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局
第246章 變局
「將軍,前方出現大量難民,擋住了我軍去路。
要不要上報指揮使大人啊?」
一路追擊過來,剛逮住了叛軍主力尾巴,還沒來得及出手,就遇上了一群難民。
倘若遇到沒有節操的官軍,估摸著此刻已經血流成河。
跟著叛軍的都是亂黨,宰了就是功勞,誰有功夫區分啊!
「些許小事,都要指揮使大人過問,那還要我們幹什麼?
叛軍用卑鄙手段,控制難民阻擋去路,直接派人驅逐便是。
告訴他們立即散去,否則一律視為亂黨剿滅!」
雲羽豐當即下令道。
正常情況下,沒有誰會擋住大軍的去路。尤其是戰爭時期,更是妥妥的取死之道。
殺了就是白死,哪怕是最喜歡挑刺的御史,也不會替他們多說一個字。
能夠有組織的攔截大軍,難民中必然混入了白蓮教亂黨。
搞出這番動靜,無非是想要遲滯官軍的速度,為叛軍主力撤離爭取時間。
好不容易搶到了先鋒的位置,要是這點兒小麻煩都解決不了,他就不用在軍中混了。
不過叛軍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受難民影響,官軍的追擊速度大減。
敵人不講規矩,每上前走上一段路,就會遇上一股難民。
受此影響,行動緩慢的前鋒部隊,提前和中軍完成了會師。
……
「行了,叛軍拿難民擋路,恰好證明他們技窮。
不過單純的驅逐難民不可取,能夠有組織的攔路,裡面必定有白蓮教反賊。
傳令下去,後面遇上難民一律集中關押。
從時間計算,廣東的軍隊也快要過來了,正好交給他們看管俘虜。
等大戰結束後,再慢慢進行甄別!」
李牧淡定的說道。
放任難民四處流竄,不僅會擾亂後方州府的秩序,還會出現了大量的人間慘劇。
沒有能力管也就罷了,既然現在有能力干涉,他自然不會放任悲劇發生。
亂世之中,人口就是財富。
受戰爭的影響,廣西地區人口大幅度減少,正需要勞動力。
「大人,如果接收難民,我們的後勤壓力將會大增。
初步估計,叛軍最少裹挾了十萬之眾。
早在幾個月前,朝廷就停止劃撥賑災款。
一下子接收這麼多人,怕是……」
雲羽豐一臉為難的勸說道。
跟著李牧混了這麼長時間,他是知道軍中規矩的。
軍費不夠,就從戰利品中扣。
朝廷下發的賞銀不足,也是優先保障士卒,而後是基層軍官。
他們這些中高層將領,獲得收益是升官,金錢上的回報真心不多。
對勛貴子弟來說,只要升的足夠快,少分點兒戰利品,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有李牧這位主將以身作則,大家也都習慣了。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大家都聽到了風聲,剿滅完叛亂之中,大軍就會拆分。
離開了團體,錢糧問題就要自己操心,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升遷離開的景總兵就是例子,帶著部將調任廣東之後,全軍都勒緊腰帶過苦日子。
如果沒有前期的積累,搞不好隊伍就散了。
正在追擊的叛軍手中,可是攜帶了大量的財寶,大家都想要在分家前撈上一筆。
尤其是那些身家不富裕,家丁數量又多的,更是磨刀霍霍。
因為接收難民,斷了大家的財路,他這個執行者很容易遭嫉恨。
「放心好了,別的時間朝廷會沒錢,但是在追擊偽帝的時候,朝廷一定能夠擠出錢糧來。
估摸著現在這個時間點,捷報已經傳入京師。
搞不好陛下和百官們,都在為我們籌措軍餉。
就算是有缺口,我們也賠不了多少。
放任難民在外,萬一被亂黨利用,襲擊我軍的後勤線,更是一個麻煩。
影響行軍速度,更不是問題。
貴州那邊已經通知到了,邊界上的州府,此刻已經完成堅壁清野。
叛軍即便是進入貴州,也會被拖住腳步。
即便是貴州官軍都是廢物,偽帝想要入蜀,還有婁山關攔路。」
李牧笑著說道。
追殺偽帝史榮軒,本身就是政治仗。
白蓮教叛亂持續到現在,已經動搖了大虞朝的統治根基。
想要穩定天下人心,最佳選擇就是擒殺偽帝。
斬下賊首史榮軒的人頭,震懾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對朝廷至關重要。
稍微有點兒大局觀,都會全力支持。
萬一因為錢糧不足,導致反賊跑了,永寧帝會被氣死。
「多謝指揮使大人提點!」
雲羽豐一臉感激的說道。
光想著圍剿叛軍,差點兒誤了大事。
擒殺偽帝的功勞非常大,正是因為功勞巨大,才更要凸顯完成任務的艱難。
