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鐵勒來犯
洛陽城西,顯仁宮。
隋大業元年,顯仁宮與洛陽城同時興建,該宮殿是僅次於西漢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園林。
剛一改元,楊廣便命楊素為營建東都大監,和宇文愷、封德彝一起負責營建顯仁宮,征長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佳木異草充實其中。
從全國徵調了數百萬民工修建顯仁宮,工程浩大,耗費的人力、財力無法計算。
楊素為了趕進度,驅趕民工日夜不停地勞作,加上瘟疫,竟然死了幾十萬民工。
因為死的人太多了,楊素不敢向朝廷奏報。
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楊廣得知後,十分震怒,因為這件事和楊素鬧得很不愉快,他恨楊素知情不報,讓他結怨於天下。
後來,楊素生病了,楊廣表面上讓太醫去替他醫治,背後卻經常會詢問太醫楊素死了沒有。
楊素聽說後,大為恐懼,預感到將會有滅頂之災。
有一次,楊玄感把煎熬好的湯藥端給了楊素,楊素卻一下子把藥碗打翻了,藥灑了一地。
楊玄感大吃了一驚,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嚇得跪伏在地上。
從那以後,楊素拒不服藥,楊玄感也沒辦法,急得把他叔叔楊約找來了。
楊約勸說道:「哥,你生了病,不吃藥怎麼能好呢?」
「我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當初,陛下讓我修建顯仁宮,工程巨大,皇上給的工期短,伙食又不行,再加上趕上了瘟疫,日夜趕工,怎麼可能不死人?
現在,又怪我死人死的太多了。如果用我一個人的性命能夠換回我們全族人的性命,倒也值得。」
「哥,事情恐怕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你先把身體醫治好再說。」
楊素仍然不吃藥,病情逐漸加重,他把楊玄感和楊積善他們兄弟幾人叫到面前說道:「我死之後,不准你們有任何怨言,要一心一意地侍奉皇上,千萬不要說什麼為我報仇之類的話,否則的話,我就是死了,也不瞑目。」
「知道了,爹。」
楊玄感和楊積善等兄弟數人都跪在榻前痛哭。
不久,楊素病逝了。
此時的隋煬帝楊廣在顯仁宮中卻無心欣賞這巍峨的宮殿。
他眉頭緊鎖,背著手在大殿之中來回直溜。
因為,有哨探來報,鐵勒部率軍突襲了敦煌,敦煌告急。
隋煬帝心想這鐵勒真是可惡。
如今好不容易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正準備征伐吐谷渾,這鐵勒卻從中搗亂。
「裴矩來了沒有?」
「已經派人去請了,還沒有到。」有侍衛回答道。
「再去催。」
「是。」
侍衛答應了一聲,轉身剛要出去,迎面正好碰到裴矩來了。
裴矩很小的時候,父親裴訥之便過世了,他由伯父裴讓之撫養成人。
他喜愛讀書,勤奮好學,文章華美,頗有膽識和心計。
此時的他已經六十歲了,但是,身體依然健康,步履矯捷。
隋煬帝命他擔任民部尚書之職,負責管理敦煌及西域諸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裴矩進殿之後,趴在地上磕頭。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裴矩站起身來之後,從懷中拿出《西域圖記》三卷獻給了隋煬帝:「陛下,此書已經完成,其中記載了四十四個國家的國情,並且,每個國家都繪有地圖,山川、河流、草原和沼澤等,上面都有詳細記載。」
「你功德無量啊。賜坐!」
隋煬帝如獲至寶,因為他知道只要有了這三卷書,就等於經營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的宏偉藍圖完成一半的工作了。
「陛下吩咐老臣的事情,老臣自當盡心竭力完成。」
「現在有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請你為我分憂。」
「陛下所說的,莫不是鐵勒來犯敦煌一事?」
「正是。如今我們已經集結了二十萬兵力,打算由宇文述和楊雄率軍去征伐吐谷渾,朕已下旨召開比武大會,選拔了先鋒大將翟讓和副先鋒程咬金,出兵在即,可是,如果分兵拒敵的話,恐怕很難有勝算的把握。」隋煬帝憂慮地說道。
