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發現嫌疑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0月19日上午8點不到,於冬剛出門電話就響了,是海墅派出所高建江來的電話。電話里傳出高建江那大嗓門,而且情緒異常亢奮:「於隊啊,我是高建江啊,我們在交通的視頻里,查到在10月14號凌晨12點38分左右,離望江誠品小區的南面4公里不到的大洪村路和安康路口,有一輛銀色昌華牌麵包車經過,這輛車在凌晨4點48時反方向再次經過這個路口。關鍵這輛車的車牌是套牌,駕駛員還有意遮擋住自己的臉,前後幾個路口的視頻都看不清他的樣子。我現在把視頻送到局裡,你在局裡等我。」

  終於發現嫌疑車了,那麼應該離找到第二嫌疑人不遠了,於冬連忙說:「好的,高所,你路上小心,我在局裡等你。」聽到這消息,的確讓於冬有一點興奮。

  當於冬到分局,周光海也接到了這個信息,對於冬說:「高建江找到嫌疑車了。」

  於冬說:「他一早也給我打電話,現在在來局裡路上。」

  周光海說:「老高說車是從南面開過來的,那是福洪區方向,難道這個嫌疑人是在福洪區方向?」

  於冬說:「目前還不能十分確定,有可能嫌疑人採用南轅北轍的方法,造成我們對他來源方向的誤判,也有可能是從北面或西面過來的,他繞道到南面進入案發現場的。但是不論他是從哪個方向過來的,如果這輛車確定是嫌疑人的車,那麼楚靖先誤傷死者,後找人幫忙,這個作案過程是基本可以確定了。」

  周光海說:「是的,不排除他繞道的可能性,還是先等高所的視頻吧,先我把人召集齊。」

  於冬說:「我去召集人員,你這邊準備一下。」

  半小時之後,高建江把銀白色昌華麵包車的視頻,在投影上反覆播放了3遍。然後對於冬和盧紅江說:「周隊、於隊,我們仔細反覆地觀看了視頻,除了車牌是套牌的,這車身上有三個特點:一、車的前擋風玻璃的左下角應該有裂紋,用透明膠帶補過;二、車身上應該是印著什麼字,但是他用白紙給遮住了;三、後面右邊的剎車燈是壞的。」

  高建江把這三處的圖片放大,展示給眾人看,眾人紛紛點頭,都說嫌疑車輛特徵這麼明顯,應該比較容易尋找。

  高建江又繼續說:「這輛銀白色的昌華麵包車,第一次出現在余新區拱北路和劉馬路口,時間是14日凌晨的12點12分,然後就向南行駛,到了劉馬路和刀口弄並沒有再向南,而是向東進入刀口弄。向東進入刀口弄就是刀口村,也就是刀口社區,這一帶基本上沒有攝像頭,即便有也是一個擺設。刀口村東南方向有一條沿小刀河的小路,目前在改造,這條路上沒有攝像頭。沿這條小路一直向南開8公里左右,就到了大洪村。由大洪村再拐向北,就是大洪村路,從大洪村到望江誠品小區一定要經過大洪村路和安康路。然後這輛昌華麵包車在路口向西進入安康路,這時是14日凌晨12點38分,安康路向西行駛3.2公里就是望江誠品西面,就是有小門的那條路。從他由劉馬路口到安康路口一共走了27分鐘,如果走主幹道,在凌晨這個時間點只需要18分鐘,所以他一定是沿小刀河這條小路走的。

  然後,在凌晨4點48分這車又進入大洪村路和安康路,但是和來的時候走的路線相反,在5點21分又到了拱北路和劉馬路口,然後向西進入了劉馬路。因為拱北新村這片也是城中村,所以攝像頭並不多,可是我們依然在劉馬路的一家超市門口的監控里,找到這輛車經過的視頻,時間是5點29分。」高建江在投影上,把昌華麵包車的路線往返兩條線路都展示了一遍。

  高建江又展示了另一段視頻,說:「這是在14日上午7點18分,也是劉馬路這家超市門口拍到的視頻,你們看這輛銀白色昌華麵包車又出現了,但是車身寫著劉馬果蔬,白色紙給拿掉了,還有車牌也不一樣了,我們分別在幾個路口的交通攝像頭都拍到這輛車。」

