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援救史彥超
次日一早。
李奕被急促的擊鼓聲吵醒。
他連忙起床穿衣服,剛穿好便有人來通傳,說衛王召眾將去衙署議事。
李奕讓人幫自己披掛好甲冑,然後帶著王審琦趕往州城衙署。
符彥卿高坐在大堂上,等到人都來齊後,他才緩緩開口:「據探馬來報,契丹的前鋒已經出了忻口,準備渡河南下。」
「諸位有什麼見解,都只管說說。」
站在左側次位的史彥超率先出列道:「末將願率先鋒騎兵前去忻口阻擊遼軍。」
史彥超長得高大威武,個頭不比李奕矮多少,說起話來聲音洪亮,語氣裡帶著濃厚的戰意。
他私下裡被人稱為周軍第一猛將,乃是和北漢張元徽齊名的武夫。
這也是為什麼出征高平時,柴榮會命他為前鋒主將,眼下跟著衛王來忻州布防,依舊還是前鋒都指揮使。
只不過張元徽被李奕給乾死了,也沒法再讓這兩位第一猛將,有機會單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第一了。
說起來,北漢第一猛將張元徽死的憋屈,這位後周第一猛將死的也不痛快。
歷史上史彥超就是在追擊過程中死在了契丹的伏兵下。
然而等史彥超說完,站在他旁邊的天平軍節度使郭從義卻有不同的看法。
「依末將看來,我軍當嚴守忻州城,待遼軍長途跋涉正值疲累時,再以逸待勞破之……」
郭從義話還沒說完,史彥超便嚷嚷道:「遼軍還能等著被你打不成?他們的騎兵數倍於我軍,到時不來攻打忻州城,直接奔襲晉陽城,你又待如何?」
郭從義立馬反駁道:「若是如此,我軍斷其後路,分兵襲擾截擊,遼軍腹背受敵,安能不敗?」
「哈哈,笑話!」
史彥超一臉鄙夷,「畏懼遼軍就直說,照你這法子,契丹騎兵早到晉陽城下了,腹背受敵的便就是官家!」
「你!」
郭從義出身於沙陀部族,氣得用突厥語罵了一句。
「他娘的,用那鳥語罵我,當我聽不懂?」
史彥超一副擼袖子想干架的樣子,李奕早聽聞這貨脾氣火爆,在軍中很多大將都不待見他。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奕瞥了一眼前面的向訓和白重贊,這裡除了郭從義和史彥超,以及坐在上面的符彥卿之外,就屬他倆的身份地位最高。
然而這兩人卻事不關己一般,絲毫沒有想要開口的意思。
「夠了!」
符彥卿終於發話了,他的聲音雖不算大,但威望和地位擺在這。
郭史二人頓時偃旗息鼓,各自回到了隊列里。
這時,符彥卿才道:「郭節使和史節使說得都有理,這樣吧,史節使率麾下兩千騎兵,即刻趕往忻口,向節使率一萬步卒隨後。」
「諾!」
眼見衛王都已經拍板了,史彥超和郭從義也沒話說。
接著,符彥卿又看向李奕:「李都使率本部九百騎兵隨步軍出發,隨時策應史節使的騎軍。」
「末將遵命!」
李奕心裡有些奇怪,忻州城內加上自己帶來的人馬,差不多有兩萬餘人。
衛王只派了一半人馬出戰,剩下的準備拿來幹嘛?
好在符彥卿很快回答了他的疑惑:「本王和郭節使還有白節使,領餘下的人馬駐守忻州城,以作預備。」
聽了這話,李奕反倒更沒法理解了,要麼全力出擊,要麼守城防禦。
這既要又要的,兩頭都想賺嗎?