裴矩沉思了片刻說道:「陛下雄才大略,考慮周詳,布置妥當,前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如今,放眼周邊,突厥我們已經安撫好了,同時,高昌、伊吾已經和我們達成協議,一起攻打吐谷渾。
吐谷渾為了表示友好,也送王子到長安來做人質。所有的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至於鐵勒部攻打敦煌,老臣以為應該問題不大。」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也不可大意呀。
鐵勒部,這個胡族原本夾於東、西突厥之間,一直依附於我們大隋,沒想到他們逐漸由弱變強,如今的實力僅排在東、西突厥之後。
此次,他們膽敢犯我邊境攻打敦煌,定是有備而來啊。」
「陛下勿憂,老臣願意出使鐵勒,和他們的首領談一談,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讓他們率眾來降。」
「這——,」隋煬帝猶豫了一下,「你此次出使鐵勒,十分兇險,你有把握嗎?」
「請陛下放心,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老臣就是冒點風險,也算不得什麼!」
敦煌。
鐵勒部大帳。
乙失缽可汗正在和他的兄弟契苾歌楞商量軍情。
乙失缽得意地說道:「此次,我們出兵攻打大隋,沒想到他們毫無防備,我們占領了幾座城池,奪得了許多財物,還有三十名婦女,其中有十位女子頗有姿色,回頭分五個美女給你享樂。」
「哥,此次興兵我們只是僥倖取勝,我們兩處的兵馬加在一起不過三四萬人馬,如果真的要和大隋開仗的話,怎麼能是大隋的對手呢?
要知道隋煬帝曾經親率五十二萬大軍攻打南陳,南陳那麼大的國家,他只用了兩個月,便平定了。
那楊廣可不是等閒之輩呀,如果大隋集中兵力向我們鐵勒用兵的話,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呀。」契苾歌楞說道。
乙失缽聽他這麼一說,好比是冷水潑頭,額頭上也冒了冷汗:「兄弟,你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那依你之見,我們該怎麼辦呢?」
「哥,依我之計,把奪過來的城池還給他們,所得的財物原封不動地送回去,再把那些女人遣散回家。」
「這——,」乙失缽猶豫了,很顯然他捨不得,也不甘心,「那些漂亮的女人都是到嘴的肥肉啊,難道就這樣吐出去了嗎?」
「你還是先保命要緊吧,等咱們和大隋消除了誤會,回去之後,你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而且,這件事不可拖延,我們要儘快解決,否則,等來的將是隋朝的大軍!」
乙失缽依然很糾結。
就在這時有一名軍士來到帳中稟報說:「可汗,隋朝派使者來了。」
乙失缽聽了之後,先是一愣,問:「隋朝派使者到我們這裡來幹什麼?不見!」
「是!」
那名軍士答應了一聲,轉身剛要出去。
「且慢!」契苾歌楞叫住了他,「隋朝的使者一共有多少人?」
「單人獨騎?」
「就來了一個人?」
「是的。」
契苾歌楞轉過臉來對乙失缽說:「哥,隋朝就派了一名使者,我看不如見見得好,先聽他說些什麼,如果說得有道理,我們聽一聽;
如果說得沒道理,再把他轟走也不遲。」
「好吧,調集一百名侍衛過來,以壯聲勢!」乙失缽說道。
「是!」
時間不長,裴矩來到了帳外。
他見帳外有上百名的侍衛分列在兩旁,一個個全身盔甲,腰懸佩刀,面無表情。
裴矩無所畏懼,昂首挺胸,從侍衛們的中間走了進來。
乙失缽身材高大,身穿奇裝異服,頭上戴著金盔,留著三綹鬍鬚,劍眉,鷹眼,鷹鉤鼻,相貌看上去和中原人大不相同,兩隻耳朵上墜著碩大的金環,顯得十分勇猛、陰狠。
但見他坐在大帳中的正座之上,左手拿著一把刀,右手拿著一塊抹布,正在擦那把刀的刀刃,那刀寒氣逼人,閃閃發光。
裴矩躬身施禮,不卑不亢地說道:「外臣裴矩見過可汗。」
乙失缽並未還禮,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問道:「你莫不是來做說客的嗎?」
「正是。」裴矩坦然回答道。
