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賜死 解決文官
「朱祁鎮,你還有臉活著?」朱棣一聲沉喝。
「咱們老朱家居然能出個你這樣的廢物?這是上天給咱們老朱家的懲罰嗎?」朱瞻基亦說道。
朱祁鎮一時無言以對。
咱被瓦剌俘虜那確實屈辱,還有叫門,自己一想到那段黑歷史,都覺得丟人。
「你現在拾掇著石亨,徐有貞奪了權利,殺了你的弟弟!」
「你是嫌丟人丟的還不夠嗎?非要遺臭萬年?」
「還是嫌大明不夠丟人,四方蠻夷都知道咱朱家出了個朱祁鎮。」
「還是說朱家的臉丟的不夠徹底?」
「我就想問問你,你難道不怕死後,咱們找你算帳嗎?孽子!」朱瞻基氣不過,一巴掌狠狠扇在了右臉。
朱祁鎮捂著發紅的臉頰:
「爹,我一個人倒在瓦剌雪地,快要被這漫天風雪凍死的時候,有人理過我嗎?」
「我是大明的天子,是天下的共主,焉能猶如平民一般卑賤如螻蟻?」
「哪個時候,我曾向上天求救,可上天不理。」
「我曾向大明求救,可大明拋棄了我這個曾經的天子!」
「我好不容易回來了,就被囚禁在南宮之中,就連我僅有的正妻錢氏,都死在了南宮中。」
「他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難道說我就該死嗎?」
「是,我造成了土木堡之變,造成了五十萬明軍喪生!」
「可朕是天子,這天下都是我的!」朱祁鎮眼神中涌動著瘋狂。
朱瞻基都震驚了,沒想到自己還能聽見這話。
而旁邊的其餘幾位皇帝更是目瞪口呆,他哪裡能夠如此理直氣壯,嘴裡竟能吐出如此虎狼之詞。
瓦剌的留學生涯,讓他的心理逐漸扭曲。
而八年的南宮幽禁生活,更是讓他心理變態。
自己為什麼還能政變成功,不就說明依然還有忠心於朕之臣子嗎?
「都覺得朱祁鈺不該死?」
「于謙他不該死?」
「朱祁鈺囚禁我就算了,還殺了我的妻子?她又哪裡得罪了他?」
「于謙,一個小小的家臣,也敢妄議廢帝之事?」
......
他話還沒說完,朱瞻基又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臉上:
「廢物,是你自己找死,你還想把所有的罪責推卸到他人頭上?」
「你沒做錯,你受了委屈!」
「那我五十萬兒郎,何錯之有?他們蒙受的天大冤屈,又應當找何人算帳?」
「身為君主,誤國誤民,你倒覺得自己受苦受難了?」
朱瞻基一把扯住他的脖袖,將他拉在自己身邊:
「沒有于謙!」
「沒有朱祁鈺!」
「咱們的大明早就亡了!」
「而你,雖萬死亦有何用?」
朱祁鎮沉默,無言以對。
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難道我不該政變,就這麼死在南宮中嗎?
不不不,我沒做錯,錯的是這個世界。
對,就是這樣。
我都回來了,為什麼還要囚禁我?
你不已經是皇帝了嗎?
在南宮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虐待我,甚至殺死我的妻子?
所以,朕沒錯。
朕這是自衛。
「朕沒有錯!」朱祁鎮看著他們:
「是,可朕從瓦剌回來了!」
「可你們知道,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嗎?」
朱祁鎮神色堅決,指著一旁的朱祁鈺:
「你要皇位,我給你啊!」
「可為什麼還要派錦衣衛監視我,以為派他們就可以將我趕盡殺絕?」
朱元璋緩步上前,一腳踢翻了他:
「呵,說得好聽?」
「你要不愛這皇位,為什麼還要復辟呢?」
「你小子,京師三大營全部被廢!」
「朝廷重臣死傷無數,大明險些滅亡!」
「你居然還能理直氣壯的說受了委屈。」
朱元璋懶得跟他廢話,土木堡尚未發生之時,這孩子昏庸了一點,就讓他當個富家翁吧。
畢竟,咱老朱是個農民,對待親人就是好。
可如今,冥頑不靈。
這樣的人無可救藥,就只能去死。
他冷哼一聲:「不肖子孫朱祁鎮,任性妄為,朝廷蒙塵,陷大明於危亡之中!」
「如今又想殺害手足,竊奪皇位,屠戮大明功臣,罪大惡極!」
「即刻起,朱祁鎮貶為庶民,族譜除名!」
「為了祭奠亡靈,更為給後世兒孫一個交代,朱祁鎮處死!」
處.....處死?
