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密碼故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進死亡第二天上午。

  「李組,高進手機及電腦都帶回來了,我仔細檢查過,沒有可用的信息,所有郵件及聊天記錄都刪了。」胡奉偉匯報導。

  「能查到是什麼時候刪的嗎?」李翔天問道。

  「很多記錄是高進死亡當天凌晨2點左右,他設置了指紋和密碼,手機系統沒有被破解的痕跡,可以理解為是高進自己刪除的,或者是有人利用他的指紋打開手機後刪除的。」胡奉偉說道。

  「屍檢初步結果也出來了,屍檢醫生說致命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同時又有疑問。」趙家輝匯報導。

  「趕緊說清楚,有什麼疑問。」李翔天緊接著問道。

  「屍檢的醫生說高進死亡的表情過於安詳,和一氧化碳中毒有點不符合。」孫凱說道。

  「那醫生有說他表情是怎麼回事嗎?」陳冉冉問道。

  「醫生私底下猜測,高進可能是先被迷倒,然後一氧化碳中毒。」趙家輝停了一下,才繼續說道,「但醫生也說,因為在高進體內找不到迷藥殘留物,所以他不能把沒有證據的猜測寫上。」

  「可能被迷倒,但沒有殘留物?這怎麼可能呢?」羅若婷問道。

  「醫生說,只要用量準確,確實是可以先迷倒人,再燒炭,然後迷藥在一定時間被身體吸收了,這時剛好中毒昏迷,直至死亡。」趙家輝解釋道。

  「加上當地警察,包括我們,對村里公共監控視頻也都回看過,沒有發現異常,所以當地警察對高進的死因調查很快就下定論了。」孫凱說道。

  「對,我們初步把公共監控視頻都仔細回看過,沒有可疑的人出入。」趙家輝補充道。

  「警察不對高進的死因進行調查,說不定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但這個要和高進妻子說清楚,就說我們仍然在秘密調查,讓她安心下來。」李翔天對羅若婷說道。

  「明白,李組。」羅若婷回復道。

  「是了,你們還沒有和張志成部長溝通密碼的事嗎?」李翔天問道。

  「我們約了他,他實在太忙,要晚上才有空。」陳冉冉回復道。

  「好,那晚上我和你們一起,和他聊聊。」李翔天想了想,繼續說道,「家輝和孫凱,再去高進丈母娘家村里勘察及走訪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線索,記住,不能泄露了身份。」

  「明白。」趙家輝和孫凱一起說道。

  -

  晚上八點,張志成按約定到一個隱秘地方,由陳冉冉接上車,再一起回到特工接待處。

  李翔天和羅若婷已經在等候,還把高進手機里,關於密碼的照片列印了出來。

  「張部長,首先感謝您抽時間再次過來,我們發現了一些新的線索,需要和你這邊探討一下的。」李翔天沒有過多的客套話,說道。

  「不客氣,協助你們調查,也是我應盡的責任,儘快調查清楚,我也好安心工作。」張志成客氣的說道。

  「張部長,我們想先讓您看一看高進此前錄的一個視頻。」陳冉冉邊說,邊放高進此前自白的視頻給張志成看。

  張志成看完,嘆了口氣,還沒有說話,羅若婷就遞給他一張列印紙,裡面就是照片裡那兩組密碼。

  「張部長,高進的是非功過,我們先不討論,請您看一下這兩組密碼,我們想知道為什麼對方那麼確定給出這兩組密碼。」李翔天問道。

  「實話跟你們說,自從我進了G船廠以來,我就幾乎只用一組密碼。」張志成說道。

  「怎麼可能?有保密要求的單位,最長三個月不都是要求更換一次開機密碼嗎?」羅若婷問道。

  「看來這次是和我相熟的人,或者挺了解我的人提供密碼的。」張志成閉上眼睛幾秒後,才睜開眼睛,繼續說道,「我一直用『Whywhy』這兩個英文單詞字母,加『123』這三個數字組成密碼,每次要求更換密碼,就變後面三個數字。」

