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契丹興兵
漠北,契丹。
那名契丹使者的營帳。
契丹酋主聽說契丹使者參加西域諸國大會之後,身受重傷回來了,親自前來看望。
原來那契丹使者非是旁人,乃是契丹酋主的堂弟,名叫耶律中。
契丹酋主來到耶律中的榻前,一看他面色蒼白,面無人色,雙眉緊蹙,看樣子痛苦不堪。
契丹酋主握住他的手,關心地問道:「兄弟,你的傷勢怎麼樣了?」
「哥,兄弟我恐怕是不行了。」耶律中哭著說。
「你不要太過悲觀,請允許我看看你的傷勢。」
這時,有人掀開耶律中的被子,契丹酋主一看,大吃了一驚。
原來耶律中的左腿膝蓋以下,幾乎都沒有了。
耶律中在臨行之前,活蹦亂跳的,現在丟了半條腿回來了,怎能叫他做兄長的不心疼呢?
「兄弟,是誰把你傷成這個樣子的?」契丹酋主關切地問道。
「是隋朝的將軍單雄信。」
「我們與大隋之間何仇何恨?他為何要對你下此毒手?」
「哥,說來說去,還是因為我們契丹國力弱小,大隋強大,他們根本不把我們契丹放在眼裡。
隋朝建立前,我們契丹曾陷入到突厥和北齊的爭奪之中;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對我們進行招撫,拉攏,我們契丹逐漸擺脫突厥和高句麗的控制,開始依附於隋朝。
可是,如今隋文帝駕崩了,隋煬帝繼位,他和他的父親可大不一樣。
他對我們契丹很是敵視,如果我們契丹再一味地依附於隋朝的話,恐怕不會有好果子吃。
我聽說隋煬帝好大喜功,想效仿漢武帝開疆拓土,此次,他們征服了吐谷渾,嘗到了甜頭,又打算興兵攻打高句麗。」
「隋煬帝打算東征高句麗?」
「是的。」
契丹酋主低頭想了想,說:「高句麗與我們是鄰邦,唇亡則齒寒啊。」
「你說得沒錯,正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件事我要向你說清楚,那隋朝的程咬金把我們的獨角神獸給殺死了。」
「什麼!獨角神獸也被他們給殺了?那可是我們契丹的圖騰啊,有神獸在,可以保佑我們契丹平安無事,神獸一死,主大不吉呀,他們這樣做也太過分了!」契丹酋主聽了之後,十分驚慌,怒不可遏地說道。
「如今的隋煬帝征服了吐谷渾,目空一切,哪裡會把我們這漠北小邦放在眼裡呢?」
「兄弟,那麼依你之見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如出奇兵突襲營州,我料隋朝必定不會防備,我們可一鼓作氣拿下營州。東突厥和我們交好,我們可以遣使和東突厥打聲招呼,以防不測。
你想一想,如果我們原地固守,不趁機開疆拓土的話,終究有一天,會被隋朝所滅,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奮起一搏!」
契丹酋主點頭說道:「這倒不是為一個辦法。不過,你的身體十分虛弱,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好好養傷吧!」
「我的傷是好不了了,我聽說戰國時期,秦國有一位君王秦武王嬴盪,也是一位大力士。
有一次,他帶著幾位勇士去舉武文赤鼎,結果,砸傷了自己的腳,當天夜裡就死了。
