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復原
何樹坤申報的蓬州古蹟復原工程項目資金,在半年之後已經落戶蓬州縣財政帳戶,共計三十五萬元。
在經歷了一次蓬州縣特別會議之後,一場搶修工程很快展開。為了謹慎起見,在動工之前張俊生再次主持召開了蓬州縣文物考古復原工程項目研討會和動員會。
會上把復原古蹟工程的風險和價值進行了有效評估,會議一致認為,這次復原修復工程是蓬州縣文物考古修復第一工程,是一個著眼長遠,面向現實的效益工程。
他在會上強調,BQ廟群復原和修復工程是影響後代的大工程,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大工程,務必抓緊抓好完成。會議安排文化局孫局長做了詳細解讀。
當時的情況,其實並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這裡還是一所傳統的蓬州縣辦中學。說是中學,其實除了兩座大廟和三個小廟之外,就是最南邊的兩排瓦房教室和東西兩排平房老師辦公室兼宿舍。
說是學校,四周連一段圍牆也沒有,東西南北無論哪個方向,都是鄉親們及來往行人的鄉間小路,在這些小路中,向東開的口子最大,是村里人做莊稼活,串村走親走得最多的路線,這也算是學校大門了——從村里一個大陡坡上來就進入了校園。
中間東西兩排瓦房共14間,每排7間,隔成兩個教室,兩個教室之間留著一間宿舍,全校就這四個教室,供單軌制初中學生上課。
在兩排教室東西各建築了一排低矮的平房,東邊7間,西邊8間,共15間,供教師們辦公兼宿舍。
北排教室後面是BQ大殿,是一個大通間,沒有雕像,沒有裝飾,西面平房最南端有一間小廟,也是空閒房間,因為是山區,在校生有近200人,除去本村幾十號學生回家外,其他學生全部住宿在這兩座廟裡。
南排教室向南十幾米就是很深的河溝,這條河就是貫穿整個村的小河,一直流向蔓河水庫,進入大馬河流域。
西邊一排平房後面就是學校的自留地,大概有兩半畝地,一年四季種菜供應食堂。
再向西仰視就是距離學校七八里地,地勢越來越陡峭的太行山系淺山區最高的山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
這就是印象中最美麗、也最嚮往的地方,如有機會登上頂峰,站在上面的感覺,真是一覽眾山小啊!
BQ大殿西側,西排平房正北是學校食堂,有管理員房間一間、儲藏間一間、操作間兩間,共四間平房。
食堂外邊是一個大石碾盤,碾盤四周是石凳,算是老師的飯桌了。這裡是全校師生吃飯的地方。
從BQ大殿向北是不高的山丘,這裡就是老師們飯余茶後經常去的地方,也是一群年輕教師們摔跤、打牌、唱歌、吹琴、聽村子裡放牛收牛的吆喝聲、聽鄉親們丟了東西或東西被偷的叫找聲、也是年輕人天南海北胡謅瞎扯的娛樂天堂。這裡還是他們有了煩心事去靜心思考的地方。
這裡居高臨下,向東看去,是一個個被樹林遮掩的小村莊,漫山遍野都是一群群牛羊,還有人們勞作的身影,遠遠就能聽到村里村外各種高地長短不等的吆喝聲。像是城市繁華的夜市。
未來這裡就要更新為復原的古蹟BQ廟群工程。這裡將迎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們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前來敬拜。這樣的一個宏大工程主要就看何樹坤的精耕細作了。
禮拜六日或者節日何樹坤帶領一家人前來觀光,主要是讓他們領略一下BQ廟群的風光。何海雲已經和父親來過這裡多次。這裡的美景已經深深地吸引了她。
這裡西高東低,西邊是巍峨高大的太行山脈,是BQ廟群的天然屏風;南北群山起伏,宛若BQ廟群的兩翼;向東是一條從高山下來,貫穿了整個村莊東西,把村莊從中間一分為二的長長的河流,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自從何樹坤得到BQ廟群的古蹟圖紙之後,日夜研究,繼往開來,把BQ廟群的原貌找了回來。這次的復原他就是總指揮,一切造價、預算、建設、施工、驗收,這些已經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就在復古工作正在順利展開之際,出現了一次特別意外。那是一個禮拜六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從東邊照耀的太陽強光很刺激地照耀在BQ廟群上空。
禮拜六學校放假,施工人員還沒有趕來,只有看廟的本村老漢在裡面。
可是,這一天特別例外,有人遠遠看到,在晨光的照耀下,整個廟群被一陣陣煙霧籠罩。原來隨著看廟老漢一聲喊叫:「救火啊,BQ廟著火了!」整個村莊的人們都驚醒了,拿鐵杴的、扛鋤粑的、提水桶的都趕到了著火現場。
