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吹響競爭的號角
第564章 吹響競爭的號角
顧嘉的行為給了楚靖很大的震撼。
從穿著打扮上就能看出來,這個女孩不是會所里上班的那種。
而且長的還這麼漂亮、純淨。
單從外貌上進行比較,幾乎和剛來公司擔任董事辦主任的溫婉相當。
這樣一個女孩子,現在表現的如此卑微,哪怕拋棄自尊也從羅陽這裡尋求一個機會。
以前只是聽說過。
或是書籍、影視作品,或是認識的同學、朋友嘴裡。
甚至她自己都遇到過暗示性的騷擾。
現在真實看到,一下子把楚靖腦子裡聽說過的職場、社會運轉規則給具象化了。
「找人調查一下這個女孩子。」
羅陽不知道坐在前排的楚靖腦子裡在翻江倒海,他只顧著安排任務:「這個叫顧嘉的女孩是魔都戲劇學院經濟學院的大一學生,周四下班之前,我要知道她的大部分信息。」
隨著自己產業越做越大,尤其是接下來幾個月時間裡,不管是共享單車項目接受紅杉資本的天使輪融資消息,還是檸檬CC接受紅杉資本44億估值的消息,都會讓自己在魔都的知名度高起來。
但凡身邊接觸到的人和事物,註定不會像以前那麼簡單。
「好的.」
楚靖差點沒聽全,回過神來之後趕緊回復羅陽:「老闆,包括她家庭信息嗎?」
「嗯,一切能打聽到的。」
羅陽點了點頭,隨後就沒再說什麼。
因為他腦子裡突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上周在陽市和老丈人就聊起過,近期要組建一家自己的安保公司。
明天抽個時間交代下去。
魔都這邊人才還是蠻多的,只要肯花錢,短時間裡湊起一支相對專業的隊伍,問題不大。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迷迷糊糊的回了家。
江雯住回了學校,家裡只剩下江雪一個人,這個點上早就睡著了,羅陽也沒去打擾,在次臥里睡了一晚。
因為隔夜沒有喝醉,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早上精神奕奕的來到了科創園。
隨著鯤鵬科技規模越來越大,原先半個二樓辦公區域已經不夠用,經過申請,學校就把整個三層給了公司,連羅陽的辦公室都搬了上去。
9:20剛過,羅陽在褚見明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里早就濟濟一堂,CTO(首席技術官)劉增輝、CFO(財務長)潘蘇、CHO(首席人力資源總監)安霞、董事辦主任兼羅陽助理肖薇都已經坐在了各自位子上。
就連之前一直在米國開拓市場的首席營銷官丁弘毅也回國了。
「會議開始吧。」
羅陽入座後也沒來一段開場白,直接示意財務開始匯報。
「董事長、褚總,各位同仁,下面由我來向大家匯報公司一季度財務數據狀況」
財務總監柯若雲需要匯報的內容比較簡單:「截止3月31日,鯤鵬科技國內市場一季度銷售額累計數字達到2552.7萬,由於鯤鵬2號新機型沒有在國內發售,所以以上數據全部來自鯤鵬1號,今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去年上漲37.5%,利潤有所下降」
考慮到產能問題,公司定下的計劃是首先在海外市場發售。
國內市場這一塊,主要看德陽電機那邊新的生產線什麼時候能上馬,而且還要綜合考慮海外市場飽和度問題,所以鯤鵬2號在國內的發售時間還處於待定中。
柯若雲的匯報在繼續:「.截止3月31日,鯤鵬科技海外市場一季度銷售額累計數字達到357.8萬米元,其中鯤鵬1號銷售額325.2萬米元,鯤鵬2號銷售額32.6萬米元.」
鯤鵬科技這邊的財務匯報相對簡單,除了銷售和利潤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同比數據分析。
會議之所以安排了一上午,是因為匯報內容不止財務一家,還包括褚見明對公司整體業務狀況的匯報,銷售部門對於米國市場開拓的匯報
「財務數據和市場銷售息息相關,點評就留到銷售匯報之後一起吧。」
