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候碼頭書聲郎朗
應天府的北區有一夾江。
所以,北地船隻一般在這夾江的兩段碼頭停靠,一個是大勝關、一個是下關。
下關那邊還有一座樓,名為望江樓。
顧青等人即將停靠的碼頭就是大勝關,屬於應天府的上游地區。
也正因為如此,從上游而來的船隻,也會選擇在這個碼頭停靠,所以這裡的船隻會更多一些。
排在顧青等人船隻前方的船隻,有拉人的,也有拉貨的。
而碼頭就這麼大。
後面的船隻也已經靠了過來,想要換一個地方靠岸,已經是來不及了。
船夫也算是熟手,已經是沒有特別靠近大勝關那邊,因為那邊碼頭有著一些倉庫,貨船也就特別多。
他已經是儘量往上游這邊停靠了。
然而,前面的船隻依然還是望不到盡頭。
吃了點乾糧之後。
眾人又似乎開始攀談起來,等到一個小時過去,船隻也只是往前劃了一小段。
要是按照這個速度,等到靠岸,那不得等到天黑了啊。
有一些不太會水性的學生,一直坐在這船隻裡面飄啊飄啊,這會兒也感覺到了稍微有一些不適。
顧青則是拿出了《孝經》一書,翻開之後,直接讀了出來。
聲音不大。
卻也讓同船的一行人都瞬間安靜了下來。
然後,互相看了看,便也拿出了《孝經》一書,跟著顧青一起讀。
此時的聲音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船夫看了看船中的一眾學子,直接起身,儘量控制著船身不會大幅度地搖晃。
很快,另外一條船上的學子們也拿出了《孝經》,跟著一起讀。
不過一會兒。
凡是還在這船上,等著船隻靠岸的學子們,都參與了進來。
聲音一下子就蓋過了原本有一些吵鬧的碼頭。
有一些船夫甚至是直接連貨都不卸了,直接划走,打算繞一圈,排到後面去。
讓這些乘載著學子們的船隻先靠岸。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一些原本暈船的學子,讀著讀著,發現自己好像不怎麼暈船了。
原本因為一眼看不到頭的船隻,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靠岸,這心中的急躁,也在這時候慢慢地消退。
學子們的朗朗讀書聲,還有著江邊的水浪拍案的聲音。
似乎渾然天成,讓人舒心不已。
本來還有一些埋怨今日船隻也忒多了,有一些忿忿不平的商賈們,在聽到這一聲一聲的讀書聲之後,也不再埋怨了。
隨著貨船主動地讓開了路,大家紛紛讓這些學子們的船隻先靠岸,顧青所在的船隻往前划行的速度,也就快起來了。
夕陽西下。
金色的陽光灑在了江面上。
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而無數船隻也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之中,看起來,也是十分的壯觀。
靠岸的時候。
顧青這一船的學子,已經讀完了四本書。
而也只有他們知道,如此聲勢浩大的讀書聲,發起者,正是他們的縣案首顧青。
吳顯當即不得不佩服道:「顧青兄淡然處世、心性沉穩,我等不如也,在下佩服。」
「若不是顧青兄帶著我們讀書,恐怕,我們早已經焦躁不安,甚至是還會暈厥。」
「原本心中有一些不適,可自從跟著顧青兄一起讀書之後,慢慢地沉浸其中,不被外物所干擾。」
「倒是一時間,忘記了自己還在船中。」
「還以為,是在學堂中呢!」
徐傑也站在一旁,說道:「對啊,對啊,我也一樣。」
同行的湯世懋等人也微微躬身施禮,表示感謝。
也對這位同縣的縣案首,有了新的認識。
起初,他們還以為,這位顧青,又是哪位世家子,獲得了今年的縣案首呢。
現在看來,這位縣案首是真的憑藉著自身的真才實學,才獲得了今年的縣案首之名。
顧青回禮道:「客氣了。」
他只是有一些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罷了。
距離府試規定的時間,四月十六號,滿打滿算,還有三十九天。
在這三十九天裡面。
最起碼,需要熟讀熟背熟記最少五經之內容,在府試的開場之後,就要能按照要求,全部默寫下來。
顧青不允許自己在三十九天之後的考試之中,出現有一個字記不得如何書寫!
