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雙喜臨門,作品被收藏
第720章 ,雙喜臨門,作品被收藏
姜哲看到是汪真的電話,以為她要問自己是否到了飛機場。在按下接聽鍵之後,就直接說道:「汪總,我還在路上呢。」
「那行,你現在趕快掉頭,回畫廊來。」汪真的語速較快,透出些許興奮。
姜哲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兒了?」
「你的作品聖保羅雙年展上得獎了。」
「哦,什麼獎?」意外的消息,讓姜哲來了精神。
「給你頒發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獎。」
「這算是什麼獎?」姜哲略有些失望。
「你別管什麼獎項了,有就可以。我讓人給你改簽機票,你再多留幾天。」汪真囑咐。「借著這個事情,咱們運作一下。讓你獲得金獎的作品,被美術館收藏。」
姜哲猶豫了片刻,覺得既然有這個可能,自己也就不急著回去了。「好,我現在就回去。」
結束通話,他告訴司機,返回畫廊。
司機駕車掉頭。因為他在畫廊工作人員所以知道行業內的事情,「姜先生,恭喜你獲獎了。」
「謝謝,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姜哲說道。
司機雖然不知道這個獎項的分量,但是說過年話,總沒有錯。
姜哲分別打電話,告訴家人和學校,自己要晚一些回去,然後閉上眼睛,悄悄打開系統。
系統上還有一個長期任務,要求他參加三大藝術展,並獲得一些成果才能完成。
現在,任務提示,他已經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並都有所斬獲。剩下的目標,就是卡塞爾文獻展。只是,參加那個展覽,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回到畫廊,他敲開汪真辦公室的門。
汪真正在舉著手機打電話,看到姜哲回來,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沙發,示意他先坐下。
姜哲把行李放下,坐到沙發上。
汪真似乎正在和人商量事情,過程中還提到了姜哲獲獎的事情。
等到通話結束,汪真抓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後起身來到沙發旁邊坐下。
「我一接到消息,就立刻通知你了。咱們這次都沒去參加,所以沒辦法及時知道當時的情況。」她想姜哲詳細介紹了從聖保羅反饋回來的情況。
兩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去參加雙年展。全國美展的舉行,讓很多從業者沒辦法去參加雙年展,但是,還是有人被被委派參加或主動參與。關於雙年展的新聞,能源源不斷的傳回國內。
舉辦方給一批年輕畫家頒發了青年藝術家獎項,其中就有姜哲。
汪真打開電腦,示意姜哲過來看。
朋友把一些照片,現場資料和幾家媒體的報導,發給汪真。
姜哲和汪真看過一些訊息,重點閱讀一些比較有影響的報導。
得益於語言技能,他閱讀起來毫無障礙。
有一份是國內媒體的報導,還有幾份是國外媒體的報導,都提到姜哲的作品。
看到反響不錯,就放心了。
他邊看資料,邊問道:「你說的另一件事,怎麼運作?」
汪真答道:「你的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得金獎,按照以往的經驗。獲得金獎的作品就有可能被國家美術館收藏。只是,美術館方面現在還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
我正在幫你打聽,希望很大。」
就在兩人討論這件事的同時,一間大型會議室內,參會的眾人,正在觀看同一批報導。
幾個相關部門的領導坐在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結合從聖保羅雙年展的報導,進行工作匯報。