我這已經算是奇蹟了,可能上天是有意讓我回來和你說這一番話吧。」
其實,契丹酋主也看出耶律中是好不了了,又寬慰了他幾句,離開了營帳。
果然,沒過幾天,耶律中一命嗚呼了。
契丹酋長痛哭流涕,發誓要為他報仇雪恨。
契丹酋長厚葬了耶律中之後,祭祀天地,興兵四萬進犯大隋。
果然不出耶律中所料,隋朝沒有防備,契丹精騎十分驍勇,所向披靡,郡縣的守將哪裡是他們的對手。
很快,契丹便打下了營州。
契丹攻取營州,意義非同一般。
營州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還是控制高句麗、突厥、契丹等多個國家的重要區域,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契丹得到營州之後,進可攻,退可守。
營州一失,大隋震動。
顯仁宮。
隋煬帝背著手在宮殿裡來回直溜。
時間不長,通事謁者韋雲起來了。
只見他身高八尺有餘,頭戴官帽,體型健碩,五官端正,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留有鬍鬚。
韋雲起趴在地上叩頭:「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免禮平身!」隋煬帝說。
「不知陛下詔我前來何事?」韋雲起站起身來,從容鎮定地問道。
「契丹發不義之兵,犯我大隋邊境,現在已把營州奪了去,你可知道?」
「微臣已經聽說了此事。」
「你有何良策破敵?」
「敢問陛下打算怎麼辦?」韋雲起反問道。
「朕打算從關中召集十萬府兵,前去攻打契丹。」
韋雲起聽了之後,哈哈一笑說:「陛下,微臣以為不可。」
「哦?有何不可?」
「在我們大隋的周邊有很多胡人,比如西突厥、東突厥、靺鞨、契丹、室韋、高句麗等等,他們對我們大隋的臣服往往都是表面的,內心往往各懷心思。
我們若率兵去攻打,在此期間,倘若有其他的國家趁機進犯,又該怎麼辦呢?
契丹鐵騎驍勇異常,即使我們派十萬大軍過去,能否取得勝利,還是個未知數。
況且路途遙遠,糧草輜重運送起來也不方便。」韋雲起分析說道。
「那麼,依愛卿之意如何?」
「我的意思是以胡制胡。」
「此話怎講?」
「東突厥啟民可汗受了我們大隋很多的恩惠,一直臣服於我們大隋,而且,他還是大隋的女婿,義成公主嫁給了他。
如今,我們大隋遇到了困難,去找他借點兵馬,攻打契丹,我想他應該不會拒絕的。
這樣一來,不用我們大隋出一兵一卒,倘若能把契丹打跑,收回營州,那是最好;
即便是兩敗俱傷,或者萬一失敗了,對於我們大隋來說,也沒什麼損失!」
「主意倒是不錯,」隋煬帝說,「只怕那啟民可汗不願借兵!」
「請陛下放心,天威在上,皇恩浩蕩,他是非借不可。」
「那麼,你需要帶多少兵馬前去?」
「既然去借兵,我想兵馬就不用帶了,我想請陛下借調幾個人給我。」
「哦?不知你想借誰?」
「我聽說朝廷上次面向天下的英雄召開比武大會,選出幾位英雄好漢,而且,他們在攻打吐谷渾的戰鬥中,表現突出。
因此,我想請陛下把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單雄信、尤俊達、齊國遠、李如輝、魯明星、魯明月借調給我。」韋雲起說道。