如果在永州就輕鬆把史榮軒幹掉,朝廷只會認為是之前的官軍廢物,而不是他們的功勞大。
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追逐,再艱難的把偽帝解決掉,那又不一樣了。
捋順了思路,雲羽豐豁然開朗。
難怪以往追擊敵人,都是騎兵打頭,這次變成了步兵。
……
太和殿。
看著手中的捷報,永寧帝的笑容掛滿了臉。
任命舞陽侯擔任三省總督,可是他頂著壓力,力排眾議的結果。
事實證明,他是有眼光的。
這才短短几個月時間,不僅光復了廣東全境,還收復了湖廣、江西多個州府。
對比群臣推薦的徐閣老,強了不止一籌。
有了對比之後,永寧帝對徐文岳的忌憚,現在已經消失殆盡,只剩下單純的看不順眼。
先帝留下的輔臣不假,可這能力嘛,還真的很一般。
「諸位臣公,九江淪陷之後,終於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舞陽侯計劃在湖廣,圍殲反賊頭目史榮軒所部。
現在急需錢糧支持,大家有何意見啊?」
聽到永寧帝的問話,群臣紛紛表示支持,尤其是南方各省的官員表現尤為激動。
老家被反賊禍害的不成樣子,很多人丁興旺的大家族,直接被殺到了絕嗣邊緣。
不惜一切代價幹掉史榮軒,這是大家的共識。
「陛下,戶部可以擠出五十萬兩白銀來,剩下的缺口臣屬實無能為力。」
龐承傑忐忑的說道。
在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致喊打的背景下,此時跳出來潑冷水,肯定不是啥好選擇。
可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去了,前線需要的錢糧,必須立即進行撥付。
有前任朱總督的反面教材在,大家可不敢讓士卒們餓著肚皮上戰場。
一場戰役的輸贏不重要,萬一因為想省錢導致偽帝跑了,責任可沒人能夠承擔。
「首輔,內閣可有對策?」
永寧帝開口詢問道。
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現在朝廷沒錢,他也不從內庫中出了。
當然,就算是想要出,他的內庫也掏不出錢來。
沒有廠衛在外面幫皇帝撈錢,內庫的收入急劇下降,很難存下錢來。
「陛下,前線戰事緊急,錢糧必須立即劃撥。
指望秋稅,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現在糧價飛漲,五十萬兩白銀能採購到的物資,不及戰前的一半。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要供應三省十幾萬大軍,肯定是不夠用的,
為今之計,只有挪用其他方面的支出,優先保障前線大軍的供應。」
呂壽同緩緩回答道。
只說挪用其他方面的支出,具體從哪兒挪用,卻是閉口不談。
一看就是老狐狸,不想說出來得罪人。
「六部上報項目吧,近期哪些大額開銷,可以暫停的都給朕停了。
等朝廷財政寬裕之後,再給補上。」
永寧帝擺手說道。
熟悉的場面見的多了,他也習慣拆東牆補西牆。
有些事情,拖上一拖,事情也就過去了。
只要後遺症不是太嚴重,他都能夠接受。
「陛下,今年是治理黃河的大修之年、
按照之前的計劃,這個月該撥河堤款了,共計約八十萬兩。
如果不及時撥款修復河堤、疏浚河道,一旦遭遇洪澇,必然釀成大禍。」
明知道會被砍預算,工部尚書沈啟元還是想掙扎一下。
在大虞朝,所有下撥的經費,那都是錢。
八十萬兩的巨款,無需刻意伸手撈錢,光過手的漂沒,都足以他吃飽。
朝廷下發的俸祿,寶鈔占比越來越高。
工部上上下下,都指著這筆款子,補貼一下家用。
現在一下子沒了,他都不知道回去怎麼交代。
至於後續財政充裕了補上,那都是糊弄鬼的。
自今上繼位之後,大虞朝哪天太平過,往後的財政只會越來越困難。
「西北之地連年乾旱少雨,北方已經十幾年未爆發過水災。
短時間內,黃河決堤的可能性不大,治河工作先延後吧!」
永寧帝點了點頭說道。
不知為何,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內心深處他總感覺不安。
考慮到北方的實際情況,短期內黃河出事的概率不大。
「除了治河工程外,馬上要支出的大額開銷,就是百官俸祿和宗室勛貴祿米。
今年以來,朝廷已經拖欠了兩個月,若是再拖欠下去怕說不過去!」
龐承傑無奈的說道。
他不想做這個惡人的,可這些錢是戶部負責發放的。
不拿到朝堂上說清楚,突然給扣發了,官員宗室勛貴能去堵他的家門。
「局勢艱難啊!