  周光海看完視頻之後,一拍桌子說:「好!高所,如果案子破了,可要給你和你們所里記一功。這幾天你們辛苦了,查了多少視頻啊?」

  高建江謙虛地說:「我們所里4-5個民警,連續50多個小時,查看了近300小時的視頻。給我們記功,嘿嘿,就不用了,只要廖局不算我失職就好了。對了周隊、於隊,我已經找拱新派出所的李所和交警部門,幫忙查找這車輛和車主了。」

  周光海說:「好的,高所,你們辛苦了。」

  高建江笑呵呵對周光海說:「哪裡,哪裡,這是我們的工作嘛。」

  周光海也不再和他客氣了,正準備讓專案組眾人出發去拱北。但於冬一直沒有動靜,眼睛還盯著投影上。

  周光海叫了於冬一聲:「於隊,出發吧?」


  於冬說:「等一下,我再看看視頻。」於冬反覆把幾段視頻又看了兩遍,然後對眾人說:「那輛出現在案發時間段的麵包車,和後面白天出現的麵包車,不一樣。」

  眾人聽到這話,頓時愕然了,於冬把兩段不同的視頻,車身側面分別放大,同時投到投影上對比,陳建峰馬上說:「車的輪轂不一樣。」

  「是的,這幾段視頻里的昌華麵包車,乍眼看差不多,但是仔細看還是有一些細節不一樣,車的輪轂不一樣,白天出現的麵包車車身上污漬多,而凌晨那輛的車身上的污漬明顯少一些,而且車身污漬的位置也不一樣。還有白天出現的車在左側後輪上方有一小塊漆被蹭掉了,但是凌晨那輛車在這塊是完好的。」於冬在投影上將幾處,一一展示給眾人看。

  周光海,皺了皺眉說:「的確是這幾處不一樣,有沒有可能嫌疑人把自己的牌照換上之後,又處理了車的表面,換了輪轂,或者這根本就是兩輛車。」

  於冬回道:「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有一點,凌晨出現的這輛麵包車很有嫌疑,它符合案發前後的作案時間。現在不管是不是同一輛車了,先找到麵包車再找線索。」

  於冬對周光海道:「周隊,你坐鎮局裡,我去拱北。」

  周光海回道:「這也行,那你辛苦一下。」

  「哪裡!只是分工不同。」於冬起身對眾人說:「準備好裝備,20分鐘後出發。」

  眾警員齊聲回答道:「是!」

  專案組眾警員抵達拱北派出所時,拱北派出所早把車輛和車主帶到了派出所,陳建峰等技術人員馬上對車輛進行取證和對比。

  在拱北派出所審訊室里,一個瘦小的40多歲的男人,滿臉皺紋,頭髮蓬亂,穿著一身某調料品牌工作服,衣服上污垢點點。當他走進審訊室時,看到於冬、高建江和盧紅江三人,身穿著警服威嚴而坐,非常的緊張。

  高建江開口就是審訊的五問:「姓名、年齡、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籍貫。」

  「俺叫胡滿江,今年43歲,是開車司機,沒有單位兒,現住在拱北新村劉馬村144號203室,俺是A省HB市人,HB市杜集區胡家屯8組。」胡滿江操著一口的A省北部方言。

  高建江開口問:「胡滿江,你這輛車平時是你在開,還是別人開的?」

  胡滿江說:「基本上是俺開,給劉馬市場拉菜滴,有時候俺媳婦也會開一下。」

  高建江直奔主題:「10月13日晚上到10月14日的早上6點,你在幹什麼?」

  胡滿江迷茫地看著高建江三人,想了又想。一旁的盧紅江說:「你想清楚了,如實回答,如果有所隱瞞,後果自負。」

  胡滿江小心翼翼地開口道:「13號下午,俺去臨縣的青山鎮拉了一車菜,到家已經是7點多了,俺回家之後吃好飯,看了一會兒電視就睡了。到早上5點多起來,從留河那邊幫70號攤主拉了一車肉到劉馬市場,那天路上比較堵,到市場時,已經快7點了,攤主王松河還說咋這麼慢。」

  高建江追問:「13號下午幾點從哪裡去的臨縣青山鎮,在青山鎮哪裡拉的菜?14號早上5點從哪裡出發去的留河,在留河哪裡拉的肉?有沒有時間證人?有沒有人同行?」

  胡滿江被高建江問得滿頭大汗,回答:「13號下午4點半左右,是從劉馬市場去的青山鎮,路上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是青山鎮裡的蔬菜基地里拉的,老闆姓賀。菜裝好車已經快6點了,回到劉馬市場已經晚上7點40了,俺把菜卸了貨,車就停在市場旁邊的空地上,就回家了。俺住的是出租房,和老婆、兒子一起住。14號早上是5點起的,俺到市場開車時看過時間,好像是5點15分,然後就去了留河農產品批發市場,在留河市場的22號肉類批發店拿的貨,到留河是5點50不到,留河那邊的老闆姓陳。劉馬市場這邊70號攤位的老闆叫王松河,俺滴老鄉。俺們在劉馬市場拉菜已經有5-6個年頭,老闆們都熟悉,一般老闆告訴一個地址和拉什麼貨,俺就一個人去拉,沒有其他人一道去。」

