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雲涌江湖
「華山比劍」的消息迅速在江湖上傳開,河南洛陽的酒肆和茶館裡人們議論紛紛。
有人說岳不群劍法高超,更兼內力深厚,勝券在握;也有人說封不平劍走偏鋒,掌握華山派最上乘劍法,不容小覷。
位於洛陽南市的「金玉滿堂」賭坊里,賭徒們下注絡繹不絕,氣氛熱鬧非凡。
一名錦衣少年,一出手便拿出三錠黃金,押岳掌門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喲!王公子闊氣。」那少年正是金刀無敵王元霸的孫子王家駒。岳掌門曾救過他姑姑一家人的性命,又聽聞了許多君子劍威震關中的故事,王家駒將「關中大俠」視為自己的偶像和大英雄。
洛陽東城的一片綠竹林中,翠竹迎風搖曳,雅致天然。
一位身著青色長袍的老者,坐在院中,手中正編織著竹籃。木屋中有人正在彈奏一曲漢時古曲「有所思」,節奏婉轉。
綠竹翁道:「姑姑,近日江湖上熱議三個月後,華山掌門岳不群將與華山劍宗後人封不平比武爭奪掌門之位。我們是否要採取行動?」
屋內之人柔聲問道:「楊蓮亭那邊有何動作?」
綠竹翁搖搖頭:「尚未聽聞那邊的動向。」
「密切關注黑木崖的動向,華山那邊我會派人去。」
……
「華山比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湖南,衡陽著名的「回雁樓」內江湖人士南來北往,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著即將上演的華山比武。
角落裡,兩位身著青衫的中年劍客,吃著花生米,喝著骿酒,侃侃而談。
「師兄,岳不群與封不平比武,你看好哪一邊能勝?」
「二十五年前,據說封不平的武功便不在岳不群之下。後來,岳不群接任華山掌門之位,需分心管理門派事務,又忙於行走江湖,練功的時間不多。」
「反觀封不平隱居中條山中,心無旁騖,專心練劍,每日練功的時間起碼是岳不群的兩倍以上。」
「師兄的意思是看好封不平?」
青衣劍客喝了一口骿酒,閉著眼睛,點了點頭。
旁邊一桌,一名衡山派弟子接話道:「岳掌門曾經在這回雁樓里,一掌擊斃了田伯光。又在劉三爺府上,擊敗過大嵩陽手費彬。封不平還能強過田伯光和費彬?」
雙方對視一眼,各有各的道理。
此時,劉正風和曲洋二人正坐在回雁樓三樓的雅座上飲酒。先前幾人的對話,他們二人聽得一清二楚。
曲洋低聲道:「賢弟,孫女曲非煙去了華山,一別大半年,我甚是想念。準備去一趟華山探望。」
劉正風道:「弟與曲兄同往華山。」
曲洋搖搖頭:「賢弟,你已退出江湖。此次華山比劍時必然武林人士齊聚,你最好別去。」
劉正風又道:「此次華山比劍,據說不僅五嶽劍派,連少林、武當的掌門都將前往觀戰,曲大哥的身份若去,恐有不便。還是我去吧。」
二人相視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那咱們都別去,相信岳掌門。」
……
衡山派中,莫大先生收到了岳掌門的書信。
他得知了自己的師弟魯連榮竟私下前往華山,和嵩山派陸柏等人逼岳不群退位。聯想起當日在祝融峰上。岳不群提醒他魯連榮喜歡聽『中原梆子戲』。
心道:『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他心中悲涼,獨自一人站在回雁峰上,彈奏起「瀟湘夜雨」。
……
北嶽恆山派中,「恆山三定」定靜、定閒和定逸三位師太聚在一起議事。
掌門定閒師太看完岳不群的書信後,將信遞給兩位師姊妹傳閱,她略帶不安的講道:「華山劍宗後人隱居二十五年後,今回華山與岳不群爭奪掌門之位,師姊和師妹你們二人如何看?」