罷了,老夫帶頭捐獻一個月的俸祿!」
一名頭髮花白老者率先開口道。
這種得罪人的事,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起頭。
老者的情況例外,他留在老家的兒子、孫子,全部盡喪於叛軍之手。
積累的萬貫家財,也給叛軍做了嫁衣。
血海深仇,壓過了人情世故。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將叛軍全部碎屍萬段。
可惜官軍不給力,沒有按照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崔大人能為朝廷慷慨解囊,作為內閣首輔,本官也當仁不讓。
陛下,臣願意捐獻一月的俸祿。」
呂壽同果斷跟進道。
有人開了頭,就是他首輔展示擔當的時候。
反正到了他位置上,錢財就是一個數字。
平常時期,就算是想花錢都不容易。
就算是想要買些什麼,外面想替他付錢的,能夠從京師排隊到瓊州。
不過這僅限於個人私事,換成了公事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哪怕是徵收一文錢的商稅,都會遭到強烈抵制。
想要解決朝廷的財政困境,他這個首輔也無能為力。
沒有絲毫猶豫,南方各省的官員第一時間跟上。
以往的時候,他們是最討厭這種募捐的,在叛軍威脅下被動成為了積極分子。
大部分官員都表了態,剩下的官員迫於壓力,也只能強忍著不情願跟進。
滿朝文武的表現,讓永寧帝很是滿意,終於了有眾志成城的樣子。
如果還是像往常一樣,遇到問題就吵吵吵,那才完犢子。
「既然諸位臣公都做出了表率,朕也代表宗室捐出一月的俸祿。
大軍錢糧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平叛的問題。
徐閣老上奏,說各省相距甚遠,難以統一協調指揮。
為了更高效的平叛,希望朝廷分別設立雲貴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江南總督。」
永寧帝的話音落地,群臣瞬間傻眼。
攬權的大臣多得去了,這種主動拆分手中權柄的官員,還真是少見。
一下子蹦出了五個總督,除了從舞陽侯手中挖走福建之外,剩下的諸省都是受徐文岳節制的。
一旦完成了拆分,徐文岳這個總督軍務官,就成了變相的湖廣巡撫。
在百官議論紛紛之時,聰明人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能夠讓徐閣老主動分權,並且一下子玩這麼大,要麼是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要麼是東南局勢惡化。
毫無疑問,被叛軍圍困在襄陽城中的徐閣老,不值得皇帝忌憚。
看似手中的權柄很重,但那是依附皇權之下的。
徐閣老本人在軍中並沒有根基,麾下的小弟也多是文官。
打打嘴仗還行,威脅皇權差的遠了。
不是前者,那就只能是後者。
東南局勢已經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不想背負罵名的徐閣老,主動進行分權甩鍋。
只是這個推論,也存在著瑕疵。
三省聯軍在戰場上打的非常不錯,眼瞅著就要抓住偽帝。
京營大軍也南下了,等適應了那邊的氣候,就該叛軍倒霉了。
(本章完)
「將軍,前方出現大量難民,擋住了我軍去路。
要不要上報指揮使大人啊?」
一路追擊過來,剛逮住了叛軍主力尾巴,還沒來得及出手,就遇上了一群難民。
倘若遇到沒有節操的官軍,估摸著此刻已經血流成河。
跟著叛軍的都是亂黨,宰了就是功勞,誰有功夫區分啊!