朱祁鎮聞言愣神,自己竟然要死了。
而且是太祖發話,他向來是說一不二啊。
眾人聞言,都不由得沉默。
就連一向心軟的朱高熾,都沒有替他求情。
至於朱瞻基。
這孩子是我英明一世的污點。
死了才好。
「太爺爺,我不想死啊!」
「爹,您幫我求求情!」
「爺爺,我是真的錯了!」朱祁鎮連忙抱著他倆的大腿。
可兩人無動於衷。
「來人,拖下去!」朱元璋拂袖道。
門外立即湧入侍衛將其帶出宮門。
一時之間,場上寂靜無聲。
倒是朱棣開口道:
「這小子,這麼死倒算是便宜他了!」
「可是,爹?」朱高熾拉著朱祁鈺的手:
「朱祁鎮死了,這大明的擔子,給誰扛啊?」
朱祁鈺駕崩了?
朱祁鎮也沒了。
這天下無共主,遲則生變。
這倒是個問題?
立襄王?
這孩子不行,在國家危亡之際沒有挺身而出,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擔當重任。
其他藩王?
這世界更迭,咱們能知道的藩王大多都不在了。
再說了,這些個人,面對瓦剌入侵,都還是一如既往享樂。
哪有半分為國擔憂的樣子?
「要不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朱高熾微微一嘆。
立國,以嫡以長,都該是他。
這是國家穩定之根本。
「他?」朱棣彷徨。
這爹的基因都不好,孩子的基因能好?
朱祁鈺也是幽幽一嘆:
「于謙昨晚便將立朱見深為太子的摺子遞了上來,今早朝議便商榷此事。沒曾想.......」
那這麼說,這畜生還搶的是自己兒子的皇位,更該死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勉強點頭:
「這孩子還年幼,還是個可塑之才,跟著我們學習帝王之道!」
「至於朝政,文有于謙、楊寧、高谷之屬為之謀,武有楊洪、朱謙、毛盛之倫制其兵。倒不用過分擔心。」
皇帝是可以培養的。
只要跟著咱們,不斷學習,終有一天,他會扛起大明的未來。
「現如今,我的心腹大患還有北方草原!」
瓦剌沒落了,這韃靼倒是不安分了。
甚至西北小小的建州女真,都能挑釁我泱泱大明。
他已經厭倦了。
「朕欲效漢武帝,舉國之兵,攻打韃靼,將其徹底剷除。你們覺得如何?」
說什麼以邊關人的人心為長城,那都是儒生的假話。
朱瞻基那小子拼了性命,開通互市,結果如何?
這些人生活安穩了,不還是想著劫掠中原。
畢竟,能免費零元購誰還掏錢買啊。
中原人能打過咱們草原人嗎?
咱們和他們鬥了上千年,從來都是贏少輸多。
衛青、霍去病幾十年的戰鬥,讓大漢王朝有了百年的安寧。
你們幾代皇帝的努力,都只能讓他們安穩片刻?
為什麼?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像大漢那般徹底根治他們。
所以咱們,就讓大明安寧萬年。
他要遠遁,咱就跟去哪裡。
不滅胡人,誓不收兵。
「太祖,如若真要出兵,這後勤得是個大問題啊!」朱高熾率先反對。
他也很希望報仇,可現實條件不允許。
土木堡一戰,大明精銳盡失。
朱祁鈺這孩子保住了大明國祚,恢復了些許元氣。
可這草原人狡詐無比,明不知敵,將會遠遁漠北,無跡可尋。
咱們只能無功而返。
到時勞民傷財,徒增賦稅,與百姓無益。
不如緩緩圖之。
朱元璋冷呵一聲,緩緩圖之?
就是咱緩緩圖之,藍玉打疼了,朱棣打怕了,朱瞻基打服了,就是沒打死他們,才有土木堡之變。
朱元璋道:
「後勤,什麼後勤,敵人就是我的後勤!」
咱們就學霍去病,輕裝簡騎,狂飆突進。
「好了,朕意已決!勿復多言。」
「傳令內閣,十日之內,調集三十萬兵馬,問罪韃靼!」
「是!」朱棣抱拳道。
.......
什麼,太祖要北征,此消息震驚朝野。
這怎麼能行?
