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程咬銀答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十名歌女在紅地毯上跳起了舞蹈,她們一個個長得貌美如花,身段窈窕,婀娜多姿,舞步輕盈,舞態生風。

  她們年輕美麗,皮膚白淨,眼神靈動,眼眸里迸發出攝人心魂的魔力。

  那些西域諸國的君主和使者何曾見過這麼多的中原美女,一個個眼花繚亂,哈喇子流了一地。

  一曲舞罷,眾美女都退了下去。

  眾人意猶未盡,期待著下一次的表演。

  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一使眼色,手下有一相國名叫林肅,站起身來說道:「尊敬的大隋皇帝,我乃是西突厥一名不經傳的文官,閒暇之時,我也比較喜歡讀一些中原的人書,現在,有幾個問題不太明白,想請教一下。」

  眾人一聽,心裡都明白,他這哪裡是請教,分明就是一種挑戰。

  隋煬帝也熟讀經史,文學素養也是不差。但是,他身為天子怎麼能回答他的問題呢?

  換一句話說,萬一答不上來,那豈不是顏面掃地,威儀盡失?

  此次西行,像裴矩和蘇威這些大臣都沒來,來了一個段文振還是個武將。

  因此,隋煬帝心裡也有點發虛,這讓誰去應對他好呢?

  此時,坐在他旁邊的宇文述,小聲地對楊廣說:「陛下,我手下有一名火長名叫程咬銀,頗有辯才,不如讓他出去一試。」

  程咬銀因出使西突厥和攻占曼頭城有功,已從一名火頭兵提拔為一名火長,手下管著十名軍士。

  「火長?」

  「是的。」

  「他的身份是不是也太卑微了點兒?」

  「他的身份是不高,不過他的哥哥是副先鋒程咬金。如果我們不說的話,對方也不知道他的身份。」

  因此次吐谷渾之戰,隋煬帝也聽說了程咬金和程咬銀兄弟倆的名字,心想那些大儒都不在身邊,身邊的武將又胸無點墨,於是,說道:「好吧,那就讓他試試吧。」

  「宣程咬銀上前答辯。」有隨行的太監張成高聲喊道。

  此刻程咬銀正帶著十名軍士在下面巡邏,忽聽張成宣他覲見,他趕緊換了身衣服,來到了眾人的面前。

  宇文述見程咬銀來了,起身離座,迎了上去,拉住他的手小聲地把林肅要發難一事向他訴說了一遍。

  「老將軍,我並無真才實學,恐怕擔不起這個重任。」程咬銀說。

  「你就不必推辭了。我知道你讀了不少書,先抵擋一陣再說吧。」

  「是。」

  程咬銀硬著頭皮答應了,他心想自己的前身在上學之時最煩的就是語文,看到那些詩詞歌賦腦袋都疼,早知如此,就多背一些了,書到用時方恨少,這話是一點也不假呀。

  泥撅處羅可汗自然是認識程咬銀的,向他點了點頭。

  林肅見來了一個俊美的少年,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說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一表人才,既然宇文老將軍推薦你,說明你不是等閒之輩呀。」

  「林相國,您過獎了,我還要向您多多學習。」程咬銀說道。

  「我這裡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下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這道題的難度很大,字數較多,而且「江樓」和「江流」之間暗含著一定的聯繫。

  隋朝的官員都替程咬銀捏了一把汗。

  程咬銀略加思索,答對道:「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好!」在場的眾人無不拍案叫絕。

  林肅見自己出的對聯,沒有難倒程咬銀,把話鋒一轉,問道:「你可知道匈奴是怎樣崛起的?」

  「匈奴有一單于名叫冒頓,他憑藉著自己手下的一萬騎兵,橫掃整個草原,最後統一了北方。

  不過,冒頓單于之所以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崛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正在發生內戰,先是抗秦,再是楚漢之爭,無暇顧及北方,否則的話,冒頓也不可能發展得那麼順利。」

  「你說得很好,我再請問你,你認為匈奴和大漢誰更厲害呢?」林肅問道。

  這個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在問匈奴和大漢的強弱對比,其實暗指西域諸國與大隋之間關係。

  程咬銀自然明白他話中的含義,說道:「那自然是大漢厲害。」


  「是嗎?」林肅冷笑了一聲,「據我所知,想當初,漢高祖劉邦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被冒頓單于圍困在白登山上達七天之夜之久,如果不是陳平獻計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那一次,漢高祖恐怕就回不去了。」

  林肅在西域諸國國王和使者的面前說這樣的話,不無挑釁和煽動之意。

  「你說錯了,漢高祖並非懼怕冒頓單于,而是因為中原地區三年抗秦,四年滅項,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