隨著火勢的蔓延,大火很快吞噬了整座大廟。
看來只有請求消防隊增援了,當第一個電話撥出去的時候,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的多。因為在這之前,BQ廟群已經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大功夫,不僅蓬州縣、新州市的消防車來了,而且,省里的消防車也趕來了。
省市縣三級領導督陣,才把火勢撲滅。
這次失火,損失很大,整個BQ廟被燒毀倒塌,一摟多粗的木質樑柱仍然冒著滾滾濃煙。儘管外面的明火已經撲滅,但是內部的暗火仍在不停地燃燒著。
何樹坤十分痛心,因為自己帶領全員已經在這裡戰鬥了一年多的時間,從進度上講,已經是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這次大火把進度又後退了一年多時間,這次BQ大廟又要從零開始了。
在撲火的過程中,何樹坤心裡一直在想,如果這次抓不住放火的兇手,即便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不是都浪費掉了嗎?看來復原施工應該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否則一切就會前功盡棄,這樣復原工程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這次失火對設計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是很大的打擊。何樹坤權衡之後向上級打了一個復原工程安全問題請示。必須抓住兇手,否則,建設再多的名勝古蹟,復古再多的遺址舊址,也不會有什麼意義。
是的,何樹坤考慮的是對的,在他上報之前,其實早已有人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就是蓬州縣革委會副主任,主管文化教育衛生工作的張俊生。
著火時張俊生儘管還在新州市開會,但是,他一得到消息,就從距離蓬州縣城的30公里之外的新州,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並親臨著火一線和先後趕到現場的各級領導一起指揮滅火工作。
經過省市縣三級公安系統幹部職工的晝夜連續奮力偵查,案件終於有了進展。
在經歷了一次蓬州縣特別會議之後,一場搶修工程很快展開。為了謹慎起見,在動工之前張俊生再次主持召開了蓬州縣文物考古復原工程項目研討會和動員會。
會上把復原古蹟工程的風險和價值進行了有效評估,會議一致認為,這次復原修復工程是蓬州縣文物考古修復第一工程,是一個著眼長遠,面向現實的效益工程。
他在會上強調,BQ廟群復原和修復工程是影響後代的大工程,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大工程,務必抓緊抓好完成。會議安排文化局孫局長做了詳細解讀。
當時的情況,其實並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因為這裡還是一所傳統的蓬州縣辦中學。說是中學,其實除了兩座大廟和三個小廟之外,就是最南邊的兩排瓦房教室和東西兩排平房老師辦公室兼宿舍。
說是學校,四周連一段圍牆也沒有,東西南北無論哪個方向,都是鄉親們及來往行人的鄉間小路,在這些小路中,向東開的口子最大,是村里人做莊稼活,串村走親走得最多的路線,這也算是學校大門了——從村里一個大陡坡上來就進入了校園。
中間東西兩排瓦房共14間,每排7間,隔成兩個教室,兩個教室之間留著一間宿舍,全校就這四個教室,供單軌制初中學生上課。
在兩排教室東西各建築了一排低矮的平房,東邊7間,西邊8間,共15間,供教師們辦公兼宿舍。
北排教室後面是BQ大殿,是一個大通間,沒有雕像,沒有裝飾,西面平房最南端有一間小廟,也是空閒房間,因為是山區,在校生有近200人,除去本村幾十號學生回家外,其他學生全部住宿在這兩座廟裡。
南排教室向南十幾米就是很深的河溝,這條河就是貫穿整個村的小河,一直流向蔓河水庫,進入大馬河流域。
西邊一排平房後面就是學校的自留地,大概有兩半畝地,一年四季種菜供應食堂。
再向西仰視就是距離學校七八里地,地勢越來越陡峭的太行山系淺山區最高的山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
這就是印象中最美麗、也最嚮往的地方,如有機會登上頂峰,站在上面的感覺,真是一覽眾山小啊!
