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海城
兩個大學生去南方打拼,幾乎沒有任何理由,就是年輕,有一顆騷動不安的心,想干出一番成就來。
他倆是高中同班同學,又一同考取了大學,雖然不在同一所大學,但又一同分配了回來。吳兵學的是經濟管理,李健學的是機械製造,可能兩人有點兒背,也可能是點子不在家,兩人都被分配到了最偏僻的鄉鎮。
吳兵分配在鄉政府,名義上乾的是經濟統計,可實際上乾的是雜務,打水、掃地、抹桌子、送報紙。李建分配在水利站,汛期將水往河裡排,旱季則將水往圩內放,平時沒多少事。單單從工作的性質來看,兩人都還算專業對口。
可這兩人的內心卻失落到了極點,要是在這裡幹下去,哪有什麼前途和希望!兩人只要見了面,就牢騷滿腹,大有一種懷才不遇之感。可要是一說到如何改變,兩人就唏噓不斷,會陷入長久的沉默。因為,他倆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但是有一天,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去南方,真是心有靈犀,一拍即合。
年輕人沒有過多的猶豫,兩人在十號拿了工資後,就結伴出來了。單位不知道他倆去了哪裡,家裡就更不知道這兩人去了哪裡了。
單位倒是相對平靜,議論過幾天後,就將這事忘了,大不了過了一定的期限,除名就是了。可兩個家庭卻亂成了一鍋粥,這好端端的,人去了哪裡呢?
這兩人反差有些大,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吳兵長的壯實,板刷頭,紅紅的臉龐上長有許多紅色的粉刺,疙疙瘩瘩,好在不是小眼睛,不然看起來就有些兇巴巴了。李健長的高,白白淨淨,長長的頭髮,柔順烏黑髮亮,眉毛有些淡,綿羊般的眼睛,溫順、清亮,會給人一種疼愛和信任的感覺。
輪到劉偉達了,他很直率的就說了自己來海城的原因。做生意失敗了,欠了一屁股債,到海城就是來掙錢的,還債是到這裡來的惟一動力。當然,他還是隱去了自己教師的身份,也隱去了家中有剛滿一歲的女兒……他不想讓自己太透明。
不知不覺中,這六人隨著這列奔馳的火車,離海城越來越近了。可越是接近,心情就越激動,有人還不時的掂起腳尖朝火車外看,希望早一點到。
海城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工作很好找?真的是遍地黃金嗎?
幾年前,至多七、八年吧,這裡還是一座邊陲小鎮,漁火薄田,窮的叮噹響,隔了一條河,那邊就是一座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大城市。那裡高樓林立,晚上的燈火如同白晝。這邊呢,低矮的防風窩棚,荒涼的丘陵,漆黑的夜晚……一河兩岸,差距竟如此巨大,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這裡的青壯年大都通過各種方式逃到了對岸,剩下的大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小孩。當然,還有一些沒逃出去的背氣青壯年,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出去的。很多人在逃跑的過程中歷盡了磨難,要是被執勤的民兵抓住了,遣返,甚至受到管制,也有的人在囚渡的過程中直接就淹死了。可就是這樣,也無法禁止。
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好疏了。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站的高,看的遠。把這裡建設好了,人們富裕了,就不需要再去堵,再去抓,人自然就不會往資本主義那邊跑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被逼出來的。但這仍然是偉大的創舉,需要極大的勇氣。「不爭論,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極其睿智的做法。
