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1章 水力鑽管機必須要搞起來
聽完老王頭的表述,後面的話不用聽,魏忠賢也能明白個大概。
果然,老王頭繼續說道,
「好在大人現在打造的不是鳥銃,如今的銃管要粗一些,這樣鑽起來容易不少,但一根管子起碼也要20天才能完成。如今孫大人要求咱們簡化流程,流水化作業,確實提高了不少效率,鑽銃管是人停管不停,估計最快8天能完成一根!」
魏忠賢聽後眉頭緊皺,8天一根?
按這裡的人數來算,到三個月結束,怕是只能完成一百支燧發步槍,這點有個屁用!
何況還要讓新兵去熟悉,日後還有損耗,
不夠!
肯定不夠!
老王頭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頓時嚇得不住的磕頭。
但實際上他已經是往快喊了,因為實際操作過程中,可是有損耗和壞件的。
「這跟你沒關係,你起來!」
魏忠賢這才意識到自己現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決定了人家的生死,立刻和顏悅色的表示,
「若是有人能晝夜不停的輸出動力,讓機器來鑽孔,這樣大概要多少天能完成一根銃管?」
雖然聽不懂魏忠賢說的機器是什麼東西,但老王頭只是表示,
「若真的如此,小的有信心讓生產速度提高2倍!哦不,4倍!」
他為了能保住飯碗,也是豁出去了,
雖然朱元璋時期就對他們這些匠戶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開國那會是匠戶,那麼世世代代基本上都是匠戶,
但啥規定能頂得上「靠山王」的一句話?
「老師傅可以轉崗做監工,本王需要你的經驗!」
魏忠賢哪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
機器還沒見著,就要開始滿嘴跑火車?
忽悠鬼呢!
老王頭剛開始還沒回過神,直到監工輕輕戳了他一把,
低聲說道,「還不快謝恩,你的造化來了!」
這才一個激靈,
跪下磕了個響頭,
「謝王爺恩典!咱一定死命幹活,絕不偷懶!」
老王頭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魏忠賢微微一笑,轉身就跟孫元化走到了一單間,孫元化明白這是有事情交待自己,立刻屏退了左右。
「這東西你會做麼?」
魏忠賢從懷裡掏出了一張圖紙,
他不想讓人家知道他有空間,所以先把東西放在了懷裡。
孫元化知道魏忠賢的好東西不少,上次的燧發火槍就已經夠驚艷了,如今再拿出來的,還能比它厲害?
不料他只是瞄了一眼,就立刻挪不開眼了。
「這是......」,他激動的都有些結巴,「這是通過水流,從而產生動力來工作?」
雖然在田間地頭裡,水車是比較常見的東西,但按照這個圖紙,做出來的水車可真是不小,這可真是大手筆!
不過他也是懂行的,馬上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王爺,要做這個水車,其實不難,估計1-2天就能完工,但這個水車必須要建在河邊,還要有足夠的流速,這一點,京城似乎沒有這個條件啊!」
看到沒,
這就叫專業!
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了。
就沖這一句,魏忠賢就知道孫元化能堪大用!
「不錯,京城確實沒有這個條件,但玉泉山那裡有啊!」
孫元化本來還想說這玉泉山離咱們這裡有好幾里地,又是皇家水庫區域,能有啥用?但轉念一想,人家是靠山王啊,想去哪裡搞不是搞?
「本王想讓你帶人去那裡建水車,利用那裡的地勢落差,藉助水力鑽銃管!你看有沒有把握?」
孫元化明白,這就是機遇!
