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悲傷 方法
這些日子,自己身子上的擔子太重了。
將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自己不能有任何的鬆懈,甚至不能出現片刻的疲憊。
因為自己是明軍的士氣所在,是主戰派的中心。
哪怕半分退卻,都有可能造成抵抗之決心不夠堅決,從而造成滿盤皆輸。
現在他們回來了,自己就再也不用擔心什麼。
哪怕也先有百萬大軍,也無法攻進北京城。
朱瞻基上前兩步,定眼瞧著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沒想到在此危亡之際,還是他挺身而出。
自己這眼光.....,真是一言難盡。
他拍了拍這個小兒子的肩膀,語氣複雜:
「你,很不錯!」
願殺身成仁,以報國家。
從其心、其行都無愧於朱姓。
「爹,真是您啊,您還活著!」朱祁鈺聲音都有些許顫抖。
爹駕崩之後,自己尚且年幼,記憶模糊。
可從宗廟圖像中來看,這的確是他。
不僅是爹,還有太祖、太宗、宣宗皇帝,這些人都回來了。
大明有救了。
朱元璋瞧著眼前的布防圖,沉聲問道:
「如今是什麼情況?」
只希望局勢沒有惡化。
「回稟太祖!」孫太后輕步來到太祖身前,作出解釋:
「如今北部三鎮已全部淪陷。敵軍肆虐北直隸等地。」
「沿城守將無不拼命阻攔,可瓦剌糾集六十萬大軍,我方又逢土木堡之禍,士氣低微!」
「根本無法構築有效防線。」
「如今敵軍先鋒已不足北京城三百里,而瓦剌大軍不出五日就會兵臨城下!」
孫若微心情沉悶,不時心虛偷望朱瞻基。
他在臨終之時,賜予自己涉政之權。
可自己兒子一意孤行,致使明軍大敗,敵人兵臨城下。
他這個做太后的,難辭其咎。
以往自己身處權力巔峰。
何人敢指責我?
何人能指責我?
可現在,先帝回來了。
「現如今,朝堂之上,群臣爭論不休,人心浮動........」
朱棣打斷了孫若微的話:
「等等?」
「兵臨城下,是哪座城池?南京城?」
「回稟太宗!北京城。」孫若微答道。
「北.....北京城,這麼說,整個北方還沒有丟?」朱元璋語氣有些興奮。
按照他們保守的估計,如今明朝會學宋朝南遷,沿著長江修築防禦工事。
因為若是在北京城負隅頑抗,也先部隊並不直攻北京。
一路出直隸,席捲河北。
一路過黃河,阻斷山東救兵,盪清河南河北。
而後兵鋒西指,破終南山,掃蕩西北。
以有力一部,配合脫脫不花,會師晉陽,封鎖長江。
這北京城就成了孤城,成了砧板上的肉。
哪怕明知對方的陰謀,你又有何等辦法?
北京城能防守半年以上?
山東備倭兵能夠打擊東路兵嗎?
還是說如今這般風雨飄搖的大明,有自信能夠與之對抗?
這樣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們都覺得大明王室會遷都南京,以空間換時間。
甚至朱棣都做好了北伐的準備。
可現在,北方居然沒有丟。
「是!」孫若微繼續回答:
「哀家....我已準備接受于謙提議,死守北京。哪怕捐軀國難,亦不負先帝之囑託。」
「嗯,辛苦你了!」
「朱祁鈺,你留下!」朱瞻基道。
「臣妾告退!」孫若微緩緩退下。
「系統,能否告知景泰皇帝之一生!」朱元璋向著腦海中的系統詢問道。
他和藹地看著這個孩子。
他能夠在危亡之際,挺身而出。
哪怕大明因此覆滅,亦不失劉諶、曹髦之流也,也算給了我大明朝一個體面的退場。
【系統正在加載中,加載成功!】
【請問是否投放?】系統機械的聲音響起。
「是!」朱元璋點擊確認。
朱祁鈺的一生緩緩划過眾人視野。
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被眾人所推,登基為帝。
親上戰場,上馬殺敵。
身披數十傷而死戰不退。
前方戰場上,四處都是瓦剌士兵。
而朱祁鈺則身著鎧甲,手握長槍,不斷斬殺著敵人。
鮮血染紅了他的臉龐,哪怕長槍被折斷,他也抽出腰中的寶刀。
他的目光逐漸堅毅。
他的眼神中只有殺敵。
待到瓦剌退出,他倚著刀,輕蔑瞧著他們退出的方向。
此刻的他,方成真正的男人。
「這孩子,我怎麼能看到朱瞻基的影子呢?」朱高熾心裡估摸道。
就連朱元璋,也隱晦地看了幾眼朱瞻基。
此時的朱瞻基,就差給自己兩個大耳巴子了。
自己咋就這麼眼拙呢?