  盧紅江問胡滿江:「你13號晚上回家之後,就沒有出門?」

  胡滿江說:「沒有出過門,俺回家就吃飯了,然後到9點多就睡了。俺媳婦和孩子可以證明。半夜俺娃還尿床了,俺和媳婦起來換了床單,繼續睡。警察同志,俺可是沒有違章也沒有酒駕啊。」

  盧紅江對胡滿江說:「你把前面講的這些人的電話都寫下來,我們要核實,如果你沒有問題,自然會讓你回家的。」

  胡滿江在紙上寫上了幾人的電話、地址和姓名。專案組刑警和拱北派出所的民警,一起去核實情況。


  於冬幾人從審訊室出來,走到麵包車旁。陳建峰拿著筆記本電腦,在一邊看視頻一邊對比車輛。於冬問陳建峰:「有什麼發現?」

  陳建峰迴道:「車裡基本上沒發現有價值的痕跡。我認真對比剛才我們討論得幾處不同點,的確這車輛和14號凌晨出現的車,車輪轂、車身污漬和左後輪上方被蹭掉的油漆,這幾處是不一樣。而且這些污漬有些存在至少有幾周了,這塊被蹭掉的油漆也是很早被蹭掉的,至少有半年了。」

  「還有。」陳建峰又說:「我們仔細看了這輛車的四個車輪,除了右後車輪的螺絲有擰動過的痕跡,其他三個車輪都沒有動過。還有一點,這車輛的前後車牌的固定螺絲也沒有擰動過。我看了行駛證,他這輛車是兩年前購買的,行駛里程數已經達到7.6萬公里,這個符合他的職業特點,相當時每天要跑100公里左右,所以他基本上沒時間清洗車輛。三個車輪和車牌的固定螺絲,從技術觀察來看,從裝上之後就沒有被擰動過。這個我需要找交警技術那邊,幫我們再做一次鑑定。」

  於冬說:「我馬上給交警支隊打電話,讓他們派技術過來鑑定。」

  在拱北派出所的另一間詢問室里,一位40來歲,胖胖的農村大姐,接受歐陽延和方瑜的詢問。胖大姐,正是胡滿江的妻子章素雲,方瑜問:「章素雲,你丈夫胡滿江在10月13日晚上,也就是上周六的晚上到第二天10月14日的7點之間,在哪裡?幹什麼?」

  章素雲也是異常緊張,可能是第一次接受警察問詢,她一邊搓著手擰著衣角,一邊努力地想。方瑜對她說:「你不要緊張,我們就是普通的問詢,你如實回答就行了,不會對你們有什麼影響的。」

  聽方瑜這麼說,章素雲情緒平復了一些,然後說:「警察同志,俺男人在上禮拜六晚上就是13號晚上,是7點多鐘回來的,然後吃了麵條,看了一會兒電視,連娃都不帶,沒洗腳、洗臉就睡覺了。後來,第二天5點多出去拉菜了,一直到中午快1點了,才回家吃飯。」

  方瑜又追問:「你們的兒子,半夜裡沒有尿床?」

  章素雲聽到這話,臉上馬上騰起怒意,但又很不好意思地對方瑜說:「這個胡滿江,殺千刀的,這麼丟臉的事情都向警察同志講。以後俺孩子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被知道了,丟死人了。」

  方瑜笑著說:「你放心,這事情,我們不會向外公布的,我們對你們夫妻的問詢都是保密的。」

  章素雲聽完這話,感覺放了100個心,喃喃地說:「保密得好,保密得好。」

  方瑜又問章素云:「你丈夫胡滿江,10月13號晚上回家之後,有沒有再出去過?還是一直在家裡?」

  章素雲回答:「咋沒出去,他出去了。」

  歐陽延和方瑜相互看了一眼,在監視器後面的於冬說了一句:「問一下他去哪裡了?」

  方瑜緊接著問:「他是幾點出去的?又是幾點回來的?出去幹什麼你知道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