隋煬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好,就依你!」
晚上。
邦潤客棧。
程咬銀在二樓的一個包廂里請司馬婉兒喝酒。
現在已經到了初秋的季節,司馬婉兒今天打扮得格外艷麗。
一身綠色的長裙,腰裡束著絲帶。描眉,擦粉,看上去,十分嫵媚,楚楚動人。
她輕撫鬢髮,一笑說:「你小子,還算有點良心,我以為你到外面轉了一圈,認識了吐谷渾的哪位公主,就把我給忘了呢。」
「哪能呢?我一個女人也沒認識啊。」
「是嗎?恐怕你認識了,也不會告訴我。」司馬婉兒嬌嗔道。
「哪有?」
程咬銀便把他最近在外面的經歷向司馬婉兒講述了一遍。
司馬婉兒瞪大了眼睛,聽得津津有味。
「小子,這麼一說,你行啊,有兩下子嘛,這次你立的功勞可不小啊,怎麼只升了個火長?」
程咬銀苦笑一聲,說道:「朝中無人,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什麼火頭兵,火長,在我看來都一樣,要不是因為我哥,我都打算辭去職務回老家去了。」
「你哥更厲害,立的功勞更大。不過,你說的也是,如今的這個朝廷,如果朝中沒人的話,是很難升遷的。
你原本只是你一個人,現在手下有十名軍士,你的規模擴大了十倍,這升遷的速度也就算不錯了。」司馬婉兒打趣他說。
「你可拉倒吧,我覺得一名火長還不如一名火頭兵自由、安全一些呢,火頭兵是管後勤的,燒水做飯的,不用衝鋒陷陣。
那火長可就不一樣了,遇到敵情必須以身作則,衝鋒在前,否則,手底下的十個兵都看著你呢。」
司馬婉兒聽了,笑著點了點頭,說:「你說的有道理,是這麼個理。此次朝廷征伐吐谷渾,能夠如此順利,你們兄弟倆是出了力的,功勳卓著,照我說,就是封你們做個將軍,也不算過分。」
「若是在以前我倒是有點感興趣,可是,現在你看看楊素、高熲、宇文愷、賀若弼和魚贊等這些人,曾經都為大隋立下過汗馬功勞,可是,到頭來又是個什麼結局呢?」
「確實,官場如戰場,無論你過去有多少功勞,如果有哪一件事沒有處理好,惹惱了皇上,輕者腦袋搬家,重者禍滅九族,」司馬婉兒說,「其實,我也早都不想在內外侯官里待著了,只是因為我爹是宇文化及的屬下,不便離開。
我聽說宇文化及對你們兄弟倆所立的功勞十分妒忌,你們可要小心著點兒。」
「啥意思?宇文化及是要派你來抓我的嗎?」
「那倒沒有,我只是提醒你。」
「假如有一天,宇文化及讓你來抓我,你怎麼辦呢?」程咬銀故意說道。
「那我便棄官不做,與你一起逃跑。」司馬婉兒認真地說道。
那名契丹使者的營帳。
契丹酋主聽說契丹使者參加西域諸國大會之後,身受重傷回來了,親自前來看望。
原來那契丹使者非是旁人,乃是契丹酋主的堂弟,名叫耶律中。
契丹酋主來到耶律中的榻前,一看他面色蒼白,面無人色,雙眉緊蹙,看樣子痛苦不堪。
契丹酋主握住他的手,關心地問道:「兄弟,你的傷勢怎麼樣了?」
「哥,兄弟我恐怕是不行了。」耶律中哭著說。
「你不要太過悲觀,請允許我看看你的傷勢。」
這時,有人掀開耶律中的被子,契丹酋主一看,大吃了一驚。
原來耶律中的左腿膝蓋以下,幾乎都沒有了。
耶律中在臨行之前,活蹦亂跳的,現在丟了半條腿回來了,怎能叫他做兄長的不心疼呢?
