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梁英紅
李知節撓頭思索了一會兒,「好像有點耳熟,似乎在哪裡聽過。」
「經紀人!」王曉陽提醒道。
「經紀人?……哦,我想起來了,『經紀人四巨頭』對不對?」
王曉陽這才欣慰地笑笑,「你小子真是可以啊,前有星雲娛樂的祝玉如,現在又有梁英紅,『四巨頭』有兩個都看上你了,還有一個親自跑過來面談,你這排面兒……」
所謂「經紀人四巨頭」,最早來源於某知名娛樂媒體的一篇文章。
該媒體盤點內地經紀行業的20位金牌經紀人,其中有4位因為過往實績、資源和圈內地位等綜合實力遠高於其他經紀人,被網友稱為「經紀人四巨頭」,分別是:
「內娛經紀人鼻祖」「大姐大」王海萍;
「巨星推手」「邵主任」邵軍;
「全能經紀」「三娘子」梁英紅;
「營銷教母」「紅過藝人」祝玉如。
其中,王海萍從老牌傳媒公司華藝出走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旗下一度星光熠熠。但隨著近些年內娛市場的巨大變化、以及流量時代的衝擊,已經不復往日輝煌。
邵軍因為健康問題,近些年多以休養身體為主,基本處於退休狀態。
而他們今天要見的梁英紅,以極具投資眼光聞名業內,早年她進入娛樂行業時候,就投資入股了多家在當時還是小蝦米,但後來均已成長為行業巨頭的公司,涵蓋影視製作、唱片、時尚等多個領域,是資源型經紀人的典型代表。
因此,「全能經紀」也往往被人戲稱為「全是股東」。
不過,這並不代表梁英紅只是個徒有資源,並不會做藝人規劃和經營的經紀人。
相反,在早期,她在經紀行業的名氣就已經十分響亮。在上個世紀,還帶出過兩位天后級歌手和幾位實力影帝影后。
在王海萍出走華藝,並帶走大批明星之後,梁英紅曾經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在幾年內幫助華藝培養了新一代藝人中堅,現今不少仍在大熒幕上活躍的中生和花旦,便是她當時挖掘與培養出來的。
也正是這些光輝業績讓她成功位列「四巨頭」之一。
只是後來,華藝高層作風不改,內訌不斷,梁英紅也步王海萍後塵,出走並獨立創辦了「映紅傳媒。」
不過近些年,除了跟她比較早的一些藝人,她已經基本沒有再簽過新人了,「映紅傳媒」也主要以電影投資、出品和發行為主。
而且隨著剛入行時投資的公司一個個成長為龐然大物,她身為「投資人」的名氣也逐漸蓋過了「經紀人」的身份。
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徹底調整事業重心,把精力都放在了投資發行上。
所以乍一接到對方的電話,王曉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多時,兩人抵達了目的地。
對方約見的地點在江海市的一家高檔餐廳,裝飾主打中式風,整體色彩以黑紅棕為主,搭配各式掛畫、擺件以及明亮的綠植,十分清新雅致。
李知節兩人趕到的時候,梁英紅幾人已在包廂里等候了。
「實在不好意思,讓各位久等了。」
一進門,李知節就感覺有幾道目光在有意無意地往自己身上打量。
「沒關係,已經很快了,我還怕臨時約你們抽不開身呢。」
梁英紅氣場強大、長相英氣,但為人卻並不嚴肅,講話時也總是帶著笑容,語氣溫和。
她向李知節二人介紹了今天的另兩位大佬。
一位是導演李國利,唐朝影視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該公司的金牌導演和定海神針,曾導演和監製過多部經典古裝劇。
另一位是頂尖音樂製作人、寰球音樂集團的音樂總監姜智伯。
這個陣容豪華歸豪華,但屬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要說是梁英紅想簽他,那為什麼又要把唐朝影視和寰球音樂的人帶過來呢?
