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地獄課堂
306宿舍的年輕小伙子早上醒來的姿勢千奇百怪,每個人起床的習慣也千差萬別。
林鴻博左側而眠,右手搭摟著那頭咖啡貓的脖子,右腳勾搭在咖啡貓的腿上。他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往往是仔細地瞄一下手機,確認一下起床的具體的時間。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咖啡貓捧到床頭。然後踩著爬梯一級一級慢條斯理地退到地面上來。他總是在洗刷完成後邊穿褲子邊蹭跳到門後面看課程表,大聲誦讀著當天要上的課程。
李經緯睡覺有時像一個筆挺的「一」字,有時又像是一個上短下長的「十」字,橫平豎直,規整得很。他的意志力很好,不會賴床一分半秒,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只要鬧鐘一響,他即刻彈起關掉鬧鐘,起床後馬上穿上衣服,然後上WC,接著刷牙洗臉。整一套動作乾脆利落,如果廁所不擁擠不塞車,十分鐘綽綽有餘。
黃國安睡在李經緯的上鋪,睡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中,簡直就是百變星君。他之所以擁有這變幻莫測的睡姿,緣於他對晚上宿舍里的一切聲響都極為敏感,不管誰發出的哪怕螞蟻爬牆丁點的聲響,他都能感知到。因此,晚上睡眠質量不高的他到了早上起床的時候變得極為困難,沒有三次焦灼的苦苦掙扎決不起來。作為睡神的他有自知之明,晚上睡覺前他也調鬧鐘,不過他調的時間一般比別人要遲個七八分鐘。當李經緯的鬧鐘最先響起的時候,他就「唔唔」兩聲從左側翻到右側;當其他人的鬧鐘此起彼伏響起的時候,他又「噯噯」兩聲從右側翻回到左側。等到他的鬧鐘「呤呤」第一次響起的時候,他能忍受個五六秒的時間,忍無可忍時,他就用他的右手胡亂地掃蕩過去,碰到了鬧鐘便用力狠狠地拍打下去,直至摁下了鬧鐘。然而三分鐘過去,他的鬧鐘第二次響起來的時候,他會兩手撬起枕頭兩邊去塞住他的兩個耳朵,有時候他索性一個鯉魚打挺翻轉身來把頭埋在枕頭底下,「呤呤」的聲音直響到他心煩意亂,這時的他左右兩手蛙泳一般,雙手合圍把鬧鐘撈過來,看一眼便又摁停了。又一個三分鐘過去了,鬧鐘第三次「呤呤」剛響兩下,他一個仰臥起坐頓時徹底關了鬧鐘,「喀啦」一聲把電池都給扣了出來。這時候的他從床上直接跳下來,立地穩住後高舉雙手,繼而張開他的血盆大口「嘩嘩」地打好幾個哈欠。他先是上廁所,然後是洗刷,最後坐在李經緯的床前穿衣服。
彭德海也是一個神奇的人,他喜歡側睡,不管向左,還是向右,他很多時候都睡成一個大寫的「C」字母。大夥並不是很清楚他醒來的確切時間,他一般起的較早,要不也是居中。好幾次李經緯起來抬頭一看,彭德海已經墊著他的枕頭斜靠在牆壁上玩著他的貪吃蛇了。沉迷於遊戲中的彭德海可以說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一個人,早上陽台上和宿舍里的一切聲響,以及走廊外面的一切動靜都不能讓他分神。但當他的下鋪兄弟黎尚榮彈跳起床的時候,他就馬上「嗖」的一聲直接從上面光著腳丫跳下來,摸索著完成了洗刷的整套手續後,便一邊穿上衣一邊把左腳踏在黎尚榮的蓆子上面,像一條極力拉長的橡皮筋去抓他的近視眼鏡。
黎尚榮三下五除二下床來風風火火穿衣穿鞋的時候,就暗示著留待準備的時間不多了,可能還有二十分鐘就上課了。然而他並沒有絲毫的慌亂,見縫插針的他總是速戰速決,從不拖泥帶水,做起事來風急火燎,完全靠速度取勝。倘若在抗日戰爭年代,他絕對是一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游擊隊員。
