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
第214章 正本清源,再和池南
皇帝一番話說完,群臣面面相覷,一時不能答話。
沒辦法,如今的王安石,身後名早就被拿著筆桿子的司馬光等人踩進泥地了,群眾基礎之差,幾乎被打成了千年以降第一奸相。
凡名望之臣,對這位拗相公就沒有過正面評價。
羅大經將王安石與秦檜並列,「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檜之罪也」;朱熹評其為「流毒四海,禍亂極矣」;《宋史》更是直接將王安石作為「國事失圖」的元兇首惡;乃至民間小說《三言二拍》中餵畜生的台詞,都是喚「囉囉囉,王歧公來食。」
當然,也不是沒人替王安石說過話。
陸九淵打抱不平稱「議論之不公」、顏習齋說王安石的身後名是「有功而史半削之,無罪而史務詆之。」
但這不僅沒掀起聲勢,反而惹得一身騷。
等朱熹蓋棺,由宋史定論後,為王安石爭辯的少數派,更是幾乎絕了跡。
到了本朝或許對其惺惺相惜的張居正,即便心中有萬一的想法,可在《資治通鑑直解》中,也只能委婉表達、暗憐明貶,稱其「不達事理,不識時宜,有才而無識,可勝惜哉。」
連張居正這種變法派,都諱莫如深到這地步,可見王安石的風議。
所以,為王安石翻案這種事,哪怕是皇帝開的金口,也讓群臣一時失措。
殿內短暫地陷入沉寂。
見此情形,朱翊鈞也懶得等這些人反應,便逐一點問。
他正要看向申時行,恰好對上王錫爵的目光。
後者只好當先開口:「陛下所謂的翻案,若是想將這數百年的奸邪,一舉扭轉為賢臣,實在強人所難。」
「依臣看,不如將熙寧變法與王安石一分為二,新法亦是正當其時,宋神宗一代英主託付信任,只王安石性執而少容,敗壞新法,引宋室之禍而已。」
「如此符合世情,亦不至於百姓驚詫。」
皇帝是要為熙寧變法翻案,卻未必要替王安石翻案。
個中差別,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也算是權變。
但出乎他的意料,皇帝乾脆直接地搖了搖頭:「王卿莫不是與朕玩笑?熙寧新法與王安石一損俱損,切割可不比翻案簡單。」
「況且,人與事什麼時候能一分為二了?」
翻案這種事,是最講規矩的——向來不是論對錯,而是表態度。
人就是事,事就是人。
別談什麼對事不對人這種笑話,歷史上張居正被反攻倒算,所做的什麼事都是錯的。
新法是壞的,用人是錯的,動機更是十惡不赦。
連劉世延這種貨色,都能以「權相傾陷,擬罪奪爵,大為可惜」而一朝翻案,被重新請出來主持工作,一度「照舊於南京都督府」——寧願劉世延再作奸犯科二十年後庾死,也不能接受張居正將其奪爵是做對了。
一分為二?
也沒見誰敢將太宗皇帝一分為二,說一句其雖一代英主,但兵變之事得國不正。
別說直指本朝朱棣了,哪怕點評前宋太宗如何如何,都是罪大惡極的影射。
人與事還想一分為二,只有戲台上才能唱這麼兒戲。
王安石與熙寧變法同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王安石暴虐斂財,變法能是什麼好玩意兒?
正因如此,朱翊鈞想為新法豎旗,才要為王安石翻案!
誰不知道熙寧變法不乏擾民、損民之事?誰不清楚王安石的缺陷所在?