「王爺放心,只要人手充足,三日就能投產!」
「好,京城你要的一切東西,或者人,你列個單子,本王給你特批!記住,本王要數量,更要質量!」
「另外,本王會讓錦衣衛全權負責你們在玉泉山的安全問題,遇到任何阻攔你們的人和事,都讓爾耕去辦!他辦不了的,本王來辦!」
-----------------
同一時間,在李續溪的府邸,
他和諸多東林黨的高官正齊聚一堂,議論著魏忠賢最近的動向。
當聽到魏忠賢在大力搞火槍的消息後,眾人都是哈哈一笑,
「這老閹貨懂個屁!拿火槍兵跟騎兵拼,那就是找死!」
說話的是兵部右侍郎李邦華,此人剛起復不久,由工部轉任兵部,是東林黨之中少有的手握一定兵權的朝中大臣。
因此深得李續溪等人的器重。
「孟暗(李邦華的字)可有高見?」
李續溪對軍事,確實是知之甚少,
「李閣老,兩軍對壘,對方若是騎兵,步兵唯一的勝算就是結陣,憑藉拒馬和絆馬索、絆馬釘等物殊死一搏,而火槍兵的防禦力極差,騎兵衝過來的瞬間不過就是打響一輪,能有多少殺傷?待戰馬一衝,軍陣一破,則無疑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李邦華對騎兵是非常推崇的,可惜大明可用之騎兵不多。
「好!這老匹夫既然要搞火槍,那就讓他去搞!到時候看他要怎麼開脫!」
李續溪聽後心情大好,既然李邦華說他不行,那大概率就是不行了。
「到時候咱們用哪路騎兵去碾壓他的新軍比較好?」
「回閣老的話,離京師最近的騎兵部隊是宣府、大同兩鎮,但楊國柱總兵和王朴總兵手裡的騎兵數量不多,且還要守衛邊關,不容離開。天下最精良的騎兵,莫過於關寧鐵騎,卑職建議調趙率教將軍前來,定能讓魏閹的新軍一敗塗地!」
李續溪聽過趙率教的大名,此人在遼東算得上一員虎將了,手下的騎兵部隊更是威名赫赫。
若不調他的部隊,就只能請祖家的精銳,那可要大價錢才能請得動,
所以李邦華的建議無疑是非常靠譜的。
「好,到時候咱們就聯名保舉趙老將軍來京,此外,孟暗啊,對於趙將軍南下來的糧草、開拔銀子,都要準備好!」
李續溪考慮的十分周到,趙率教的手下,怕是有數千騎兵,雖然離九千之數差距有點,但騎兵對步兵,少點又怎麼了?
這反而更能體現出自己的高尚!
果然,老王頭繼續說道,
「好在大人現在打造的不是鳥銃,如今的銃管要粗一些,這樣鑽起來容易不少,但一根管子起碼也要20天才能完成。如今孫大人要求咱們簡化流程,流水化作業,確實提高了不少效率,鑽銃管是人停管不停,估計最快8天能完成一根!」
魏忠賢聽後眉頭緊皺,8天一根?
按這裡的人數來算,到三個月結束,怕是只能完成一百支燧發步槍,這點有個屁用!
何況還要讓新兵去熟悉,日後還有損耗,
不夠!
肯定不夠!
老王頭還以為自己說錯話了,頓時嚇得不住的磕頭。
但實際上他已經是往快喊了,因為實際操作過程中,可是有損耗和壞件的。
「這跟你沒關係,你起來!」
魏忠賢這才意識到自己現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會決定了人家的生死,立刻和顏悅色的表示,
「若是有人能晝夜不停的輸出動力,讓機器來鑽孔,這樣大概要多少天能完成一根銃管?」
雖然聽不懂魏忠賢說的機器是什麼東西,但老王頭只是表示,
「若真的如此,小的有信心讓生產速度提高2倍!哦不,4倍!」
他為了能保住飯碗,也是豁出去了,
雖然朱元璋時期就對他們這些匠戶進行了嚴格的規定,開國那會是匠戶,那麼世世代代基本上都是匠戶,
但啥規定能頂得上「靠山王」的一句話?
「老師傅可以轉崗做監工,本王需要你的經驗!」
魏忠賢哪能不知道他的小心思?
機器還沒見著,就要開始滿嘴跑火車?
忽悠鬼呢!