財務這邊匯報結束後,羅陽才開口插了一句,並示意褚見明道:「褚總,接下來你來匯報。」
「.截止2012年一季度末,鯤鵬科技總計擁有592名員工,其中位於閔行科創園的總部,擁有三個研發部門,分別是飛控系統、圖像傳輸系統、雲台系統研發部,加上管理人員以及職能部門,在職員工數量為245人.」
「.位於松江大學城的魔都工程技術大學,擁有兩個聯合研發部門,分別為動力系統、機體材料研發部,在職人數達到33人.」
「.另外在陽市和遠帆集團聯合組建了動力電池研發實驗室,目前擁有研發技術人員27人.」
「.試飛基地位於松江佘山」
「.公司在陽市設立德陽電機,總機裝配生產車間已經具備500架鯤鵬1號機型的月產量能力,具備450架鯤鵬2號機型的月產量能力,且第二條生產線已經在籌建中,預計4月下旬能夠投產,為公司增加2000架鯤鵬2號機型的生產能力。」
「.德陽電機目前在職人數達到287人.」
「.截止目前為止,公司已經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建立銷售渠道,並在北美以及歐洲初步建立了銷售渠道.」
「.」
「陽市那邊的動力電池聯合研發實驗室快要搬到魔都來了吧?」
等到褚見明初步匯報完畢,羅陽開始詢問。
「是的,董事長。」
褚見明趁著匯報的時機提出自己的建議:「現在這個聯合研發實驗室除了無人機動力電池之外,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發,這次搬遷到魔都來,是不是要剝離出來?」
按照他的想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這塊就不要和無人機動力電池的研發混在一起。
「我和遠帆集團合作,在閔行高新區投資了一家企業,為特斯拉配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為了避免將來兩家企業資產混淆不清,現在剝離的時機最好。」
羅陽點頭表示認可。
因為將來無人機產業是單獨一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遲早要被新能源汽車製造合併,趁早剝離沒毛病。
「另外就是生產線問題。」
羅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捋:「就目前海外市場的銷售額來看,增加一條生產線在短時間裡已經綽綽有餘,但是要考慮意外情況,假如幾個月之後產能跟不上銷售,而德陽電機二期廠房還沒有竣工,到時候怎麼應對?」
海外市場開拓困難,所以羅陽在做貸款,打算加大宣傳力度,促進鯤鵬2號的銷售。
一旦這筆錢投下去,且起了效果,最後卻因為產能的限制導致市場供貨不及時,褚見明的責任就大了。
「董事長,我認為一旦鯤鵬2號在海外打開銷售市場,勢必影響到鯤鵬1號的銷售,屆時可以把生產鯤鵬1號機型的生產線調整一下,相信可以應對一段時間.」
褚見明胸有成足的回覆道:「萬一市場打開力度還要超出我們預計,那就讓新增生產線24小時倒班,順帶還能提前培養一批熟練技術工人,為上馬第二條生產線做好準備。」
「嗯,這倒是一條可行的方案。」
消除心中疑惑後,羅陽把目光投向了丁弘毅。
「董事長、褚總,各位同事,接下來由我匯報市場開拓的工作吧。」
丁弘毅一邊示意會議室里行政人員替換U盤,一邊展開前奏匯報:「國內市場這塊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把去年還未開拓的省份市場占領,雖然截止一季度末還沒有全部進入,但是剩下的一兩個綜合考慮了市場利潤和成本的問題,決定不搞代理銷售制度,公司市場部的銷售人員也把辦公地點放在了隔壁的已開拓省份.」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
比如西部某自治區,地方抵到沿海五六個這麼大,但是因為經濟發展狀況,無人機應用市場很小,要是公司在那裡布局銷售網點,成本會很高。