  如果和一旦和匈奴開戰的話,那麼,最終受苦受難的還是老百姓。

  漢高祖體恤百姓,不願意和匈奴發動戰爭,因此,兩家罷兵,和親,劃界而治。

  數十年後,匈奴屢次侵犯漢朝的邊境,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和李廣等把匈奴一直趕到了漠北。

  後來,匈奴逐漸銷聲匿跡了,而中原地區雖然王朝更迭,依然始終由漢人在主宰著,由此可見,匈奴終究不是大漢的敵手。」

  林肅聽了之後,無言以對。

  程咬銀的一席話為大隋保住了顏面,隋煬帝很是滿意。

  此時,一名契丹使者,走上前來,向隋煬帝躬身施禮,說道:「他們這些文人打口水仗,毫無意義,我這裡有一神獸,想請隋朝的官員們鑑別一下,看看是否識得。」

  「神獸?」隋煬帝聽了,也覺得很是好奇。

  「是的。」

  「神獸在何處?」

  只見契丹使者把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放在口中吹了一個響哨,時間不長,有二十名契丹軍士推上來一輛大車,車上有一個長方體的大鐵籠子,在鐵籠子的上面,用黑布蓋著,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看上去,十分沉重的樣子。

  那二十名契丹軍士,把那輛大車推到中央位置,契丹的使者吩咐一聲,把大鐵籠子從車上卸下來了。

  契丹軍士又把鐵籠子上面的黑布扯掉。

  眾人閃目觀看,只見這鐵籠子也真夠大的,長約兩丈,高一丈,寬一丈。

  鐵籠子都是由像擀麵杖那麼粗的鐵條組建而成,鐵條與鐵條之間的距離不超過十公分,在鐵籠子的正上方有頂蓋蓋著,毫無疑問這個鐵籠子非常堅固。

  眾人再向鐵籠子裡觀看,發現裡面有一頭怪獸。

  那怪獸體大如牛,十分健壯,外形類似麒麟,有長長的尾巴和四隻蹄子,額頭上長有一隻尖尖的角,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面相十分兇惡,鼻子長得像牛鼻子,還有兩根長長的鬍鬚,牙齒尖銳鋒利。

  契丹使者環視四周,得意地問道:「隋朝的官員們,你們之中有誰能認識這神獸?」

  說它是馬不是馬,說它是大象,也不是大象,像麒麟又不是麒麟,自然,更不是獅子和老虎,眾人皆不認識這是什麼怪獸。

  隋煬帝也不認識,他心裡一陣著急,如果隋朝的官員都不識得這個怪獸的話,無疑就等於丟了面子,失去了大國的威儀。

  此時,但見程咬金樂呵呵地走了上來,圍著那個大鐵籠子,轉了兩圈。

  那名契丹使者翻眼看了看老程,問道:「你識得這神獸?」

  「不瞞你說,這玩意兒,我好像在哪裡見過?」老程笑道。

  「哦?既然你見過,那你可知道它叫什麼名字?」

  「我看不如這樣吧,咱倆每人拿一根筆,一張紙,把這怪獸的名字寫在紙上,然後,放一起,再請人出來核對,防止我說對了,你也不承認。」

  契丹使者一想,這人真有意思,如果你真說對了,我豈有不承認之理,但是,既然程咬金提出來了,他也就照著做了。

  兩個人都拿過紙和筆寫在了紙上,然後,請出伊吾王和高昌王出來見證。

  只見二人紙上寫的都是「獨角獸獬豸」。

  頓時現場掌聲雷動,為程咬金答對了喝彩叫好。

  「這位將軍敢問你尊姓大名?」契丹使者問道。

  「在下程咬金。」

  「既然你能識得神獸,那麼,你能制服得了它嗎?」

  「使者先生,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瞞你說,這神獸性情兇惡,如果遇到人的話,定會置他於死地,不知,你可敢進去與他斗上一斗?」

  契丹使者說實話,其實居心叵測,是很惡毒的。

  如果程咬金膽怯不敢進入籠中與獨角獸搏鬥的話,那麼,大隋朝便丟失了顏面;

  可是,如果萬一程咬金答應下來,進入鐵籠之中,那麼,必死無疑。

  程咬金看了看契丹使者,點了點頭,說道:「好吧,那麼,我就進入鐵籠之中,與它斗上一斗!」

  契丹使者一聽,笑了,說道:「你果然是個壯士,不過,我們醜話說在先:第一,這是你自願進入鐵籠的,萬一你受傷了,或者是被獨角獸撞死或踩死,我契丹國不負任何責任;第二,因為獨角獸沒有任何兵器,你也不得攜帶任何兵器進入鐵籠之中,連一把匕首都不可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