「兄弟,是誰把你傷成這個樣子的?」契丹酋主關切地問道。
「是隋朝的將軍單雄信。」
「我們與大隋之間何仇何恨?他為何要對你下此毒手?」
「哥,說來說去,還是因為我們契丹國力弱小,大隋強大,他們根本不把我們契丹放在眼裡。
隋朝建立前,我們契丹曾陷入到突厥和北齊的爭奪之中;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對我們進行招撫,拉攏,我們契丹逐漸擺脫突厥和高句麗的控制,開始依附於隋朝。
可是,如今隋文帝駕崩了,隋煬帝繼位,他和他的父親可大不一樣。
他對我們契丹很是敵視,如果我們契丹再一味地依附於隋朝的話,恐怕不會有好果子吃。
我聽說隋煬帝好大喜功,想效仿漢武帝開疆拓土,此次,他們征服了吐谷渾,嘗到了甜頭,又打算興兵攻打高句麗。」
「隋煬帝打算東征高句麗?」
「是的。」
契丹酋主低頭想了想,說:「高句麗與我們是鄰邦,唇亡則齒寒啊。」
「你說得沒錯,正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件事我要向你說清楚,那隋朝的程咬金把我們的獨角神獸給殺死了。」
「什麼!獨角神獸也被他們給殺了?那可是我們契丹的圖騰啊,有神獸在,可以保佑我們契丹平安無事,神獸一死,主大不吉呀,他們這樣做也太過分了!」契丹酋主聽了之後,十分驚慌,怒不可遏地說道。
「如今的隋煬帝征服了吐谷渾,目空一切,哪裡會把我們這漠北小邦放在眼裡呢?」
「兄弟,那麼依你之見該怎麼辦呢?」
「我們不如出奇兵突襲營州,我料隋朝必定不會防備,我們可一鼓作氣拿下營州。東突厥和我們交好,我們可以遣使和東突厥打聲招呼,以防不測。
你想一想,如果我們原地固守,不趁機開疆拓土的話,終究有一天,會被隋朝所滅,與其坐而待斃,不如奮起一搏!」
契丹酋主點頭說道:「這倒不是為一個辦法。不過,你的身體十分虛弱,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好好養傷吧!」
「我的傷是好不了了,我聽說戰國時期,秦國有一位君王秦武王嬴盪,也是一位大力士。
有一次,他帶著幾位勇士去舉武文赤鼎,結果,砸傷了自己的腳,當天夜裡就死了。
我這已經算是奇蹟了,可能上天是有意讓我回來和你說這一番話吧。」
其實,契丹酋主也看出耶律中是好不了了,又寬慰了他幾句,離開了營帳。
果然,沒過幾天,耶律中一命嗚呼了。
契丹酋長痛哭流涕,發誓要為他報仇雪恨。
契丹酋長厚葬了耶律中之後,祭祀天地,興兵四萬進犯大隋。
果然不出耶律中所料,隋朝沒有防備,契丹精騎十分驍勇,所向披靡,郡縣的守將哪裡是他們的對手。
很快,契丹便打下了營州。
契丹攻取營州,意義非同一般。
營州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還是控制高句麗、突厥、契丹等多個國家的重要區域,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契丹得到營州之後,進可攻,退可守。
營州一失,大隋震動。
顯仁宮。
隋煬帝背著手在宮殿裡來回直溜。
時間不長,通事謁者韋雲起來了。
只見他身高八尺有餘,頭戴官帽,體型健碩,五官端正,眉分八彩,目若朗星,留有鬍鬚。
韋雲起趴在地上叩頭:「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免禮平身!」隋煬帝說。
「不知陛下詔我前來何事?」韋雲起站起身來,從容鎮定地問道。
「契丹發不義之兵,犯我大隋邊境,現在已把營州奪了去,你可知道?」
「微臣已經聽說了此事。」
「你有何良策破敵?」
「敢問陛下打算怎麼辦?」韋雲起反問道。
「朕打算從關中召集十萬府兵,前去攻打契丹。」
韋雲起聽了之後,哈哈一笑說:「陛下,微臣以為不可。」
「哦?有何不可?」
「在我們大隋的周邊有很多胡人,比如西突厥、東突厥、靺鞨、契丹、室韋、高句麗等等,他們對我們大隋的臣服往往都是表面的,內心往往各懷心思。
我們若率兵去攻打,在此期間,倘若有其他的國家趁機進犯,又該怎麼辦呢?