被朝野辱罵數百年,當然事出有因。
可翻案就要徹底,容不得遮遮掩掩,折衷眾論。
王錫爵久在地方,面對皇帝這話,竟一時無言——就像歷史上一樣,這廝就事論事,在眾人支持時反對張居正,眾人反對時支持張居正,弄得兩面不討好。
這時,福建巡撫栗在庭突然開口:「陛下,臣有一家之見。」
朱翊鈞轉頭看去。
這廝經年不見,神態顯得越發乾練,就是這一說話,朱翊鈞心中便升起這廝要獻殷勤的徵兆。
他擺了擺手,示意栗在庭繼續說。
栗在庭正色道:「陛下,臣通讀《宋史》,深感其文繁猥特甚,敘事舛謬疏略。」
「只粗讀,便覺其敘事錯雜處、失檢處、錯謬處、遺漏處、牾處各十餘條,其各傳回護處、附會處、是非失當處、是非乖謬處共百餘條,以至於柯維騏奮發而起,作《宋史新編》欲糾正其謬,則《宋史》之價值,可見一斑。」
「而其舛謬為多,而數百年來未有人起而糾之者,王荊公之事亦在其中。」
「若欲正本清源,還青史昭昭,不妨重修王安石傳。」
這話一出,群臣神情各異,先後陷入沉思。
栗在庭這話說得巧妙。
宋史寫得爛,是公認的事情。
因為《宋實錄》一度被稱為「黨政之工具」、「遍布誣罔之辭」、「聚訟最紛」,而基於實錄寫得《宋史》,又是出了名的聽信一面之詞,不能明辨真偽,主打一個敷衍了事。
有才學之人,無不唾棄《宋史》。
譬如栗在庭口中的柯維騏便是如此,其人是嘉靖進士,當代數得上名的史學達者,因看不慣宋史,乾脆采宋、.遼、金三史,去偽存真,作《宋史新編》,以擊異訂訛。
所以,這種情況下,要為受舊黨政治迫害最深的王安石重新作傳,深挖錯訛,以正視聽,恰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傳都重寫了,自然會基於新的史料,做出新的蓋棺定論。
這是提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實操之法。
朱翊鈞思索片刻,不禁也點了點頭,這路數倒是恰到好處。
他別過臉,看向站在一旁的王世貞:「王卿,蘭台著書記史,蓋棺定論,此事當仁不讓該有個態度,你怎麼說?」
繞是王世貞這等玲瓏人物,此時也難得露出了為難之色。
他斟酌良久,才緩緩開口:「陛下,《宋史》、《宋實錄》固然多有錯漏,然而,縱觀熙寧變法,青苗法、市易法、保馬法等,無不是暴虐斂財,為禍天下。」
「青史昭昭,大略上不會有什麼出入。」
「只王安石初衷,尚有一絲餘地。」
執掌蘭台的王世貞態度很清楚。
洗白歸洗白,也得基於史料。
再編不是亂編,修訂不是瞎訂。
新法上殘民總是事實,王安石既然執宰天下,總得擔起責任來。
想洗白,恐怕只能在王安石的動機上商榷一二。
表態自然不用皇帝挨個點名。
在王世貞開口後,申時行思索稍許,也沉著表態:「陛下,王安石無識而有志,可勝惜哉。」
申時行的態度,就是內閣的態度。
往往也代表著在家守制的張居正的態度。
這話申時行引自張居正的資治通鑑直解的說法,「有才而無識」,只換了個順序與說法,表示對王安石志向的認同。
暴虐斂財,為禍天下?
那申閣老就說了,王安石只是「無識」,他的「識」就只能支撐他走到那一步。
但再怎麼說,王安石都是「有志」之人,不比束手旁觀,寧願眼睜睜看著宋室江河日下的司馬光等人好多了?
總而言之,熙寧變法事敗的責任,王安石肯定是要擔的,但這是人與時代的局限,絕非王安石心眼壞。
王世貞看了一眼申時行,似乎在考量。
片刻後,前者緩緩點頭。
確實也沒有什麼偏離事實的地方,王安石是道德君子,動機和目的從來沒被質疑過,哪怕司馬光也不會否定王安石的救國本心,如今不過是準備重新撿起來這個方向宣傳而已。
蘭台與內閣有了共識,那事情便敲定一半了。
朱翊鈞最後看向禮部尚書汪宗伊:「汪卿以為然否?」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汪宗伊仰著頭,看著房梁出神。
旁邊的殷正茂正要提醒一句。
「回陛下的話,天下之事,久則不能無弊,弊則通變,實乃天道。」
汪宗伊回過神來,娓娓開口。
第一句便引用了張居正評價王安石的原話。
只見其神色感慨,繼續說道:「宋至神宗,國勢不振,一瀉千里,實有旦夕傾亡之跡。」
「弊則通變,天下不變則必死,變則或死。」
「一如今日,不論成敗,亦非變不可!」
借古懷今的意味太重了,在場眾人自然都能聽出來,無不動容。
眾人如今齊聚於皇極殿共商國是,不就是這個緣故麼?