對於文官來說,這絕對不允許。
一個皇帝,要軍權幹什麼。
經歷土木堡之變,朱祁鈺登基,咱們好不容易把皇帝變成「明君」典範。
如今洪武大帝一句話,就想要回,這怎麼能行?
現在不是洪武年間,而是景泰年間,是咱們讀書人的天下。
難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誅殺咱們嗎?
就不怕史筆如刀?就不怕悠悠眾口?
於是奏摺連綿不絕,飛入內閣。
前有朱祁鎮北征,落入寇手。
後有韃靼叩邊,邊鎮糜爛。
軍隊尚未恢復元氣,百姓水深火熱。
韃靼勢大,前後百餘年,未曾解決之,焉能一戰能定之勝負?
再者不濟,敵人遠遁漠北,咱們興師動眾,若撲了空,何利之有?
從朝野上下,國內國外,分析避戰之利,交戰之弊。
反正核心就一條,陛下萬不可親征。
若是親征,就仿佛成了昏君。
朱瞻基對此奏摺一律駁回,一意孤行。
可當他打算在朝堂之上尋找盟友,卻發現內閣之中無一人支持。
就連一向公正的于謙,都保持緘默。
朱瞻基對此無可奈何。
百官見此,態度更甚。
言官跪在朝門之外,以死進諫。
大臣跪至朝堂,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到了民間,讀書人更是群情激憤,萬民請願。
「反了,簡直是反了天了!」朱瞻基暴跳如雷。
這些人是想要幹嘛,逼迫朕?
「這些個文武百官,好得很啊!」朱元璋更是眼神如刀。
難怪朱祁鈺曾說,文官集團尾大不掉,已成氣候。
現在,抱成一團,希望改變皇帝旨意。
可咱是老了,不是死了。
當真是咱的大刀提不動了嗎?
沒想到僅僅過兒百年不到,咱的名聲就威懾不到別人了。
「走,去看看?」朱元璋背手向外走去。
另外幾位皇帝緊隨其後。
朝門外!
數百位言官齊聚於此,酷暑烈日,毫不畏懼。
他們心中秉持的是正義。
他們所上之書乃是為國為民之言。
若皇帝斬殺我們,定會成為他人生污點。
咱們也能萬古流芳。
「皇上駕到!」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
「臣等請求陛下收回旨意!」言官齊聲道。
朱元璋望向這群人,對著身邊朱見深道:
「孩子,若是你遇上此等事情,應當如何做?」
朱見深此時尚且年幼,哪裡見過這般陣仗,不自覺地靠著萬宮女身邊,然後奶聲奶氣道:
「皇太祖,朝廷群臣進諫,那咱聽取就行了!」
「就像太傅曾言,為君者,當察納雅言!」
「可他們的話,根本就不是雅言呢?」朱元璋反問道。
「那就讓他們不准跪了。都回家去。」朱見深偏著頭,想了半天,才想出這個答案。
「可他們認為自己的話是好話,你不答應他們就不走呢?」朱元璋繼續深入反問。
「這........」朱見深一時無語,他腦中不能理解這一行為。
朱元璋招手,萬宮女便將朱見深領了過來。
「皇爺爺教你如何辦?」朱元璋右手舉起。
一群錦衣衛魚涌而入,抽出利劍。
群臣頓時懵了。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
「殺!」朱元璋道。
現場之上,頓時血流成河。
鮮血四處飛濺,染紅台階。
朱見深連忙背過頭去,朱元璋卻拉雙手禁錮他的頭,強迫他去看。
不經歷一番事情,怎能學會成長。
文官固若金湯,相與為一。
怎麼破局?
很簡單,殺就是了。
殺到他們膽寒,殺到他們跪下,殺到他們戰戰兢兢。
以往的帝王就是太仁慈了,才敢讓這些家臣弄權。
至於道德困境,後世兒孫會如何罵他?
咱老朱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情嗎?