「那麼,你說說看,如果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也就罷了,否則的話,我這把刀已經有很久沒有飲人血了,正缺少一顆頭顱試刀!」
裴矩笑道:「依我看,可汗的這把刀還是留著自斬頭顱吧!」
「你!」乙失缽想要發作,但是,礙於情面,忍了又忍,「我念你是隋朝的使臣,不與你一般見識,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可汗,請問,難道你們還懼怕我一儒生嗎?」
「我何懼之有?」乙失缽冷笑道。
「既然不懼,為何要在大帳內外聚集這麼多的侍衛?」
「這——。」乙失缽和契苾歌楞對看了一眼,然後,把手一揮,那些侍衛都退出了帳外。
「現在你可以說了。」
「多年以來,你們一直受到突厥和吐谷渾的欺負,後來,你們和我們大隋交好,在我們大隋的大力支持下,你們終於擺脫了他們的欺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
如今,我大隋在兩代皇帝的精心治理之下,國富民強,軍事實力更是今非昔比,不瞞你們說,此次徵集了四十萬大軍,並且聯合了突厥、高昌和伊吾,準備攻打吐谷渾。
可是,你們背信棄義,竟然趁其不備,攻打我們敦煌,侵擾我大隋的邊境,請問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說你們要恩將仇報嗎?」
「呃——,」乙失缽自覺理虧,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疑惑地問道,「你們此次集結了四十萬的兵力?」
「是的,這只是關中一帶的軍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軍隊,仍有百萬!」
乙失缽聽了之後,暗自心驚。
「可汗,朝廷把敦煌交給我來治理,你們卻要來侵犯敦煌,這讓我如何向朝廷交代?
我想你應該知道,前不久突厥的啟民可汗到我朝來朝貢,兩國修好!
我可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們決意要和我們大隋對抗的話,那麼,我大隋的皇帝只要派一使者和突厥啟民可汗打一聲招呼,便可聯合起來,將你們鐵勒部一舉全殲,你們信也不信?
到那時,你們兄弟倆就是想活命,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乙失缽一聽,脊樑溝冒涼氣,契苾歌楞也向他點了點頭。
乙失缽趕緊把刀插入刀鞘,站起身來,向裴矩賠禮道歉:「裴大人,我乃是塞外一粗野之人,不懂禮數,還望大人見諒!來人,賜坐,獻茶!」
「謝座!」裴矩也不客氣,四平八穩地坐下了。
「裴大人,我們一直和大隋友好相處,可是,不久前,有小人薩布從中挑撥,我一時糊塗,做出了蠢事,現在想來,也是後悔不已,」乙失缽說到這裡,向帳外喊了一聲,「來人!」
此時,從帳外走進兩名盔甲武士,說:「可汗,請吩咐!」
「去把薩布給我押過來!」
「是!」兩名盔甲武士答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長,把薩布押了過來。
乙失缽把文案一拍,怒道:「薩步,因為你,差點誤了大事,讓我鑄成大錯,你真是個禍國殃民的小人,來呀,把他給我推出去,殺了!」
薩布一聽,嚇得面如土色,連聲喊冤:「可汗,我建議你們攻打敦煌,也是為你們著想啊,請你饒過我吧。」
乙失缽根本不予理會,把臉一沉:「推出去,殺!」
片刻過後,只聽「啊」的一聲慘叫,薩步的人頭被砍了下來。
乙失缽處理完了薩步之後,再次躬身施禮:「請裴大人教我該如何處理此事。」
裴矩見乙失缽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不過,還算誠懇,他點了點頭,說道:「你不必過於自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能聽進去我所說的話,我倒是有個建議。」
「裴大人請說,我洗耳恭聽!」
「請你們把從我們大隋得到的城池、財物、還有婦女全部送還給大隋,並且,賠償一切損失。」
「這個沒問題。」
「然後,我就可以向皇帝建議,赦免你們的過錯,但是你們必須立一功相抵,讓你們擔任攻打吐谷渾的先鋒,這樣一來,你們的損失可以從吐谷渾那裡得到彌補。」