幾人落座後,一輪簡短的寒暄,梁英紅也沒有故意賣關子,而是直接了當地點明了自己的來意。
「知節,我今天約你們過來,我想你們也能夠猜得出,我對你非常感興趣。事實上,從你走紅之初,我就已經在關注你了。」
走紅之初?李知節有些意外,難道是從春遊巴士照開始?這倒比他想像得還要早得多。
果然,隨後便聽到梁英紅說:「你的笑容令我印象很深刻,非常具有元氣和感染力,讓我想到上個世紀的大眾情人毛傑和甜歌皇后鄧文君。但你的五官又比毛傑要更加精緻,在風格上可塑性也更強。」
王曉陽有些驚訝,這兩位可都是上個世紀真正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李知節雖然躥紅速度極快,但是畢竟根基淺薄,被拿來與這兩位比較,可見梁英紅確實是十分看好他。
李國利也點點頭,作為導演,他接觸過的演員數不勝數。「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天賦。一般像他們那種比較有親和力的藝人,往往都是圓臉、五官比較鈍感、量小。這種長相沒有攻擊性,一般觀眾緣比較好,但戲路和妝造又會比較受限。」
就像流量時代一些娃娃臉、走「花美男」路線的藝人,在長相容易吸粉的同時,想要轉型也會變得很困難。
量小、幼態的五官很容易給人「小孩子、青少年」的感覺,一旦演一些稍微成熟、複雜的角色,就會讓人十分出戲,仿佛是小孩子偷穿了大人的衣服。
梁英紅繼續說道:「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直播、《晴天》還有這次校歌會決賽,我也都一直在關注你。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苗子……今天趁這個機會,李導也在現場,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讓他現場給你試個戲?」
李知節頗為詫異,沒想到來吃個飯還有這一出。
不過想了想,他又覺得也算正常。事實上,來接觸他的製作公司,也都有提出過試戲的要求。
像那些純粹只看熱度和臉就要簽演員的公司也有,但想也知道,這種公司的心思大概率也不在好好出作品上。
所以他想了想,表示同意了。
何況,他也不是純新兵蛋子,上輩子好歹也演過幾個鑲邊角色,跟過專業劇組,再加上兩世為人的閱歷,他覺得自己的演技,以一個新人而言,還算拿得出手。
李國利站起身:「這樣,咱們到屏風後面吧,我先給你講講戲,這飯桌上也不合適。」
於是,其他人在桌上繼續閒聊,李知節兩人則退場來到了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
「經紀人!」王曉陽提醒道。
「經紀人?……哦,我想起來了,『經紀人四巨頭』對不對?」
王曉陽這才欣慰地笑笑,「你小子真是可以啊,前有星雲娛樂的祝玉如,現在又有梁英紅,『四巨頭』有兩個都看上你了,還有一個親自跑過來面談,你這排面兒……」
所謂「經紀人四巨頭」,最早來源於某知名娛樂媒體的一篇文章。
該媒體盤點內地經紀行業的20位金牌經紀人,其中有4位因為過往實績、資源和圈內地位等綜合實力遠高於其他經紀人,被網友稱為「經紀人四巨頭」,分別是:
「內娛經紀人鼻祖」「大姐大」王海萍;
「巨星推手」「邵主任」邵軍;
「全能經紀」「三娘子」梁英紅;
「營銷教母」「紅過藝人」祝玉如。
其中,王海萍從老牌傳媒公司華藝出走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旗下一度星光熠熠。但隨著近些年內娛市場的巨大變化、以及流量時代的衝擊,已經不復往日輝煌。
邵軍因為健康問題,近些年多以休養身體為主,基本處於退休狀態。
而他們今天要見的梁英紅,以極具投資眼光聞名業內,早年她進入娛樂行業時候,就投資入股了多家在當時還是小蝦米,但後來均已成長為行業巨頭的公司,涵蓋影視製作、唱片、時尚等多個領域,是資源型經紀人的典型代表。
因此,「全能經紀」也往往被人戲稱為「全是股東」。
不過,這並不代表梁英紅只是個徒有資源,並不會做藝人規劃和經營的經紀人。
相反,在早期,她在經紀行業的名氣就已經十分響亮。在上個世紀,還帶出過兩位天后級歌手和幾位實力影帝影后。
在王海萍出走華藝,並帶走大批明星之後,梁英紅曾經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在幾年內幫助華藝培養了新一代藝人中堅,現今不少仍在大熒幕上活躍的中生和花旦,便是她當時挖掘與培養出來的。