「些許小事,都要指揮使大人過問,那還要我們幹什麼?
叛軍用卑鄙手段,控制難民阻擋去路,直接派人驅逐便是。
告訴他們立即散去,否則一律視為亂黨剿滅!」
雲羽豐當即下令道。
正常情況下,沒有誰會擋住大軍的去路。尤其是戰爭時期,更是妥妥的取死之道。
殺了就是白死,哪怕是最喜歡挑刺的御史,也不會替他們多說一個字。
能夠有組織的攔截大軍,難民中必然混入了白蓮教亂黨。
搞出這番動靜,無非是想要遲滯官軍的速度,為叛軍主力撤離爭取時間。
好不容易搶到了先鋒的位置,要是這點兒小麻煩都解決不了,他就不用在軍中混了。
不過叛軍的目的,還是達到了。
受難民影響,官軍的追擊速度大減。
敵人不講規矩,每上前走上一段路,就會遇上一股難民。
受此影響,行動緩慢的前鋒部隊,提前和中軍完成了會師。
……
「行了,叛軍拿難民擋路,恰好證明他們技窮。
不過單純的驅逐難民不可取,能夠有組織的攔路,裡面必定有白蓮教反賊。
傳令下去,後面遇上難民一律集中關押。
從時間計算,廣東的軍隊也快要過來了,正好交給他們看管俘虜。
等大戰結束後,再慢慢進行甄別!」
李牧淡定的說道。
放任難民四處流竄,不僅會擾亂後方州府的秩序,還會出現了大量的人間慘劇。
沒有能力管也就罷了,既然現在有能力干涉,他自然不會放任悲劇發生。
亂世之中,人口就是財富。
受戰爭的影響,廣西地區人口大幅度減少,正需要勞動力。
「大人,如果接收難民,我們的後勤壓力將會大增。
初步估計,叛軍最少裹挾了十萬之眾。
早在幾個月前,朝廷就停止劃撥賑災款。
一下子接收這麼多人,怕是……」
雲羽豐一臉為難的勸說道。
跟著李牧混了這麼長時間,他是知道軍中規矩的。
軍費不夠,就從戰利品中扣。
朝廷下發的賞銀不足,也是優先保障士卒,而後是基層軍官。
他們這些中高層將領,獲得收益是升官,金錢上的回報真心不多。
對勛貴子弟來說,只要升的足夠快,少分點兒戰利品,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有李牧這位主將以身作則,大家也都習慣了。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大家都聽到了風聲,剿滅完叛亂之中,大軍就會拆分。
離開了團體,錢糧問題就要自己操心,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升遷離開的景總兵就是例子,帶著部將調任廣東之後,全軍都勒緊腰帶過苦日子。
如果沒有前期的積累,搞不好隊伍就散了。
正在追擊的叛軍手中,可是攜帶了大量的財寶,大家都想要在分家前撈上一筆。
尤其是那些身家不富裕,家丁數量又多的,更是磨刀霍霍。
因為接收難民,斷了大家的財路,他這個執行者很容易遭嫉恨。
「放心好了,別的時間朝廷會沒錢,但是在追擊偽帝的時候,朝廷一定能夠擠出錢糧來。
估摸著現在這個時間點,捷報已經傳入京師。
搞不好陛下和百官們,都在為我們籌措軍餉。
就算是有缺口,我們也賠不了多少。
放任難民在外,萬一被亂黨利用,襲擊我軍的後勤線,更是一個麻煩。
影響行軍速度,更不是問題。
貴州那邊已經通知到了,邊界上的州府,此刻已經完成堅壁清野。