「我還是說說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吧。」
隨著PPT打開,第一頁居然是米國的地圖,加上引征的數據和文字,足見丁弘毅是用心了。
「別看鯤鵬2號一季度海外銷售額才32.6萬米元,但是大家要知道,這並不是3個月的銷售數據,而是半個月的。」
丁弘毅手裡的雷射筆投射到PPT上:「而且這個數據還只是我在米國東海岸建立無人機發燒友協會之後,目前西海岸以及中部地區,南部地區,北部和靠近楓葉國市場都處於空白狀態。」
「是因為宣傳費用的問題嗎?」
之前插話,都是在匯報結束後,羅陽這次卻在匯報中間就打斷了丁弘毅。
「是的,董事長,目前手裡的資金勉強夠在米國東海岸一些城市搞拓展。」
丁弘毅實話實說的回覆了羅陽,並且在想了想之後道:「雖然大疆新一代機型還沒有進入米國市場,但是根據公司摸到的消息,他們新產品發售的時間應該不遠了,我不怕產品競爭,但是要在宣傳上落後了」
雖然他沒說後半句,但是不用猜也知道,要是因為這個輸了市場競爭,非戰之罪。
「潘總、柯總監你們給丁總監一個準信吧。」
財務長潘蘇看了柯若雲一眼,柯若雲立即對著丁弘毅道:「早在上個月中旬,董事長就讓我們財務部門準備貸款的事情,按照目前掌握的進度來看,第一筆5000萬貸款下放時間不會超過本月15號。」
「5000萬,這個月15號之前下來.」
丁弘毅點了點頭:「差不多700萬米元左右,單一個米國市場,今年應該是夠用了。」
他畢竟是公司高管,知道一些內部信息,說完之後略帶疑惑的看了羅陽一眼。
「貸款總數不是說有1個億的嗎?」
丁弘毅隨後又不解的詢問柯若云:「另外一筆貸款是打算等到德國航展會期間下來嗎?」
「丁總監,不是這個原因。」
柯若雲笑著回應道:「另外5000萬貸款可以享受區裡的高新產業政策扶持,拿到低息貸款份額,所以批下來的時間相對遲一些,按照我們財務部門掌握的進度,這筆貸款會在5月上旬下放,應該不會影響到丁總這邊開拓歐洲市場的進度。」
雖然兩筆貸款下放時間前後相差大半個月時間,但是丁弘毅卻沒有表示不滿。
畢竟他也知道,光是一個米國市場,就需要耗費他不止一個月時間去開拓和布局,要同步開拓歐洲市場,除非他願意放手讓下屬去掌舵歐洲市場。
這是不可能的,除非羅陽親自下令。
「褚總,你那邊掌握的消息里,大疆目前新一代多旋翼無人機產品處於什麼進度了?」
「董事長,根據商調公司那邊掌握的信息,大疆新一代多旋翼無人機在上個月已經定型,如果考慮到各環節採購以及生產線組織,我們內部評估下來,覺得他們最快能在4月底發售新產品。」
「料敵從嚴,我看這個評估時間還要往前提一提,就當他們本月上旬會發售新產品。」
羅陽思考片刻後下決定道:「上午會議結束後就向集團總部打一份借款申請,先從集團那邊拿5000萬頂上,丁總監明天就飛米國去做準備,下周開始全面在米國展開推廣工作」
「好的,我待會兒就預定明天飛米國的航班。」
丁弘毅情緒飽滿的回覆羅陽道:「董事長,您放心,有了充足的資金,我有信心在米國追趕大疆的市場份額。」
大疆最早走的就是海外市場路線,在無人機應用市場的知名度上,領先著鯤鵬科技。
但是那會兒多旋翼無人機產品還沒有面世,在發燒友玩家群里,這個領先並不大。
尤其是丁弘毅在東海岸組建無人機發燒友協會之後,靠著先一步面世的鯤鵬2號多旋翼無人機產品,他甚至發現在當下這個領域裡已經超越了大疆。
所以他才有信心在羅陽面前這麼說。
羅陽也有些許信心。
因為鯤鵬2號里也凝結了他的心血,技術能不能領先或者齊平大疆不說,至少在外形設計上,肯定能吸引用戶的眼球。
不用想,在外形設計上,他的確提供了不少建議。
甚至因為這些建議增加了飛行姿態控制的難度,也增加了機身材料研發的成本,一度拖慢了新機型的定型時間,但是在生產出樣機之後,公司上下最早知情的一批人都認為值得。
「海外市場的爭奪,對於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丁弘毅發出豪言壯語之後,羅陽也吹響了號角:「未來的民用無人機市場,做老大的吃肉喝湯,後面不論老二還是老三、老四就只有吃殘羹冷炙的份,所以,諸位,一起努力吧,我不會吝嗇股權激勵和期權的。」