這對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一個邊陲小鎮來說,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闖出一條發展經濟的路子,不摸著石頭過河還真不行!資金、技術、人才以及後來的制度,都要在摸索中才能積累和完善。
太陽落到山的另一邊的時候,六個人一同下了車。
這時,西邊的天空一片火紅。出了車站,舉目四望,六個人頓時傻了眼。這哪是傳說中的海城,即使在家中做足了功課的許文忠、姚克興兩人,也失望至極。荒山、水泊、低矮的窩棚,覆蓋了厚厚灰塵的蔬菜……無論怎麼看,怎麼想像,這裡都逃脫不出一個落後的山村模樣。
很快,太陽就躲進了地平線,光線暗淡了下來。天空中任性昏黃的光線,照在每個人的臉上,給每個人的臉,鍍上了一層病態的黃色,這益發使人感到落寞……必須找個地方歇腳了,也必須要填飽肚子了。
這幾天,在火車上吃的太差了,嘴裡淡的直流清水……遠處有燈火密集的地方,那裡肯定有旅館和飯店。
沿途的風景,再也提不起精神,六個人誰都不說一句話,默默的往前走,暮色中的一條寬廣的大道,讓沉浸在憂鬱中的他們,突然興奮了起來。
這是多寬廣的一條大道啊!一眼望去,好像伸向了天際……
50米,100米,150米……六人駐足在路旁,驚呼著,議論著,猜測著……家鄉的馬路,和這相比,十足的就是羊腸小道,大家的信心瞬間又暴滿了棚。
這就是海城著名的世紀大道,決策們似乎洞穿了一切,具備了幾十年的超前眼光。但海城雖然經過了這幾年的改革開放,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但仍處在初級階段,處在摸索積累的階段,即使氣派非凡的世紀大道兩旁,仍是雜草叢生,菜地片片……但已臨近了騰飛的拐點。
數年後,名揚全國甚至世界的幾個大公司,就在那時孕育的……他們來的太巧了,趕上了將要騰飛的好時光。時也,命也,運也,這誰都不能說清楚。
看起來很近,走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當六人飢腸轆轆的來到那片燈光密集的地方時,早已是人滿為患,來這邊淘金的人實在太多了。跑斷了腿,也沒找到一個像樣一點的旅店,只好結伴住進了骯髒便宜的十元大通鋪。
吃也是個問題,好一點的貴的離譜,便宜的又太差,還是老大劉偉達一錘定了音:我們來淘金的,還是將就一下吧。
大通鋪人多且雜,到這裡來住宿的,大都是在家鄉野慣了農民工,舉止和說話都由著性子來。由於心中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焦慮和彷徨,內火都很旺,一點點小事,或者語言上的不合,就要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圍在旁邊的一些人就趁機起鬨,唯恐天下不亂。
一張窄窄的草蓆,就是睡覺的棲生之所。六人都不太適應,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十元店外,今宵可能無眠了。
六人圍坐在一起,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像事先接到了命令似的,都緊閉了嘴唇。王美麗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她率先輕輕地嘆了口氣。
這輕微的悠長的一口氣,就像急性傳染病似的,迅速的傳給了在座的每一位,悲愁立刻捏住了他們的心,有些尖銳的疼。
不能讓這種情緒蔓延下去了,劉偉達及時的站出來進行干預。
「我們六個人,並沒有約定一道來海城,可就是這麼巧,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相遇、相識了,這就是緣分。以後在這裡打拼了,更需要互相幫助。現在只能是鼓勁的時候,還沒有到嘆氣的份。」
凡是弱勢的群體,就很容易抱成團,這是為了生存。弱小的螞蟻如此,暴躁的蜜蜂如此,還算強壯的角馬也是如此,就是草原之王獅子,夠強大了吧,但只要不抱成團,就得一個一個的餓死。
只有生存無憂了,那結果就只有一個,一盤散沙,豹子就是這樣的典型。
六個人一道來到這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的地方,情感上自然想抱團取暖。可各人的目的不同,自然又捏合不到一起。
他們突然感到了痛苦,感到了壓力,感到了前途的未知。這痛苦,這壓力,這迷茫,就像一個人被丟進了沙漠,是一種特別無助的感覺。
