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和阿拉伯的戰鬥(一)
第647章 和阿拉伯的戰鬥(一)
耶路撒冷各地是擠滿了人,除了士兵,還有來自各地的志願者。聽說要打異教徒,那真是嗷嗷的前來協助。
最熱心的還是德魯茲派的民眾,有個好報仇的機會怎麼能不用。正好還能得到點獎勵啥的。
而此時麥加也得到了異教徒大舉進攻的消息,遂傳令各部落趕緊派兵來救。
而當美索不達米亞失陷後,麥加的各個長老意識到決戰時刻到來了。因為異教徒明顯是衝著消滅他們來的,和談已經不行了,只能決一死戰。
部落聯軍在麥加召開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哈希姆家族擔任會議的主持,與會的都是各地區的長老。
不過這次會議分歧太過嚴重,一些人認為他們的軍隊超過四萬,可以同異教徒展開決戰,徹底將其擊潰,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因為不斷有敵軍軍隊登陸,敵人軍隊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但另外一派提出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這一次他們對麥加的入侵一定都派出的是自己最精銳的士兵,由於他們的步兵不強,在以往與異教徒的戰爭中總是出於下風,現在如果主動進行正面的會戰,有極大的可能會遭受失敗,到那時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戰局就會變得非常糟糕。相反,如果不著急同他們進行會戰,而是讓軍隊主動後撤,同時搬走或者燒毀所有能夠被對方利用的物資,引誘他們深入內陸,然後再利用己方熟悉地勢、騎兵較多的優勢,不斷的襲擾敵人、突襲其後路的糧食運輸,從而達到疲弊敵軍的目的,等到他們變得虛弱,再找機會與其進行決戰,勝算就大多了。
這個建議遭到了不少人的強烈反對,這些來自阿拉伯半島內陸的部落沒有同羅馬尼亞交手的經驗,相反他們骨子裡的驕傲絕不允許採取如此懦弱的戰術來應對他們瞧不起的異教徒。
甚至有些人還對這些說打游擊戰的進行人身攻擊,指責他們辜負了安拉的信任。不知道他們到底安的什麼心。
在不少人一致要求儘快擊退敵軍的氣氛下,哈希姆最終不得不採納他們的建議,主動尋求同羅馬尼亞進行決戰。
儘管他有些忌憚羅馬尼亞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他認為麾下的軍隊已經匯聚了所有部落的精銳,更有能征善戰的葉門僱傭軍的輔助,有很大的可能贏得會戰勝利,因此他滿懷信心的率領部落聯軍,浩浩蕩蕩的朝著耶路撒冷所在壓過來。
而在羅馬一方,他們聯軍實力強大,應該抓緊時間、率軍東進,尋求同阿拉伯的主力進行決戰,只要獲得了勝利,整個半島就無力再阻擋軍隊進攻的步伐。
但也有人感到擔憂,因為他們很可能會選擇避戰,而羅馬尼亞軍隊長期遠離海岸、深入環境陌生的內陸,恐怕會遭遇很多麻煩。
但總督告訴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阿拉伯人會避戰,也完全不用主動去尋找他們決戰,因為阿拉伯人會主動來找他們決戰!
因為他們的曾經的成績讓他們做不出撤退的事情,他們只會請求安拉的保護然後一股腦的衝過去。不用擔心這個。
至於他們那個哈希姆家族,他們確實在當地有不小的名望,如果他決定撤退,士兵們能夠服從、民眾也許能夠接受,但他做事缺乏決斷,而且過於感情用事,這恰恰是作為統帥的大忌,估計很難拒絕各個長老的請求!
而隨後幾天,阿拉伯大軍的主動逼近也證實了總督的判斷。羅馬軍隊並沒有著急的立刻前去迎敵,與他們展開決戰,相反皇帝下令率軍主動後撤,不過撤退的方向是西南。
阿拉伯軍隊緊追不捨,尤其是作為先鋒的騎兵沖在最前,多次與羅馬尼亞留下阻截的騎兵部隊發生戰鬥,騎兵人數占優的阿拉伯人自然在戰鬥中也占據上風,屢次獲勝也助長了阿拉伯人的氣焰,更渴望與異教徒一戰。
在戰鬥進行到第六天時,羅馬尼亞軍隊已經快要靠近海岸。這一次彼得早早的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就地宿營歇息。
之後阿拉伯騎兵趕到,被羅馬尼亞軍隊早已布置好的弓箭手射退,但他們並未遠離,而是在遠處逡巡不前。
接近黃昏的時候,從北面緩緩移來一團巨大的塵霧,在幾公里外停滯不前,但嘈雜聲卻能清晰地傳入眾將領的耳中。
「看來異教徒們認為我們已經逃不掉了,準備先在那邊宿營休息,明天再趕來同我們戰鬥。」總督的兒子,同時也是傑出將領的揚庫指著前方的霧團,認真的建議道:「陛下,您瞧這塵霧至今還翻滾不散,可見他們在停下來歇息之後有些混亂,經過長途追擊,士兵們的體力也一定非常疲乏,我們需不需要利用這個機會率軍突擊?」
彼得搖頭說道:「我們的士兵們也都疲勞了,讓他們好好休息一晚,養足精力,明天好與異教徒決戰。再說這時候前去進攻,極可能會將好不容易引誘過來的敵人給嚇跑了。」
各位將領得令,隨後開始準備明天的決戰。
阿拉伯部落能打仗的基本都來了,遊牧部落也就是全民皆兵體制,只需要下令,就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戰士。
請...您....收藏6...9...書....吧....!