(本章完)
顧嘉的行為給了楚靖很大的震撼。
從穿著打扮上就能看出來,這個女孩不是會所里上班的那種。
而且長的還這麼漂亮、純淨。
單從外貌上進行比較,幾乎和剛來公司擔任董事辦主任的溫婉相當。
這樣一個女孩子,現在表現的如此卑微,哪怕拋棄自尊也從羅陽這裡尋求一個機會。
以前只是聽說過。
或是書籍、影視作品,或是認識的同學、朋友嘴裡。
甚至她自己都遇到過暗示性的騷擾。
現在真實看到,一下子把楚靖腦子裡聽說過的職場、社會運轉規則給具象化了。
「找人調查一下這個女孩子。」
羅陽不知道坐在前排的楚靖腦子裡在翻江倒海,他只顧著安排任務:「這個叫顧嘉的女孩是魔都戲劇學院經濟學院的大一學生,周四下班之前,我要知道她的大部分信息。」
隨著自己產業越做越大,尤其是接下來幾個月時間裡,不管是共享單車項目接受紅杉資本的天使輪融資消息,還是檸檬CC接受紅杉資本44億估值的消息,都會讓自己在魔都的知名度高起來。
但凡身邊接觸到的人和事物,註定不會像以前那麼簡單。
「好的.」
楚靖差點沒聽全,回過神來之後趕緊回復羅陽:「老闆,包括她家庭信息嗎?」
「嗯,一切能打聽到的。」
羅陽點了點頭,隨後就沒再說什麼。
因為他腦子裡突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上周在陽市和老丈人就聊起過,近期要組建一家自己的安保公司。
明天抽個時間交代下去。
魔都這邊人才還是蠻多的,只要肯花錢,短時間裡湊起一支相對專業的隊伍,問題不大。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迷迷糊糊的回了家。
江雯住回了學校,家裡只剩下江雪一個人,這個點上早就睡著了,羅陽也沒去打擾,在次臥里睡了一晚。
因為隔夜沒有喝醉,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早上精神奕奕的來到了科創園。
隨著鯤鵬科技規模越來越大,原先半個二樓辦公區域已經不夠用,經過申請,學校就把整個三層給了公司,連羅陽的辦公室都搬了上去。
9:20剛過,羅陽在褚見明的陪同下走進了會議室。
會議室里早就濟濟一堂,CTO(首席技術官)劉增輝、CFO(財務長)潘蘇、CHO(首席人力資源總監)安霞、董事辦主任兼羅陽助理肖薇都已經坐在了各自位子上。
就連之前一直在米國開拓市場的首席營銷官丁弘毅也回國了。
「會議開始吧。」
羅陽入座後也沒來一段開場白,直接示意財務開始匯報。
「董事長、褚總,各位同仁,下面由我來向大家匯報公司一季度財務數據狀況」
財務總監柯若雲需要匯報的內容比較簡單:「截止3月31日,鯤鵬科技國內市場一季度銷售額累計數字達到2552.7萬,由於鯤鵬2號新機型沒有在國內發售,所以以上數據全部來自鯤鵬1號,今年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去年上漲37.5%,利潤有所下降」
考慮到產能問題,公司定下的計劃是首先在海外市場發售。
國內市場這一塊,主要看德陽電機那邊新的生產線什麼時候能上馬,而且還要綜合考慮海外市場飽和度問題,所以鯤鵬2號在國內的發售時間還處於待定中。
柯若雲的匯報在繼續:「.截止3月31日,鯤鵬科技海外市場一季度銷售額累計數字達到357.8萬米元,其中鯤鵬1號銷售額325.2萬米元,鯤鵬2號銷售額32.6萬米元.」
鯤鵬科技這邊的財務匯報相對簡單,除了銷售和利潤之外,剩下的就是一些同比數據分析。
會議之所以安排了一上午,是因為匯報內容不止財務一家,還包括褚見明對公司整體業務狀況的匯報,銷售部門對於米國市場開拓的匯報
「財務數據和市場銷售息息相關,點評就留到銷售匯報之後一起吧。」
財務這邊匯報結束後,羅陽才開口插了一句,並示意褚見明道:「褚總,接下來你來匯報。」