BQ大殿西側,西排平房正北是學校食堂,有管理員房間一間、儲藏間一間、操作間兩間,共四間平房。
食堂外邊是一個大石碾盤,碾盤四周是石凳,算是老師的飯桌了。這裡是全校師生吃飯的地方。
從BQ大殿向北是不高的山丘,這裡就是老師們飯余茶後經常去的地方,也是一群年輕教師們摔跤、打牌、唱歌、吹琴、聽村子裡放牛收牛的吆喝聲、聽鄉親們丟了東西或東西被偷的叫找聲、也是年輕人天南海北胡謅瞎扯的娛樂天堂。這裡還是他們有了煩心事去靜心思考的地方。
這裡居高臨下,向東看去,是一個個被樹林遮掩的小村莊,漫山遍野都是一群群牛羊,還有人們勞作的身影,遠遠就能聽到村里村外各種高地長短不等的吆喝聲。像是城市繁華的夜市。
未來這裡就要更新為復原的古蹟BQ廟群工程。這裡將迎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信徒們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前來敬拜。這樣的一個宏大工程主要就看何樹坤的精耕細作了。
禮拜六日或者節日何樹坤帶領一家人前來觀光,主要是讓他們領略一下BQ廟群的風光。何海雲已經和父親來過這裡多次。這裡的美景已經深深地吸引了她。
這裡西高東低,西邊是巍峨高大的太行山脈,是BQ廟群的天然屏風;南北群山起伏,宛若BQ廟群的兩翼;向東是一條從高山下來,貫穿了整個村莊東西,把村莊從中間一分為二的長長的河流,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自從何樹坤得到BQ廟群的古蹟圖紙之後,日夜研究,繼往開來,把BQ廟群的原貌找了回來。這次的復原他就是總指揮,一切造價、預算、建設、施工、驗收,這些已經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就在復古工作正在順利展開之際,出現了一次特別意外。那是一個禮拜六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從東邊照耀的太陽強光很刺激地照耀在BQ廟群上空。
禮拜六學校放假,施工人員還沒有趕來,只有看廟的本村老漢在裡面。
可是,這一天特別例外,有人遠遠看到,在晨光的照耀下,整個廟群被一陣陣煙霧籠罩。原來隨著看廟老漢一聲喊叫:「救火啊,BQ廟著火了!」整個村莊的人們都驚醒了,拿鐵杴的、扛鋤粑的、提水桶的都趕到了著火現場。
隨著火勢的蔓延,大火很快吞噬了整座大廟。
看來只有請求消防隊增援了,當第一個電話撥出去的時候,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的多。因為在這之前,BQ廟群已經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大功夫,不僅蓬州縣、新州市的消防車來了,而且,省里的消防車也趕來了。
省市縣三級領導督陣,才把火勢撲滅。
這次失火,損失很大,整個BQ廟被燒毀倒塌,一摟多粗的木質樑柱仍然冒著滾滾濃煙。儘管外面的明火已經撲滅,但是內部的暗火仍在不停地燃燒著。
何樹坤十分痛心,因為自己帶領全員已經在這裡戰鬥了一年多的時間,從進度上講,已經是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這次大火把進度又後退了一年多時間,這次BQ大廟又要從零開始了。
在撲火的過程中,何樹坤心裡一直在想,如果這次抓不住放火的兇手,即便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這不是都浪費掉了嗎?看來復原施工應該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否則一切就會前功盡棄,這樣復原工程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意義。
這次失火對設計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是很大的打擊。何樹坤權衡之後向上級打了一個復原工程安全問題請示。必須抓住兇手,否則,建設再多的名勝古蹟,復古再多的遺址舊址,也不會有什麼意義。
是的,何樹坤考慮的是對的,在他上報之前,其實早已有人在考慮這個問題,他就是蓬州縣革委會副主任,主管文化教育衛生工作的張俊生。
著火時張俊生儘管還在新州市開會,但是,他一得到消息,就從距離蓬州縣城的30公里之外的新州,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並親臨著火一線和先後趕到現場的各級領導一起指揮滅火工作。
經過省市縣三級公安系統幹部職工的晝夜連續奮力偵查,案件終於有了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