朱翊鈞沉默片刻,率先擊節稱讚:「弊則通變,誠然也,不能只有在事成之際,才歌頌變法。」
「王安石救亡圖存,雖敗猶榮!」
見沒了異議,朱翊鈞最終拍板——王安石一念報國,不可謂非君子也。
王世貞默默將這話記了下來。
當初南郊祭天,以張居正比王安石,對新法痛斥不休的趙錦,致仕後若是知道朝廷要為王安石重新作傳,不知會作何反應。
王世貞想到此處,又忍不住用餘光打量了皇帝一眼。
與宋神宗的左右搖擺不同,今上於變法,當真是從來沒有過一絲猶豫。
但話又說回來,相比於王安石被反攻倒算後,宋神宗還能落得個好名聲而言,如今新法若是事敗,這位的名聲,恐怕不會比這數百年來王安石的名聲好。
雖敗猶榮……但願這位不會有等著後人翻案的一天。
王世貞心中在感慨什麼,外人自然不會知道。
隨著皇帝表態,替王安石翻案之事,便定了調。
那就回到皇帝起初的提議上了。
朱衡向來說話不講忌諱,徑直開口:「陛下方才說新政的口號,不知道是要如同王安石的『三不足』一般,還是孔平仲所做的『熙寧口號』一詩?」
朱翊鈞搖了搖頭:「都不好,至少得簡單直接,一聽便懂。」
類似於「三不足」的口號,聽著固然震耳欲聾,但太含糊了,老百姓聽了只會一頭霧水。
而作詩什麼的就更雅了,曲高和寡,不利於宣傳。
這時,吏科都給事中陳三謨突然開口:「陛下,臣以為,李司業的學說甚是貼切,可拿來就用。」
朱翊鈞轉過頭,好奇追問:「陳卿指的是?」
陳三謨也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與沈鯉、溫純同科。
但與後兩人相比,前者的成份就差很多了。
沈鯉當初先後駁了高拱、張居正的面子,陳三謨恰恰相反,先是以高拱門生自居,等高拱離朝就以張居正為黨魁,待皇帝親政後,便告誡張居正,天子門生公幹時應互稱職務。
總之,是個名聲不太好,且連朱翊鈞也拿不準路數的人物。
面對皇帝的追問,陳三謨脫口而出:「自然是卓吾二詞之一,分配!」
他神色略顯狂熱,顯然是打心底里認同這一套。
李贄在士林的地位,如今已然有了直追張載的趨勢,所謂的「卓吾二詞」更是直接比照「橫渠四句」,廣為傳頌。
數年前辯經,在公平的基礎上,李贄具體地提出了分配一詞——朝廷存在的根基之一,便是進行天下財富的分配。
所謂根基,意為如果辦不到,也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離經叛道的話不差這麼一兩句。
但陳三謨此時公然放在皇極殿上來說,著實讓同僚們頻頻側目。
刑部張瀚眉頭緊皺:「新政旗幟自有朝廷法度,引用李贄的歪理邪說作甚?」
聽到國子監智庫學說要上桌吃飯,張瀚就差把跌份寫在臉上了。
「我倒是以為合適。」
栗在庭毫不顧忌地聲援。
「司馬光曾言,天下財富有其定數,我以為,定數這個詞不好,畢竟天下財富日積月累必然有所增長。但若用總數一詞,卻是恰如其分。」
「總數既定,不在此處,就在彼處,如今國庫窘迫,赤民困苦,錢在哪裡,天下人心知肚明。」
「無論鹽政、宗室、度田,都不過是『分配』而已。」
「攥著官紳豪門往國庫與赤民擠的分配,誰敵誰友,百姓一眼便知,難道不是最合適的口號?」
張瀚怫然不悅:「栗部堂此言差矣,這邪說若是被流民取了去……」
赫然是有要爭論起來的架勢。
朱翊鈞見狀,及時出言撲滅苗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朝廷代行天道,是亘古大義,李贄不過拾聖人牙慧罷了,張卿不必太過敏感。」
要是覺得歪理邪說接受不了,總有一款聖人言論能契合上。
朱翊鈞擺了擺手,輕巧揭過:「就按陳卿的議,口號便以『分配』為眼,讓翰林院想幾個順口的句式。」
張瀚欲言又止,無奈還是閉上了嘴。
朱翊鈞生怕還在這話題上糾纏,連忙看向王國光:「王卿,且說說稅賦罷,看看今年分配得如何。」
這就是要進入年會議題了。
群臣正襟危坐,打起精神。
王國光對先前的議題插不上話,本是走神想著別事,此時受喚,這才神魂歸竅。