老王頭剛開始還沒回過神,直到監工輕輕戳了他一把,
低聲說道,「還不快謝恩,你的造化來了!」
這才一個激靈,
跪下磕了個響頭,
「謝王爺恩典!咱一定死命幹活,絕不偷懶!」
老王頭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魏忠賢微微一笑,轉身就跟孫元化走到了一單間,孫元化明白這是有事情交待自己,立刻屏退了左右。
「這東西你會做麼?」
魏忠賢從懷裡掏出了一張圖紙,
他不想讓人家知道他有空間,所以先把東西放在了懷裡。
孫元化知道魏忠賢的好東西不少,上次的燧發火槍就已經夠驚艷了,如今再拿出來的,還能比它厲害?
不料他只是瞄了一眼,就立刻挪不開眼了。
「這是......」,他激動的都有些結巴,「這是通過水流,從而產生動力來工作?」
雖然在田間地頭裡,水車是比較常見的東西,但按照這個圖紙,做出來的水車可真是不小,這可真是大手筆!
不過他也是懂行的,馬上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王爺,要做這個水車,其實不難,估計1-2天就能完工,但這個水車必須要建在河邊,還要有足夠的流速,這一點,京城似乎沒有這個條件啊!」
看到沒,
這就叫專業!
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問題所在了。
就沖這一句,魏忠賢就知道孫元化能堪大用!
「不錯,京城確實沒有這個條件,但玉泉山那裡有啊!」
孫元化本來還想說這玉泉山離咱們這裡有好幾里地,又是皇家水庫區域,能有啥用?但轉念一想,人家是靠山王啊,想去哪裡搞不是搞?
「本王想讓你帶人去那裡建水車,利用那裡的地勢落差,藉助水力鑽銃管!你看有沒有把握?」
孫元化明白,這就是機遇!
「王爺放心,只要人手充足,三日就能投產!」
「好,京城你要的一切東西,或者人,你列個單子,本王給你特批!記住,本王要數量,更要質量!」
「另外,本王會讓錦衣衛全權負責你們在玉泉山的安全問題,遇到任何阻攔你們的人和事,都讓爾耕去辦!他辦不了的,本王來辦!」
-----------------
同一時間,在李續溪的府邸,
他和諸多東林黨的高官正齊聚一堂,議論著魏忠賢最近的動向。
當聽到魏忠賢在大力搞火槍的消息後,眾人都是哈哈一笑,
「這老閹貨懂個屁!拿火槍兵跟騎兵拼,那就是找死!」
說話的是兵部右侍郎李邦華,此人剛起復不久,由工部轉任兵部,是東林黨之中少有的手握一定兵權的朝中大臣。
因此深得李續溪等人的器重。
「孟暗(李邦華的字)可有高見?」
李續溪對軍事,確實是知之甚少,
「李閣老,兩軍對壘,對方若是騎兵,步兵唯一的勝算就是結陣,憑藉拒馬和絆馬索、絆馬釘等物殊死一搏,而火槍兵的防禦力極差,騎兵衝過來的瞬間不過就是打響一輪,能有多少殺傷?待戰馬一衝,軍陣一破,則無疑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李邦華對騎兵是非常推崇的,可惜大明可用之騎兵不多。
「好!這老匹夫既然要搞火槍,那就讓他去搞!到時候看他要怎麼開脫!」
李續溪聽後心情大好,既然李邦華說他不行,那大概率就是不行了。
「到時候咱們用哪路騎兵去碾壓他的新軍比較好?」
「回閣老的話,離京師最近的騎兵部隊是宣府、大同兩鎮,但楊國柱總兵和王朴總兵手裡的騎兵數量不多,且還要守衛邊關,不容離開。天下最精良的騎兵,莫過於關寧鐵騎,卑職建議調趙率教將軍前來,定能讓魏閹的新軍一敗塗地!」
李續溪聽過趙率教的大名,此人在遼東算得上一員虎將了,手下的騎兵部隊更是威名赫赫。
若不調他的部隊,就只能請祖家的精銳,那可要大價錢才能請得動,
所以李邦華的建議無疑是非常靠譜的。
「好,到時候咱們就聯名保舉趙老將軍來京,此外,孟暗啊,對於趙將軍南下來的糧草、開拔銀子,都要準備好!」
李續溪考慮的十分周到,趙率教的手下,怕是有數千騎兵,雖然離九千之數差距有點,但騎兵對步兵,少點又怎麼了?
這反而更能體現出自己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