李經緯往往是最早出門的那個人,林鴻博和黎尚榮一般緊隨其後,第四個走出宿舍門的是彭德海,黃國安是最晚出門的,每每都是一路小跑,一路抱怨別人不夠哥們義氣而沒有等他。
大夥擇近在東區飯堂吃早餐,一般每人都是點一碟炒粉加一杯豆漿,兩塊五或三塊錢左右,不算貴,可以說得上是經濟實惠。因為輕車熟路,每次大夥基本快要吃完的時候,黃國安才打好早餐坐下來。
所謂說,一步遲,步步遲,這話說得不無道理。
很多時候來不及等了,李經緯他們吃完就馬上啟程,害的黃國安嘴上含著粉手裡托著豆漿追上來,狼狽得很。
早上三四節上的是英語課,科任老師名叫左逢源,取左右逢源、八面來財之意。李經緯卻不以為然,他倒是覺得取八面如水、左右平穩則更為貼切,因為左老師這英語課上的實在是太過平穩了。
這門英語課,是李經緯進入名師大第一次大失所望的一門課。左老師上課倒是中規中矩,不過這循規蹈矩的講法和初高中簡直一模一樣,確實讓人生厭。
上課流程完全按照小學生的課堂禮儀來走,上課時全班人要起立先向左老師說:「Good morning,sir!」然後得到左老師的:「Good morning,students。press sit down!」允許後,大家才能坐下。講授新課時左老師要求大家先跟著他一起背單詞和念中文翻譯,接著根據課文長短給八九分鐘來閱讀課文,然後是老師帶著大家一邊分析課文一邊解答課後問題,而後布置作業。最後又來個完美的結束儀式,左老師發出勝利的問好聲:「good bye,everybody!」大夥又得趕緊站起來快樂地說:「good bye,teacher!」
阿彌陀佛!上課模式和初高中一樣也就罷了,關鍵的是左老師講起課來是沒有一斤半兩的激情,語調沒有一絲半毫的抑揚頓挫,語氣是那樣的平,如同騰格爾歌中所唱,靜靜的湖水噯吔。那真的是一碗水端的忒平,從上課到下課,一點似針似線微乎其微細之又細的漣漪都沒有。
然而,並不是說上這樣的英語課就沒有收穫。
李經緯覺得,上這樣一門英語課,他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收穫。
矛盾是人生常態,這是第一個人生感悟。人生最扯淡的事莫過於此,內心不悅,臉上卻要笑嘻嘻。明明不喜歡英語課,卻又非上不可;明明對英語課不感冒,卻還得整天說著念著;明明討厭英語課,卻還得微笑著去上課。因為,如果不上這門課,5個學分丟了管叫你哭笑不得,而且還有你的獎學金和其他的評優都將統統見鬼去咯。
世界的語音是豐富多彩的,這是第二個切身感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下無水不朝東,東邊日出西邊雨,雨過天晴現彩虹!君不見日本人講Japanese,法國人講French,德國人講German,俄羅斯人講Russian,英國人澳大利亞人加拿大人美國人講English,亂鬨鬨的兩百多個國家成千個語種,多是多,卻很糟心。啥時候能變成SHE所唱的「全世界都講中國話」,那就真的是太好了,省心兼且省力。
人是分高下的,這是第三個深刻體會。馬雲把電商做成了一個產業帝國,是審時度勢開疆拓土造福社會創造新世界的胸懷;馬化騰把聊天做成了一個產業,是見多識廣的海龜依葫蘆畫瓢的先見之明;李陽把讀英語做成了一個產業,是持之以恆的火山撞地球的瘋狂爆發的積極作為;俞敏洪背單詞背出了一個上市公司和上百間新東方學校,是厚積薄發的時來運轉的水到渠道的特大勝利······