叛軍即便是進入貴州,也會被拖住腳步。
即便是貴州官軍都是廢物,偽帝想要入蜀,還有婁山關攔路。」
李牧笑著說道。
追殺偽帝史榮軒,本身就是政治仗。
白蓮教叛亂持續到現在,已經動搖了大虞朝的統治根基。
想要穩定天下人心,最佳選擇就是擒殺偽帝。
斬下賊首史榮軒的人頭,震懾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對朝廷至關重要。
稍微有點兒大局觀,都會全力支持。
萬一因為錢糧不足,導致反賊跑了,永寧帝會被氣死。
「多謝指揮使大人提點!」
雲羽豐一臉感激的說道。
光想著圍剿叛軍,差點兒誤了大事。
擒殺偽帝的功勞非常大,正是因為功勞巨大,才更要凸顯完成任務的艱難。
如果在永州就輕鬆把史榮軒幹掉,朝廷只會認為是之前的官軍廢物,而不是他們的功勞大。
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追逐,再艱難的把偽帝解決掉,那又不一樣了。
捋順了思路,雲羽豐豁然開朗。
難怪以往追擊敵人,都是騎兵打頭,這次變成了步兵。
……
太和殿。
看著手中的捷報,永寧帝的笑容掛滿了臉。
任命舞陽侯擔任三省總督,可是他頂著壓力,力排眾議的結果。
事實證明,他是有眼光的。
這才短短几個月時間,不僅光復了廣東全境,還收復了湖廣、江西多個州府。
對比群臣推薦的徐閣老,強了不止一籌。
有了對比之後,永寧帝對徐文岳的忌憚,現在已經消失殆盡,只剩下單純的看不順眼。
先帝留下的輔臣不假,可這能力嘛,還真的很一般。
「諸位臣公,九江淪陷之後,終於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舞陽侯計劃在湖廣,圍殲反賊頭目史榮軒所部。
現在急需錢糧支持,大家有何意見啊?」
聽到永寧帝的問話,群臣紛紛表示支持,尤其是南方各省的官員表現尤為激動。
老家被反賊禍害的不成樣子,很多人丁興旺的大家族,直接被殺到了絕嗣邊緣。
不惜一切代價幹掉史榮軒,這是大家的共識。
「陛下,戶部可以擠出五十萬兩白銀來,剩下的缺口臣屬實無能為力。」
龐承傑忐忑的說道。
在皇帝和文武百官一致喊打的背景下,此時跳出來潑冷水,肯定不是啥好選擇。
可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多得去了,前線需要的錢糧,必須立即進行撥付。
有前任朱總督的反面教材在,大家可不敢讓士卒們餓著肚皮上戰場。
一場戰役的輸贏不重要,萬一因為想省錢導致偽帝跑了,責任可沒人能夠承擔。
「首輔,內閣可有對策?」
永寧帝開口詢問道。
吸取了之前的教訓,現在朝廷沒錢,他也不從內庫中出了。
當然,就算是想要出,他的內庫也掏不出錢來。
沒有廠衛在外面幫皇帝撈錢,內庫的收入急劇下降,很難存下錢來。
「陛下,前線戰事緊急,錢糧必須立即劃撥。
指望秋稅,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現在糧價飛漲,五十萬兩白銀能採購到的物資,不及戰前的一半。
這個書最近更新在##!!更新!
