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向著陽光的詩與遠方
朵朵葵花向太陽
文/冰陽
鄉土作家行走遠方
內蒙古草原葵花朵朵
誰懂遊子心海
愛生活愛藝術采寫祖國好風光
朵朵葵花向太陽
家和萬事興
國泰民安
用藝術講述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愛和情同唱
陽光下的葵花呀
你懂不懂一個草根詩人
漂泊遠方為什麼
過去的歲月苦樂已過
當今的日子幸福快樂
行走遠方采寫好山河
2024年7月30日作於內蒙古草原
——題記
《向著陽光的詩與遠方》
在繁華都市的喧囂與忙碌中,有這樣一位草根詩人,他叫冰陽。冰陽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小鄉村,自幼便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些田間地頭的故事、鄰里鄉親的質樸話語,都成了他最初創作的靈感源泉。然而,生活的壓力讓他如同萬千普通人一樣,在城市裡為了生計奔波,可心底那份對詩歌的熱愛,卻從未熄滅,宛如深埋在灰燼下的火種,只待一陣風來,便能重新燃起熊熊火焰。
2024年的夏天,冰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辭去了那份雖能維持生活卻讓他感到靈魂逐漸乾涸的工作,背起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內蒙古大草原的採風之旅。他懷揣著對詩歌的執著、對遠方的憧憬,想要在那片廣袤無垠、充滿自然之美的土地上,尋找失落已久的創作激情,也探尋生活更深層次的意義。
當冰陽的雙腳第一次踏上內蒙古大草原那鬆軟的土地時,他仿佛能感覺到大地的脈搏在腳下跳動。那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色海洋,隨風翻滾著層層波浪,像是大自然用最宏大的筆觸繪製的畫卷,一下子就將他的心緊緊揪住。遠處,潔白的羊群如同散落在綠毯上的珍珠,自由自在地遊動著,時而低頭啃食青草,時而抬頭望向天空,發出幾聲「咩咩」的叫聲,仿佛在與這天地對話。
而最讓冰陽心動的,是那大片大片盛開的向日葵。它們沿著草原的邊際,向著太陽的方向,昂著頭,金黃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每一朵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冰陽漫步在葵田間,微風拂過,向日葵的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輕聲訴說著一個個古老而美好的故事。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被徹底喚醒了,那些曾經被生活瑣碎掩埋的詩意,如泉涌般冒了出來。
他在草原上遇到了一位熱情好客的蒙古族老額吉,額吉的家是傳統的蒙古包,外面圍著一圈木柵欄,柵欄里還有幾匹馬在悠閒地吃草。額吉看到冰陽這個外鄉來的年輕人,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熱情地邀請他到蒙古包里做客。冰陽走進蒙古包,裡面布置得十分溫馨,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四周擺放著精美的手工藝品,正中央的爐灶上,奶茶正散發著陣陣香氣。
額吉一邊給冰陽倒著熱氣騰騰的奶茶,一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和他聊天,詢問他從哪裡來,為什麼到這草原上。冰陽坦誠地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個草根詩人,在城市裡迷失又渴望在大自然中找回創作靈感的經歷。額吉聽後,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孩子呀,這片草原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能讓人的心變得開闊,能讓人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
在蒙古包住了一晚後,冰陽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他想趁著清晨的陽光,去捕捉更多草原上美好的瞬間。走出蒙古包,草原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像是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輕紗,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他來到向日葵田邊,看著露珠在葵花的花瓣上滾動,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心中的詩意再也按捺不住,他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開始奮筆疾書,將眼前這如夢的美景、內心涌動的情感,化作一行行詩句。
「鄉土作家行走遠方,內蒙古草原葵花朵朵,誰懂遊子心海,愛生活愛藝術采寫祖國好風光,朵朵葵花向太陽。」他在本子上寫下這些句子,感覺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草原的氣息,帶著向日葵的熱情。