  「我看您加入G船廠也快30年了,你更換密碼的規律就一直沒有變化嗎?」陳冉冉有點不可思議的問道。

  「沒有,就從開始的Whywhy123,或132,或213,或231,或312,或321這樣一直沿用下來,一輪一輪,沒有變過。」張志成回復道。

  「張部長,雖說您這個習慣要改,但現在也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李翔天看了看張志成,繼續說道,「我們想問,可能知道你這個規律的人,多嗎?」


  「按理說,知道我這樣設密碼的人,應該沒有幾個人,而自從我有了獨立辦公室後才加入來的人,就更不會知道了。」張志成回憶著說道。

  「這個密碼非常關鍵,請您好好回憶一下,縮小範圍,這樣我們才能更快更準確的鎖定嫌疑人。」陳冉冉說道。

  張志成回憶了一會,才慢慢說道,「我想,液壓系統設計主管李偉明,我們強電系統高級工程師張敏,以及,以及汪董,這三個人是最有可能知道我密碼規律的。」

  「張部長,有重點懷疑對象,這很好。那您可以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人嗎?以便我們進一步調查,可以更快的鎖定嫌疑人。」李翔天說道。

  張志成想了好一會,才說道:

  原來,當年,張志成和張敏及另外五名同學,是同一間大學畢業,一起被招入G船廠,都是從基層工程師做起。

  而汪中原,李偉明是另外一間大學,比張志成他們晚一年進G船廠。

  這批人剛到G船廠不久,有一個國家重點項目落戶G船廠,廠里經過選拔考核,最終委派他們四個新人加入聯合設計小組。

  因為參與該項目其他設計人員都是老員工,所以這四人就自成一個小組,經常一起加班,一起討論,一起學習。

  慢慢的,四人就成了好朋友,每個人的一些習慣,那個時候也都知道的更多。

  項目完成後,張志成和汪中原還得到格外表揚。

  聽完張志成簡單的回憶,陳冉冉問道,「張部長,這樣說來,這三人可都是G船廠的老員工,而且現在都身居要職,其中汪中原更是G船廠的董事長。」

  「我倒想知道,汪董比您要晚一年,為什麼倒是他成了董事長啊。」羅若婷好奇的問道。

  李翔天和陳冉冉都看了她一眼,覺得這個問題和案件無關,但都轉而一想,誰又能確定什麼問題和案件真正有關係呢?反正多了解這幾個可能的嫌疑人,是好事。

  「當年,我和汪中原,一個是強電系統代表,一個是液壓系統代表,技術上的成就得到船廠認可,正當船廠要大力培養我們的時候,汪中原選擇去了採購部,說採購也需要技術人才。」張志成回答道。

  「我看了大船設計小組成員名單,沒有張敏。她經驗足夠,也是高級工程師,為什麼不選她呢?」李翔天問道。

  「這個事情,張敏確實也問過我。我說,我的考慮是這樣的,張敏的知識,經驗我都有,我認為我可以代表她,我們需要的是新鮮血液,是不一樣的經驗和知識的碰撞,就像當年那個項目選我們幾個新人一樣。」張志成回復道。

  「那李偉明,您和他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嗎?」陳冉冉問道。

  「我們一直都是好朋友,直到我們一起競爭技術部部長職位後,可能因為忙,我們就少了一些工作外的聯繫了。」張志成回復道。

  不等其他人再問,張志成繼續說道,「我了解張敏和李偉明,他們都是一心為G船廠服務,為我國船舶行業發展做貢獻。」

  「那汪中原去了採購部,後來就成了董事長了嗎?」羅若婷還是問著前面的問題。

  張志成微笑了一下,說道,「再後來,汪中原做到採購部長後,就平調,或升遷,在幾個船廠轉了一圈,3年前才再次回來G船廠做董事長,所以我對他的了解,沒有其他兩人那麼深。」

  李翔天看了看陳冉冉和羅若婷,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說道,「張部長,謝謝您抽時間過來協助我們的調查,如果您還想起什麼可疑的事情,請馬上聯繫我們任何一個人。」

  「應該的,應該的,你們也是,有需要我幫忙的,儘管找我。只是現在工作忙,但我會有空的時候第一時間回復。」張志成說道。

  最後,李翔天派人送張志成回去。

  密碼究竟是不是這三個人中某人泄露出去的呢?如果是,又會是誰呢?

  詳情請看下一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