「回稟陛下。」王國光頓了頓,給自己組織言語的時間,「萬曆七年,除留存各省夏稅秋糧,共一千三百二十萬三千一百四十四石有奇外。」
「一干稅目,歸攏中樞大小府庫,合折銀二千一百三十二萬兩白銀,其中太倉庫五百九十八萬四千六百有奇。」
萬曆四年定製,無論地方省府衙門留存,還是轉運中樞,都要在戶部登記造冊。
如今中樞的大大小小府庫,無論是太倉庫、太僕寺、節慎庫,乃至內庫,雖然仍舊是分鍋吃飯,但戶部要計總帳了。
這也是為何前幾年年會,王國光只能報太倉庫的年入,如今卻能合攏一齊匯報。
不僅如此,在記國庫的年帳時,還要做兩套帳——一套按實際入帳,一套折合為銀價入帳。
當然,別看只是一點小小的規範化工作,改變了統計方式,實質上大大增加了戶部的職權以及工作量。
自此之後,五部、內庫,頻頻跟戶部撕扯不休。
要不是給戶部擴了編,老王頭吵著要致仕了——擴編其實也有的吵,國子監年年抱怨戶部,說其錄用的監生種子太多了,顯著降低了太學舉人的升學率,當然,國子監嘛,說話就不太能吵到人了。
只聽王國光繼續說道:「……礦稅、關稅、鹽稅皆與去年持平,田稅占82%,較去年下降了2個點,商稅因近海海運興起、與朵顏三衛的互市建成、湖廣宗產上繳利潤增多等原因,較去年上升了2個點,多出四十萬兩白銀。」
按下戶部用詞逐漸變成皇帝的模樣且不提,申時行當即開口追問道:「今年非稅收入呢?」
皇帝登基八年以來,就沒有一年是不抄家的,可以說,抄家就是這幾年實行新法的財源支柱之一。
饒是申時行這種老實人,都覺得上癮。
王國光砸吧砸吧嘴:「申閣老,石茂華、劉世延一黨抄的家,還未來得及入帳,除去朽腐的寶鈔外,目前折銀止有一百一十萬兩。」
活錢倒是沒多少,主要字畫、珠寶極多。
申時行跟著砸吧砸吧嘴,暗暗盤算石茂華、劉世延等人抄完家能有多少。
這時,一時沒怎麼說話的溫純突然開口,朝皇帝勸諫道:「陛下,非稅收入不是長久之計,法司逐利,唯恐壞了風氣。」
抄家抄太多,就官不聊生了。
石茂華等人寧願狗急跳牆,未必沒有皇帝過於嚴酷的原因在裡面。
朱翊鈞從善如流:「這是自然。」
簡單敷衍一句,他再度看向王國光:「支出呢?」
王國光對此信手拈來:「回陛下的話,萬曆七年,地方留存各支各用,中樞支出合計折銀一千八百九十萬兩。」
「邊餉銀占47%,較去年多了5個點;營衛官軍俸糧仍占14%……」
大明朝的軍費支出,已經常年在六成這個關口居高不下了。
「陛下內府供用仍占10%;宗藩祿糧占19%,較去年降了1個點,較萬曆元年降了10個點;朝官俸祿占6%……」
朝官的俸祿支出最低,但這相較於萬曆元年,已經翻了三倍了。
另外也是因為地方官吏的績效,是以留存的形式,直接讓各省府將這一部分截留。
「其中,收入白銀化比例41.9%,支出白銀化比例49.4%,集中於南直隸、浙江、湖廣等富庶南方。」
白銀化是不得不走的道路,總不可能眨眼就跳到信用貨幣去了。
而在此之前,調整軟體,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朱翊鈞聽著王國光娓娓道來,言之有物,只覺舒服極了。
新政以來,這位戶部尚書跟工部尚書朱衡,都是從來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麼存在感,但無論能力、忠心,都無可挑剔,雖然沒有調和陰陽的宰輔之才,卻真正做到了獨當一面。
尤其戶部改制,可以說行雲流水,毫無遲滯。
白銀化支付的數據統計,去年才說,今年就直接落到了實處,新政的基本盤,不就是這些堅實的擁躉麼?
「此外,遵陛下諭旨,臣會諸同僚,訂《萬曆會計錄》,今年編修成帙,恭呈陛下。」
王國光將身前的四套書冊雙手捧起。
張宏輕車熟路接過,將其呈與皇帝手中。
朱翊鈞伸手接過。
藍本兩年前他就看過了,可以說,這本書冊就是如今的稅法總綱。
庫監、光祿、宗藩、職官、俸祿、漕運、倉場、營衛俸糧、屯田、鹽茶錢鈔、雜課,可謂包羅萬象。