「……第26屆聖保羅雙年展被認為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國際藝術雙年展。考慮到非洲和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很少有在國際當代藝術舞台展出的機會,本屆雙年展邀請了很多來自非洲和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參展。
在各部門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進行了國家館的展示……」
工作人員點擊投影,換上國家館的圖片。「這是我們國家館的現場效果,我國藝術家以及旅居國外的著名藝術家的繪畫,雕塑,裝置作品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除此之外,雙年展的主題館,由80位來自55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參與。
這次聖保羅雙年展中,我國藝術家的一些作品成為亮點,被國內外的媒體報導。」
屏幕上,陸續出現報導的圖片。
工作人員一一解釋:「我國國家館的這件作品,由裝置和影像兩部分組成,裝置作品是一個蒙古包,它將蒙古包的原形進行了改造,賦予了它更多遊牧與流動的意義。蒙古包里安置的放映機,交替放映著古今中外各民族各時期關於流動居所和生存遷移狀態的圖片。蒙古包里還安裝有製作好的霓虹燈字體「不出戶,知天下」,這是老子的名言。作品的多種視角與內涵,使「流動之家」成為了「全球地方化空間」,與此次雙年展保持著觀念上的統一。」
圖片轉換。
「這是主題館展廳一樓,這裡擺放了多件巨大裝置作品和一些繪畫作品。
我國年輕畫家姜哲的作品,引起很多觀眾的興趣和熱情。使張照片,就是觀眾圍觀作品的場景,據說,這件作品也是一樓最受觀眾歡迎的作品之一。
另外,根據最新消息,這位畫家獲得了雙年展頒發的年輕藝術家獎。
這篇國外報導的題目是,特別的「海外藝術家。」
聽匯報的幾位領導,聽完這篇報導的內容,小聲交流了幾句。
「還有一些國內藝術家的作品,同樣吸引了不少觀眾……」
工作人員一邊展示圖片,一邊翻譯。
他匯報完參與雙年展的工作之後,全國美展的組委會成員,開始匯報展覽的工作。
匯報完畢之後,一位領導看著獲獎名單,問道:「聽之前的介紹,國家美術館準備收藏獲得金獎和一部分獲得銀獎的作品?」
美術館的負責人回答:「按照新的要求,美術館會和藝術家協商,收藏他們的作品。當然,還是要尊重他們個人的意願。
不過,按照以往的經驗,他們都很願意自己的作品被美術館收藏。」
另一位領導翻看著名單,說道:「這個獲得金獎的姜哲,在聖保羅雙年展的介紹中,是不是也提到了他?」
「對,就是他。」
「他參加了兩個比賽。」
「他屬於比較高產的畫家。」
幾個人聊了幾句,沒在繼續這個話題。
匯報繼續。
一項項近期完成的工作,被陸續匯總。
直到匯報結束,幾個部門的領導,開始反饋總結。
「最近,文化工作喜訊連連。我向各位同事表示祝賀……」
先後發言的人,說的是一些務虛的話,都對近期工作表示了肯定。
會議結束,大家各自散去。
國家美術館的幾位負責人,回到單位,開始簽署具體的工作。
負責收藏作品的一位中層管理者,接到任務後,向美術館一把手請示。
「館長,這些畫家我們都可以去聯絡,只是,姜哲這裡,可能會有些困難。」
館長問道:「怎麼?他有什麼問題嗎?」
中層幹部解釋:「之前,在商討名單的時候,有同事說起,曾經咱們向收藏他的作品,但沒有成功。這次去協商,我擔心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另外,他還年輕。年輕人難免年輕氣盛。」
館長一聽就知道這位剛剛接任的中層,被人給坑了。
之前的那件事的前因後果,他都沒弄懂。
考慮到這位剛剛接手工作,所以,館長沒有責備。
「劉主任。關於姜哲的事情,你可以再去了解一下。多聽聽其他同事的意見。那件事已經過去了。這次,你直接去和負責畫廊的汪真聯絡,肯定沒問題。」