雖然,上面的牛人貌似曾經都當過老師,李經緯卻不敢奢求太多,他只是希望左老師上課時能夠有點激情而已。畢竟,人比人,比死人。
林鴻博左側而眠,右手搭摟著那頭咖啡貓的脖子,右腳勾搭在咖啡貓的腿上。他醒來後的第一件事往往是仔細地瞄一下手機,確認一下起床的具體的時間。他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咖啡貓捧到床頭。然後踩著爬梯一級一級慢條斯理地退到地面上來。他總是在洗刷完成後邊穿褲子邊蹭跳到門後面看課程表,大聲誦讀著當天要上的課程。
李經緯睡覺有時像一個筆挺的「一」字,有時又像是一個上短下長的「十」字,橫平豎直,規整得很。他的意志力很好,不會賴床一分半秒,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只要鬧鐘一響,他即刻彈起關掉鬧鐘,起床後馬上穿上衣服,然後上WC,接著刷牙洗臉。整一套動作乾脆利落,如果廁所不擁擠不塞車,十分鐘綽綽有餘。
黃國安睡在李經緯的上鋪,睡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中,簡直就是百變星君。他之所以擁有這變幻莫測的睡姿,緣於他對晚上宿舍里的一切聲響都極為敏感,不管誰發出的哪怕螞蟻爬牆丁點的聲響,他都能感知到。因此,晚上睡眠質量不高的他到了早上起床的時候變得極為困難,沒有三次焦灼的苦苦掙扎決不起來。作為睡神的他有自知之明,晚上睡覺前他也調鬧鐘,不過他調的時間一般比別人要遲個七八分鐘。當李經緯的鬧鐘最先響起的時候,他就「唔唔」兩聲從左側翻到右側;當其他人的鬧鐘此起彼伏響起的時候,他又「噯噯」兩聲從右側翻回到左側。等到他的鬧鐘「呤呤」第一次響起的時候,他能忍受個五六秒的時間,忍無可忍時,他就用他的右手胡亂地掃蕩過去,碰到了鬧鐘便用力狠狠地拍打下去,直至摁下了鬧鐘。然而三分鐘過去,他的鬧鐘第二次響起來的時候,他會兩手撬起枕頭兩邊去塞住他的兩個耳朵,有時候他索性一個鯉魚打挺翻轉身來把頭埋在枕頭底下,「呤呤」的聲音直響到他心煩意亂,這時的他左右兩手蛙泳一般,雙手合圍把鬧鐘撈過來,看一眼便又摁停了。又一個三分鐘過去了,鬧鐘第三次「呤呤」剛響兩下,他一個仰臥起坐頓時徹底關了鬧鐘,「喀啦」一聲把電池都給扣了出來。這時候的他從床上直接跳下來,立地穩住後高舉雙手,繼而張開他的血盆大口「嘩嘩」地打好幾個哈欠。他先是上廁所,然後是洗刷,最後坐在李經緯的床前穿衣服。
彭德海也是一個神奇的人,他喜歡側睡,不管向左,還是向右,他很多時候都睡成一個大寫的「C」字母。大夥並不是很清楚他醒來的確切時間,他一般起的較早,要不也是居中。好幾次李經緯起來抬頭一看,彭德海已經墊著他的枕頭斜靠在牆壁上玩著他的貪吃蛇了。沉迷於遊戲中的彭德海可以說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一個人,早上陽台上和宿舍里的一切聲響,以及走廊外面的一切動靜都不能讓他分神。但當他的下鋪兄弟黎尚榮彈跳起床的時候,他就馬上「嗖」的一聲直接從上面光著腳丫跳下來,摸索著完成了洗刷的整套手續後,便一邊穿上衣一邊把左腳踏在黎尚榮的蓆子上面,像一條極力拉長的橡皮筋去抓他的近視眼鏡。
黎尚榮三下五除二下床來風風火火穿衣穿鞋的時候,就暗示著留待準備的時間不多了,可能還有二十分鐘就上課了。然而他並沒有絲毫的慌亂,見縫插針的他總是速戰速決,從不拖泥帶水,做起事來風急火燎,完全靠速度取勝。倘若在抗日戰爭年代,他絕對是一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游擊隊員。