這孩子要是好好培養,那定是超越自己的皇帝。
而朱祁鈺則跟在一旁,不敢說話。
朱祁鈺採納于謙之言,固守北京。
山東備倭兵突破東路軍,馳援北京。
也先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殺手鐧。
將他們的大明皇帝朱祁鎮剝個精光,懸掛於旗杆之上,進行攻城。
眾人瞧著那光不溜秋的朱祁鎮,目瞪口呆。
然後硬了!
拳頭硬了。
歷朝歷代,中華上下五千年,怎麼會有這樣的皇帝。
凡是坐到了這個位置上的人。
你可以做偉人、聖人,也可以做暴君、惡魔。
甚至可以卑躬屈膝,以求生存。
但你絕對不能受到侮辱。
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
尤其是在面對異族時,你他媽的為啥不能自裁呢?
還讓人家如此羞辱。
朱元璋踉蹌的退後幾步,咱們老朱家的一世英名,全毀了。
後世人都會記得,你朱祁鎮成了一個叫門天子。
而朱棣已經咬牙切齒,仇視一般瞧著朱瞻基。
自己當時為啥要傳位於老大呢?
傳老二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檔子事了。
都怪那姚廣孝,說什麼,大明有此聖孫,可旺三代。
好嘛,可能聽錯了,是亡三代。
身受儒家思想洗滌的朱高熾也無法形容內心情感。
囁嚅著想要開口說幾句,卻發現絞盡腦筋,卻想不出半句話來。
自己根本就沒詞啊。
只得嘆息一聲,撫額低頭。
朱瞻基本人則是張大嘴巴,一臉不可思議。
這是什麼騷操作。
自己的兒子中居然還有這種奇葩。
「不行了,老子在憋就要憋壞了!」朱棣一腳踹在了朱瞻基身上,將他踹翻在地。
而後開始全力輸出。
「他這個兒子不在,你這個老子就得承擔起責任!」朱棣狠聲道。
「爺爺,我沒有這兒子!」朱瞻基果斷切割。
「這........」朱祁鈺不明所以。
「乖孫兒,咱別管你爹,你爹這輩子算是毀了!」朱高熾嘆息道。
生出這麼一個敗家子,家門不幸啊。
以後咱們坐在一起,他都要自動矮人一頭。
畫面還在繼續。
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成功擊退瓦剌之兵。
北京城守衛戰圓滿成功,大明保住了。
而後朱祁鈺便打算擁立自己孩子為太子,結果孩子全都無辜慘死。
看到這裡,朱元璋眯起了眼。
這點小伎倆,怎能瞞得過他。
朱見濟及生母服毒自殺。
朱祁鈺八年內無子。
這怎麼可能?
生為一個正常男子,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可能無子。
他作為藩王時,這生理功能不是好好的嗎?
很明顯,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誰能夠在後宮中隻手遮天?
誰又能夠在此件事中獲利最大?
當然是孫太后。
作為朱祁鎮的嫡母,她怎麼甘心大權旁落?
也只有這樣,朱祁鈺才會點頭讓朱祁鎮回京。
「此女,斷不可留!」朱元璋心中想道。
身為帝王,他首先考慮乃是為國家計。
此子,戰場上不但有為父之風,治理國政也是一把好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孩子,太容易被文官帶偏方向。
可總體來說,比朱祁鎮好了不知多少倍。
「大哥回來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天下有主,請大哥即日復位!」朱祁鈺滿臉憔悴。
內宮之中,孫太后執掌一方。
外朝之上,文臣勾結,限制於朕。
就連錦衣衛,真正忠心於朕的,又有幾人。
「不不不,天位已定,不可再易,多虧弟弟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方能化危為安!」朱祁鎮義正言辭。
此時,仿佛一幕兄友弟恭的友好場面。
可天家無親情。
待這場戲做足之後,他便被安排到了皇宮偏涼之所。
可朱祁鎮不甘。
這皇位本來就是我的,憑什麼你要坐。
他這一次回來,就是把曾經失去的全部拿回來。
於是他聯合孫太后,密謀策反石亨與徐有貞,發動奪門之變。
這時,朱棣閉上了雙眼。
咱老朱家的手上終究是沾上了親人的血。
而朱瞻基也是難以置信。
我兒子殺了我兒子。
他媽的,哪裡來的臉啊,還敢去做這皇帝。
歷朝歷代,不,空前絕後,他媽都找不出你這麼一號人。
老子當年狗眼瞎了,才會立你做皇帝。
兵變十分順利,朱祁鎮再一次回到了乾清宮。
此時的朱祁鈺,正躺在床上休息。
朱祁鎮快步上前,用枕頭捂死了朱祁鈺,甚至令其屍體不得安寧,終身不入皇陵。
其諡號曰戾。
朱元璋感覺自己腦袋都快炸了,都差點吐出一口鮮血。
世上竟有如此蠢笨之人。
朱祁鈺沒有繼承人,且孫太后還活著。
看他哪個模樣,也活不了多久。
待他一死,你不就順利繼位了嗎?
