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街送走朱老師之後,天上的雪花又開始漫天飛舞起來,而且越來越大。人們急急忙忙收拾完各種炊具和用具,各自回家做過年的準備去了。

  老朱和老伴麗芝卻留在朱老師家裡,繼續為朱老師的孩子們做過年的準備。

  他們把喪事上剩下的白饃、熬菜、年糕、豆腐、豬肉等倒入朱家的盆子裡,因為在過一天就要過年了,他們儘量不占用鄉親們的炊具和用具。

  缺少了什麼,他們就記下來,回頭讓朱友康和姐姐朱友鍾從自己家裡補充過來。他們的原則就是,寧可自家沒有,不能朱老師家裡沒有。

  他們把自己家裡的后座豬肉和白饃、年糕等分給朱老師家一部分。儘管朱老師兒子腦袋有問題,但是,這樣的傻子也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朱友康在院子裡看到,由於三天的白事,朱老師家裡的煤用去不少,幾乎沒有剩下。他沒有給父母說,自己做主從自家的煤堆上給朱老師家裡背了幾個荊簍。

  把朱老師家裡的一切安排妥帖之後,天氣已經到了黃昏。老朱回到家裡,還有不少人手裡拿著紅紙,等著他來寫對聯。麗芝點上了煤油燈,朱友康幫著父親割紅紙、揭對聯,忙的不亦樂乎!

  一直寫到做好晚飯,他們父倆還在打夜戰,同毛筆墨汁和紅紙做最後的鬥爭。

  鄉親們的對聯寫完了,自己的還有後院大伯的對聯,一幅都沒有寫。老朱多少年來,從來就沒有讓哥哥寫過對聯,都是他自己買紅紙,買毛筆和墨汁,寫好了之後,還負責給哥哥貼上對聯。

  多數年來,他已經把這件事當做了自己的義務,看成是自己的事了。

  朱友康也有著比父親還厲害的家庭親情觀念,他就是這樣一個一心只為弟兄姊妹們著想,從來就不知道考慮自己的這麼一個人。

  對聯寫完就已經是很晚了,母親麗芝又用勺子打了香糊。

  香糊的做法是放一些白麵粉到小鍋里,再加上少許涼水,先攪拌均勻後,再放到火爐上燒開,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一邊攪拌一邊燒著,只要不停地冒起泡來,就算做好了。這樣才可以做出最好使用的香糊來。

  朱友康幫著父親割開了紅、黃、綠、藍四種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紙張,然後用香糊一張一張地貼在木質方框的那對大門燈籠上,還要保證各種顏色分開張貼,兩隻燈籠要確保貼的顏色方位一致。

  然後,父親再在每一個方框內寫上象徵吉祥富貴意義的不同燈謎。燈籠內還要固定一個煤油燈,或者蠟燭。因為蠟燭燃燒到最後容易燒毀燈籠底座木框,所以,後來一直固定著一個不大的煤油燈。

  這一切做完了之後,朱友康突然問父親:「馮中醫那裡咱們還去不去?下了這麼大的雪,咱怎麼去啊?」

  「三金啊,你爹會識天氣。知道最近要下雪,你今年是肯定去不成了,所以,我就沒有說話!」父親說話點到為止,心中有數。

  「那人家不埋怨咱嗎?」朱友康繼續問道。

  「不會的,一解釋開,誰都能理解的。」老朱給兒子解釋著說道:「咱不去啊,還有一個原因呢?朱老師不在了,咱能撂下朱老師不管嗎?要不這樣吧,你給他們家寫一封信把原因寫清楚就行了,這個都能理解。」

  朱友康這才明白,父親為什麼做什麼事都那麼沉穩不慌張,原來他總是事前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他有著無比的自信和自尊。朱友康答應寫一封信表示問好了。

  按照慣例,臘月二十八十貼對聯的日子,因為朱老師的葬禮只能推遲到了臘月二十九。

  這天一大早,人們起得很早,因為昨天夜間雪停了下來,村子裡聽見的大都是清除積雪的聲音,看到的都是堆積白雪的身影。

  朱友康和父親一起掃完院子裡和大門外的積雪,就開始貼對聯掛燈籠。這時村裡的大喇叭響起了《東方紅》的樂曲。這支樂曲響徹在整個村裡的上空,迴蕩在村北的救命河河溝。

  他們先從神碼貼起,一人在前面往牆上粘香糊,一人在後面貼對聯。

  首先貼神碼的順序是天地、土地、南海老母、財神、門神、出門見喜、三代宗親、灶君、炕貼、梯神等等。這是一個細活兒,有很多講究,在貼神碼和對聯時不能大聲喧鬧,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貼錯位置。

  朱友鍾因為給趙大友家裡蒸白饃、做年糕累的不可開交,當朱友康和父親在大門前掛燈空的時候,才從鄰居大伯家裡回來。她見父親和弟弟正在忙著,就前來幫忙。

  很快,一對漂亮的彩紙燈籠就高高的掛在大門樓上,這時邁克兒也興奮的跟著主人搖起那黃色的尾巴來。似乎這隻家狗也明白這個喜慶的日子就要來臨了。


  神碼和對聯貼完之後,正要準備燒香放炮,只見隊裡社員半拉眼、二蛋、小喜、秋生、山小等幾個人,分別提著一包東西前來拜賀新年。

  他們在一起商量決定,今年的工值高,年景好,分錢多,全憑隊長領導的好,掙錢的點子多。所以,在年底必須來隊長家走走看看,慰問一番,以表深深的謝意!

  「這下可好了,白饃,美酒,菜餚,花生都有了,大家過年一定過來喝酒!」朱書堂高興地接受了這些禮物。

  「一定。一定」這幾個人,看著朱書堂正在忙碌,不便打擾,就要一塊離開。

  朱書堂趕緊叫老伴麗芝把自己的豆腐和年糕分給他們。

  「我們家裡有,家裡有,家裡有!」這些人一邊說著,一邊快速地跑出了朱家大門,誰也不拿老朱家裡的東西。

  不一會兒,趙大友提著一個竹籃子,給友鍾家送來了昨夜裡友鍾為他們家蒸好的豬肉包子,和一隻自家燉好的柴雞,還私下裡給友鍾帶來了一條紅絲巾。這都是昨天晚上友鍾拒絕帶回來的東西。今天送到了家裡,就只好收下了。

  趙大友臨出門時父親趙大錘特意交代,必須把帶上的東西全部丟在朱家,必須是空著籃子回家。

  趙大錘的意思是,你趙大友只能把東西不折不扣地送到朱家,並且還不能從朱家帶來一針一線。

  等趙大友走了之後,老朱怕閨女聽見,把嘴接近老伴麗芝的耳朵,低聲說道:「閨女談了這門親,值了!」

  老伴麗芝斜了他一眼,嗔怒地說道:「你先別急著下結論,走著瞧吧!人家現在這是有求於咱,懂嗎?」

  朱書堂嘿嘿地傻笑了幾聲,繼續去干手裡的活計。

  貼完神馬和對聯,送走來家送禮的人之後,家裡開始燒香拜神,麗芝開始幫婆婆端著一個托盤,從大神碼開始,一個挨著一個把點燃的三支高香插進香樓,把點燃的一支蠟燭蹲在香樓前面。

  在蠟燭前面再擺放一盤石榴,一盤炒肉和一盤桃酥,這是專門為各位列神列宗準備的祭拜禮品。

  等這些必備到位之後,她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開始在神碼面前燒紙、祈福、磕頭,祭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