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同游東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胡福祿聞言,也沒出言反駁,只是點了點頭,與女媧並肩而行。

  如今的東海仙市方圓十萬里內皆是各種建築店鋪藏於雲霞之中,漂浮在東海之上。

  方圓十萬里在洪荒來說宛如滄海一粟,但如此人口密集,萬族交匯卻是洪荒其他地方不曾見的。

  整個仙市井然有序,仙市東邊主要交易各種礦石仙金煉製神兵法寶的各種靈材,仙市南邊主要是交易各種靈丹妙藥以及煉藥的材料,仙市西邊則像是一個巨大的獸場交易一些珍禽異獸,仙市最北邊交易的卻是一些雜物有各種修行之法,上古道紋,不知名法寶靈寶殘片等等。

  而東海仙市的大聖府就坐落於東海仙市的中央,四周分別是執法所,交易所,商貿所,司法所等等。

  執法所由金鵬直接挑選統領負責維護東海仙市的安穩,執行東海仙市的法規,而交易所則如拍賣行一樣,拍賣各種珍惜的東西,整個交易大聖府要抽取交易物成交價的一成,而商貿所則負責勘定市場物價,兌換功德幣等等貿易活動,至於司法所則是雙方衝突之後,有司法所判定責任,下達判罰。

  一連幾日女媧頗有興趣的與胡福祿在東海仙市中閒逛,二人倒也不像以前那麼僵,其實說來兩人之間也沒什麼太大的矛盾,女媧對胡福祿態度不好乃是因為當初胡福祿看她的眼神中竟然有赤裸裸的欲望。

  照理說修道之人,修到大羅金仙境七情六慾早已收發自如,可那時候她卻從胡福祿眼中感受到了那種占有欲,讓她覺得自己受到了褻瀆,故而才與胡福祿鬧出了矛盾。

  而胡福祿當時剛穿越過來,雖然法力修為上去了,但自身心境還沒跟得上,自然喜歡看點兒好看的,故而這才引出了這場誤會。

  不過即使沒有這場誤會胡福祿覺得他與女媧也並不會太要好,女媧乃是造就人道而成聖,但卻是妖教教主,這種矛盾的身份,已經說明了她內心的選擇。

  而胡福祿自後世而來已經形成的固有三觀,一切講究有序有依有理有據,與女媧偏袒妖教本就是衝突的。

  道不同又如何同路而行。

  「道友這東海仙市卻是萬族共存,繁華無比,讓貧道大開眼界啊!」女媧與胡福祿沿著東海岸邊一邊走一邊笑著說道,這幾日遊覽東海仙市讓女媧感觸頗深。

  胡福祿聞言這才道:「我東海一向秉持公平公正,不論親疏,執行我東海法規,萬族心服,方能萬族共存,不過卻遠遠比不上妖族的強大!」

  胡福祿說完這話卻是看向女媧,女媧聞言眉頭一皺道:「道友此言卻是在糊弄貧道了吧,這一路行來。東海仙市之中生靈不下百萬,各門各派脫凡著數十萬之眾,各個根基深厚,神通不凡,怕是再過億年妖族都比不上了。」

  胡福祿輕笑道:「道友這話我確實贊同,屆時妖族確實比不上我東海了!」

  原本是女媧說的這話,但她見胡福祿如此肯定之後,心中又心生不滿,冷哼一聲道:「道友就如此肯定?」

  胡福祿卻是認真的點點頭道:「自然!巫妖大戰之後,巫妖兩敗俱傷,我東海又不參與,屆時巫妖退出天地主角的舞台,我東海如何能不比妖族強?」

  女媧聽聞此言,心中大驚,隨後盯著胡福祿道:「那貧道要是在這億年內證道成聖呢?你東海仍比我妖族強?」

  胡福祿看著女媧鐵青的臉,卻是認真的說道:「天地大勢,不會因為一個聖人而改變,巫妖衰敗退出洪荒乃是大勢,無人可以阻止!亦或者說女媧道友自信能夠斬殺所有巫族,對抗其他五位聖人,以一己之力對抗天地大勢?」

  雖然如今對於既將到來的巫妖大劫眾大神通者心中都有數,自然不願意參合其中,遲點兒晚點兒都不算大問題,但一旦女媧證道成聖,那其他大神通者尤其是以三清為首的聖人,豈能坐視妖族坐大,讓妖教教主女媧獨享氣運?

  女媧聽聞此言心中也是一片冰冷,而後悠悠道:「若巫妖二族退出洪荒,這茫茫洪荒又有誰來做主?」

  胡福祿聞言道:「呵呵,當年龍鳳大劫之時,祖龍元鳳可曾預料到巫妖二族會接替他們成為天地主角?所以巫妖滅亡,自有新的種族來成為天地主角,哪怕是再造一個新種族!」

  胡福祿話中蘊含著深意尤其是在『新種族』三個字上說的很重,就看女媧能否聽懂他話中的提點了。

  「新種族?若是新生種族繼續如龍鳳,巫妖一般爭鬥不休,豈不是又在重演。。。。。」女媧聽到胡福祿的話。心中突然一怔,只感覺鴻蒙紫氣方才一動。

  胡福祿笑道:「如今洪荒之上巫妖二族爭凶鬥勇因果糾纏,練氣士又事不關己多避世修行,自掃門前雪,只怕難擔大任,若有一個弱小又聽話的新種族誕生,方能。。。。」

  胡福祿這話還未說完,女媧忽然心血來潮,元神之中,靈光閃動,紫府之中鴻蒙紫氣綻放無邊光華與天道共鳴,不由一動,她頓時明了新種族與自己證道有關。

  一旁的胡福祿見女媧周身道韻瀰漫,靈光閃動,便退到了一邊。

  胡福祿感受著女媧身上散發的道韻,頓時心中有感最為根本的造化之道,女媧此時也盤膝而坐,元神三花散開染上了一抹紫色,胡福祿坐於身旁二人元神三花齊放,造化之道流轉,女媧只覺造化就在眼前。

  「造化之道,乃是萬物生成之道,生生不息,推其道源,益自虛無中而生一氣,自一氣而生天生地產陰陽,陰陽再合其中,又含一氣而成三才。三才既成,一氣運動,陰而陽,陽而陰,於是萬物生矣。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虛無生一氣也;天地聞一切有情無情之物,皆從此虛無一氣而生出,然皆順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順行造化,逆而修之,歸萬而三,歸三而二,歸二而一,歸一於虛無,則無聲無臭至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