「告訴那些文官,讓他們打掃衛生!」朱元璋落下輕飄飄的一句話。
「同時,朕需要他們為此事給個交代,他們起草,朕批紅。」
「要是讓朕不滿意,後果自負。」
「是!」錦衣衛答道。
這番操作下來,頓時讓各位朝臣回憶起了洪武年間。
於是朝廷中諸位大臣,再無反駁。
朱元璋籌措糧草,同時啟用北方士子,壓制江南文官。
貶黜朝廷相當一部分重臣,起用新臣。
如此這般,使新朝統治徹底穩固。
「咱們老朱家居然能出個你這樣的廢物?這是上天給咱們老朱家的懲罰嗎?」朱瞻基亦說道。
朱祁鎮一時無言以對。
咱被瓦剌俘虜那確實屈辱,還有叫門,自己一想到那段黑歷史,都覺得丟人。
「你現在拾掇著石亨,徐有貞奪了權利,殺了你的弟弟!」
「你是嫌丟人丟的還不夠嗎?非要遺臭萬年?」
「還是嫌大明不夠丟人,四方蠻夷都知道咱朱家出了個朱祁鎮。」
「還是說朱家的臉丟的不夠徹底?」
「我就想問問你,你難道不怕死後,咱們找你算帳嗎?孽子!」朱瞻基氣不過,一巴掌狠狠扇在了右臉。
朱祁鎮捂著發紅的臉頰:
「爹,我一個人倒在瓦剌雪地,快要被這漫天風雪凍死的時候,有人理過我嗎?」
「我是大明的天子,是天下的共主,焉能猶如平民一般卑賤如螻蟻?」
「哪個時候,我曾向上天求救,可上天不理。」
「我曾向大明求救,可大明拋棄了我這個曾經的天子!」
「我好不容易回來了,就被囚禁在南宮之中,就連我僅有的正妻錢氏,都死在了南宮中。」
「他們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難道說我就該死嗎?」
「是,我造成了土木堡之變,造成了五十萬明軍喪生!」
「可朕是天子,這天下都是我的!」朱祁鎮眼神中涌動著瘋狂。
朱瞻基都震驚了,沒想到自己還能聽見這話。
而旁邊的其餘幾位皇帝更是目瞪口呆,他哪裡能夠如此理直氣壯,嘴裡竟能吐出如此虎狼之詞。
瓦剌的留學生涯,讓他的心理逐漸扭曲。
而八年的南宮幽禁生活,更是讓他心理變態。
自己為什麼還能政變成功,不就說明依然還有忠心於朕之臣子嗎?
「都覺得朱祁鈺不該死?」
「于謙他不該死?」
「朱祁鈺囚禁我就算了,還殺了我的妻子?她又哪裡得罪了他?」
「于謙,一個小小的家臣,也敢妄議廢帝之事?」
......
他話還沒說完,朱瞻基又一巴掌扇在了他的臉上:
「廢物,是你自己找死,你還想把所有的罪責推卸到他人頭上?」
「你沒做錯,你受了委屈!」
「那我五十萬兒郎,何錯之有?他們蒙受的天大冤屈,又應當找何人算帳?」
「身為君主,誤國誤民,你倒覺得自己受苦受難了?」
朱瞻基一把扯住他的脖袖,將他拉在自己身邊:
「沒有于謙!」
「沒有朱祁鈺!」
「咱們的大明早就亡了!」
「而你,雖萬死亦有何用?」
朱祁鎮沉默,無言以對。
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難道我不該政變,就這麼死在南宮中嗎?
不不不,我沒做錯,錯的是這個世界。
對,就是這樣。
我都回來了,為什麼還要囚禁我?
你不已經是皇帝了嗎?
在南宮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虐待我,甚至殺死我的妻子?
所以,朕沒錯。
朕這是自衛。
「朕沒有錯!」朱祁鎮看著他們:
「是,可朕從瓦剌回來了!」
「可你們知道,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嗎?」
朱祁鎮神色堅決,指著一旁的朱祁鈺:
「你要皇位,我給你啊!」
「可為什麼還要派錦衣衛監視我,以為派他們就可以將我趕盡殺絕?」
朱元璋緩步上前,一腳踢翻了他:
「呵,說得好聽?」
「你要不愛這皇位,為什麼還要復辟呢?」
「你小子,京師三大營全部被廢!」
「朝廷重臣死傷無數,大明險些滅亡!」
「你居然還能理直氣壯的說受了委屈。」
朱元璋懶得跟他廢話,土木堡尚未發生之時,這孩子昏庸了一點,就讓他當個富家翁吧。
畢竟,咱老朱是個農民,對待親人就是好。
可如今,冥頑不靈。
這樣的人無可救藥,就只能去死。
他冷哼一聲:「不肖子孫朱祁鎮,任性妄為,朝廷蒙塵,陷大明於危亡之中!」
「如今又想殺害手足,竊奪皇位,屠戮大明功臣,罪大惡極!」
「即刻起,朱祁鎮貶為庶民,族譜除名!」
「為了祭奠亡靈,更為給後世兒孫一個交代,朱祁鎮處死!」
處.....處死?