這也是為什麼京師沒有動。
不然你這麼拙劣的造反抬手間就被鎮壓。
還他媽許諾共分天下。
這也就是說,他還要在當一次皇帝。
難怪他之前沒有進入系統空間。
朱祁鈺這孩子就是太善良了。
直接捅朱祁鎮不就好了嗎?
朱祁鎮一死,孫太后再作妖,
惡名?
古往今來,哪個帝王不沾些惡名。
你要真按照儒生要求,那也就別活了。
畢竟堯舜在書里出現,但從未有人達到。
可自己現在忍不住了。
「朱老四,你退下!」朱元璋上前幾步,沉聲道。
朱棣停下手中動作,閃至身旁。
朱元璋直接拳腳相加,極致輸出,整個大殿內遊蕩著朱瞻基的慘叫。
待片刻後,朱元璋心情平復,這才罷手。
他轉過頭來,和藹的看著朱高熾懷中的朱祁鈺。
這個孩子,拯救了大明,晚年卻落得如此下場。
是咱們朱家虧待了他。
「你已經做到足夠好了!孩子!」朱元璋拍了拍他那稚嫩的肩膀。
「多謝太祖!」朱祁鈺不明所以,恭敬答謝。
「好了,還沒死吧,就趕緊起來!」朱元璋踢了踢在地上猶如死豬般的朱瞻基。
咱們都是已死之人,早已擺脫身體勞累。
不管錘你錘得多兇殘,沒啥大用。
朱瞻基「勉強」起身,恭敬靠後。
「咱們如今該談談禦敵之策了!」朱元璋望著前方沙盤。
也先的確按照咱們預想之法進攻大明。
而大明是依靠頑強的意志,這才能堅守過來。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的胃口很大。
自己要讓這六十萬大軍,有來無回。
「爹,你讓我統兵,定能比那于謙要好!」朱棣道。
「太祖,兒子打輸了,自然老子該上場,這場仗我來!」朱瞻基當仁不讓。
「好了,我是讓你們來商討,不是來掛帥!」朱元璋沉聲道。
聞言,兩人都看著沙盤。
現如今局勢很明朗啊。
也先騎兵不善攻城,也無大型攻城器械,攻打北京城耗時耗力。
所以,他們將北京城周圍地區全部攻占,使得北京城成為一座孤城,至於前來救援之明軍,只需圍點打援即可。
而咱們,調山東備倭兵撕開敵人防線,入駐京城,敵人陰謀不攻自破。
敵人將不戰自退。
「爹,咱們已經被包圍了,且北京城兵力不足,外力支援是最有效方式!」
「而山東之兵距離最近,若能趕來支援,北京必能解危。」
朱瞻基跟他是一樣的看法。
朱元璋卻搖搖頭:
「咱們不是被包圍了,是朕包圍他們了。」
這句話瞬間讓兩人驚呆。
「只要咱們守住北京城,明軍就會在外圍形成包圍圈!」
「山東備倭兵北上,攻其老窩。」
「在其回漠北之必經路線設伏,一舉而殲滅之!」
「從此之後,漠北再無異族!」朱元璋目露凶光。
自從咱繼位起,這蒙古人就死纏爛打。
整天高呼著榮光啊,基業啊,時不時地來大明打個秋風。
咱去打他,他們就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
就連徐達、朱老四、朱瞻基都沒把他們打怕。
每次都能恢復元氣。
這次正好,咱可以一鍋端。
將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自己不能有任何的鬆懈,甚至不能出現片刻的疲憊。
因為自己是明軍的士氣所在,是主戰派的中心。
哪怕半分退卻,都有可能造成抵抗之決心不夠堅決,從而造成滿盤皆輸。
現在他們回來了,自己就再也不用擔心什麼。
哪怕也先有百萬大軍,也無法攻進北京城。
朱瞻基上前兩步,定眼瞧著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沒想到在此危亡之際,還是他挺身而出。
