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工作
劉偉達終於實現了他的夢想,他考上了師範學院,學的是英語專業。這對他來說,已經是相當幸運了。那年,很大一部分高中學校在改學制,兩年制的高中,改為三年制。
這些改制的學校,大都是城裡的高中,或是規模較大的高中。劉偉達撿了個便宜,不然的話,可能就不是這個結果。
人的一生,緊要處只有那麼幾步。這次,讓他趕上了,合上了拍。
二姐當時考的是專科,不管怎麼說,他超過了她,學歷比她高。這過程雖然有點長,也有些殘酷,但這已經不重要,他的目標實現了。
在大學的四年學習期間,劉偉達由於年齡相對偏大,又經歷了不少的苦難,似乎比一般的同學要沉穩的多。於是,他由進校時的班長,後到學生會宣傳部長,再到學生會主席,一直比較的風光。
可不知為什麼,這四年中他居然沒談過戀愛。這似乎有些不正常,小小年紀的他,就是個情種,怎麼大了,面對那麼多如花似玉的女同學,竟沒了衝動!
人一生中真正的戀愛,可能只有一次,一旦經歷過,以後的情感就稀鬆平常了。這真正的戀愛,可能在婚前,也可能在婚後。只要是遇上了,就會奮不顧身,結果可能是傷痕累累,可能是痛不欲生,也可能是唏噓終生……
這是真正的情感,不可能受世俗、年齡、地位、金錢的束縛。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戀愛情感,它可是有著很大的玄機,越受到威脅,就越頑強的生長。要是沒了威脅,反而有可能過早的凋謝。
劉偉達心裡仍藏著小蘭,這是個真正的情種。小蘭早就離他而去了,不論從哪方面講,他都該將她忘到腦後,不恨她就是心胸相當寬廣了。可他就是恨不起來,心裡不時的想著她,還一直替她開脫,這不能全怪她……要不是心中有這麼一檔子事,說不定他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這四年中,劉偉達除了學生會的工作乾的有聲有色外,還如饑似渴的學了不少的知識。他的觸角伸向了許多的方面,文學、歷史、財經、政治……,當然他只是涉獵,泛泛的,不可能在哪一方面能做到精。
雖然不精,但在以後的經商過程中,不說遊刃有餘,但至少可以說綽綽有餘,說什麼他都能扯上幾句,有時還能扯出長長的一段。
由此,他得了個儒商的稱號。這肯定不是恭維,別的老闆確實比他差多了。那些個老闆,很多是真正的草根,可能連小學都沒畢業,憑著膽氣和某種成份的運氣,他們成功了。
這些草根創立的企業,也就是所謂的家族企業,在以後的大浪淘沙中,大都湮沒了,甚至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大學圖書館中的書真多,閱覽室里的雜誌也是琳琅滿目,只要你想學習,肯學習,就夠你學的,永遠都學不完。
這個時候,全國已經騷動起來了。沿海改革開放,內地搞活經濟,先富後富,新概念層出不窮,就連過去人人吐棄的投機餿主意,也被說成了褒義的金點子。時尚、行為、趨向、觀念,一切的一切,都在這騷動中迅速的變化著。
這是個真正的偉大時代,所有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
劉偉達不可能居身其外,在大學期間,就萌生了到沿海去闖蕩的念頭,可是他不敢。不是他沒有這個勇氣,而是怕親人的責罵。
騷動是騷動起來了,但很多人的觀念和思考方式,還固化在大鍋飯的鐵板上,將一份正式工作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稍有離經叛道,就會引來嘲笑、唾罵,會引出極大的風波……劉偉達這一份將要到手的正式工作,比別人來的更加艱難,可以說是用生命換來的,豈能隨意的說丟就丟了。要是這樣,小姨的眼淚,就會把他淹死。
祖美鳳現在就很受人羨慕,四個姑娘個個都有工作,而且還是不錯的工作。但她的內中的苦,就沒有人知道了,只能是打掉了牙,咽進自己的肚中。
那時,中學的英語教師還有些緊缺,劉偉達畢業後,就被分到了一所市屬中學。一道分來的還有名女教師,外地人,來自真正的山區,名字叫王桂花,學中文的。
按當時的分配原則,他是要分回小城的,然後再由小城的教育局分配到需要的學校。當劉偉達接到市裡的派遣證時,心裡還有份竊喜,全家人也跟著高興了一番。很多人擠破了頭,搞的鼻青眼腫,都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他輕而易舉的就去了市里,內心中能不竊喜嗎?