乙失缽和契苾歌楞聽了之後,大喜,鐵勒本長期受吐谷渾盤剝,心裡早有怨氣,此次,攻打吐谷渾,一可與隋解怨,結為友好的鄰邦;二可滅亡吐谷渾,得其牛羊,可謂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隋大業元年,顯仁宮與洛陽城同時興建,該宮殿是僅次於西漢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園林。
剛一改元,楊廣便命楊素為營建東都大監,和宇文愷、封德彝一起負責營建顯仁宮,征長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佳木異草充實其中。
從全國徵調了數百萬民工修建顯仁宮,工程浩大,耗費的人力、財力無法計算。
楊素為了趕進度,驅趕民工日夜不停地勞作,加上瘟疫,竟然死了幾十萬民工。
因為死的人太多了,楊素不敢向朝廷奏報。
可是紙是包不住火的,楊廣得知後,十分震怒,因為這件事和楊素鬧得很不愉快,他恨楊素知情不報,讓他結怨於天下。
後來,楊素生病了,楊廣表面上讓太醫去替他醫治,背後卻經常會詢問太醫楊素死了沒有。
楊素聽說後,大為恐懼,預感到將會有滅頂之災。
有一次,楊玄感把煎熬好的湯藥端給了楊素,楊素卻一下子把藥碗打翻了,藥灑了一地。
楊玄感大吃了一驚,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嚇得跪伏在地上。
從那以後,楊素拒不服藥,楊玄感也沒辦法,急得把他叔叔楊約找來了。
楊約勸說道:「哥,你生了病,不吃藥怎麼能好呢?」
「我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當初,陛下讓我修建顯仁宮,工程巨大,皇上給的工期短,伙食又不行,再加上趕上了瘟疫,日夜趕工,怎麼可能不死人?
現在,又怪我死人死的太多了。如果用我一個人的性命能夠換回我們全族人的性命,倒也值得。」
「哥,事情恐怕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你先把身體醫治好再說。」
楊素仍然不吃藥,病情逐漸加重,他把楊玄感和楊積善他們兄弟幾人叫到面前說道:「我死之後,不准你們有任何怨言,要一心一意地侍奉皇上,千萬不要說什麼為我報仇之類的話,否則的話,我就是死了,也不瞑目。」
「知道了,爹。」
楊玄感和楊積善等兄弟數人都跪在榻前痛哭。
不久,楊素病逝了。
此時的隋煬帝楊廣在顯仁宮中卻無心欣賞這巍峨的宮殿。
他眉頭緊鎖,背著手在大殿之中來回直溜。
因為,有哨探來報,鐵勒部率軍突襲了敦煌,敦煌告急。
隋煬帝心想這鐵勒真是可惡。
如今好不容易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正準備征伐吐谷渾,這鐵勒卻從中搗亂。
「裴矩來了沒有?」
「已經派人去請了,還沒有到。」有侍衛回答道。
「再去催。」
「是。」
侍衛答應了一聲,轉身剛要出去,迎面正好碰到裴矩來了。
裴矩很小的時候,父親裴訥之便過世了,他由伯父裴讓之撫養成人。
他喜愛讀書,勤奮好學,文章華美,頗有膽識和心計。
此時的他已經六十歲了,但是,身體依然健康,步履矯捷。
隋煬帝命他擔任民部尚書之職,負責管理敦煌及西域諸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裴矩進殿之後,趴在地上磕頭。
「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裴矩站起身來之後,從懷中拿出《西域圖記》三卷獻給了隋煬帝:「陛下,此書已經完成,其中記載了四十四個國家的國情,並且,每個國家都繪有地圖,山川、河流、草原和沼澤等,上面都有詳細記載。」
「你功德無量啊。賜坐!」
隋煬帝如獲至寶,因為他知道只要有了這三卷書,就等於經營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的宏偉藍圖完成一半的工作了。
「陛下吩咐老臣的事情,老臣自當盡心竭力完成。」
「現在有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請你為我分憂。」
「陛下所說的,莫不是鐵勒來犯敦煌一事?」
「正是。如今我們已經集結了二十萬兵力,打算由宇文述和楊雄率軍去征伐吐谷渾,朕已下旨召開比武大會,選拔了先鋒大將翟讓和副先鋒程咬金,出兵在即,可是,如果分兵拒敵的話,恐怕很難有勝算的把握。」隋煬帝憂慮地說道。