劉主任反應也快,立刻就明白這裡面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當即表示會親自去聯繫。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找來汪真的聯繫方式。果然,就像館長說的那樣,電話打到汪真那裡,汪真立刻表示願意配合。
雙方約定,和明天來美術館協商。
打完電話之後,劉主任考慮了片刻,打電話把一位下屬叫進了辦公室。
「小吳,你坐下。我想向你了解一件事情。」
小吳回應:「我一定知無不言。」
「我聽說,咱們美術館曾經想收藏姜哲的作品,但是沒能成功。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原因,你能不能跟我詳細說說?」
小吳知道這件事,因為急於表現,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
劉主任琢磨:「小吳說的和自己了解到的情況不一樣,最初聽到的說法是,姜哲提的條件太高,可是,按照小吳的說法,明顯是有人從中作梗,以姜哲年太年輕的理由,沒有收藏那件作品。
那幅作品被首都的另一家美術館收藏。」
等到小吳說完之後,劉主任非常和藹的:「小吳,謝謝你,以後有這樣的信息,你及時的告訴我。」
「明白。」
「今天的事,你也不要對其他人說起。」
等到小吳離開,劉主任的收起笑容。
想到一把手的暗示,就明白了,有人在坑自己。想到那個人的忠厚的相貌衣服,劉主任心裡默默的念道,你等著瞧。
汪真在辦公室,放下手機之後,高興的對姜哲說道:「怎麼樣,說曹操曹操到,咱們剛說完這件事,人家的電話就打過來了,明天,咱們去國家美術館。」
「這算是定下了?」姜哲問道。
「給我打電話的人,是上任不久的負責具體業務的劉主任。既然他出面和我們談,只要你不反對,這件事兒就能談下來。
其實按照慣例,你既然拿了金獎,應該就沒有什麼阻力。這才是真正的雙喜臨門。明天,你也做好準備。」
「好,我先回去了。」姜哲很高興,準備告辭。
「明天,穿的正式一點。」汪真囑咐。
姜哲分別給把這個好消息向家人和學校通報。
秦教授接完電話,向系主任匯報。
此時學院的幾位領導正在開會,及時的聽到造型藝術系的主任,帶來的好消息。
院長說道:「這個姜哲,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現在,學生的作品已經被國家美術館收藏,諸位搞專業的領導老師們,是不是也得努努力?」
帶隊去首都的副院長說道:「早知道還有這件事,我們可以晚一點回來,見證作品被收藏的時刻。」
「沒關係,讓他把詳細的資料拍下來。」
另外一人問道:「那些獲得銀獎的作品,有沒有可能被國家美術館收藏?」
「可能性不大,你就別想了。」
「有一個金獎,咱們的成績已經很好看了。」
第二天上午,姜哲和汪真來到國家美術館。
全國美展的作品,已經撤走。場館內正在準備新的展覽。
他們剛剛來到辦公樓門口,正好看到董老師和助理從里出來。
董老師看到姜哲,對他揮手:「姜哲,是不是也是來見劉主任?」
姜哲說:「是,劉主任約我們過來。」
「我猜你今天也該來了。」董老師告訴姜哲他的作品,也會被美術館收藏。
互相祝賀後,姜哲與董老師告別,和汪真走進辦公樓。
遇到的工作人員都熱情的和兩人打招呼。
姜哲再次感受到了成名之後的待遇變化。
聽說兩人來找劉主任,工作人員熱情地把他們引到了一間辦公室的門外,還幫他們敲門。
直到送兩人進入辦公室,才離開。
劉主任連續談好幾幅作品的收藏,打起精神,接待汪真和姜哲。
他先是向姜哲表示恭喜。祝賀他的作品在全國美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上獲獎。
「請二位來,是因為美術館希望收藏姜哲獲得金獎的作品。很感興趣。
我們會用良好的管理,保存優秀作品,並對社會開放展示。」
來之前姜哲和汪真早已經商量好如何應對。
姜哲立刻表示,願意把這幅畫捐獻給國家美術館。
劉主任看到姜哲如此痛快的答應,甚至沒有提任何條件,很高興。
他表示會按照規定,給予姜哲相應的表彰和宣傳。