也正是這些光輝業績讓她成功位列「四巨頭」之一。
只是後來,華藝高層作風不改,內訌不斷,梁英紅也步王海萍後塵,出走並獨立創辦了「映紅傳媒。」
不過近些年,除了跟她比較早的一些藝人,她已經基本沒有再簽過新人了,「映紅傳媒」也主要以電影投資、出品和發行為主。
而且隨著剛入行時投資的公司一個個成長為龐然大物,她身為「投資人」的名氣也逐漸蓋過了「經紀人」的身份。
很多人都以為她已經徹底調整事業重心,把精力都放在了投資發行上。
所以乍一接到對方的電話,王曉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多時,兩人抵達了目的地。
對方約見的地點在江海市的一家高檔餐廳,裝飾主打中式風,整體色彩以黑紅棕為主,搭配各式掛畫、擺件以及明亮的綠植,十分清新雅致。
李知節兩人趕到的時候,梁英紅幾人已在包廂里等候了。
「實在不好意思,讓各位久等了。」
一進門,李知節就感覺有幾道目光在有意無意地往自己身上打量。
「沒關係,已經很快了,我還怕臨時約你們抽不開身呢。」
梁英紅氣場強大、長相英氣,但為人卻並不嚴肅,講話時也總是帶著笑容,語氣溫和。
她向李知節二人介紹了今天的另兩位大佬。
一位是導演李國利,唐朝影視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該公司的金牌導演和定海神針,曾導演和監製過多部經典古裝劇。
另一位是頂尖音樂製作人、寰球音樂集團的音樂總監姜智伯。
這個陣容豪華歸豪華,但屬實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要說是梁英紅想簽他,那為什麼又要把唐朝影視和寰球音樂的人帶過來呢?
幾人落座後,一輪簡短的寒暄,梁英紅也沒有故意賣關子,而是直接了當地點明了自己的來意。
「知節,我今天約你們過來,我想你們也能夠猜得出,我對你非常感興趣。事實上,從你走紅之初,我就已經在關注你了。」
走紅之初?李知節有些意外,難道是從春遊巴士照開始?這倒比他想像得還要早得多。
果然,隨後便聽到梁英紅說:「你的笑容令我印象很深刻,非常具有元氣和感染力,讓我想到上個世紀的大眾情人毛傑和甜歌皇后鄧文君。但你的五官又比毛傑要更加精緻,在風格上可塑性也更強。」
王曉陽有些驚訝,這兩位可都是上個世紀真正家喻戶曉的超級巨星。李知節雖然躥紅速度極快,但是畢竟根基淺薄,被拿來與這兩位比較,可見梁英紅確實是十分看好他。
李國利也點點頭,作為導演,他接觸過的演員數不勝數。「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天賦。一般像他們那種比較有親和力的藝人,往往都是圓臉、五官比較鈍感、量小。這種長相沒有攻擊性,一般觀眾緣比較好,但戲路和妝造又會比較受限。」
就像流量時代一些娃娃臉、走「花美男」路線的藝人,在長相容易吸粉的同時,想要轉型也會變得很困難。
量小、幼態的五官很容易給人「小孩子、青少年」的感覺,一旦演一些稍微成熟、複雜的角色,就會讓人十分出戲,仿佛是小孩子偷穿了大人的衣服。
梁英紅繼續說道:「後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直播、《晴天》還有這次校歌會決賽,我也都一直在關注你。我覺得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苗子……今天趁這個機會,李導也在現場,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讓他現場給你試個戲?」
李知節頗為詫異,沒想到來吃個飯還有這一出。
不過想了想,他又覺得也算正常。事實上,來接觸他的製作公司,也都有提出過試戲的要求。
像那些純粹只看熱度和臉就要簽演員的公司也有,但想也知道,這種公司的心思大概率也不在好好出作品上。
所以他想了想,表示同意了。
何況,他也不是純新兵蛋子,上輩子好歹也演過幾個鑲邊角色,跟過專業劇組,再加上兩世為人的閱歷,他覺得自己的演技,以一個新人而言,還算拿得出手。
李國利站起身:「這樣,咱們到屏風後面吧,我先給你講講戲,這飯桌上也不合適。」
於是,其他人在桌上繼續閒聊,李知節兩人則退場來到了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