李經緯往往是最早出門的那個人,林鴻博和黎尚榮一般緊隨其後,第四個走出宿舍門的是彭德海,黃國安是最晚出門的,每每都是一路小跑,一路抱怨別人不夠哥們義氣而沒有等他。
大夥擇近在東區飯堂吃早餐,一般每人都是點一碟炒粉加一杯豆漿,兩塊五或三塊錢左右,不算貴,可以說得上是經濟實惠。因為輕車熟路,每次大夥基本快要吃完的時候,黃國安才打好早餐坐下來。
所謂說,一步遲,步步遲,這話說得不無道理。
很多時候來不及等了,李經緯他們吃完就馬上啟程,害的黃國安嘴上含著粉手裡托著豆漿追上來,狼狽得很。
早上三四節上的是英語課,科任老師名叫左逢源,取左右逢源、八面來財之意。李經緯卻不以為然,他倒是覺得取八面如水、左右平穩則更為貼切,因為左老師這英語課上的實在是太過平穩了。
這門英語課,是李經緯進入名師大第一次大失所望的一門課。左老師上課倒是中規中矩,不過這循規蹈矩的講法和初高中簡直一模一樣,確實讓人生厭。
上課流程完全按照小學生的課堂禮儀來走,上課時全班人要起立先向左老師說:「Good morning,sir!」然後得到左老師的:「Good morning,students。press sit down!」允許後,大家才能坐下。講授新課時左老師要求大家先跟著他一起背單詞和念中文翻譯,接著根據課文長短給八九分鐘來閱讀課文,然後是老師帶著大家一邊分析課文一邊解答課後問題,而後布置作業。最後又來個完美的結束儀式,左老師發出勝利的問好聲:「good bye,everybody!」大夥又得趕緊站起來快樂地說:「good bye,teacher!」
阿彌陀佛!上課模式和初高中一樣也就罷了,關鍵的是左老師講起課來是沒有一斤半兩的激情,語調沒有一絲半毫的抑揚頓挫,語氣是那樣的平,如同騰格爾歌中所唱,靜靜的湖水噯吔。那真的是一碗水端的忒平,從上課到下課,一點似針似線微乎其微細之又細的漣漪都沒有。
然而,並不是說上這樣的英語課就沒有收穫。
李經緯覺得,上這樣一門英語課,他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收穫。
矛盾是人生常態,這是第一個人生感悟。人生最扯淡的事莫過於此,內心不悅,臉上卻要笑嘻嘻。明明不喜歡英語課,卻又非上不可;明明對英語課不感冒,卻還得整天說著念著;明明討厭英語課,卻還得微笑著去上課。因為,如果不上這門課,5個學分丟了管叫你哭笑不得,而且還有你的獎學金和其他的評優都將統統見鬼去咯。
世界的語音是豐富多彩的,這是第二個切身感受。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下無水不朝東,東邊日出西邊雨,雨過天晴現彩虹!君不見日本人講Japanese,法國人講French,德國人講German,俄羅斯人講Russian,英國人澳大利亞人加拿大人美國人講English,亂鬨鬨的兩百多個國家成千個語種,多是多,卻很糟心。啥時候能變成SHE所唱的「全世界都講中國話」,那就真的是太好了,省心兼且省力。
人是分高下的,這是第三個深刻體會。馬雲把電商做成了一個產業帝國,是審時度勢開疆拓土造福社會創造新世界的胸懷;馬化騰把聊天做成了一個產業,是見多識廣的海龜依葫蘆畫瓢的先見之明;李陽把讀英語做成了一個產業,是持之以恆的火山撞地球的瘋狂爆發的積極作為;俞敏洪背單詞背出了一個上市公司和上百間新東方學校,是厚積薄發的時來運轉的水到渠道的特大勝利······
雖然,上面的牛人貌似曾經都當過老師,李經緯卻不敢奢求太多,他只是希望左老師上課時能夠有點激情而已。畢竟,人比人,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