裴矩沉思了片刻說道:「陛下雄才大略,考慮周詳,布置妥當,前期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如今,放眼周邊,突厥我們已經安撫好了,同時,高昌、伊吾已經和我們達成協議,一起攻打吐谷渾。
吐谷渾為了表示友好,也送王子到長安來做人質。所有的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至於鐵勒部攻打敦煌,老臣以為應該問題不大。」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也不可大意呀。
鐵勒部,這個胡族原本夾於東、西突厥之間,一直依附於我們大隋,沒想到他們逐漸由弱變強,如今的實力僅排在東、西突厥之後。
此次,他們膽敢犯我邊境攻打敦煌,定是有備而來啊。」
「陛下勿憂,老臣願意出使鐵勒,和他們的首領談一談,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讓他們率眾來降。」
「這——,」隋煬帝猶豫了一下,「你此次出使鐵勒,十分兇險,你有把握嗎?」
「請陛下放心,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老臣就是冒點風險,也算不得什麼!」
敦煌。
鐵勒部大帳。
乙失缽可汗正在和他的兄弟契苾歌楞商量軍情。
乙失缽得意地說道:「此次,我們出兵攻打大隋,沒想到他們毫無防備,我們占領了幾座城池,奪得了許多財物,還有三十名婦女,其中有十位女子頗有姿色,回頭分五個美女給你享樂。」
「哥,此次興兵我們只是僥倖取勝,我們兩處的兵馬加在一起不過三四萬人馬,如果真的要和大隋開仗的話,怎麼能是大隋的對手呢?
要知道隋煬帝曾經親率五十二萬大軍攻打南陳,南陳那麼大的國家,他只用了兩個月,便平定了。
那楊廣可不是等閒之輩呀,如果大隋集中兵力向我們鐵勒用兵的話,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呀。」契苾歌楞說道。
乙失缽聽他這麼一說,好比是冷水潑頭,額頭上也冒了冷汗:「兄弟,你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那依你之見,我們該怎麼辦呢?」
「哥,依我之計,把奪過來的城池還給他們,所得的財物原封不動地送回去,再把那些女人遣散回家。」
「這——,」乙失缽猶豫了,很顯然他捨不得,也不甘心,「那些漂亮的女人都是到嘴的肥肉啊,難道就這樣吐出去了嗎?」
「你還是先保命要緊吧,等咱們和大隋消除了誤會,回去之後,你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而且,這件事不可拖延,我們要儘快解決,否則,等來的將是隋朝的大軍!」
乙失缽依然很糾結。
就在這時有一名軍士來到帳中稟報說:「可汗,隋朝派使者來了。」
乙失缽聽了之後,先是一愣,問:「隋朝派使者到我們這裡來幹什麼?不見!」
「是!」
那名軍士答應了一聲,轉身剛要出去。
「且慢!」契苾歌楞叫住了他,「隋朝的使者一共有多少人?」
「單人獨騎?」
「就來了一個人?」
「是的。」
契苾歌楞轉過臉來對乙失缽說:「哥,隋朝就派了一名使者,我看不如見見得好,先聽他說些什麼,如果說得有道理,我們聽一聽;
如果說得沒道理,再把他轟走也不遲。」
「好吧,調集一百名侍衛過來,以壯聲勢!」乙失缽說道。
「是!」
時間不長,裴矩來到了帳外。
他見帳外有上百名的侍衛分列在兩旁,一個個全身盔甲,腰懸佩刀,面無表情。
裴矩無所畏懼,昂首挺胸,從侍衛們的中間走了進來。
乙失缽身材高大,身穿奇裝異服,頭上戴著金盔,留著三綹鬍鬚,劍眉,鷹眼,鷹鉤鼻,相貌看上去和中原人大不相同,兩隻耳朵上墜著碩大的金環,顯得十分勇猛、陰狠。
但見他坐在大帳中的正座之上,左手拿著一把刀,右手拿著一塊抹布,正在擦那把刀的刀刃,那刀寒氣逼人,閃閃發光。
裴矩躬身施禮,不卑不亢地說道:「外臣裴矩見過可汗。」
乙失缽並未還禮,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問道:「你莫不是來做說客的嗎?」
「正是。」裴矩坦然回答道。
「那麼,你說說看,如果你說的有幾分道理,也就罷了,否則的話,我這把刀已經有很久沒有飲人血了,正缺少一顆頭顱試刀!」
裴矩笑道:「依我看,可汗的這把刀還是留著自斬頭顱吧!」