朱翊鈞翻了兩頁之後,朝身旁的王世貞示意:「王館長,先原冊留史館採錄,至於刊布……恐怕還要再磨算增訂一冊。」
王國光在旁愣了愣:「陛下所言還有一冊,可是臣有什麼疏漏?」
朱翊鈞搖了搖頭:「不是王卿有疏漏,是朕今年臨時應的事情,要著落在此處。」
說罷,他伸手朝一旁招了招手。
隨即,魏朝、李進、孫隆等人,各自抱著一摞一摞的書卷,堆在了王國光面前。
在王國光疑惑的眼神中,朱翊鈞伸手示意,與王國光解釋道:「這是萬曆元年以來內廷的帳目,所置產業,歷年進項、支出,盡在此處了。」
「朕既然此前放出話來,便沒有許空頭的道理,王卿將這些也整理成冊,錄入《萬曆會計錄》罷。」
一邊說著,朱翊鈞又轉向吏科都給事中陳三謨,緩緩道:「往後每年,六科都來審一審內廷的帳目,刊布天下。」
(本章完)
皇帝一番話說完,群臣面面相覷,一時不能答話。
沒辦法,如今的王安石,身後名早就被拿著筆桿子的司馬光等人踩進泥地了,群眾基礎之差,幾乎被打成了千年以降第一奸相。
凡名望之臣,對這位拗相公就沒有過正面評價。
羅大經將王安石與秦檜並列,「國家一統之業,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複合者,秦檜之罪也」;朱熹評其為「流毒四海,禍亂極矣」;《宋史》更是直接將王安石作為「國事失圖」的元兇首惡;乃至民間小說《三言二拍》中餵畜生的台詞,都是喚「囉囉囉,王歧公來食。」
當然,也不是沒人替王安石說過話。
陸九淵打抱不平稱「議論之不公」、顏習齋說王安石的身後名是「有功而史半削之,無罪而史務詆之。」
但這不僅沒掀起聲勢,反而惹得一身騷。
等朱熹蓋棺,由宋史定論後,為王安石爭辯的少數派,更是幾乎絕了跡。
到了本朝或許對其惺惺相惜的張居正,即便心中有萬一的想法,可在《資治通鑑直解》中,也只能委婉表達、暗憐明貶,稱其「不達事理,不識時宜,有才而無識,可勝惜哉。」
連張居正這種變法派,都諱莫如深到這地步,可見王安石的風議。
所以,為王安石翻案這種事,哪怕是皇帝開的金口,也讓群臣一時失措。
殿內短暫地陷入沉寂。
見此情形,朱翊鈞也懶得等這些人反應,便逐一點問。
他正要看向申時行,恰好對上王錫爵的目光。
後者只好當先開口:「陛下所謂的翻案,若是想將這數百年的奸邪,一舉扭轉為賢臣,實在強人所難。」
「依臣看,不如將熙寧變法與王安石一分為二,新法亦是正當其時,宋神宗一代英主託付信任,只王安石性執而少容,敗壞新法,引宋室之禍而已。」
「如此符合世情,亦不至於百姓驚詫。」
皇帝是要為熙寧變法翻案,卻未必要替王安石翻案。
個中差別,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也算是權變。
但出乎他的意料,皇帝乾脆直接地搖了搖頭:「王卿莫不是與朕玩笑?熙寧新法與王安石一損俱損,切割可不比翻案簡單。」
「況且,人與事什麼時候能一分為二了?」
翻案這種事,是最講規矩的——向來不是論對錯,而是表態度。
人就是事,事就是人。
別談什麼對事不對人這種笑話,歷史上張居正被反攻倒算,所做的什麼事都是錯的。
新法是壞的,用人是錯的,動機更是十惡不赦。
連劉世延這種貨色,都能以「權相傾陷,擬罪奪爵,大為可惜」而一朝翻案,被重新請出來主持工作,一度「照舊於南京都督府」——寧願劉世延再作奸犯科二十年後庾死,也不能接受張居正將其奪爵是做對了。
一分為二?
也沒見誰敢將太宗皇帝一分為二,說一句其雖一代英主,但兵變之事得國不正。
別說直指本朝朱棣了,哪怕點評前宋太宗如何如何,都是罪大惡極的影射。
人與事還想一分為二,只有戲台上才能唱這麼兒戲。
王安石與熙寧變法同樣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王安石暴虐斂財,變法能是什麼好玩意兒?
正因如此,朱翊鈞想為新法豎旗,才要為王安石翻案!
誰不知道熙寧變法不乏擾民、損民之事?誰不清楚王安石的缺陷所在?