可到了市教育局,他傻了眼。分配他去的那所學校,並不在市里。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是所鄉村學校,極其的偏僻。要是從環境上來說,還不如鄉村學校。這是所礦山中學,整天的塵土飛揚,噪聲刺耳……學生基本上都是礦上的職工子弟,特別的難教。在那個時間段上,學生心理上極其有優越感,他們並不想讀書,只是想混個高中文憑,好到礦上去班。
分到這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極少有本地人分配到這裡。所以這裡的學生,內心當中就瞧不起這些外地來的教師。當然,這也有其它深層的原因,教師的工資低,名義上可能比礦上的工人工資要高,可實際收入差了去了。礦上的福利好啊,光加班費就比老師的工資高出一大截。自然而然的教師自己也感覺到矮了一截,心中的酸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了。
「大頭」,這個原來的小名,現在的綽號,又開始粉墨登場了。
劉偉達被安排教高一兩個班的英語,王桂花和他教同樣的班級,不同的是她教語文。學生們沒有把他倆真正的放在眼裡,課堂上起鬨,背地裡嘲諷,「大頭」這個綽號在學生中迅速地叫開了。
三五成群的學生,走在放學的路上,常常拿劉偉達開涮。
「這個呆頭呆腦的大頭,中文都說不好,他還講英語?哈哈……哈哈……」這輕蔑的口氣,不要說對老師,就是對極不相干的人,都顯得有些過分。
「三塊肉帶給她媽吃,大頭還是蠻孝順的,還知道帶塊肉給他媽吃。哈哈……哈哈……」這個學生說的就更過分了。
「這大頭腦子裡不知怎麼想的,還他媽勸我們好好學習,真他媽見了鬼。」
「……」
學生們常在背後譏諷、挖苦、貶損劉偉達。說到高興處,就爆開嘴,哄堂大笑。劉傳達當然不知道學生在背後說的這些話,要是知道了,還不氣的吐血。
王桂花本份,穿的又有些土氣,就是長相也相當的本份。圓圓的臉,齊耳的短髮,五官還算端正,但絕對談不上精緻,微黑的皮膚,看上去很結實。她講課時常會夾帶一點點家鄉的口音。雖然只是偶爾的那麼一點點,但已經足夠了。「鄉村佬」教師這頂帽子,就被學生端端正正的戴在了她的頭上。
可能是同病相憐吧,時間不長,兩人就走的有些近。劉偉達常扮演英雄救美這樣的角色,為王桂花解了不少的窘迫。漸漸地,王桂花心中就生了情愫,她愛上了劉偉達。
這樣的愛情,有堅實的基礎,可以說牢不可破。雖然劉偉達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感情糾葛,但那是少年時的情懷,也早已過去。他仍需要愛情,需要結婚,只是小蘭在心中的位置,別的女人無法替代,時不時的會跳出來折磨他一番,但這已不影響他和別的女人交往了。
兩人不久就建立了戀愛關係。
這些改制的學校,大都是城裡的高中,或是規模較大的高中。劉偉達撿了個便宜,不然的話,可能就不是這個結果。
人的一生,緊要處只有那麼幾步。這次,讓他趕上了,合上了拍。
二姐當時考的是專科,不管怎麼說,他超過了她,學歷比她高。這過程雖然有點長,也有些殘酷,但這已經不重要,他的目標實現了。
在大學的四年學習期間,劉偉達由於年齡相對偏大,又經歷了不少的苦難,似乎比一般的同學要沉穩的多。於是,他由進校時的班長,後到學生會宣傳部長,再到學生會主席,一直比較的風光。
可不知為什麼,這四年中他居然沒談過戀愛。這似乎有些不正常,小小年紀的他,就是個情種,怎麼大了,面對那麼多如花似玉的女同學,竟沒了衝動!
人一生中真正的戀愛,可能只有一次,一旦經歷過,以後的情感就稀鬆平常了。這真正的戀愛,可能在婚前,也可能在婚後。只要是遇上了,就會奮不顧身,結果可能是傷痕累累,可能是痛不欲生,也可能是唏噓終生……
這是真正的情感,不可能受世俗、年齡、地位、金錢的束縛。不要小看了這小小的戀愛情感,它可是有著很大的玄機,越受到威脅,就越頑強的生長。要是沒了威脅,反而有可能過早的凋謝。
劉偉達心裡仍藏著小蘭,這是個真正的情種。小蘭早就離他而去了,不論從哪方面講,他都該將她忘到腦後,不恨她就是心胸相當寬廣了。可他就是恨不起來,心裡不時的想著她,還一直替她開脫,這不能全怪她……要不是心中有這麼一檔子事,說不定他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這四年中,劉偉達除了學生會的工作乾的有聲有色外,還如饑似渴的學了不少的知識。他的觸角伸向了許多的方面,文學、歷史、財經、政治……,當然他只是涉獵,泛泛的,不可能在哪一方面能做到精。
雖然不精,但在以後的經商過程中,不說遊刃有餘,但至少可以說綽綽有餘,說什麼他都能扯上幾句,有時還能扯出長長的一段。