為了這次進攻,各個部落基本是將自己能調動的士兵都帶來了。誰都想在異教徒的戰鬥中贏得勝利,就等明天的決戰了。
(本章完)
耶路撒冷各地是擠滿了人,除了士兵,還有來自各地的志願者。聽說要打異教徒,那真是嗷嗷的前來協助。
最熱心的還是德魯茲派的民眾,有個好報仇的機會怎麼能不用。正好還能得到點獎勵啥的。
而此時麥加也得到了異教徒大舉進攻的消息,遂傳令各部落趕緊派兵來救。
而當美索不達米亞失陷後,麥加的各個長老意識到決戰時刻到來了。因為異教徒明顯是衝著消滅他們來的,和談已經不行了,只能決一死戰。
部落聯軍在麥加召開了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哈希姆家族擔任會議的主持,與會的都是各地區的長老。
不過這次會議分歧太過嚴重,一些人認為他們的軍隊超過四萬,可以同異教徒展開決戰,徹底將其擊潰,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因為不斷有敵軍軍隊登陸,敵人軍隊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但另外一派提出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這一次他們對麥加的入侵一定都派出的是自己最精銳的士兵,由於他們的步兵不強,在以往與異教徒的戰爭中總是出於下風,現在如果主動進行正面的會戰,有極大的可能會遭受失敗,到那時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戰局就會變得非常糟糕。相反,如果不著急同他們進行會戰,而是讓軍隊主動後撤,同時搬走或者燒毀所有能夠被對方利用的物資,引誘他們深入內陸,然後再利用己方熟悉地勢、騎兵較多的優勢,不斷的襲擾敵人、突襲其後路的糧食運輸,從而達到疲弊敵軍的目的,等到他們變得虛弱,再找機會與其進行決戰,勝算就大多了。
這個建議遭到了不少人的強烈反對,這些來自阿拉伯半島內陸的部落沒有同羅馬尼亞交手的經驗,相反他們骨子裡的驕傲絕不允許採取如此懦弱的戰術來應對他們瞧不起的異教徒。
甚至有些人還對這些說打游擊戰的進行人身攻擊,指責他們辜負了安拉的信任。不知道他們到底安的什麼心。
在不少人一致要求儘快擊退敵軍的氣氛下,哈希姆最終不得不採納他們的建議,主動尋求同羅馬尼亞進行決戰。
儘管他有些忌憚羅馬尼亞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他認為麾下的軍隊已經匯聚了所有部落的精銳,更有能征善戰的葉門僱傭軍的輔助,有很大的可能贏得會戰勝利,因此他滿懷信心的率領部落聯軍,浩浩蕩蕩的朝著耶路撒冷所在壓過來。
而在羅馬一方,他們聯軍實力強大,應該抓緊時間、率軍東進,尋求同阿拉伯的主力進行決戰,只要獲得了勝利,整個半島就無力再阻擋軍隊進攻的步伐。
但也有人感到擔憂,因為他們很可能會選擇避戰,而羅馬尼亞軍隊長期遠離海岸、深入環境陌生的內陸,恐怕會遭遇很多麻煩。
但總督告訴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阿拉伯人會避戰,也完全不用主動去尋找他們決戰,因為阿拉伯人會主動來找他們決戰!
因為他們的曾經的成績讓他們做不出撤退的事情,他們只會請求安拉的保護然後一股腦的衝過去。不用擔心這個。
至於他們那個哈希姆家族,他們確實在當地有不小的名望,如果他決定撤退,士兵們能夠服從、民眾也許能夠接受,但他做事缺乏決斷,而且過於感情用事,這恰恰是作為統帥的大忌,估計很難拒絕各個長老的請求!
而隨後幾天,阿拉伯大軍的主動逼近也證實了總督的判斷。羅馬軍隊並沒有著急的立刻前去迎敵,與他們展開決戰,相反皇帝下令率軍主動後撤,不過撤退的方向是西南。
阿拉伯軍隊緊追不捨,尤其是作為先鋒的騎兵沖在最前,多次與羅馬尼亞留下阻截的騎兵部隊發生戰鬥,騎兵人數占優的阿拉伯人自然在戰鬥中也占據上風,屢次獲勝也助長了阿拉伯人的氣焰,更渴望與異教徒一戰。
在戰鬥進行到第六天時,羅馬尼亞軍隊已經快要靠近海岸。這一次彼得早早的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就地宿營歇息。
之後阿拉伯騎兵趕到,被羅馬尼亞軍隊早已布置好的弓箭手射退,但他們並未遠離,而是在遠處逡巡不前。
接近黃昏的時候,從北面緩緩移來一團巨大的塵霧,在幾公里外停滯不前,但嘈雜聲卻能清晰地傳入眾將領的耳中。
「看來異教徒們認為我們已經逃不掉了,準備先在那邊宿營休息,明天再趕來同我們戰鬥。」總督的兒子,同時也是傑出將領的揚庫指著前方的霧團,認真的建議道:「陛下,您瞧這塵霧至今還翻滾不散,可見他們在停下來歇息之後有些混亂,經過長途追擊,士兵們的體力也一定非常疲乏,我們需不需要利用這個機會率軍突擊?」
彼得搖頭說道:「我們的士兵們也都疲勞了,讓他們好好休息一晚,養足精力,明天好與異教徒決戰。再說這時候前去進攻,極可能會將好不容易引誘過來的敵人給嚇跑了。」
各位將領得令,隨後開始準備明天的決戰。
阿拉伯部落能打仗的基本都來了,遊牧部落也就是全民皆兵體制,只需要下令,就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戰士。
請...您....收藏6...9...書....吧....!
為了這次進攻,各個部落基本是將自己能調動的士兵都帶來了。誰都想在異教徒的戰鬥中贏得勝利,就等明天的決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