被朝野辱罵數百年,當然事出有因。
可翻案就要徹底,容不得遮遮掩掩,折衷眾論。
王錫爵久在地方,面對皇帝這話,竟一時無言——就像歷史上一樣,這廝就事論事,在眾人支持時反對張居正,眾人反對時支持張居正,弄得兩面不討好。
這時,福建巡撫栗在庭突然開口:「陛下,臣有一家之見。」
朱翊鈞轉頭看去。
這廝經年不見,神態顯得越發乾練,就是這一說話,朱翊鈞心中便升起這廝要獻殷勤的徵兆。
他擺了擺手,示意栗在庭繼續說。
栗在庭正色道:「陛下,臣通讀《宋史》,深感其文繁猥特甚,敘事舛謬疏略。」
「只粗讀,便覺其敘事錯雜處、失檢處、錯謬處、遺漏處、牾處各十餘條,其各傳回護處、附會處、是非失當處、是非乖謬處共百餘條,以至於柯維騏奮發而起,作《宋史新編》欲糾正其謬,則《宋史》之價值,可見一斑。」
「而其舛謬為多,而數百年來未有人起而糾之者,王荊公之事亦在其中。」
「若欲正本清源,還青史昭昭,不妨重修王安石傳。」
這話一出,群臣神情各異,先後陷入沉思。
栗在庭這話說得巧妙。
宋史寫得爛,是公認的事情。
因為《宋實錄》一度被稱為「黨政之工具」、「遍布誣罔之辭」、「聚訟最紛」,而基於實錄寫得《宋史》,又是出了名的聽信一面之詞,不能明辨真偽,主打一個敷衍了事。
有才學之人,無不唾棄《宋史》。
譬如栗在庭口中的柯維騏便是如此,其人是嘉靖進士,當代數得上名的史學達者,因看不慣宋史,乾脆采宋、.遼、金三史,去偽存真,作《宋史新編》,以擊異訂訛。
所以,這種情況下,要為受舊黨政治迫害最深的王安石重新作傳,深挖錯訛,以正視聽,恰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傳都重寫了,自然會基於新的史料,做出新的蓋棺定論。
這是提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實操之法。
朱翊鈞思索片刻,不禁也點了點頭,這路數倒是恰到好處。
他別過臉,看向站在一旁的王世貞:「王卿,蘭台著書記史,蓋棺定論,此事當仁不讓該有個態度,你怎麼說?」
繞是王世貞這等玲瓏人物,此時也難得露出了為難之色。
他斟酌良久,才緩緩開口:「陛下,《宋史》、《宋實錄》固然多有錯漏,然而,縱觀熙寧變法,青苗法、市易法、保馬法等,無不是暴虐斂財,為禍天下。」
「青史昭昭,大略上不會有什麼出入。」
「只王安石初衷,尚有一絲餘地。」
執掌蘭台的王世貞態度很清楚。
洗白歸洗白,也得基於史料。
再編不是亂編,修訂不是瞎訂。
新法上殘民總是事實,王安石既然執宰天下,總得擔起責任來。
想洗白,恐怕只能在王安石的動機上商榷一二。
表態自然不用皇帝挨個點名。
在王世貞開口後,申時行思索稍許,也沉著表態:「陛下,王安石無識而有志,可勝惜哉。」
申時行的態度,就是內閣的態度。
往往也代表著在家守制的張居正的態度。
這話申時行引自張居正的資治通鑑直解的說法,「有才而無識」,只換了個順序與說法,表示對王安石志向的認同。
暴虐斂財,為禍天下?
那申閣老就說了,王安石只是「無識」,他的「識」就只能支撐他走到那一步。
但再怎麼說,王安石都是「有志」之人,不比束手旁觀,寧願眼睜睜看著宋室江河日下的司馬光等人好多了?
總而言之,熙寧變法事敗的責任,王安石肯定是要擔的,但這是人與時代的局限,絕非王安石心眼壞。
王世貞看了一眼申時行,似乎在考量。
片刻後,前者緩緩點頭。
確實也沒有什麼偏離事實的地方,王安石是道德君子,動機和目的從來沒被質疑過,哪怕司馬光也不會否定王安石的救國本心,如今不過是準備重新撿起來這個方向宣傳而已。
蘭台與內閣有了共識,那事情便敲定一半了。
朱翊鈞最後看向禮部尚書汪宗伊:「汪卿以為然否?」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汪宗伊仰著頭,看著房梁出神。
旁邊的殷正茂正要提醒一句。
「回陛下的話,天下之事,久則不能無弊,弊則通變,實乃天道。」
汪宗伊回過神來,娓娓開口。
第一句便引用了張居正評價王安石的原話。
只見其神色感慨,繼續說道:「宋至神宗,國勢不振,一瀉千里,實有旦夕傾亡之跡。」
「弊則通變,天下不變則必死,變則或死。」
「一如今日,不論成敗,亦非變不可!」
借古懷今的意味太重了,在場眾人自然都能聽出來,無不動容。
眾人如今齊聚於皇極殿共商國是,不就是這個緣故麼?
