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蒸餾酒
「奕哥兒,那酒鋪的小娘找你進去做甚?真的只是請你喝茶?」
回去的路上,馬仁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就算再遲鈍,也看出李二娘的言行很反常。
李奕微微搖頭:「不過是個出身富貴的無知小娘罷了。」
馬仁瑀見李奕不想多說,他也就沒有再追問。
與此同時,李奕卻在心底暗自思忖。
其實他來買酒不是喝的,而是準備用來做試驗。
或許是因為今早去看望郭召的家人,讓他想起郭召在高平之戰後受傷的場景。
李奕決定要試試把高度酒精弄出來。
現如今戰爭中,很多人並非當場斃命,大多都是流血而死,或者是傷口感染,不治而亡。
若是能把消毒酒精給弄出來,足以稱得上一件大功德。
李奕記得蒸餾酒的技術最早也要等到宋朝時,才會在中原地區出現,眼下這個時期是沒有的。
他之所以要買品質好的酒,就是為了得到雜質更少的原液,提純起來更容易,也更利於蒸餾酒精。
李奕在後世曾看到有人整理製作過一本叫「穿越者必備指南」的書籍。
裡面詳細講述了穿越到古代,如何利用各個時代現有的技術,手搓出一些超前的東西。
其中有關於蒸餾酒的講解,屬於比較容易實現的一類。
事實上,李奕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也曾想過搞一些發明創造。
但限於自己窮苦出身,很多原材料他根本弄不到,總不能從零開始全部手搓吧?
這也不現實。
而且這個時代,武力至上,想靠奇淫巧技往上爬,難度很大。
富貴和權勢需要一刀一槍的拼出來。
再者說,你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東西,也未必屬於你,還不是武夫們說了算。
沒有能力也保不住成果,這跟和平的盛世不一樣。
那時的李奕一直惦記著建功立業,並不想把心思放在無用的地方。
而如今他已經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倒是可以著手試試了。
如果真能弄出來消毒酒精,那像是燧發槍、火炮之類的東西,也就未必弄不出來。
當然,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
眼下先把高度酒精看能不能弄出來再說。
這時,馬仁瑀開口道:「咱們要不要去別家酒鋪看看?」
李奕抬頭看了眼天色,搖頭道:「快到中午了,先回去吃飯,買酒的事下午再說。」
一想到李二娘子的事情,他就覺得有些晦氣。
當年的「白馬之禍」,朱溫用屠刀將世家門閥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里。
再造大唐?笑話!
歷史總是要先前進的,沉溺於往日的盛世繁華。
並沒有什麼意義……
「阿郎,門口有人送來一車東西。」
中午吃飯的時候,門房鄭阿大突然跑來通傳。
「誰送來的?送的什麼東西?」
李奕隨口問了一句。
「老奴不知。」
坐在李奕旁邊吃飯的馬仁瑀忍不住道:「難道你不會問問嗎?」
鄭阿大有些委屈道:「老奴問了,可趕車來的那人就是不說,非要見到阿郎才行。」
李奕點頭道:「行,你讓他在門口稍等,我馬上就過去。」
等鄭阿大離開後,李奕卻根本沒有起身的意思,不緊不慢的繼續吃飯。
馬仁瑀不解道:「奕哥兒,你不去看看嗎?」
「看什麼?」李奕輕笑道,「我好歹也是內殿直都指揮使,加銜四品的刺史,什麼阿貓阿狗都夠資格讓我親自去見嗎?」
「若是直接通報名姓來意,我還能給他幾分薄面,這般故弄玄虛,我沒讓人把他亂棍打走就算好的。」
「這倒也是……」
吃飽喝足後,李奕和馬仁瑀又坐著喝茶閒聊。
直到大半個時辰後,門房鄭阿大又來通傳,說是來的那人走了,但留下了十壇酒。
並且特意表明這酒叫做瓊花玉液。
「不會是那李小娘子送來賠罪的吧?」
馬仁瑀看向李奕,卻見他似乎不太意外。
「奕哥兒,你早就知道是那李二娘子?」
「我猜的。」
李奕笑了笑。
不過他確實是猜的,但覺得八九不離十。
因為喜歡玩這種故弄玄虛的手段,但又和自己有點關聯的,目前也就那個李二娘子了。
看來小娘們還沒學老實……
「讓人把酒都搬到前院的庫房。」
李奕吩咐了鄭阿大一句。
既然對方白送來的,那他自然心安理得的收下。
但若想有求於他,找他辦事……免談!