朱祁鎮聞言愣神,自己竟然要死了。
而且是太祖發話,他向來是說一不二啊。
眾人聞言,都不由得沉默。
就連一向心軟的朱高熾,都沒有替他求情。
至於朱瞻基。
這孩子是我英明一世的污點。
死了才好。
「太爺爺,我不想死啊!」
「爹,您幫我求求情!」
「爺爺,我是真的錯了!」朱祁鎮連忙抱著他倆的大腿。
可兩人無動於衷。
「來人,拖下去!」朱元璋拂袖道。
門外立即湧入侍衛將其帶出宮門。
一時之間,場上寂靜無聲。
倒是朱棣開口道:
「這小子,這麼死倒算是便宜他了!」
「可是,爹?」朱高熾拉著朱祁鈺的手:
「朱祁鎮死了,這大明的擔子,給誰扛啊?」
朱祁鈺駕崩了?
朱祁鎮也沒了。
這天下無共主,遲則生變。
這倒是個問題?
立襄王?
這孩子不行,在國家危亡之際沒有挺身而出,這樣的人怎麼能夠擔當重任。
其他藩王?
這世界更迭,咱們能知道的藩王大多都不在了。
再說了,這些個人,面對瓦剌入侵,都還是一如既往享樂。
哪有半分為國擔憂的樣子?
「要不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朱高熾微微一嘆。
立國,以嫡以長,都該是他。
這是國家穩定之根本。
「他?」朱棣彷徨。
這爹的基因都不好,孩子的基因能好?
朱祁鈺也是幽幽一嘆:
「于謙昨晚便將立朱見深為太子的摺子遞了上來,今早朝議便商榷此事。沒曾想.......」
那這麼說,這畜生還搶的是自己兒子的皇位,更該死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勉強點頭:
「這孩子還年幼,還是個可塑之才,跟著我們學習帝王之道!」
「至於朝政,文有于謙、楊寧、高谷之屬為之謀,武有楊洪、朱謙、毛盛之倫制其兵。倒不用過分擔心。」
皇帝是可以培養的。
只要跟著咱們,不斷學習,終有一天,他會扛起大明的未來。
「現如今,我的心腹大患還有北方草原!」
瓦剌沒落了,這韃靼倒是不安分了。
甚至西北小小的建州女真,都能挑釁我泱泱大明。
他已經厭倦了。
「朕欲效漢武帝,舉國之兵,攻打韃靼,將其徹底剷除。你們覺得如何?」
說什麼以邊關人的人心為長城,那都是儒生的假話。
朱瞻基那小子拼了性命,開通互市,結果如何?
這些人生活安穩了,不還是想著劫掠中原。
畢竟,能免費零元購誰還掏錢買啊。
中原人能打過咱們草原人嗎?
咱們和他們鬥了上千年,從來都是贏少輸多。
衛青、霍去病幾十年的戰鬥,讓大漢王朝有了百年的安寧。
你們幾代皇帝的努力,都只能讓他們安穩片刻?
為什麼?
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像大漢那般徹底根治他們。
所以咱們,就讓大明安寧萬年。
他要遠遁,咱就跟去哪裡。
不滅胡人,誓不收兵。
「太祖,如若真要出兵,這後勤得是個大問題啊!」朱高熾率先反對。
他也很希望報仇,可現實條件不允許。
土木堡一戰,大明精銳盡失。
朱祁鈺這孩子保住了大明國祚,恢復了些許元氣。
可這草原人狡詐無比,明不知敵,將會遠遁漠北,無跡可尋。
咱們只能無功而返。
到時勞民傷財,徒增賦稅,與百姓無益。
不如緩緩圖之。
朱元璋冷呵一聲,緩緩圖之?
就是咱緩緩圖之,藍玉打疼了,朱棣打怕了,朱瞻基打服了,就是沒打死他們,才有土木堡之變。
朱元璋道:
「後勤,什麼後勤,敵人就是我的後勤!」
咱們就學霍去病,輕裝簡騎,狂飆突進。
「好了,朕意已決!勿復多言。」
「傳令內閣,十日之內,調集三十萬兵馬,問罪韃靼!」
「是!」朱棣抱拳道。
.......
什麼,太祖要北征,此消息震驚朝野。
這怎麼能行?