「.截止2012年一季度末,鯤鵬科技總計擁有592名員工,其中位於閔行科創園的總部,擁有三個研發部門,分別是飛控系統、圖像傳輸系統、雲台系統研發部,加上管理人員以及職能部門,在職員工數量為245人.」
「.位於松江大學城的魔都工程技術大學,擁有兩個聯合研發部門,分別為動力系統、機體材料研發部,在職人數達到33人.」
「.另外在陽市和遠帆集團聯合組建了動力電池研發實驗室,目前擁有研發技術人員27人.」
「.試飛基地位於松江佘山」
「.公司在陽市設立德陽電機,總機裝配生產車間已經具備500架鯤鵬1號機型的月產量能力,具備450架鯤鵬2號機型的月產量能力,且第二條生產線已經在籌建中,預計4月下旬能夠投產,為公司增加2000架鯤鵬2號機型的生產能力。」
「.德陽電機目前在職人數達到287人.」
「.截止目前為止,公司已經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建立銷售渠道,並在北美以及歐洲初步建立了銷售渠道.」
「.」
「陽市那邊的動力電池聯合研發實驗室快要搬到魔都來了吧?」
等到褚見明初步匯報完畢,羅陽開始詢問。
「是的,董事長。」
褚見明趁著匯報的時機提出自己的建議:「現在這個聯合研發實驗室除了無人機動力電池之外,還增加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發,這次搬遷到魔都來,是不是要剝離出來?」
按照他的想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這塊就不要和無人機動力電池的研發混在一起。
「我和遠帆集團合作,在閔行高新區投資了一家企業,為特斯拉配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為了避免將來兩家企業資產混淆不清,現在剝離的時機最好。」
羅陽點頭表示認可。
因為將來無人機產業是單獨一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遲早要被新能源汽車製造合併,趁早剝離沒毛病。
「另外就是生產線問題。」
羅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捋:「就目前海外市場的銷售額來看,增加一條生產線在短時間裡已經綽綽有餘,但是要考慮意外情況,假如幾個月之後產能跟不上銷售,而德陽電機二期廠房還沒有竣工,到時候怎麼應對?」
海外市場開拓困難,所以羅陽在做貸款,打算加大宣傳力度,促進鯤鵬2號的銷售。
一旦這筆錢投下去,且起了效果,最後卻因為產能的限制導致市場供貨不及時,褚見明的責任就大了。
「董事長,我認為一旦鯤鵬2號在海外打開銷售市場,勢必影響到鯤鵬1號的銷售,屆時可以把生產鯤鵬1號機型的生產線調整一下,相信可以應對一段時間.」
褚見明胸有成足的回覆道:「萬一市場打開力度還要超出我們預計,那就讓新增生產線24小時倒班,順帶還能提前培養一批熟練技術工人,為上馬第二條生產線做好準備。」
「嗯,這倒是一條可行的方案。」
消除心中疑惑後,羅陽把目光投向了丁弘毅。
「董事長、褚總,各位同事,接下來由我匯報市場開拓的工作吧。」
丁弘毅一邊示意會議室里行政人員替換U盤,一邊展開前奏匯報:「國內市場這塊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把去年還未開拓的省份市場占領,雖然截止一季度末還沒有全部進入,但是剩下的一兩個綜合考慮了市場利潤和成本的問題,決定不搞代理銷售制度,公司市場部的銷售人員也把辦公地點放在了隔壁的已開拓省份.」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
比如西部某自治區,地方抵到沿海五六個這麼大,但是因為經濟發展狀況,無人機應用市場很小,要是公司在那裡布局銷售網點,成本會很高。
「我還是說說海外市場的拓展情況吧。」
隨著PPT打開,第一頁居然是米國的地圖,加上引征的數據和文字,足見丁弘毅是用心了。