十元店中終於安靜了下來,六人陸續的回到店中,必須抓緊時間睡個覺,要養精蓄銳,明天還要找去工作呢。
第二天,六人在一起吃過了早餐,雖然不太情願,但還是分了手。
可這一次分手,六個人就很難再見面了。這就像六粒沙子,被扔到了沙堆,再也不容易滾到一起了,除非真有奇蹟發生。
他倆是高中同班同學,又一同考取了大學,雖然不在同一所大學,但又一同分配了回來。吳兵學的是經濟管理,李健學的是機械製造,可能兩人有點兒背,也可能是點子不在家,兩人都被分配到了最偏僻的鄉鎮。
吳兵分配在鄉政府,名義上乾的是經濟統計,可實際上乾的是雜務,打水、掃地、抹桌子、送報紙。李建分配在水利站,汛期將水往河裡排,旱季則將水往圩內放,平時沒多少事。單單從工作的性質來看,兩人都還算專業對口。
可這兩人的內心卻失落到了極點,要是在這裡幹下去,哪有什麼前途和希望!兩人只要見了面,就牢騷滿腹,大有一種懷才不遇之感。可要是一說到如何改變,兩人就唏噓不斷,會陷入長久的沉默。因為,他倆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但是有一天,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去南方,真是心有靈犀,一拍即合。
年輕人沒有過多的猶豫,兩人在十號拿了工資後,就結伴出來了。單位不知道他倆去了哪裡,家裡就更不知道這兩人去了哪裡了。
單位倒是相對平靜,議論過幾天後,就將這事忘了,大不了過了一定的期限,除名就是了。可兩個家庭卻亂成了一鍋粥,這好端端的,人去了哪裡呢?
這兩人反差有些大,一高一矮,一瘦一胖。吳兵長的壯實,板刷頭,紅紅的臉龐上長有許多紅色的粉刺,疙疙瘩瘩,好在不是小眼睛,不然看起來就有些兇巴巴了。李健長的高,白白淨淨,長長的頭髮,柔順烏黑髮亮,眉毛有些淡,綿羊般的眼睛,溫順、清亮,會給人一種疼愛和信任的感覺。
輪到劉偉達了,他很直率的就說了自己來海城的原因。做生意失敗了,欠了一屁股債,到海城就是來掙錢的,還債是到這裡來的惟一動力。當然,他還是隱去了自己教師的身份,也隱去了家中有剛滿一歲的女兒……他不想讓自己太透明。
不知不覺中,這六人隨著這列奔馳的火車,離海城越來越近了。可越是接近,心情就越激動,有人還不時的掂起腳尖朝火車外看,希望早一點到。
海城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工作很好找?真的是遍地黃金嗎?
幾年前,至多七、八年吧,這裡還是一座邊陲小鎮,漁火薄田,窮的叮噹響,隔了一條河,那邊就是一座資本主義的現代化大城市。那裡高樓林立,晚上的燈火如同白晝。這邊呢,低矮的防風窩棚,荒涼的丘陵,漆黑的夜晚……一河兩岸,差距竟如此巨大,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這裡的青壯年大都通過各種方式逃到了對岸,剩下的大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小孩。當然,還有一些沒逃出去的背氣青壯年,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出去的。很多人在逃跑的過程中歷盡了磨難,要是被執勤的民兵抓住了,遣返,甚至受到管制,也有的人在囚渡的過程中直接就淹死了。可就是這樣,也無法禁止。
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好疏了。偉人之所以是偉人,就是站的高,看的遠。把這裡建設好了,人們富裕了,就不需要再去堵,再去抓,人自然就不會往資本主義那邊跑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被逼出來的。但這仍然是偉大的創舉,需要極大的勇氣。「不爭論,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極其睿智的做法。
這對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一個邊陲小鎮來說,一切都要從零開始。闖出一條發展經濟的路子,不摸著石頭過河還真不行!資金、技術、人才以及後來的制度,都要在摸索中才能積累和完善。
太陽落到山的另一邊的時候,六個人一同下了車。