隨著在草原上停留的日子越來越長,冰陽結識了不少當地的牧民。有一位年輕的牧馬人巴特爾,他每天騎著馬,趕著馬群在草原上馳騁。冰陽跟著巴特爾學習騎馬,一開始,他總是在馬背上搖搖晃晃,甚至幾次差點摔下來,但巴特爾耐心地教他如何掌握平衡,如何與馬溝通。慢慢地,冰陽也能騎著馬在草原上小跑了,那種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眼前是無邊美景的感覺,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草原的魅力。
巴特爾告訴冰陽,草原上的生活雖然看似簡單平淡,但卻有著無盡的樂趣和深厚的情感。馬群就是他們的夥伴,草原就是他們的家園,每天看著日出日落,守護著這片土地,心裡就特別踏實。冰陽聽著巴特爾的話,心中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他意識到,無論是城市裡的忙碌打拼,還是草原上的悠然自得,都是生活的模樣,關鍵在於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好,用愛去擁抱身邊的一切。
在一個晴朗的午後,草原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四面八方的牧民們都趕來參加,大家穿著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賽馬場上,騎手們騎著駿馬風馳電掣般地飛奔,馬蹄揚起陣陣塵土;摔跤場上,強壯的漢子們兩兩相對,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著力量與技巧;還有射箭比賽,選手們拉弓搭箭,目光專注,箭支「嗖」地一聲射向靶心,贏得周圍人們的陣陣喝彩。
冰陽穿梭在人群中,感受著這熱烈的氛圍,他被牧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的堅守深深打動。他不停地在本子上記錄著那達慕大會上的點點滴滴,那些生動的場景、人們的歡聲笑語,都成了他創作的素材。他寫道:「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用藝術講述生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愛和情同唱。」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歡樂的草原上,他看到了生活最本真的樣子,也更加堅定了要用詩歌去傳遞這份美好的決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冰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經歷了烈日的暴曬,感受過狂風的呼嘯,也欣賞過璀璨的星空和寧靜的月夜。他的皮膚變得黝黑,雙手因為時常記錄和勞作而變得粗糙,但他的眼神卻越發明亮,心中的詩歌世界也越發豐富。
然而,在採風的過程中,他也遇到過困難和挫折。有時候,他會陷入創作的瓶頸,對著眼前的美景卻久久無法落筆;有時候,他會思念遠方的家人和朋友,在孤獨的夜晚暗自神傷。但每當他看到那始終向著太陽的向日葵,看到草原上那些堅強生活、樂觀向上的牧民們,他就會重新振作起來,告訴自己不能放棄,要像向日葵一樣,無論遇到什麼,都堅定地追尋著心中的那片陽光。
終於,冰陽結束了他在內蒙古大草原的採風之旅。他帶著滿滿的收穫,帶著一本厚厚的詩集初稿,回到了城市。回到家後,他開始整理自己在草原上創作的詩歌,反覆修改、潤色,希望能將草原的美、草原上人們的情,完完整整地呈現給更多的人。
他把自己的詩歌投稿給了一些文學刊物,起初,收到的大多是拒稿信,但他沒有氣餒。他想起在草原上那些面對困難依然勇往直前的日子,便繼續堅持創作、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他的詩歌開始在一些小眾刊物上發表,受到了不少讀者的喜愛和認可。
有讀者給他留言說,從他的詩歌中仿佛能看到那片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能感受到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遠方的嚮往,這讓冰陽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這一路的堅持、這一次勇敢的採風之旅,都是值得的。
此後,冰陽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他時常會回憶起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點點滴滴,那些陽光下的向日葵、善良的牧民、盛大的那達慕大會,都成了他創作路上永不磨滅的印記,激勵著他不斷前行,用詩歌去書寫更多美好的故事,去傳遞生活中的愛與希望,就如同那朵朵葵花永遠向著太陽,向著光明與溫暖。
他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草根詩人,用自己的經歷鼓勵著身邊那些同樣懷揣夢想的人,告訴他們只要心懷熱愛,勇敢地去追尋遠方,無論身處何方,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能在生活的土地上,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收穫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文/冰陽