「你!」乙失缽想要發作,但是,礙於情面,忍了又忍,「我念你是隋朝的使臣,不與你一般見識,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可汗,請問,難道你們還懼怕我一儒生嗎?」
「我何懼之有?」乙失缽冷笑道。
「既然不懼,為何要在大帳內外聚集這麼多的侍衛?」
「這——。」乙失缽和契苾歌楞對看了一眼,然後,把手一揮,那些侍衛都退出了帳外。
「現在你可以說了。」
「多年以來,你們一直受到突厥和吐谷渾的欺負,後來,你們和我們大隋交好,在我們大隋的大力支持下,你們終於擺脫了他們的欺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
如今,我大隋在兩代皇帝的精心治理之下,國富民強,軍事實力更是今非昔比,不瞞你們說,此次徵集了四十萬大軍,並且聯合了突厥、高昌和伊吾,準備攻打吐谷渾。
可是,你們背信棄義,竟然趁其不備,攻打我們敦煌,侵擾我大隋的邊境,請問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說你們要恩將仇報嗎?」
「呃——,」乙失缽自覺理虧,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疑惑地問道,「你們此次集結了四十萬的兵力?」
「是的,這只是關中一帶的軍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軍隊,仍有百萬!」
乙失缽聽了之後,暗自心驚。
「可汗,朝廷把敦煌交給我來治理,你們卻要來侵犯敦煌,這讓我如何向朝廷交代?
我想你應該知道,前不久突厥的啟民可汗到我朝來朝貢,兩國修好!
我可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你們決意要和我們大隋對抗的話,那麼,我大隋的皇帝只要派一使者和突厥啟民可汗打一聲招呼,便可聯合起來,將你們鐵勒部一舉全殲,你們信也不信?
到那時,你們兄弟倆就是想活命,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了。」
乙失缽一聽,脊樑溝冒涼氣,契苾歌楞也向他點了點頭。
乙失缽趕緊把刀插入刀鞘,站起身來,向裴矩賠禮道歉:「裴大人,我乃是塞外一粗野之人,不懂禮數,還望大人見諒!來人,賜坐,獻茶!」
「謝座!」裴矩也不客氣,四平八穩地坐下了。
「裴大人,我們一直和大隋友好相處,可是,不久前,有小人薩布從中挑撥,我一時糊塗,做出了蠢事,現在想來,也是後悔不已,」乙失缽說到這裡,向帳外喊了一聲,「來人!」
此時,從帳外走進兩名盔甲武士,說:「可汗,請吩咐!」
「去把薩布給我押過來!」
「是!」兩名盔甲武士答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長,把薩布押了過來。
乙失缽把文案一拍,怒道:「薩步,因為你,差點誤了大事,讓我鑄成大錯,你真是個禍國殃民的小人,來呀,把他給我推出去,殺了!」
薩布一聽,嚇得面如土色,連聲喊冤:「可汗,我建議你們攻打敦煌,也是為你們著想啊,請你饒過我吧。」
乙失缽根本不予理會,把臉一沉:「推出去,殺!」
片刻過後,只聽「啊」的一聲慘叫,薩步的人頭被砍了下來。
乙失缽處理完了薩步之後,再次躬身施禮:「請裴大人教我該如何處理此事。」
裴矩見乙失缽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不過,還算誠懇,他點了點頭,說道:「你不必過於自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能聽進去我所說的話,我倒是有個建議。」
「裴大人請說,我洗耳恭聽!」
「請你們把從我們大隋得到的城池、財物、還有婦女全部送還給大隋,並且,賠償一切損失。」
「這個沒問題。」
「然後,我就可以向皇帝建議,赦免你們的過錯,但是你們必須立一功相抵,讓你們擔任攻打吐谷渾的先鋒,這樣一來,你們的損失可以從吐谷渾那裡得到彌補。」
乙失缽和契苾歌楞聽了之後,大喜,鐵勒本長期受吐谷渾盤剝,心裡早有怨氣,此次,攻打吐谷渾,一可與隋解怨,結為友好的鄰邦;二可滅亡吐谷渾,得其牛羊,可謂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