下午時分,李奕又帶著馬仁瑀出門。
酒水已經有人替自己準備好。
但蒸餾酒的工具就需要李奕自己想辦法了。
不過他記得古法蒸餾的工藝並不複雜,主要就是密封問題。
李奕二人先去了將作監,問清楚官制陶瓷工坊的位置。
然後立馬趕了過去。
李奕在和匠人們親自交流過後,現場畫出了簡易的圖紙,吩咐匠人們按照圖紙繞制十套用具,再根據實際品質進行改良。
這種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只管到時候來拿成品就是。
所以說權力地位確實是個好東西。
幹什麼事只要動動嘴皮子,自然有人能幫你漂漂亮亮的完成。
交代完燒制用具的事後,李奕便帶著馬仁瑀離開了工坊。
隨後二人一齊前往殿前司的官署。
他倆準備趁著休整的時間,向上頭請個幾天假,回夏津老家把親眷接來東京。
然而到了殿前司官署,李奕二人卻從張永德口中得知。
七月十一,皇帝將會舉行冊封大典,正式冊封衛國夫人為皇后。
這下子,李奕二人想要請假,必須要等冊封大典結束後了。
三天後,冊封大典如期舉行。
說是大典,實則並未大操大辦,更像是走個過場。
不過柴榮和郭威差不多,都算是比較節儉的皇帝,再加上攻北漢之戰結束沒多久。
國庫和內宮的錢財大半都拿出來賞賜將士們。
國家財政流轉早已捉襟見肘。
皇后的冊封大典自然一切從簡。
而等冊封大典結束後。
皇帝詔令,拜衛王符彥卿為守太傅,該封魏王。
一時間,符氏一族的榮寵無以復加。
真可謂:「近代貴盛,無與為比。」
大典次日,李奕和馬仁瑀也踏上了榮歸故里的路。
李奕還準備順路拜訪一下魏王符彥卿。
畢竟這位五代第一老丈人,現如今還有兩個女兒沒嫁出去呢。
回去的路上,馬仁瑀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就算再遲鈍,也看出李二娘的言行很反常。
李奕微微搖頭:「不過是個出身富貴的無知小娘罷了。」
馬仁瑀見李奕不想多說,他也就沒有再追問。
與此同時,李奕卻在心底暗自思忖。
其實他來買酒不是喝的,而是準備用來做試驗。
或許是因為今早去看望郭召的家人,讓他想起郭召在高平之戰後受傷的場景。
李奕決定要試試把高度酒精弄出來。
現如今戰爭中,很多人並非當場斃命,大多都是流血而死,或者是傷口感染,不治而亡。
若是能把消毒酒精給弄出來,足以稱得上一件大功德。
李奕記得蒸餾酒的技術最早也要等到宋朝時,才會在中原地區出現,眼下這個時期是沒有的。
他之所以要買品質好的酒,就是為了得到雜質更少的原液,提純起來更容易,也更利於蒸餾酒精。
李奕在後世曾看到有人整理製作過一本叫「穿越者必備指南」的書籍。
裡面詳細講述了穿越到古代,如何利用各個時代現有的技術,手搓出一些超前的東西。
其中有關於蒸餾酒的講解,屬於比較容易實現的一類。
事實上,李奕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也曾想過搞一些發明創造。
但限於自己窮苦出身,很多原材料他根本弄不到,總不能從零開始全部手搓吧?
這也不現實。
而且這個時代,武力至上,想靠奇淫巧技往上爬,難度很大。
富貴和權勢需要一刀一槍的拼出來。
再者說,你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東西,也未必屬於你,還不是武夫們說了算。
沒有能力也保不住成果,這跟和平的盛世不一樣。
那時的李奕一直惦記著建功立業,並不想把心思放在無用的地方。
而如今他已經有了一定身份地位,倒是可以著手試試了。
如果真能弄出來消毒酒精,那像是燧發槍、火炮之類的東西,也就未必弄不出來。
當然,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
眼下先把高度酒精看能不能弄出來再說。
這時,馬仁瑀開口道:「咱們要不要去別家酒鋪看看?」
李奕抬頭看了眼天色,搖頭道:「快到中午了,先回去吃飯,買酒的事下午再說。」
一想到李二娘子的事情,他就覺得有些晦氣。
當年的「白馬之禍」,朱溫用屠刀將世家門閥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里。
再造大唐?笑話!