唯有如此要求自己,才能夠在三十九天之後的考試中,考取一個不錯的成績。
夕陽落下了山頭。
眾人順著大路,一路往東,前往應天府。
而他們剛剛在碼頭上的朗朗讀書聲的壯舉,也很快傳進了應天府。
「今年的讀書人,和往年有一些不同啊。」
「不說別的,他們的讀書聲就很響亮,聽起來,也非常有氣勢,如同千里傳音一樣。」
「隔老遠,我都聽到了。」
——
「可不是!」
「我也一樣,都會跟著背上幾句了呢。」
很快。
大勝關碼頭,前來趕考的學子們,在等候船隻靠岸的時候,坐在船上讀書,朗朗的讀書聲,響徹整個碼頭的消息,傳到了應天府的官署這邊兒。
「書聲琅琅震天鳴,千童共讀映日明。」
「大明有這些年輕的讀書人,才能更為強盛,江南之地多才子,塞北天涯有英豪。」
「本官倒是有一些期待今年的府試了,說不得,還會出現一位大才。」
應天府的知府汪宗伊心情不錯,當即放下了手中的公務,換了一身常服,帶著大管家,去了城北一處小宅院。
「宏甫,快別寫了。」
「來,陪我喝幾杯,今日有一盛況,沒能親自當場一觀,倒是稍有一些遺憾!」
小宅院的廂房中走出一人,他身著一襲洗得發白的青衫,衣襟隨性地敞開著,仿佛隨時準備迎風起舞,不受任何禮法與常規的束縛。
他的髮絲未經精心打理,而是任由其自然垂落肩頭,幾縷碎發隨風輕揚,帶著幾分不羈與灑脫。皮膚雖因常年戶外遊歷而略顯粗糙,卻難掩其內在的堅毅與不屈。
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傲骨,嘴角時常掛著一抹淡然的笑意,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明亮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迷霧,直視人心。
此人正是應天府刑部員外郎李贄!
「什麼事情,能夠讓少泉公如此高興呢?」李贄倚靠在門口,看著站在院中的汪宗伊,開口問道。
所以,北地船隻一般在這夾江的兩段碼頭停靠,一個是大勝關、一個是下關。
下關那邊還有一座樓,名為望江樓。
顧青等人即將停靠的碼頭就是大勝關,屬於應天府的上游地區。
也正因為如此,從上游而來的船隻,也會選擇在這個碼頭停靠,所以這裡的船隻會更多一些。
排在顧青等人船隻前方的船隻,有拉人的,也有拉貨的。
而碼頭就這麼大。
後面的船隻也已經靠了過來,想要換一個地方靠岸,已經是來不及了。
船夫也算是熟手,已經是沒有特別靠近大勝關那邊,因為那邊碼頭有著一些倉庫,貨船也就特別多。
他已經是儘量往上游這邊停靠了。
然而,前面的船隻依然還是望不到盡頭。
吃了點乾糧之後。
眾人又似乎開始攀談起來,等到一個小時過去,船隻也只是往前劃了一小段。
要是按照這個速度,等到靠岸,那不得等到天黑了啊。
有一些不太會水性的學生,一直坐在這船隻裡面飄啊飄啊,這會兒也感覺到了稍微有一些不適。
顧青則是拿出了《孝經》一書,翻開之後,直接讀了出來。
聲音不大。
卻也讓同船的一行人都瞬間安靜了下來。
然後,互相看了看,便也拿出了《孝經》一書,跟著顧青一起讀。
此時的聲音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船夫看了看船中的一眾學子,直接起身,儘量控制著船身不會大幅度地搖晃。
很快,另外一條船上的學子們也拿出了《孝經》,跟著一起讀。
不過一會兒。
凡是還在這船上,等著船隻靠岸的學子們,都參與了進來。
聲音一下子就蓋過了原本有一些吵鬧的碼頭。
有一些船夫甚至是直接連貨都不卸了,直接划走,打算繞一圈,排到後面去。
讓這些乘載著學子們的船隻先靠岸。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一些原本暈船的學子,讀著讀著,發現自己好像不怎麼暈船了。