要供應三省十幾萬大軍,肯定是不夠用的,
為今之計,只有挪用其他方面的支出,優先保障前線大軍的供應。」
呂壽同緩緩回答道。
只說挪用其他方面的支出,具體從哪兒挪用,卻是閉口不談。
一看就是老狐狸,不想說出來得罪人。
「六部上報項目吧,近期哪些大額開銷,可以暫停的都給朕停了。
等朝廷財政寬裕之後,再給補上。」
永寧帝擺手說道。
熟悉的場面見的多了,他也習慣拆東牆補西牆。
有些事情,拖上一拖,事情也就過去了。
只要後遺症不是太嚴重,他都能夠接受。
「陛下,今年是治理黃河的大修之年、
按照之前的計劃,這個月該撥河堤款了,共計約八十萬兩。
如果不及時撥款修復河堤、疏浚河道,一旦遭遇洪澇,必然釀成大禍。」
明知道會被砍預算,工部尚書沈啟元還是想掙扎一下。
在大虞朝,所有下撥的經費,那都是錢。
八十萬兩的巨款,無需刻意伸手撈錢,光過手的漂沒,都足以他吃飽。
朝廷下發的俸祿,寶鈔占比越來越高。
工部上上下下,都指著這筆款子,補貼一下家用。
現在一下子沒了,他都不知道回去怎麼交代。
至於後續財政充裕了補上,那都是糊弄鬼的。
自今上繼位之後,大虞朝哪天太平過,往後的財政只會越來越困難。
「西北之地連年乾旱少雨,北方已經十幾年未爆發過水災。
短時間內,黃河決堤的可能性不大,治河工作先延後吧!」
永寧帝點了點頭說道。
不知為何,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內心深處他總感覺不安。
考慮到北方的實際情況,短期內黃河出事的概率不大。
「除了治河工程外,馬上要支出的大額開銷,就是百官俸祿和宗室勛貴祿米。
今年以來,朝廷已經拖欠了兩個月,若是再拖欠下去怕說不過去!」
龐承傑無奈的說道。
他不想做這個惡人的,可這些錢是戶部負責發放的。
不拿到朝堂上說清楚,突然給扣發了,官員宗室勛貴能去堵他的家門。
「局勢艱難啊!
罷了,老夫帶頭捐獻一個月的俸祿!」
一名頭髮花白老者率先開口道。
這種得罪人的事,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起頭。
老者的情況例外,他留在老家的兒子、孫子,全部盡喪於叛軍之手。
積累的萬貫家財,也給叛軍做了嫁衣。
血海深仇,壓過了人情世故。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將叛軍全部碎屍萬段。
可惜官軍不給力,沒有按照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崔大人能為朝廷慷慨解囊,作為內閣首輔,本官也當仁不讓。
陛下,臣願意捐獻一月的俸祿。」
呂壽同果斷跟進道。
有人開了頭,就是他首輔展示擔當的時候。
反正到了他位置上,錢財就是一個數字。
平常時期,就算是想花錢都不容易。
就算是想要買些什麼,外面想替他付錢的,能夠從京師排隊到瓊州。
不過這僅限於個人私事,換成了公事之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哪怕是徵收一文錢的商稅,都會遭到強烈抵制。
想要解決朝廷的財政困境,他這個首輔也無能為力。
沒有絲毫猶豫,南方各省的官員第一時間跟上。
以往的時候,他們是最討厭這種募捐的,在叛軍威脅下被動成為了積極分子。
大部分官員都表了態,剩下的官員迫於壓力,也只能強忍著不情願跟進。
滿朝文武的表現,讓永寧帝很是滿意,終於了有眾志成城的樣子。
如果還是像往常一樣,遇到問題就吵吵吵,那才完犢子。
「既然諸位臣公都做出了表率,朕也代表宗室捐出一月的俸祿。
大軍錢糧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平叛的問題。
徐閣老上奏,說各省相距甚遠,難以統一協調指揮。
為了更高效的平叛,希望朝廷分別設立雲貴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江南總督。」
永寧帝的話音落地,群臣瞬間傻眼。
攬權的大臣多得去了,這種主動拆分手中權柄的官員,還真是少見。
一下子蹦出了五個總督,除了從舞陽侯手中挖走福建之外,剩下的諸省都是受徐文岳節制的。
一旦完成了拆分,徐文岳這個總督軍務官,就成了變相的湖廣巡撫。
在百官議論紛紛之時,聰明人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對勁。
能夠讓徐閣老主動分權,並且一下子玩這麼大,要麼是為了消除皇帝的猜忌,要麼是東南局勢惡化。
毫無疑問,被叛軍圍困在襄陽城中的徐閣老,不值得皇帝忌憚。
看似手中的權柄很重,但那是依附皇權之下的。
徐閣老本人在軍中並沒有根基,麾下的小弟也多是文官。
打打嘴仗還行,威脅皇權差的遠了。
不是前者,那就只能是後者。
東南局勢已經惡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不想背負罵名的徐閣老,主動進行分權甩鍋。
只是這個推論,也存在著瑕疵。
三省聯軍在戰場上打的非常不錯,眼瞅著就要抓住偽帝。
京營大軍也南下了,等適應了那邊的氣候,就該叛軍倒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