雙方很愉快的達成協議,當即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簽署捐獻文件。
事情辦成,汪真和姜哲提出告辭。
完成一項工作的劉主任,親自把二人送到樓下。
(本章完)
姜哲看到是汪真的電話,以為她要問自己是否到了飛機場。在按下接聽鍵之後,就直接說道:「汪總,我還在路上呢。」
「那行,你現在趕快掉頭,回畫廊來。」汪真的語速較快,透出些許興奮。
姜哲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兒了?」
「你的作品聖保羅雙年展上得獎了。」
「哦,什麼獎?」意外的消息,讓姜哲來了精神。
「給你頒發了一個青年藝術家獎。」
「這算是什麼獎?」姜哲略有些失望。
「你別管什麼獎項了,有就可以。我讓人給你改簽機票,你再多留幾天。」汪真囑咐。「借著這個事情,咱們運作一下。讓你獲得金獎的作品,被美術館收藏。」
姜哲猶豫了片刻,覺得既然有這個可能,自己也就不急著回去了。「好,我現在就回去。」
結束通話,他告訴司機,返回畫廊。
司機駕車掉頭。因為他在畫廊工作人員所以知道行業內的事情,「姜先生,恭喜你獲獎了。」
「謝謝,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姜哲說道。
司機雖然不知道這個獎項的分量,但是說過年話,總沒有錯。
姜哲分別打電話,告訴家人和學校,自己要晚一些回去,然後閉上眼睛,悄悄打開系統。
系統上還有一個長期任務,要求他參加三大藝術展,並獲得一些成果才能完成。
現在,任務提示,他已經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並都有所斬獲。剩下的目標,就是卡塞爾文獻展。只是,參加那個展覽,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
回到畫廊,他敲開汪真辦公室的門。
汪真正在舉著手機打電話,看到姜哲回來,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沙發,示意他先坐下。
姜哲把行李放下,坐到沙發上。
汪真似乎正在和人商量事情,過程中還提到了姜哲獲獎的事情。
等到通話結束,汪真抓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後起身來到沙發旁邊坐下。
「我一接到消息,就立刻通知你了。咱們這次都沒去參加,所以沒辦法及時知道當時的情況。」她想姜哲詳細介紹了從聖保羅反饋回來的情況。
兩人都在忙著自己的事情。沒有去參加雙年展。全國美展的舉行,讓很多從業者沒辦法去參加雙年展,但是,還是有人被被委派參加或主動參與。關於雙年展的新聞,能源源不斷的傳回國內。
舉辦方給一批年輕畫家頒發了青年藝術家獎項,其中就有姜哲。
汪真打開電腦,示意姜哲過來看。
朋友把一些照片,現場資料和幾家媒體的報導,發給汪真。
姜哲和汪真看過一些訊息,重點閱讀一些比較有影響的報導。
得益於語言技能,他閱讀起來毫無障礙。
有一份是國內媒體的報導,還有幾份是國外媒體的報導,都提到姜哲的作品。
看到反響不錯,就放心了。
他邊看資料,邊問道:「你說的另一件事,怎麼運作?」
汪真答道:「你的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得金獎,按照以往的經驗。獲得金獎的作品就有可能被國家美術館收藏。只是,美術館方面現在還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
我正在幫你打聽,希望很大。」
就在兩人討論這件事的同時,一間大型會議室內,參會的眾人,正在觀看同一批報導。
幾個相關部門的領導坐在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結合從聖保羅雙年展的報導,進行工作匯報。