自己這眼光.....,真是一言難盡。
他拍了拍這個小兒子的肩膀,語氣複雜:
「你,很不錯!」
願殺身成仁,以報國家。
從其心、其行都無愧於朱姓。
「爹,真是您啊,您還活著!」朱祁鈺聲音都有些許顫抖。
爹駕崩之後,自己尚且年幼,記憶模糊。
可從宗廟圖像中來看,這的確是他。
不僅是爹,還有太祖、太宗、宣宗皇帝,這些人都回來了。
大明有救了。
朱元璋瞧著眼前的布防圖,沉聲問道:
「如今是什麼情況?」
只希望局勢沒有惡化。
「回稟太祖!」孫太后輕步來到太祖身前,作出解釋:
「如今北部三鎮已全部淪陷。敵軍肆虐北直隸等地。」
「沿城守將無不拼命阻攔,可瓦剌糾集六十萬大軍,我方又逢土木堡之禍,士氣低微!」
「根本無法構築有效防線。」
「如今敵軍先鋒已不足北京城三百里,而瓦剌大軍不出五日就會兵臨城下!」
孫若微心情沉悶,不時心虛偷望朱瞻基。
他在臨終之時,賜予自己涉政之權。
可自己兒子一意孤行,致使明軍大敗,敵人兵臨城下。
他這個做太后的,難辭其咎。
以往自己身處權力巔峰。
何人敢指責我?
何人能指責我?
可現在,先帝回來了。
「現如今,朝堂之上,群臣爭論不休,人心浮動........」
朱棣打斷了孫若微的話:
「等等?」
「兵臨城下,是哪座城池?南京城?」
「回稟太宗!北京城。」孫若微答道。
「北.....北京城,這麼說,整個北方還沒有丟?」朱元璋語氣有些興奮。
按照他們保守的估計,如今明朝會學宋朝南遷,沿著長江修築防禦工事。
因為若是在北京城負隅頑抗,也先部隊並不直攻北京。
一路出直隸,席捲河北。
一路過黃河,阻斷山東救兵,盪清河南河北。
而後兵鋒西指,破終南山,掃蕩西北。
以有力一部,配合脫脫不花,會師晉陽,封鎖長江。
這北京城就成了孤城,成了砧板上的肉。
哪怕明知對方的陰謀,你又有何等辦法?
北京城能防守半年以上?
山東備倭兵能夠打擊東路兵嗎?
還是說如今這般風雨飄搖的大明,有自信能夠與之對抗?
這樣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他們都覺得大明王室會遷都南京,以空間換時間。
甚至朱棣都做好了北伐的準備。
可現在,北方居然沒有丟。
「是!」孫若微繼續回答:
「哀家....我已準備接受于謙提議,死守北京。哪怕捐軀國難,亦不負先帝之囑託。」
「嗯,辛苦你了!」
「朱祁鈺,你留下!」朱瞻基道。
「臣妾告退!」孫若微緩緩退下。
「系統,能否告知景泰皇帝之一生!」朱元璋向著腦海中的系統詢問道。
他和藹地看著這個孩子。
他能夠在危亡之際,挺身而出。
哪怕大明因此覆滅,亦不失劉諶、曹髦之流也,也算給了我大明朝一個體面的退場。
【系統正在加載中,加載成功!】
【請問是否投放?】系統機械的聲音響起。
「是!」朱元璋點擊確認。
朱祁鈺的一生緩緩划過眾人視野。
土木堡之變後,朱祁鈺被眾人所推,登基為帝。
親上戰場,上馬殺敵。
身披數十傷而死戰不退。
前方戰場上,四處都是瓦剌士兵。
而朱祁鈺則身著鎧甲,手握長槍,不斷斬殺著敵人。
鮮血染紅了他的臉龐,哪怕長槍被折斷,他也抽出腰中的寶刀。
他的目光逐漸堅毅。
他的眼神中只有殺敵。
待到瓦剌退出,他倚著刀,輕蔑瞧著他們退出的方向。
此刻的他,方成真正的男人。
「這孩子,我怎麼能看到朱瞻基的影子呢?」朱高熾心裡估摸道。
就連朱元璋,也隱晦地看了幾眼朱瞻基。
此時的朱瞻基,就差給自己兩個大耳巴子了。
自己咋就這麼眼拙呢?