鄉土作家行走遠方
內蒙古草原葵花朵朵
誰懂遊子心海
愛生活愛藝術采寫祖國好風光
朵朵葵花向太陽
家和萬事興
國泰民安
用藝術講述生活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愛和情同唱
陽光下的葵花呀
你懂不懂一個草根詩人
漂泊遠方為什麼
過去的歲月苦樂已過
當今的日子幸福快樂
行走遠方采寫好山河
2024年7月30日作於內蒙古草原
——題記
《向著陽光的詩與遠方》
在繁華都市的喧囂與忙碌中,有這樣一位草根詩人,他叫冰陽。冰陽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小鄉村,自幼便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些田間地頭的故事、鄰里鄉親的質樸話語,都成了他最初創作的靈感源泉。然而,生活的壓力讓他如同萬千普通人一樣,在城市裡為了生計奔波,可心底那份對詩歌的熱愛,卻從未熄滅,宛如深埋在灰燼下的火種,只待一陣風來,便能重新燃起熊熊火焰。
2024年的夏天,冰陽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辭去了那份雖能維持生活卻讓他感到靈魂逐漸乾涸的工作,背起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前往內蒙古大草原的採風之旅。他懷揣著對詩歌的執著、對遠方的憧憬,想要在那片廣袤無垠、充滿自然之美的土地上,尋找失落已久的創作激情,也探尋生活更深層次的意義。
當冰陽的雙腳第一次踏上內蒙古大草原那鬆軟的土地時,他仿佛能感覺到大地的脈搏在腳下跳動。那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綠色海洋,隨風翻滾著層層波浪,像是大自然用最宏大的筆觸繪製的畫卷,一下子就將他的心緊緊揪住。遠處,潔白的羊群如同散落在綠毯上的珍珠,自由自在地遊動著,時而低頭啃食青草,時而抬頭望向天空,發出幾聲「咩咩」的叫聲,仿佛在與這天地對話。
而最讓冰陽心動的,是那大片大片盛開的向日葵。它們沿著草原的邊際,向著太陽的方向,昂著頭,金黃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每一朵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冰陽漫步在葵田間,微風拂過,向日葵的葉子沙沙作響,像是在輕聲訴說著一個個古老而美好的故事。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內心深處的某種東西被徹底喚醒了,那些曾經被生活瑣碎掩埋的詩意,如泉涌般冒了出來。
他在草原上遇到了一位熱情好客的蒙古族老額吉,額吉的家是傳統的蒙古包,外面圍著一圈木柵欄,柵欄里還有幾匹馬在悠閒地吃草。額吉看到冰陽這個外鄉來的年輕人,臉上洋溢著慈祥的笑容,熱情地邀請他到蒙古包里做客。冰陽走進蒙古包,裡面布置得十分溫馨,充滿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四周擺放著精美的手工藝品,正中央的爐灶上,奶茶正散發著陣陣香氣。
額吉一邊給冰陽倒著熱氣騰騰的奶茶,一邊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和他聊天,詢問他從哪裡來,為什麼到這草原上。冰陽坦誠地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個草根詩人,在城市裡迷失又渴望在大自然中找回創作靈感的經歷。額吉聽後,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孩子呀,這片草原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能讓人的心變得開闊,能讓人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
在蒙古包住了一晚後,冰陽第二天起了個大早,他想趁著清晨的陽光,去捕捉更多草原上美好的瞬間。走出蒙古包,草原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像是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輕紗,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他來到向日葵田邊,看著露珠在葵花的花瓣上滾動,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心中的詩意再也按捺不住,他掏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開始奮筆疾書,將眼前這如夢的美景、內心涌動的情感,化作一行行詩句。
「鄉土作家行走遠方,內蒙古草原葵花朵朵,誰懂遊子心海,愛生活愛藝術采寫祖國好風光,朵朵葵花向太陽。」他在本子上寫下這些句子,感覺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草原的氣息,帶著向日葵的熱情。