已方人馬跟遼軍比本來就沒有優勢,這下又要分兵,風險未必有點大了吧。
但這話他只敢在心裡想想而已。
嗯……符彥卿好歹也是久經沙場,打過的仗比自己見過的都要多,如此安排或許有他的考量。
自己一個初出茅廬的後生還要多看多學。
李奕只當是自己沒有經驗,看不明白符彥卿的深意。
一切安排妥當。
史彥超帶著騎軍率先出城而去,李奕則跟著向訓的步軍隨後出發。
……
忻口。
這地方是一處天然的關隘,但可惜兩邊山勢地形複雜,沒辦法築城防守。
據說當年漢高祖劉邦領軍作戰時,從平城突圍至此,死裡逃生後心生忻然,又看見周圍的環境奇特,便將此地名為忻口。
至於真實性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這裡的確是忻州城最北邊的隘口。
原先是北漢的人馬把守。
奈何高平之戰時,耶律敵祿不忿劉崇的狂妄,退出戰場後,帶著騎兵駐守代州,順路把這裡給占了。
要不然符彥卿命人防守這裡,想要阻擊遼軍會容易很多。
等李奕和向訓帶人趕到忻口以南十幾里時,得知史彥超已經跟渡過河的遼軍前鋒交上手了。
兩人趕忙加快速度行軍。
沒多久,前方又傳回戰報,說史彥超大敗遼軍前鋒,正追擊潰兵往忻口而去。
「遭了,若這是遼軍的佯敗誘敵,那史將軍所部危矣!」
史彥超的進展實在太快,也太過順利了,向訓第一時間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李奕聞言不免多看了他幾眼,不愧為經驗豐富的大將,猜得果然是很準。
結合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事十有八九如向訓所言,史彥超中了遼軍的誘敵之計。
向訓轉頭看向李奕道:「步軍速度太慢,一時趕不過去,還望李都使帶人先行,儘快去把史將軍給攔住。」
「諾!」
李奕也不廢話,當即領命,帶著手下的騎兵迅速出發。
但等他趕到時已經晚了,史彥超和兩千騎兵早被遼軍主力圍困。
這貨也不知道怎麼沖的如此快,就跟飆車一樣,一頭撞進了遼軍的包圍圈。
王審琦詢問道:「李都使,我們要不要馬上過去援救史將軍?」
「再等等……」
隨後,李奕帶人上了側邊的一處小坡。
雖然他先前只是一個小校,從未獨領過一軍作戰,但他很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
這幾年他在禁軍中經常請教很多老兵的戰場經歷。
他們都是在多次的戰鬥中活下來的,什麼樣的情況都遇到過。
再加上前世李奕對古代戰爭比較感興趣,特意翻閱研究過雜七雜八的史料典籍。
以及各類的兵書陣法也有涉獵。
縱然是紙上談兵,卻未必一點用沒有。
李奕記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戰爭最考驗的就是對形勢的判斷。
特別是古代的冷兵器戰爭,勝敗往往就在一瞬間,抓住時機才能逆轉絕境。
先前的高平大戰他對此深有體會的。
李奕被急促的擊鼓聲吵醒。
他連忙起床穿衣服,剛穿好便有人來通傳,說衛王召眾將去衙署議事。
李奕讓人幫自己披掛好甲冑,然後帶著王審琦趕往州城衙署。
符彥卿高坐在大堂上,等到人都來齊後,他才緩緩開口:「據探馬來報,契丹的前鋒已經出了忻口,準備渡河南下。」
「諸位有什麼見解,都只管說說。」
站在左側次位的史彥超率先出列道:「末將願率先鋒騎兵前去忻口阻擊遼軍。」
史彥超長得高大威武,個頭不比李奕矮多少,說起話來聲音洪亮,語氣裡帶著濃厚的戰意。
他私下裡被人稱為周軍第一猛將,乃是和北漢張元徽齊名的武夫。
這也是為什麼出征高平時,柴榮會命他為前鋒主將,眼下跟著衛王來忻州布防,依舊還是前鋒都指揮使。
只不過張元徽被李奕給乾死了,也沒法再讓這兩位第一猛將,有機會單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第一了。
說起來,北漢第一猛將張元徽死的憋屈,這位後周第一猛將死的也不痛快。
歷史上史彥超就是在追擊過程中死在了契丹的伏兵下。
然而等史彥超說完,站在他旁邊的天平軍節度使郭從義卻有不同的看法。
「依末將看來,我軍當嚴守忻州城,待遼軍長途跋涉正值疲累時,再以逸待勞破之……」
郭從義話還沒說完,史彥超便嚷嚷道:「遼軍還能等著被你打不成?他們的騎兵數倍於我軍,到時不來攻打忻州城,直接奔襲晉陽城,你又待如何?」
郭從義立馬反駁道:「若是如此,我軍斷其後路,分兵襲擾截擊,遼軍腹背受敵,安能不敗?」
「哈哈,笑話!」
史彥超一臉鄙夷,「畏懼遼軍就直說,照你這法子,契丹騎兵早到晉陽城下了,腹背受敵的便就是官家!」
「你!」
郭從義出身於沙陀部族,氣得用突厥語罵了一句。
「他娘的,用那鳥語罵我,當我聽不懂?」
史彥超一副擼袖子想干架的樣子,李奕早聽聞這貨脾氣火爆,在軍中很多大將都不待見他。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奕瞥了一眼前面的向訓和白重贊,這裡除了郭從義和史彥超,以及坐在上面的符彥卿之外,就屬他倆的身份地位最高。
然而這兩人卻事不關己一般,絲毫沒有想要開口的意思。
「夠了!」
符彥卿終於發話了,他的聲音雖不算大,但威望和地位擺在這。
郭史二人頓時偃旗息鼓,各自回到了隊列里。
這時,符彥卿才道:「郭節使和史節使說得都有理,這樣吧,史節使率麾下兩千騎兵,即刻趕往忻口,向節使率一萬步卒隨後。」
「諾!」
眼見衛王都已經拍板了,史彥超和郭從義也沒話說。
接著,符彥卿又看向李奕:「李都使率本部九百騎兵隨步軍出發,隨時策應史節使的騎軍。」
「末將遵命!」
李奕心裡有些奇怪,忻州城內加上自己帶來的人馬,差不多有兩萬餘人。
衛王只派了一半人馬出戰,剩下的準備拿來幹嘛?