朱翊鈞沉默片刻,率先擊節稱讚:「弊則通變,誠然也,不能只有在事成之際,才歌頌變法。」
「王安石救亡圖存,雖敗猶榮!」
見沒了異議,朱翊鈞最終拍板——王安石一念報國,不可謂非君子也。
王世貞默默將這話記了下來。
當初南郊祭天,以張居正比王安石,對新法痛斥不休的趙錦,致仕後若是知道朝廷要為王安石重新作傳,不知會作何反應。
王世貞想到此處,又忍不住用餘光打量了皇帝一眼。
與宋神宗的左右搖擺不同,今上於變法,當真是從來沒有過一絲猶豫。
但話又說回來,相比於王安石被反攻倒算後,宋神宗還能落得個好名聲而言,如今新法若是事敗,這位的名聲,恐怕不會比這數百年來王安石的名聲好。
雖敗猶榮……但願這位不會有等著後人翻案的一天。
王世貞心中在感慨什麼,外人自然不會知道。
隨著皇帝表態,替王安石翻案之事,便定了調。
那就回到皇帝起初的提議上了。
朱衡向來說話不講忌諱,徑直開口:「陛下方才說新政的口號,不知道是要如同王安石的『三不足』一般,還是孔平仲所做的『熙寧口號』一詩?」
朱翊鈞搖了搖頭:「都不好,至少得簡單直接,一聽便懂。」
類似於「三不足」的口號,聽著固然震耳欲聾,但太含糊了,老百姓聽了只會一頭霧水。
而作詩什麼的就更雅了,曲高和寡,不利於宣傳。
這時,吏科都給事中陳三謨突然開口:「陛下,臣以為,李司業的學說甚是貼切,可拿來就用。」
朱翊鈞轉過頭,好奇追問:「陳卿指的是?」
陳三謨也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與沈鯉、溫純同科。
但與後兩人相比,前者的成份就差很多了。
沈鯉當初先後駁了高拱、張居正的面子,陳三謨恰恰相反,先是以高拱門生自居,等高拱離朝就以張居正為黨魁,待皇帝親政後,便告誡張居正,天子門生公幹時應互稱職務。
總之,是個名聲不太好,且連朱翊鈞也拿不準路數的人物。
面對皇帝的追問,陳三謨脫口而出:「自然是卓吾二詞之一,分配!」
他神色略顯狂熱,顯然是打心底里認同這一套。
李贄在士林的地位,如今已然有了直追張載的趨勢,所謂的「卓吾二詞」更是直接比照「橫渠四句」,廣為傳頌。
數年前辯經,在公平的基礎上,李贄具體地提出了分配一詞——朝廷存在的根基之一,便是進行天下財富的分配。
所謂根基,意為如果辦不到,也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
離經叛道的話不差這麼一兩句。
但陳三謨此時公然放在皇極殿上來說,著實讓同僚們頻頻側目。
刑部張瀚眉頭緊皺:「新政旗幟自有朝廷法度,引用李贄的歪理邪說作甚?」
聽到國子監智庫學說要上桌吃飯,張瀚就差把跌份寫在臉上了。
「我倒是以為合適。」
栗在庭毫不顧忌地聲援。
「司馬光曾言,天下財富有其定數,我以為,定數這個詞不好,畢竟天下財富日積月累必然有所增長。但若用總數一詞,卻是恰如其分。」
「總數既定,不在此處,就在彼處,如今國庫窘迫,赤民困苦,錢在哪裡,天下人心知肚明。」
「無論鹽政、宗室、度田,都不過是『分配』而已。」
「攥著官紳豪門往國庫與赤民擠的分配,誰敵誰友,百姓一眼便知,難道不是最合適的口號?」
張瀚怫然不悅:「栗部堂此言差矣,這邪說若是被流民取了去……」
赫然是有要爭論起來的架勢。
朱翊鈞見狀,及時出言撲滅苗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朝廷代行天道,是亘古大義,李贄不過拾聖人牙慧罷了,張卿不必太過敏感。」
要是覺得歪理邪說接受不了,總有一款聖人言論能契合上。
朱翊鈞擺了擺手,輕巧揭過:「就按陳卿的議,口號便以『分配』為眼,讓翰林院想幾個順口的句式。」
張瀚欲言又止,無奈還是閉上了嘴。
朱翊鈞生怕還在這話題上糾纏,連忙看向王國光:「王卿,且說說稅賦罷,看看今年分配得如何。」
這就是要進入年會議題了。
群臣正襟危坐,打起精神。
王國光對先前的議題插不上話,本是走神想著別事,此時受喚,這才神魂歸竅。
「回稟陛下。」王國光頓了頓,給自己組織言語的時間,「萬曆七年,除留存各省夏稅秋糧,共一千三百二十萬三千一百四十四石有奇外。」
「一干稅目,歸攏中樞大小府庫,合折銀二千一百三十二萬兩白銀,其中太倉庫五百九十八萬四千六百有奇。」
萬曆四年定製,無論地方省府衙門留存,還是轉運中樞,都要在戶部登記造冊。