由此,他得了個儒商的稱號。這肯定不是恭維,別的老闆確實比他差多了。那些個老闆,很多是真正的草根,可能連小學都沒畢業,憑著膽氣和某種成份的運氣,他們成功了。
這些草根創立的企業,也就是所謂的家族企業,在以後的大浪淘沙中,大都湮沒了,甚至一點痕跡都沒留下。
大學圖書館中的書真多,閱覽室里的雜誌也是琳琅滿目,只要你想學習,肯學習,就夠你學的,永遠都學不完。
這個時候,全國已經騷動起來了。沿海改革開放,內地搞活經濟,先富後富,新概念層出不窮,就連過去人人吐棄的投機餿主意,也被說成了褒義的金點子。時尚、行為、趨向、觀念,一切的一切,都在這騷動中迅速的變化著。
這是個真正的偉大時代,所有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受其影響。
劉偉達不可能居身其外,在大學期間,就萌生了到沿海去闖蕩的念頭,可是他不敢。不是他沒有這個勇氣,而是怕親人的責罵。
騷動是騷動起來了,但很多人的觀念和思考方式,還固化在大鍋飯的鐵板上,將一份正式工作看的比什麼都重要,稍有離經叛道,就會引來嘲笑、唾罵,會引出極大的風波……劉偉達這一份將要到手的正式工作,比別人來的更加艱難,可以說是用生命換來的,豈能隨意的說丟就丟了。要是這樣,小姨的眼淚,就會把他淹死。
祖美鳳現在就很受人羨慕,四個姑娘個個都有工作,而且還是不錯的工作。但她的內中的苦,就沒有人知道了,只能是打掉了牙,咽進自己的肚中。
那時,中學的英語教師還有些緊缺,劉偉達畢業後,就被分到了一所市屬中學。一道分來的還有名女教師,外地人,來自真正的山區,名字叫王桂花,學中文的。
按當時的分配原則,他是要分回小城的,然後再由小城的教育局分配到需要的學校。當劉偉達接到市裡的派遣證時,心裡還有份竊喜,全家人也跟著高興了一番。很多人擠破了頭,搞的鼻青眼腫,都沒有達到這個目標。他輕而易舉的就去了市里,內心中能不竊喜嗎?
可到了市教育局,他傻了眼。分配他去的那所學校,並不在市里。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這是所鄉村學校,極其的偏僻。要是從環境上來說,還不如鄉村學校。這是所礦山中學,整天的塵土飛揚,噪聲刺耳……學生基本上都是礦上的職工子弟,特別的難教。在那個時間段上,學生心理上極其有優越感,他們並不想讀書,只是想混個高中文憑,好到礦上去班。
分到這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極少有本地人分配到這裡。所以這裡的學生,內心當中就瞧不起這些外地來的教師。當然,這也有其它深層的原因,教師的工資低,名義上可能比礦上的工人工資要高,可實際收入差了去了。礦上的福利好啊,光加班費就比老師的工資高出一大截。自然而然的教師自己也感覺到矮了一截,心中的酸味只有自己能夠體會了。
「大頭」,這個原來的小名,現在的綽號,又開始粉墨登場了。
劉偉達被安排教高一兩個班的英語,王桂花和他教同樣的班級,不同的是她教語文。學生們沒有把他倆真正的放在眼裡,課堂上起鬨,背地裡嘲諷,「大頭」這個綽號在學生中迅速地叫開了。
三五成群的學生,走在放學的路上,常常拿劉偉達開涮。
「這個呆頭呆腦的大頭,中文都說不好,他還講英語?哈哈……哈哈……」這輕蔑的口氣,不要說對老師,就是對極不相干的人,都顯得有些過分。
「三塊肉帶給她媽吃,大頭還是蠻孝順的,還知道帶塊肉給他媽吃。哈哈……哈哈……」這個學生說的就更過分了。
「這大頭腦子裡不知怎麼想的,還他媽勸我們好好學習,真他媽見了鬼。」
「……」
學生們常在背後譏諷、挖苦、貶損劉偉達。說到高興處,就爆開嘴,哄堂大笑。劉傳達當然不知道學生在背後說的這些話,要是知道了,還不氣的吐血。
王桂花本份,穿的又有些土氣,就是長相也相當的本份。圓圓的臉,齊耳的短髮,五官還算端正,但絕對談不上精緻,微黑的皮膚,看上去很結實。她講課時常會夾帶一點點家鄉的口音。雖然只是偶爾的那麼一點點,但已經足夠了。「鄉村佬」教師這頂帽子,就被學生端端正正的戴在了她的頭上。
可能是同病相憐吧,時間不長,兩人就走的有些近。劉偉達常扮演英雄救美這樣的角色,為王桂花解了不少的窘迫。漸漸地,王桂花心中就生了情愫,她愛上了劉偉達。
這樣的愛情,有堅實的基礎,可以說牢不可破。雖然劉偉達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感情糾葛,但那是少年時的情懷,也早已過去。他仍需要愛情,需要結婚,只是小蘭在心中的位置,別的女人無法替代,時不時的會跳出來折磨他一番,但這已不影響他和別的女人交往了。
兩人不久就建立了戀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