這時,西邊的天空一片火紅。出了車站,舉目四望,六個人頓時傻了眼。這哪是傳說中的海城,即使在家中做足了功課的許文忠、姚克興兩人,也失望至極。荒山、水泊、低矮的窩棚,覆蓋了厚厚灰塵的蔬菜……無論怎麼看,怎麼想像,這裡都逃脫不出一個落後的山村模樣。
很快,太陽就躲進了地平線,光線暗淡了下來。天空中任性昏黃的光線,照在每個人的臉上,給每個人的臉,鍍上了一層病態的黃色,這益發使人感到落寞……必須找個地方歇腳了,也必須要填飽肚子了。
這幾天,在火車上吃的太差了,嘴裡淡的直流清水……遠處有燈火密集的地方,那裡肯定有旅館和飯店。
沿途的風景,再也提不起精神,六個人誰都不說一句話,默默的往前走,暮色中的一條寬廣的大道,讓沉浸在憂鬱中的他們,突然興奮了起來。
這是多寬廣的一條大道啊!一眼望去,好像伸向了天際……
50米,100米,150米……六人駐足在路旁,驚呼著,議論著,猜測著……家鄉的馬路,和這相比,十足的就是羊腸小道,大家的信心瞬間又暴滿了棚。
這就是海城著名的世紀大道,決策們似乎洞穿了一切,具備了幾十年的超前眼光。但海城雖然經過了這幾年的改革開放,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但仍處在初級階段,處在摸索積累的階段,即使氣派非凡的世紀大道兩旁,仍是雜草叢生,菜地片片……但已臨近了騰飛的拐點。
數年後,名揚全國甚至世界的幾個大公司,就在那時孕育的……他們來的太巧了,趕上了將要騰飛的好時光。時也,命也,運也,這誰都不能說清楚。
看起來很近,走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當六人飢腸轆轆的來到那片燈光密集的地方時,早已是人滿為患,來這邊淘金的人實在太多了。跑斷了腿,也沒找到一個像樣一點的旅店,只好結伴住進了骯髒便宜的十元大通鋪。
吃也是個問題,好一點的貴的離譜,便宜的又太差,還是老大劉偉達一錘定了音:我們來淘金的,還是將就一下吧。
大通鋪人多且雜,到這裡來住宿的,大都是在家鄉野慣了農民工,舉止和說話都由著性子來。由於心中都有著各種各樣的焦慮和彷徨,內火都很旺,一點點小事,或者語言上的不合,就要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圍在旁邊的一些人就趁機起鬨,唯恐天下不亂。
一張窄窄的草蓆,就是睡覺的棲生之所。六人都不太適應,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十元店外,今宵可能無眠了。
六人圍坐在一起,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像事先接到了命令似的,都緊閉了嘴唇。王美麗忍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她率先輕輕地嘆了口氣。
這輕微的悠長的一口氣,就像急性傳染病似的,迅速的傳給了在座的每一位,悲愁立刻捏住了他們的心,有些尖銳的疼。
不能讓這種情緒蔓延下去了,劉偉達及時的站出來進行干預。
「我們六個人,並沒有約定一道來海城,可就是這麼巧,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相遇、相識了,這就是緣分。以後在這裡打拼了,更需要互相幫助。現在只能是鼓勁的時候,還沒有到嘆氣的份。」
凡是弱勢的群體,就很容易抱成團,這是為了生存。弱小的螞蟻如此,暴躁的蜜蜂如此,還算強壯的角馬也是如此,就是草原之王獅子,夠強大了吧,但只要不抱成團,就得一個一個的餓死。
只有生存無憂了,那結果就只有一個,一盤散沙,豹子就是這樣的典型。
六個人一道來到這人生地不熟,舉目無親的地方,情感上自然想抱團取暖。可各人的目的不同,自然又捏合不到一起。
他們突然感到了痛苦,感到了壓力,感到了前途的未知。這痛苦,這壓力,這迷茫,就像一個人被丟進了沙漠,是一種特別無助的感覺。
十元店中終於安靜了下來,六人陸續的回到店中,必須抓緊時間睡個覺,要養精蓄銳,明天還要找去工作呢。
第二天,六人在一起吃過了早餐,雖然不太情願,但還是分了手。
可這一次分手,六個人就很難再見面了。這就像六粒沙子,被扔到了沙堆,再也不容易滾到一起了,除非真有奇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