「……第26屆聖保羅雙年展被認為是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國際藝術雙年展。考慮到非洲和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很少有在國際當代藝術舞台展出的機會,本屆雙年展邀請了很多來自非洲和亞洲國家的藝術家參展。
在各部門領導的支持下,我們進行了國家館的展示……」
工作人員點擊投影,換上國家館的圖片。「這是我們國家館的現場效果,我國藝術家以及旅居國外的著名藝術家的繪畫,雕塑,裝置作品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除此之外,雙年展的主題館,由80位來自55個國家的藝術家作品參與。
這次聖保羅雙年展中,我國藝術家的一些作品成為亮點,被國內外的媒體報導。」
屏幕上,陸續出現報導的圖片。
工作人員一一解釋:「我國國家館的這件作品,由裝置和影像兩部分組成,裝置作品是一個蒙古包,它將蒙古包的原形進行了改造,賦予了它更多遊牧與流動的意義。蒙古包里安置的放映機,交替放映著古今中外各民族各時期關於流動居所和生存遷移狀態的圖片。蒙古包里還安裝有製作好的霓虹燈字體「不出戶,知天下」,這是老子的名言。作品的多種視角與內涵,使「流動之家」成為了「全球地方化空間」,與此次雙年展保持著觀念上的統一。」
圖片轉換。
「這是主題館展廳一樓,這裡擺放了多件巨大裝置作品和一些繪畫作品。
我國年輕畫家姜哲的作品,引起很多觀眾的興趣和熱情。使張照片,就是觀眾圍觀作品的場景,據說,這件作品也是一樓最受觀眾歡迎的作品之一。
另外,根據最新消息,這位畫家獲得了雙年展頒發的年輕藝術家獎。
這篇國外報導的題目是,特別的「海外藝術家。」
聽匯報的幾位領導,聽完這篇報導的內容,小聲交流了幾句。
「還有一些國內藝術家的作品,同樣吸引了不少觀眾……」
工作人員一邊展示圖片,一邊翻譯。
他匯報完參與雙年展的工作之後,全國美展的組委會成員,開始匯報展覽的工作。
匯報完畢之後,一位領導看著獲獎名單,問道:「聽之前的介紹,國家美術館準備收藏獲得金獎和一部分獲得銀獎的作品?」
美術館的負責人回答:「按照新的要求,美術館會和藝術家協商,收藏他們的作品。當然,還是要尊重他們個人的意願。
不過,按照以往的經驗,他們都很願意自己的作品被美術館收藏。」
另一位領導翻看著名單,說道:「這個獲得金獎的姜哲,在聖保羅雙年展的介紹中,是不是也提到了他?」
「對,就是他。」
「他參加了兩個比賽。」
「他屬於比較高產的畫家。」
幾個人聊了幾句,沒在繼續這個話題。
匯報繼續。
一項項近期完成的工作,被陸續匯總。
直到匯報結束,幾個部門的領導,開始反饋總結。
「最近,文化工作喜訊連連。我向各位同事表示祝賀……」
先後發言的人,說的是一些務虛的話,都對近期工作表示了肯定。
會議結束,大家各自散去。
國家美術館的幾位負責人,回到單位,開始簽署具體的工作。
負責收藏作品的一位中層管理者,接到任務後,向美術館一把手請示。
「館長,這些畫家我們都可以去聯絡,只是,姜哲這裡,可能會有些困難。」
館長問道:「怎麼?他有什麼問題嗎?」
中層幹部解釋:「之前,在商討名單的時候,有同事說起,曾經咱們向收藏他的作品,但沒有成功。這次去協商,我擔心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另外,他還年輕。年輕人難免年輕氣盛。」
館長一聽就知道這位剛剛接任的中層,被人給坑了。
之前的那件事的前因後果,他都沒弄懂。
考慮到這位剛剛接手工作,所以,館長沒有責備。
「劉主任。關於姜哲的事情,你可以再去了解一下。多聽聽其他同事的意見。那件事已經過去了。這次,你直接去和負責畫廊的汪真聯絡,肯定沒問題。」
劉主任反應也快,立刻就明白這裡面一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當即表示會親自去聯繫。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他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找來汪真的聯繫方式。果然,就像館長說的那樣,電話打到汪真那裡,汪真立刻表示願意配合。
