刀,把我帶出去的」虎敬暉笑著說道。
「好生奇怪,找了這麼久,也沒發現什麼東西」蘇紅袖有些失望。
「上次,我和元芳也沒發現什麼,等等看狄大人他們在上面暗室會有什麼發現麼?」虎敬暉說道。
「走吧,先回去金殿等大人吧」阿依瑪說道。
一行人又折回去,狄仁傑和李元芳已經走了下來。
「敬暉,下面可有收穫?」狄仁傑問道。
「大人,除了這面安南國軍旗,別無所獲」虎敬暉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回吧」狄仁傑說道。
「好大一張綢緞,可惜了」阿媽提起太宗畫像一角說道。
「等等,大長老拿著別動,上面好像有字」狄仁傑喊道。
阿媽提著畫像站在那裡,狄仁傑蹲下去用火摺子照著,畫像上縫有一塊白布,白布上有一首詩赫然呈現在眾人面前。
李唐劫難二十年,
始作俑者武則天。
誰說虎毒不食子,
章懷太子千古冤。
卿本忠魂神佑之,
還魂隱匿塵世間。
待到時機成熟時,
高懸唐旗起硝煙。
欲問太子登高處,
身著黃袍獨山顛。
落款是袁天罡,狄仁傑很清楚袁天罡的本事,這塊白布已經發黃起霉點了,有些年頭了。
袁天罡前幾年兵敗被殺,是狄仁傑親自辦的鐵案,這首詩是袁天罡生前所寫;章懷太子案的時候袁天罡是朝廷的欽天監。
狄仁傑越發感覺到章懷太子尚在人間,一旦如詩中所說,起兵復唐,那麼必定烽煙四起,兵禍連年,百姓流連失所苦不堪言。
一定要阻止這個悲劇發生,現在的大周內憂外患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大人,從詩里行間裡看出來,章懷太子尚在人世間,還準備高舉復唐大旗」李元芳大驚道。
「正是如此,如果真是這樣,人間會戰火連綿變成地獄」狄仁傑嘆息道。
「必須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其他人紛紛說道。
「欲問太子登高處,身著黃袍獨山顛,狄大人,這個獨山莫不就是藏匿在雲霧裡的那座山」阿依瑪說道。
「不能確定,但是不管如何,必須探它一探,了解個究竟」狄仁傑說道。
眾人帶上畫像下了蟒山回到村子裡面協商如何去獨山。
請看下一章:獨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