歷史總是要先前進的,沉溺於往日的盛世繁華。
並沒有什麼意義……
「阿郎,門口有人送來一車東西。」
中午吃飯的時候,門房鄭阿大突然跑來通傳。
「誰送來的?送的什麼東西?」
李奕隨口問了一句。
「老奴不知。」
坐在李奕旁邊吃飯的馬仁瑀忍不住道:「難道你不會問問嗎?」
鄭阿大有些委屈道:「老奴問了,可趕車來的那人就是不說,非要見到阿郎才行。」
李奕點頭道:「行,你讓他在門口稍等,我馬上就過去。」
等鄭阿大離開後,李奕卻根本沒有起身的意思,不緊不慢的繼續吃飯。
馬仁瑀不解道:「奕哥兒,你不去看看嗎?」
「看什麼?」李奕輕笑道,「我好歹也是內殿直都指揮使,加銜四品的刺史,什麼阿貓阿狗都夠資格讓我親自去見嗎?」
「若是直接通報名姓來意,我還能給他幾分薄面,這般故弄玄虛,我沒讓人把他亂棍打走就算好的。」
「這倒也是……」
吃飽喝足後,李奕和馬仁瑀又坐著喝茶閒聊。
直到大半個時辰後,門房鄭阿大又來通傳,說是來的那人走了,但留下了十壇酒。
並且特意表明這酒叫做瓊花玉液。
「不會是那李小娘子送來賠罪的吧?」
馬仁瑀看向李奕,卻見他似乎不太意外。
「奕哥兒,你早就知道是那李二娘子?」
「我猜的。」
李奕笑了笑。
不過他確實是猜的,但覺得八九不離十。
因為喜歡玩這種故弄玄虛的手段,但又和自己有點關聯的,目前也就那個李二娘子了。
看來小娘們還沒學老實……
「讓人把酒都搬到前院的庫房。」
李奕吩咐了鄭阿大一句。
既然對方白送來的,那他自然心安理得的收下。
但若想有求於他,找他辦事……免談!
下午時分,李奕又帶著馬仁瑀出門。
酒水已經有人替自己準備好。
但蒸餾酒的工具就需要李奕自己想辦法了。
不過他記得古法蒸餾的工藝並不複雜,主要就是密封問題。
李奕二人先去了將作監,問清楚官制陶瓷工坊的位置。
然後立馬趕了過去。
李奕在和匠人們親自交流過後,現場畫出了簡易的圖紙,吩咐匠人們按照圖紙繞制十套用具,再根據實際品質進行改良。
這種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只管到時候來拿成品就是。
所以說權力地位確實是個好東西。
幹什麼事只要動動嘴皮子,自然有人能幫你漂漂亮亮的完成。
交代完燒制用具的事後,李奕便帶著馬仁瑀離開了工坊。
隨後二人一齊前往殿前司的官署。
他倆準備趁著休整的時間,向上頭請個幾天假,回夏津老家把親眷接來東京。
然而到了殿前司官署,李奕二人卻從張永德口中得知。
七月十一,皇帝將會舉行冊封大典,正式冊封衛國夫人為皇后。
這下子,李奕二人想要請假,必須要等冊封大典結束後了。
三天後,冊封大典如期舉行。
說是大典,實則並未大操大辦,更像是走個過場。
不過柴榮和郭威差不多,都算是比較節儉的皇帝,再加上攻北漢之戰結束沒多久。
國庫和內宮的錢財大半都拿出來賞賜將士們。
國家財政流轉早已捉襟見肘。
皇后的冊封大典自然一切從簡。
而等冊封大典結束後。
皇帝詔令,拜衛王符彥卿為守太傅,該封魏王。
一時間,符氏一族的榮寵無以復加。
真可謂:「近代貴盛,無與為比。」
大典次日,李奕和馬仁瑀也踏上了榮歸故里的路。
李奕還準備順路拜訪一下魏王符彥卿。
畢竟這位五代第一老丈人,現如今還有兩個女兒沒嫁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