原本因為一眼看不到頭的船隻,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夠靠岸,這心中的急躁,也在這時候慢慢地消退。
學子們的朗朗讀書聲,還有著江邊的水浪拍案的聲音。
似乎渾然天成,讓人舒心不已。
本來還有一些埋怨今日船隻也忒多了,有一些忿忿不平的商賈們,在聽到這一聲一聲的讀書聲之後,也不再埋怨了。
隨著貨船主動地讓開了路,大家紛紛讓這些學子們的船隻先靠岸,顧青所在的船隻往前划行的速度,也就快起來了。
夕陽西下。
金色的陽光灑在了江面上。
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
而無數船隻也沐浴在金色的光輝之中,看起來,也是十分的壯觀。
靠岸的時候。
顧青這一船的學子,已經讀完了四本書。
而也只有他們知道,如此聲勢浩大的讀書聲,發起者,正是他們的縣案首顧青。
吳顯當即不得不佩服道:「顧青兄淡然處世、心性沉穩,我等不如也,在下佩服。」
「若不是顧青兄帶著我們讀書,恐怕,我們早已經焦躁不安,甚至是還會暈厥。」
「原本心中有一些不適,可自從跟著顧青兄一起讀書之後,慢慢地沉浸其中,不被外物所干擾。」
「倒是一時間,忘記了自己還在船中。」
「還以為,是在學堂中呢!」
徐傑也站在一旁,說道:「對啊,對啊,我也一樣。」
同行的湯世懋等人也微微躬身施禮,表示感謝。
也對這位同縣的縣案首,有了新的認識。
起初,他們還以為,這位顧青,又是哪位世家子,獲得了今年的縣案首呢。
現在看來,這位縣案首是真的憑藉著自身的真才實學,才獲得了今年的縣案首之名。
顧青回禮道:「客氣了。」
他只是有一些不想浪費自己的時間罷了。
距離府試規定的時間,四月十六號,滿打滿算,還有三十九天。
在這三十九天裡面。
最起碼,需要熟讀熟背熟記最少五經之內容,在府試的開場之後,就要能按照要求,全部默寫下來。
顧青不允許自己在三十九天之後的考試之中,出現有一個字記不得如何書寫!
唯有如此要求自己,才能夠在三十九天之後的考試中,考取一個不錯的成績。
夕陽落下了山頭。
眾人順著大路,一路往東,前往應天府。
而他們剛剛在碼頭上的朗朗讀書聲的壯舉,也很快傳進了應天府。
「今年的讀書人,和往年有一些不同啊。」
「不說別的,他們的讀書聲就很響亮,聽起來,也非常有氣勢,如同千里傳音一樣。」
「隔老遠,我都聽到了。」
——
「可不是!」
「我也一樣,都會跟著背上幾句了呢。」
很快。
大勝關碼頭,前來趕考的學子們,在等候船隻靠岸的時候,坐在船上讀書,朗朗的讀書聲,響徹整個碼頭的消息,傳到了應天府的官署這邊兒。
「書聲琅琅震天鳴,千童共讀映日明。」
「大明有這些年輕的讀書人,才能更為強盛,江南之地多才子,塞北天涯有英豪。」
「本官倒是有一些期待今年的府試了,說不得,還會出現一位大才。」
應天府的知府汪宗伊心情不錯,當即放下了手中的公務,換了一身常服,帶著大管家,去了城北一處小宅院。
「宏甫,快別寫了。」
「來,陪我喝幾杯,今日有一盛況,沒能親自當場一觀,倒是稍有一些遺憾!」
小宅院的廂房中走出一人,他身著一襲洗得發白的青衫,衣襟隨性地敞開著,仿佛隨時準備迎風起舞,不受任何禮法與常規的束縛。
他的髮絲未經精心打理,而是任由其自然垂落肩頭,幾縷碎發隨風輕揚,帶著幾分不羈與灑脫。皮膚雖因常年戶外遊歷而略顯粗糙,卻難掩其內在的堅毅與不屈。
他的眉宇間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傲骨,嘴角時常掛著一抹淡然的笑意,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他那雙眼睛,明亮而深邃,仿佛能穿透迷霧,直視人心。
此人正是應天府刑部員外郎李贄!
「什麼事情,能夠讓少泉公如此高興呢?」李贄倚靠在門口,看著站在院中的汪宗伊,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