這孩子要是好好培養,那定是超越自己的皇帝。
而朱祁鈺則跟在一旁,不敢說話。
朱祁鈺採納于謙之言,固守北京。
山東備倭兵突破東路軍,馳援北京。
也先忍無可忍,終於使出了殺手鐧。
將他們的大明皇帝朱祁鎮剝個精光,懸掛於旗杆之上,進行攻城。
眾人瞧著那光不溜秋的朱祁鎮,目瞪口呆。
然後硬了!
拳頭硬了。
歷朝歷代,中華上下五千年,怎麼會有這樣的皇帝。
凡是坐到了這個位置上的人。
你可以做偉人、聖人,也可以做暴君、惡魔。
甚至可以卑躬屈膝,以求生存。
但你絕對不能受到侮辱。
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
尤其是在面對異族時,你他媽的為啥不能自裁呢?
還讓人家如此羞辱。
朱元璋踉蹌的退後幾步,咱們老朱家的一世英名,全毀了。
後世人都會記得,你朱祁鎮成了一個叫門天子。
而朱棣已經咬牙切齒,仇視一般瞧著朱瞻基。
自己當時為啥要傳位於老大呢?
傳老二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檔子事了。
都怪那姚廣孝,說什麼,大明有此聖孫,可旺三代。
好嘛,可能聽錯了,是亡三代。
身受儒家思想洗滌的朱高熾也無法形容內心情感。
囁嚅著想要開口說幾句,卻發現絞盡腦筋,卻想不出半句話來。
自己根本就沒詞啊。
只得嘆息一聲,撫額低頭。
朱瞻基本人則是張大嘴巴,一臉不可思議。
這是什麼騷操作。
自己的兒子中居然還有這種奇葩。
「不行了,老子在憋就要憋壞了!」朱棣一腳踹在了朱瞻基身上,將他踹翻在地。
而後開始全力輸出。
「他這個兒子不在,你這個老子就得承擔起責任!」朱棣狠聲道。
「爺爺,我沒有這兒子!」朱瞻基果斷切割。
「這........」朱祁鈺不明所以。
「乖孫兒,咱別管你爹,你爹這輩子算是毀了!」朱高熾嘆息道。
生出這麼一個敗家子,家門不幸啊。
以後咱們坐在一起,他都要自動矮人一頭。
畫面還在繼續。
于謙擁立朱祁鈺為帝,成功擊退瓦剌之兵。
北京城守衛戰圓滿成功,大明保住了。
而後朱祁鈺便打算擁立自己孩子為太子,結果孩子全都無辜慘死。
看到這裡,朱元璋眯起了眼。
這點小伎倆,怎能瞞得過他。
朱見濟及生母服毒自殺。
朱祁鈺八年內無子。
這怎麼可能?
生為一個正常男子,後宮佳麗三千,怎麼可能無子。
他作為藩王時,這生理功能不是好好的嗎?
很明顯,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誰能夠在後宮中隻手遮天?
誰又能夠在此件事中獲利最大?
當然是孫太后。
作為朱祁鎮的嫡母,她怎麼甘心大權旁落?
也只有這樣,朱祁鈺才會點頭讓朱祁鎮回京。
「此女,斷不可留!」朱元璋心中想道。
身為帝王,他首先考慮乃是為國家計。
此子,戰場上不但有為父之風,治理國政也是一把好手。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孩子,太容易被文官帶偏方向。
可總體來說,比朱祁鎮好了不知多少倍。
「大哥回來了?真是天大的喜事,天下有主,請大哥即日復位!」朱祁鈺滿臉憔悴。
內宮之中,孫太后執掌一方。
外朝之上,文臣勾結,限制於朕。
就連錦衣衛,真正忠心於朕的,又有幾人。
「不不不,天位已定,不可再易,多虧弟弟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方能化危為安!」朱祁鎮義正言辭。
此時,仿佛一幕兄友弟恭的友好場面。
可天家無親情。
待這場戲做足之後,他便被安排到了皇宮偏涼之所。
可朱祁鎮不甘。
這皇位本來就是我的,憑什麼你要坐。
他這一次回來,就是把曾經失去的全部拿回來。
於是他聯合孫太后,密謀策反石亨與徐有貞,發動奪門之變。
這時,朱棣閉上了雙眼。
咱老朱家的手上終究是沾上了親人的血。
而朱瞻基也是難以置信。
我兒子殺了我兒子。
他媽的,哪裡來的臉啊,還敢去做這皇帝。
歷朝歷代,不,空前絕後,他媽都找不出你這麼一號人。
老子當年狗眼瞎了,才會立你做皇帝。
兵變十分順利,朱祁鎮再一次回到了乾清宮。
此時的朱祁鈺,正躺在床上休息。
朱祁鎮快步上前,用枕頭捂死了朱祁鈺,甚至令其屍體不得安寧,終身不入皇陵。
其諡號曰戾。
朱元璋感覺自己腦袋都快炸了,都差點吐出一口鮮血。
世上竟有如此蠢笨之人。
朱祁鈺沒有繼承人,且孫太后還活著。
看他哪個模樣,也活不了多久。
待他一死,你不就順利繼位了嗎?