好在符彥卿很快回答了他的疑惑:「本王和郭節使還有白節使,領餘下的人馬駐守忻州城,以作預備。」
聽了這話,李奕反倒更沒法理解了,要麼全力出擊,要麼守城防禦。
這既要又要的,兩頭都想賺嗎?
已方人馬跟遼軍比本來就沒有優勢,這下又要分兵,風險未必有點大了吧。
但這話他只敢在心裡想想而已。
嗯……符彥卿好歹也是久經沙場,打過的仗比自己見過的都要多,如此安排或許有他的考量。
自己一個初出茅廬的後生還要多看多學。
李奕只當是自己沒有經驗,看不明白符彥卿的深意。
一切安排妥當。
史彥超帶著騎軍率先出城而去,李奕則跟著向訓的步軍隨後出發。
……
忻口。
這地方是一處天然的關隘,但可惜兩邊山勢地形複雜,沒辦法築城防守。
據說當年漢高祖劉邦領軍作戰時,從平城突圍至此,死裡逃生後心生忻然,又看見周圍的環境奇特,便將此地名為忻口。
至於真實性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這裡的確是忻州城最北邊的隘口。
原先是北漢的人馬把守。
奈何高平之戰時,耶律敵祿不忿劉崇的狂妄,退出戰場後,帶著騎兵駐守代州,順路把這裡給占了。
要不然符彥卿命人防守這裡,想要阻擊遼軍會容易很多。
等李奕和向訓帶人趕到忻口以南十幾里時,得知史彥超已經跟渡過河的遼軍前鋒交上手了。
兩人趕忙加快速度行軍。
沒多久,前方又傳回戰報,說史彥超大敗遼軍前鋒,正追擊潰兵往忻口而去。
「遭了,若這是遼軍的佯敗誘敵,那史將軍所部危矣!」
史彥超的進展實在太快,也太過順利了,向訓第一時間就有了不好的預感。
李奕聞言不免多看了他幾眼,不愧為經驗豐富的大將,猜得果然是很準。
結合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事十有八九如向訓所言,史彥超中了遼軍的誘敵之計。
向訓轉頭看向李奕道:「步軍速度太慢,一時趕不過去,還望李都使帶人先行,儘快去把史將軍給攔住。」
「諾!」
李奕也不廢話,當即領命,帶著手下的騎兵迅速出發。
但等他趕到時已經晚了,史彥超和兩千騎兵早被遼軍主力圍困。
這貨也不知道怎麼沖的如此快,就跟飆車一樣,一頭撞進了遼軍的包圍圈。
王審琦詢問道:「李都使,我們要不要馬上過去援救史將軍?」
「再等等……」
隨後,李奕帶人上了側邊的一處小坡。
雖然他先前只是一個小校,從未獨領過一軍作戰,但他很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
這幾年他在禁軍中經常請教很多老兵的戰場經歷。
他們都是在多次的戰鬥中活下來的,什麼樣的情況都遇到過。
再加上前世李奕對古代戰爭比較感興趣,特意翻閱研究過雜七雜八的史料典籍。
以及各類的兵書陣法也有涉獵。
縱然是紙上談兵,卻未必一點用沒有。
李奕記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戰爭最考驗的就是對形勢的判斷。
特別是古代的冷兵器戰爭,勝敗往往就在一瞬間,抓住時機才能逆轉絕境。
先前的高平大戰他對此深有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