隨著在草原上停留的日子越來越長,冰陽結識了不少當地的牧民。有一位年輕的牧馬人巴特爾,他每天騎著馬,趕著馬群在草原上馳騁。冰陽跟著巴特爾學習騎馬,一開始,他總是在馬背上搖搖晃晃,甚至幾次差點摔下來,但巴特爾耐心地教他如何掌握平衡,如何與馬溝通。慢慢地,冰陽也能騎著馬在草原上小跑了,那種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眼前是無邊美景的感覺,讓他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草原的魅力。
巴特爾告訴冰陽,草原上的生活雖然看似簡單平淡,但卻有著無盡的樂趣和深厚的情感。馬群就是他們的夥伴,草原就是他們的家園,每天看著日出日落,守護著這片土地,心裡就特別踏實。冰陽聽著巴特爾的話,心中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他意識到,無論是城市裡的忙碌打拼,還是草原上的悠然自得,都是生活的模樣,關鍵在於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好,用愛去擁抱身邊的一切。
在一個晴朗的午後,草原上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那達慕大會。四面八方的牧民們都趕來參加,大家穿著色彩鮮艷的傳統服飾,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賽馬場上,騎手們騎著駿馬風馳電掣般地飛奔,馬蹄揚起陣陣塵土;摔跤場上,強壯的漢子們兩兩相對,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著力量與技巧;還有射箭比賽,選手們拉弓搭箭,目光專注,箭支「嗖」地一聲射向靶心,贏得周圍人們的陣陣喝彩。
冰陽穿梭在人群中,感受著這熱烈的氛圍,他被牧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傳統的堅守深深打動。他不停地在本子上記錄著那達慕大會上的點點滴滴,那些生動的場景、人們的歡聲笑語,都成了他創作的素材。他寫道:「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用藝術講述生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愛和情同唱。」在這片充滿生機與歡樂的草原上,他看到了生活最本真的樣子,也更加堅定了要用詩歌去傳遞這份美好的決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冰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經歷了烈日的暴曬,感受過狂風的呼嘯,也欣賞過璀璨的星空和寧靜的月夜。他的皮膚變得黝黑,雙手因為時常記錄和勞作而變得粗糙,但他的眼神卻越發明亮,心中的詩歌世界也越發豐富。
然而,在採風的過程中,他也遇到過困難和挫折。有時候,他會陷入創作的瓶頸,對著眼前的美景卻久久無法落筆;有時候,他會思念遠方的家人和朋友,在孤獨的夜晚暗自神傷。但每當他看到那始終向著太陽的向日葵,看到草原上那些堅強生活、樂觀向上的牧民們,他就會重新振作起來,告訴自己不能放棄,要像向日葵一樣,無論遇到什麼,都堅定地追尋著心中的那片陽光。
終於,冰陽結束了他在內蒙古大草原的採風之旅。他帶著滿滿的收穫,帶著一本厚厚的詩集初稿,回到了城市。回到家後,他開始整理自己在草原上創作的詩歌,反覆修改、潤色,希望能將草原的美、草原上人們的情,完完整整地呈現給更多的人。
他把自己的詩歌投稿給了一些文學刊物,起初,收到的大多是拒稿信,但他沒有氣餒。他想起在草原上那些面對困難依然勇往直前的日子,便繼續堅持創作、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他的詩歌開始在一些小眾刊物上發表,受到了不少讀者的喜愛和認可。
有讀者給他留言說,從他的詩歌中仿佛能看到那片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能感受到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遠方的嚮往,這讓冰陽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這一路的堅持、這一次勇敢的採風之旅,都是值得的。
此後,冰陽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他時常會回憶起在內蒙古大草原上的點點滴滴,那些陽光下的向日葵、善良的牧民、盛大的那達慕大會,都成了他創作路上永不磨滅的印記,激勵著他不斷前行,用詩歌去書寫更多美好的故事,去傳遞生活中的愛與希望,就如同那朵朵葵花永遠向著太陽,向著光明與溫暖。
他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草根詩人,用自己的經歷鼓勵著身邊那些同樣懷揣夢想的人,告訴他們只要心懷熱愛,勇敢地去追尋遠方,無論身處何方,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都能在生活的土地上,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收穫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