這也是為什麼京師沒有動。
不然你這麼拙劣的造反抬手間就被鎮壓。
還他媽許諾共分天下。
這也就是說,他還要在當一次皇帝。
難怪他之前沒有進入系統空間。
朱祁鈺這孩子就是太善良了。
直接捅朱祁鎮不就好了嗎?
朱祁鎮一死,孫太后再作妖,
惡名?
古往今來,哪個帝王不沾些惡名。
你要真按照儒生要求,那也就別活了。
畢竟堯舜在書里出現,但從未有人達到。
可自己現在忍不住了。
「朱老四,你退下!」朱元璋上前幾步,沉聲道。
朱棣停下手中動作,閃至身旁。
朱元璋直接拳腳相加,極致輸出,整個大殿內遊蕩著朱瞻基的慘叫。
待片刻後,朱元璋心情平復,這才罷手。
他轉過頭來,和藹的看著朱高熾懷中的朱祁鈺。
這個孩子,拯救了大明,晚年卻落得如此下場。
是咱們朱家虧待了他。
「你已經做到足夠好了!孩子!」朱元璋拍了拍他那稚嫩的肩膀。
「多謝太祖!」朱祁鈺不明所以,恭敬答謝。
「好了,還沒死吧,就趕緊起來!」朱元璋踢了踢在地上猶如死豬般的朱瞻基。
咱們都是已死之人,早已擺脫身體勞累。
不管錘你錘得多兇殘,沒啥大用。
朱瞻基「勉強」起身,恭敬靠後。
「咱們如今該談談禦敵之策了!」朱元璋望著前方沙盤。
也先的確按照咱們預想之法進攻大明。
而大明是依靠頑強的意志,這才能堅守過來。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的胃口很大。
自己要讓這六十萬大軍,有來無回。
「爹,你讓我統兵,定能比那于謙要好!」朱棣道。
「太祖,兒子打輸了,自然老子該上場,這場仗我來!」朱瞻基當仁不讓。
「好了,我是讓你們來商討,不是來掛帥!」朱元璋沉聲道。
聞言,兩人都看著沙盤。
現如今局勢很明朗啊。
也先騎兵不善攻城,也無大型攻城器械,攻打北京城耗時耗力。
所以,他們將北京城周圍地區全部攻占,使得北京城成為一座孤城,至於前來救援之明軍,只需圍點打援即可。
而咱們,調山東備倭兵撕開敵人防線,入駐京城,敵人陰謀不攻自破。
敵人將不戰自退。
「爹,咱們已經被包圍了,且北京城兵力不足,外力支援是最有效方式!」
「而山東之兵距離最近,若能趕來支援,北京必能解危。」
朱瞻基跟他是一樣的看法。
朱元璋卻搖搖頭:
「咱們不是被包圍了,是朕包圍他們了。」
這句話瞬間讓兩人驚呆。
「只要咱們守住北京城,明軍就會在外圍形成包圍圈!」
「山東備倭兵北上,攻其老窩。」
「在其回漠北之必經路線設伏,一舉而殲滅之!」
「從此之後,漠北再無異族!」朱元璋目露凶光。
自從咱繼位起,這蒙古人就死纏爛打。
整天高呼著榮光啊,基業啊,時不時地來大明打個秋風。
咱去打他,他們就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
就連徐達、朱老四、朱瞻基都沒把他們打怕。
每次都能恢復元氣。
這次正好,咱可以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