雙方約定,和明天來美術館協商。
打完電話之後,劉主任考慮了片刻,打電話把一位下屬叫進了辦公室。
「小吳,你坐下。我想向你了解一件事情。」
小吳回應:「我一定知無不言。」
「我聽說,咱們美術館曾經想收藏姜哲的作品,但是沒能成功。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原因,你能不能跟我詳細說說?」
小吳知道這件事,因為急於表現,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詳細的說了一遍。
劉主任琢磨:「小吳說的和自己了解到的情況不一樣,最初聽到的說法是,姜哲提的條件太高,可是,按照小吳的說法,明顯是有人從中作梗,以姜哲年太年輕的理由,沒有收藏那件作品。
那幅作品被首都的另一家美術館收藏。」
等到小吳說完之後,劉主任非常和藹的:「小吳,謝謝你,以後有這樣的信息,你及時的告訴我。」
「明白。」
「今天的事,你也不要對其他人說起。」
等到小吳離開,劉主任的收起笑容。
想到一把手的暗示,就明白了,有人在坑自己。想到那個人的忠厚的相貌衣服,劉主任心裡默默的念道,你等著瞧。
汪真在辦公室,放下手機之後,高興的對姜哲說道:「怎麼樣,說曹操曹操到,咱們剛說完這件事,人家的電話就打過來了,明天,咱們去國家美術館。」
「這算是定下了?」姜哲問道。
「給我打電話的人,是上任不久的負責具體業務的劉主任。既然他出面和我們談,只要你不反對,這件事兒就能談下來。
其實按照慣例,你既然拿了金獎,應該就沒有什麼阻力。這才是真正的雙喜臨門。明天,你也做好準備。」
「好,我先回去了。」姜哲很高興,準備告辭。
「明天,穿的正式一點。」汪真囑咐。
姜哲分別給把這個好消息向家人和學校通報。
秦教授接完電話,向系主任匯報。
此時學院的幾位領導正在開會,及時的聽到造型藝術系的主任,帶來的好消息。
院長說道:「這個姜哲,又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現在,學生的作品已經被國家美術館收藏,諸位搞專業的領導老師們,是不是也得努努力?」
帶隊去首都的副院長說道:「早知道還有這件事,我們可以晚一點回來,見證作品被收藏的時刻。」
「沒關係,讓他把詳細的資料拍下來。」
另外一人問道:「那些獲得銀獎的作品,有沒有可能被國家美術館收藏?」
「可能性不大,你就別想了。」
「有一個金獎,咱們的成績已經很好看了。」
第二天上午,姜哲和汪真來到國家美術館。
全國美展的作品,已經撤走。場館內正在準備新的展覽。
他們剛剛來到辦公樓門口,正好看到董老師和助理從里出來。
董老師看到姜哲,對他揮手:「姜哲,是不是也是來見劉主任?」
姜哲說:「是,劉主任約我們過來。」
「我猜你今天也該來了。」董老師告訴姜哲他的作品,也會被美術館收藏。
互相祝賀後,姜哲與董老師告別,和汪真走進辦公樓。
遇到的工作人員都熱情的和兩人打招呼。
姜哲再次感受到了成名之後的待遇變化。
聽說兩人來找劉主任,工作人員熱情地把他們引到了一間辦公室的門外,還幫他們敲門。
直到送兩人進入辦公室,才離開。
劉主任連續談好幾幅作品的收藏,打起精神,接待汪真和姜哲。
他先是向姜哲表示恭喜。祝賀他的作品在全國美展和聖保羅雙年展上獲獎。
「請二位來,是因為美術館希望收藏姜哲獲得金獎的作品。很感興趣。
我們會用良好的管理,保存優秀作品,並對社會開放展示。」
來之前姜哲和汪真早已經商量好如何應對。
姜哲立刻表示,願意把這幅畫捐獻給國家美術館。
劉主任看到姜哲如此痛快的答應,甚至沒有提任何條件,很高興。
他表示會按照規定,給予姜哲相應的表彰和宣傳。
雙方很愉快的達成協議,當即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簽署捐獻文件。
事情辦成,汪真和姜哲提出告辭。
完成一項工作的劉主任,親自把二人送到樓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