「別看鯤鵬2號一季度海外銷售額才32.6萬米元,但是大家要知道,這並不是3個月的銷售數據,而是半個月的。」
丁弘毅手裡的雷射筆投射到PPT上:「而且這個數據還只是我在米國東海岸建立無人機發燒友協會之後,目前西海岸以及中部地區,南部地區,北部和靠近楓葉國市場都處於空白狀態。」
「是因為宣傳費用的問題嗎?」
之前插話,都是在匯報結束後,羅陽這次卻在匯報中間就打斷了丁弘毅。
「是的,董事長,目前手裡的資金勉強夠在米國東海岸一些城市搞拓展。」
丁弘毅實話實說的回覆了羅陽,並且在想了想之後道:「雖然大疆新一代機型還沒有進入米國市場,但是根據公司摸到的消息,他們新產品發售的時間應該不遠了,我不怕產品競爭,但是要在宣傳上落後了」
雖然他沒說後半句,但是不用猜也知道,要是因為這個輸了市場競爭,非戰之罪。
「潘總、柯總監你們給丁總監一個準信吧。」
財務長潘蘇看了柯若雲一眼,柯若雲立即對著丁弘毅道:「早在上個月中旬,董事長就讓我們財務部門準備貸款的事情,按照目前掌握的進度來看,第一筆5000萬貸款下放時間不會超過本月15號。」
「5000萬,這個月15號之前下來.」
丁弘毅點了點頭:「差不多700萬米元左右,單一個米國市場,今年應該是夠用了。」
他畢竟是公司高管,知道一些內部信息,說完之後略帶疑惑的看了羅陽一眼。
「貸款總數不是說有1個億的嗎?」
丁弘毅隨後又不解的詢問柯若云:「另外一筆貸款是打算等到德國航展會期間下來嗎?」
「丁總監,不是這個原因。」
柯若雲笑著回應道:「另外5000萬貸款可以享受區裡的高新產業政策扶持,拿到低息貸款份額,所以批下來的時間相對遲一些,按照我們財務部門掌握的進度,這筆貸款會在5月上旬下放,應該不會影響到丁總這邊開拓歐洲市場的進度。」
雖然兩筆貸款下放時間前後相差大半個月時間,但是丁弘毅卻沒有表示不滿。
畢竟他也知道,光是一個米國市場,就需要耗費他不止一個月時間去開拓和布局,要同步開拓歐洲市場,除非他願意放手讓下屬去掌舵歐洲市場。
這是不可能的,除非羅陽親自下令。
「褚總,你那邊掌握的消息里,大疆目前新一代多旋翼無人機產品處於什麼進度了?」
「董事長,根據商調公司那邊掌握的信息,大疆新一代多旋翼無人機在上個月已經定型,如果考慮到各環節採購以及生產線組織,我們內部評估下來,覺得他們最快能在4月底發售新產品。」
「料敵從嚴,我看這個評估時間還要往前提一提,就當他們本月上旬會發售新產品。」
羅陽思考片刻後下決定道:「上午會議結束後就向集團總部打一份借款申請,先從集團那邊拿5000萬頂上,丁總監明天就飛米國去做準備,下周開始全面在米國展開推廣工作」
「好的,我待會兒就預定明天飛米國的航班。」
丁弘毅情緒飽滿的回覆羅陽道:「董事長,您放心,有了充足的資金,我有信心在米國追趕大疆的市場份額。」
大疆最早走的就是海外市場路線,在無人機應用市場的知名度上,領先著鯤鵬科技。
但是那會兒多旋翼無人機產品還沒有面世,在發燒友玩家群里,這個領先並不大。
尤其是丁弘毅在東海岸組建無人機發燒友協會之後,靠著先一步面世的鯤鵬2號多旋翼無人機產品,他甚至發現在當下這個領域裡已經超越了大疆。
所以他才有信心在羅陽面前這麼說。
羅陽也有些許信心。
因為鯤鵬2號里也凝結了他的心血,技術能不能領先或者齊平大疆不說,至少在外形設計上,肯定能吸引用戶的眼球。
不用想,在外形設計上,他的確提供了不少建議。
甚至因為這些建議增加了飛行姿態控制的難度,也增加了機身材料研發的成本,一度拖慢了新機型的定型時間,但是在生產出樣機之後,公司上下最早知情的一批人都認為值得。
「海外市場的爭奪,對於公司接下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丁弘毅發出豪言壯語之後,羅陽也吹響了號角:「未來的民用無人機市場,做老大的吃肉喝湯,後面不論老二還是老三、老四就只有吃殘羹冷炙的份,所以,諸位,一起努力吧,我不會吝嗇股權激勵和期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