對於文官來說,這絕對不允許。
一個皇帝,要軍權幹什麼。
經歷土木堡之變,朱祁鈺登基,咱們好不容易把皇帝變成「明君」典範。
如今洪武大帝一句話,就想要回,這怎麼能行?
現在不是洪武年間,而是景泰年間,是咱們讀書人的天下。
難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誅殺咱們嗎?
就不怕史筆如刀?就不怕悠悠眾口?
於是奏摺連綿不絕,飛入內閣。
前有朱祁鎮北征,落入寇手。
後有韃靼叩邊,邊鎮糜爛。
軍隊尚未恢復元氣,百姓水深火熱。
韃靼勢大,前後百餘年,未曾解決之,焉能一戰能定之勝負?
再者不濟,敵人遠遁漠北,咱們興師動眾,若撲了空,何利之有?
從朝野上下,國內國外,分析避戰之利,交戰之弊。
反正核心就一條,陛下萬不可親征。
若是親征,就仿佛成了昏君。
朱瞻基對此奏摺一律駁回,一意孤行。
可當他打算在朝堂之上尋找盟友,卻發現內閣之中無一人支持。
就連一向公正的于謙,都保持緘默。
朱瞻基對此無可奈何。
百官見此,態度更甚。
言官跪在朝門之外,以死進諫。
大臣跪至朝堂,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到了民間,讀書人更是群情激憤,萬民請願。
「反了,簡直是反了天了!」朱瞻基暴跳如雷。
這些人是想要幹嘛,逼迫朕?
「這些個文武百官,好得很啊!」朱元璋更是眼神如刀。
難怪朱祁鈺曾說,文官集團尾大不掉,已成氣候。
現在,抱成一團,希望改變皇帝旨意。
可咱是老了,不是死了。
當真是咱的大刀提不動了嗎?
沒想到僅僅過兒百年不到,咱的名聲就威懾不到別人了。
「走,去看看?」朱元璋背手向外走去。
另外幾位皇帝緊隨其後。
朝門外!
數百位言官齊聚於此,酷暑烈日,毫不畏懼。
他們心中秉持的是正義。
他們所上之書乃是為國為民之言。
若皇帝斬殺我們,定會成為他人生污點。
咱們也能萬古流芳。
「皇上駕到!」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
「臣等請求陛下收回旨意!」言官齊聲道。
朱元璋望向這群人,對著身邊朱見深道:
「孩子,若是你遇上此等事情,應當如何做?」
朱見深此時尚且年幼,哪裡見過這般陣仗,不自覺地靠著萬宮女身邊,然後奶聲奶氣道:
「皇太祖,朝廷群臣進諫,那咱聽取就行了!」
「就像太傅曾言,為君者,當察納雅言!」
「可他們的話,根本就不是雅言呢?」朱元璋反問道。
「那就讓他們不准跪了。都回家去。」朱見深偏著頭,想了半天,才想出這個答案。
「可他們認為自己的話是好話,你不答應他們就不走呢?」朱元璋繼續深入反問。
「這........」朱見深一時無語,他腦中不能理解這一行為。
朱元璋招手,萬宮女便將朱見深領了過來。
「皇爺爺教你如何辦?」朱元璋右手舉起。
一群錦衣衛魚涌而入,抽出利劍。
群臣頓時懵了。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
「殺!」朱元璋道。
現場之上,頓時血流成河。
鮮血四處飛濺,染紅台階。
朱見深連忙背過頭去,朱元璋卻拉雙手禁錮他的頭,強迫他去看。
不經歷一番事情,怎能學會成長。
文官固若金湯,相與為一。
怎麼破局?
很簡單,殺就是了。
殺到他們膽寒,殺到他們跪下,殺到他們戰戰兢兢。
以往的帝王就是太仁慈了,才敢讓這些家臣弄權。
至於道德困境,後世兒孫會如何罵他?
咱老朱是第一次幹這種事情嗎?
「告訴那些文官,讓他們打掃衛生!」朱元璋落下輕飄飄的一句話。
「同時,朕需要他們為此事給個交代,他們起草,朕批紅。」
「要是讓朕不滿意,後果自負。」
「是!」錦衣衛答道。
這番操作下來,頓時讓各位朝臣回憶起了洪武年間。
於是朝廷中諸位大臣,再無反駁。
朱元璋籌措糧草,同時啟用北方士子,壓制江南文官。
貶黜朝廷相當一部分重臣,起用新臣。
如此這般,使新朝統治徹底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