如今中樞的大大小小府庫,無論是太倉庫、太僕寺、節慎庫,乃至內庫,雖然仍舊是分鍋吃飯,但戶部要計總帳了。
這也是為何前幾年年會,王國光只能報太倉庫的年入,如今卻能合攏一齊匯報。
不僅如此,在記國庫的年帳時,還要做兩套帳——一套按實際入帳,一套折合為銀價入帳。
當然,別看只是一點小小的規範化工作,改變了統計方式,實質上大大增加了戶部的職權以及工作量。
自此之後,五部、內庫,頻頻跟戶部撕扯不休。
要不是給戶部擴了編,老王頭吵著要致仕了——擴編其實也有的吵,國子監年年抱怨戶部,說其錄用的監生種子太多了,顯著降低了太學舉人的升學率,當然,國子監嘛,說話就不太能吵到人了。
只聽王國光繼續說道:「……礦稅、關稅、鹽稅皆與去年持平,田稅占82%,較去年下降了2個點,商稅因近海海運興起、與朵顏三衛的互市建成、湖廣宗產上繳利潤增多等原因,較去年上升了2個點,多出四十萬兩白銀。」
按下戶部用詞逐漸變成皇帝的模樣且不提,申時行當即開口追問道:「今年非稅收入呢?」
皇帝登基八年以來,就沒有一年是不抄家的,可以說,抄家就是這幾年實行新法的財源支柱之一。
饒是申時行這種老實人,都覺得上癮。
王國光砸吧砸吧嘴:「申閣老,石茂華、劉世延一黨抄的家,還未來得及入帳,除去朽腐的寶鈔外,目前折銀止有一百一十萬兩。」
活錢倒是沒多少,主要字畫、珠寶極多。
申時行跟著砸吧砸吧嘴,暗暗盤算石茂華、劉世延等人抄完家能有多少。
這時,一時沒怎麼說話的溫純突然開口,朝皇帝勸諫道:「陛下,非稅收入不是長久之計,法司逐利,唯恐壞了風氣。」
抄家抄太多,就官不聊生了。
石茂華等人寧願狗急跳牆,未必沒有皇帝過於嚴酷的原因在裡面。
朱翊鈞從善如流:「這是自然。」
簡單敷衍一句,他再度看向王國光:「支出呢?」
王國光對此信手拈來:「回陛下的話,萬曆七年,地方留存各支各用,中樞支出合計折銀一千八百九十萬兩。」
「邊餉銀占47%,較去年多了5個點;營衛官軍俸糧仍占14%……」
大明朝的軍費支出,已經常年在六成這個關口居高不下了。
「陛下內府供用仍占10%;宗藩祿糧占19%,較去年降了1個點,較萬曆元年降了10個點;朝官俸祿占6%……」
朝官的俸祿支出最低,但這相較於萬曆元年,已經翻了三倍了。
另外也是因為地方官吏的績效,是以留存的形式,直接讓各省府將這一部分截留。
「其中,收入白銀化比例41.9%,支出白銀化比例49.4%,集中於南直隸、浙江、湖廣等富庶南方。」
白銀化是不得不走的道路,總不可能眨眼就跳到信用貨幣去了。
而在此之前,調整軟體,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朱翊鈞聽著王國光娓娓道來,言之有物,只覺舒服極了。
新政以來,這位戶部尚書跟工部尚書朱衡,都是從來不顯山不露水,沒什麼存在感,但無論能力、忠心,都無可挑剔,雖然沒有調和陰陽的宰輔之才,卻真正做到了獨當一面。
尤其戶部改制,可以說行雲流水,毫無遲滯。
白銀化支付的數據統計,去年才說,今年就直接落到了實處,新政的基本盤,不就是這些堅實的擁躉麼?
「此外,遵陛下諭旨,臣會諸同僚,訂《萬曆會計錄》,今年編修成帙,恭呈陛下。」
王國光將身前的四套書冊雙手捧起。
張宏輕車熟路接過,將其呈與皇帝手中。
朱翊鈞伸手接過。
藍本兩年前他就看過了,可以說,這本書冊就是如今的稅法總綱。
庫監、光祿、宗藩、職官、俸祿、漕運、倉場、營衛俸糧、屯田、鹽茶錢鈔、雜課,可謂包羅萬象。
朱翊鈞翻了兩頁之後,朝身旁的王世貞示意:「王館長,先原冊留史館採錄,至於刊布……恐怕還要再磨算增訂一冊。」
王國光在旁愣了愣:「陛下所言還有一冊,可是臣有什麼疏漏?」
朱翊鈞搖了搖頭:「不是王卿有疏漏,是朕今年臨時應的事情,要著落在此處。」
說罷,他伸手朝一旁招了招手。
隨即,魏朝、李進、孫隆等人,各自抱著一摞一摞的書卷,堆在了王國光面前。
在王國光疑惑的眼神中,朱翊鈞伸手示意,與王國光解釋道:「這是萬曆元年以來內廷的帳目,所置產業,歷年進項、支出,盡在此處了。」
「朕既然此前放出話來,便沒有許空頭的道理,王卿將這些也整理成冊,錄入《萬曆會計錄》罷。」
一邊說著,朱翊鈞又轉向吏科都給事中陳三謨,緩緩道:「往後每年,六科都來審一審內廷的帳目,刊布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