契丹鐵騎驍勇異常,即使我們派十萬大軍過去,能否取得勝利,還是個未知數。
況且路途遙遠,糧草輜重運送起來也不方便。」韋雲起分析說道。
「那麼,依愛卿之意如何?」
「我的意思是以胡制胡。」
「此話怎講?」
「東突厥啟民可汗受了我們大隋很多的恩惠,一直臣服於我們大隋,而且,他還是大隋的女婿,義成公主嫁給了他。
如今,我們大隋遇到了困難,去找他借點兵馬,攻打契丹,我想他應該不會拒絕的。
這樣一來,不用我們大隋出一兵一卒,倘若能把契丹打跑,收回營州,那是最好;
即便是兩敗俱傷,或者萬一失敗了,對於我們大隋來說,也沒什麼損失!」
「主意倒是不錯,」隋煬帝說,「只怕那啟民可汗不願借兵!」
「請陛下放心,天威在上,皇恩浩蕩,他是非借不可。」
「那麼,你需要帶多少兵馬前去?」
「既然去借兵,我想兵馬就不用帶了,我想請陛下借調幾個人給我。」
「哦?不知你想借誰?」
「我聽說朝廷上次面向天下的英雄召開比武大會,選出幾位英雄好漢,而且,他們在攻打吐谷渾的戰鬥中,表現突出。
因此,我想請陛下把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單雄信、尤俊達、齊國遠、李如輝、魯明星、魯明月借調給我。」韋雲起說道。
隋煬帝一聽,哈哈大笑,說:「好,就依你!」
晚上。
邦潤客棧。
程咬銀在二樓的一個包廂里請司馬婉兒喝酒。
現在已經到了初秋的季節,司馬婉兒今天打扮得格外艷麗。
一身綠色的長裙,腰裡束著絲帶。描眉,擦粉,看上去,十分嫵媚,楚楚動人。
她輕撫鬢髮,一笑說:「你小子,還算有點良心,我以為你到外面轉了一圈,認識了吐谷渾的哪位公主,就把我給忘了呢。」
「哪能呢?我一個女人也沒認識啊。」
「是嗎?恐怕你認識了,也不會告訴我。」司馬婉兒嬌嗔道。
「哪有?」
程咬銀便把他最近在外面的經歷向司馬婉兒講述了一遍。
司馬婉兒瞪大了眼睛,聽得津津有味。
「小子,這麼一說,你行啊,有兩下子嘛,這次你立的功勞可不小啊,怎麼只升了個火長?」
程咬銀苦笑一聲,說道:「朝中無人,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什麼火頭兵,火長,在我看來都一樣,要不是因為我哥,我都打算辭去職務回老家去了。」
「你哥更厲害,立的功勞更大。不過,你說的也是,如今的這個朝廷,如果朝中沒人的話,是很難升遷的。
你原本只是你一個人,現在手下有十名軍士,你的規模擴大了十倍,這升遷的速度也就算不錯了。」司馬婉兒打趣他說。
「你可拉倒吧,我覺得一名火長還不如一名火頭兵自由、安全一些呢,火頭兵是管後勤的,燒水做飯的,不用衝鋒陷陣。
那火長可就不一樣了,遇到敵情必須以身作則,衝鋒在前,否則,手底下的十個兵都看著你呢。」
司馬婉兒聽了,笑著點了點頭,說:「你說的有道理,是這麼個理。此次朝廷征伐吐谷渾,能夠如此順利,你們兄弟倆是出了力的,功勳卓著,照我說,就是封你們做個將軍,也不算過分。」
「若是在以前我倒是有點感興趣,可是,現在你看看楊素、高熲、宇文愷、賀若弼和魚贊等這些人,曾經都為大隋立下過汗馬功勞,可是,到頭來又是個什麼結局呢?」
「確實,官場如戰場,無論你過去有多少功勞,如果有哪一件事沒有處理好,惹惱了皇上,輕者腦袋搬家,重者禍滅九族,」司馬婉兒說,「其實,我也早都不想在內外侯官里待著了,只是因為我爹是宇文化及的屬下,不便離開。
我聽說宇文化及對你們兄弟倆所立的功勞十分妒忌,你們可要小心著點兒。」
「啥意思?宇文化及是要派你來抓我的嗎?」
「那倒沒有,我只是提醒你。」
「假如有一天,宇文化及讓你來抓我,你怎麼辦呢?」程咬銀故意說道。
「那我便棄官不做,與你一起逃跑。」司馬婉兒認真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