定靜師太撥動手中念珠,低聲道:「阿彌陀佛,他派之事,我等不便妄言。」
脾氣耿直的定逸師太看完書信後,言道:「劍宗後人自不量力。岳不群的武功之高,我親眼見識過。我相信他定能取勝。」
定閒師太又道:「岳掌門的書信里雖未直接言明。但字裡行間中看出,是有人在背後扶持劍宗後人,試圖奪他掌門之位,禍亂華山派。」
定逸師太怒道:「是誰在背後搗鬼?難道又是嵩山派?」
定靜師太勸解道:「師妹,事情未明,切勿妄言!」
定逸師太不依不饒:「二位師姊有所不知,當日在衡山城裡。嵩山派為對付劉正風可謂不擇手段,若不是華山嶽掌門夫婦拔刀相助,劉正風一家恐怕凶多吉少。」
定閒師太心如明鏡,又道:「阿彌陀佛,岳掌門邀請我等前往華山觀戰,定靜師姊,定逸師妹,你們是否一同前往?」
「我去!」定逸師太一口答應。
定靜師太道:「二位師妹去吧,我負責留守派中。」
「那就有勞師姊了!」定閒和定逸一齊向大師姊行禮。
……
東嶽泰山派中,天門道人收到岳不群的書信,得知自己的師叔玉音子私自前往華山,和嵩山派陸柏等人逼岳掌門退位。對玉音子的行為十分惱怒。
他將玉音子喚來,準備斥責一番。
「玉音師叔,本人收到華山派岳掌門來信。玉音師叔前日與嵩山派陸柏、以及華山劍宗後人封不平等人前往華山,逼岳掌門退位,可有此事?」
玉音子道:「確有此事,岳不群的華山掌門之位來路不正,加上他做掌門之後,種種行為有違俠義之道。的確不適合再做掌門。」
天門怒道:「師叔,此等大事,為何事先不與我商量。你雖為本人師叔,但我身為本派掌門,你豈能不與我商量,就參與別派掌門之爭?」
又道:「岳不群在信中詢問玉音師叔的態度是否代表了泰山派的態度,叫我如何回復。」
玉音子不屑道:「理他作甚?岳不群德不配位,左盟主已經下令,令他讓位給封不平。我勸師侄你莫要再去支持岳不群,否則引火燒身,殃及我泰山派。」
旁邊天門的另一位師叔玉璣子道:「玉音師弟說得沒錯,岳不群德不配位,有違俠義之道。既然左盟主已下令讓他退位。咱們泰山派應該遵從左盟主的號令才對。」
「你們……」天門道人怒不可遏,但二人畢竟是自己的師叔,只得忍氣吞聲。
……
有人說岳不群劍法高超,更兼內力深厚,勝券在握;也有人說封不平劍走偏鋒,掌握華山派最上乘劍法,不容小覷。
位於洛陽南市的「金玉滿堂」賭坊里,賭徒們下注絡繹不絕,氣氛熱鬧非凡。
一名錦衣少年,一出手便拿出三錠黃金,押岳掌門勝,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喲!王公子闊氣。」那少年正是金刀無敵王元霸的孫子王家駒。岳掌門曾救過他姑姑一家人的性命,又聽聞了許多君子劍威震關中的故事,王家駒將「關中大俠」視為自己的偶像和大英雄。
洛陽東城的一片綠竹林中,翠竹迎風搖曳,雅致天然。
一位身著青色長袍的老者,坐在院中,手中正編織著竹籃。木屋中有人正在彈奏一曲漢時古曲「有所思」,節奏婉轉。
綠竹翁道:「姑姑,近日江湖上熱議三個月後,華山掌門岳不群將與華山劍宗後人封不平比武爭奪掌門之位。我們是否要採取行動?」
屋內之人柔聲問道:「楊蓮亭那邊有何動作?」
綠竹翁搖搖頭:「尚未聽聞那邊的動向。」
「密切關注黑木崖的動向,華山那邊我會派人去。」
……
「華山比劍」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湖南,衡陽著名的「回雁樓」內江湖人士南來北往,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著即將上演的華山比武。
角落裡,兩位身著青衫的中年劍客,吃著花生米,喝著骿酒,侃侃而談。
「師兄,岳不群與封不平比武,你看好哪一邊能勝?」
「二十五年前,據說封不平的武功便不在岳不群之下。後來,岳不群接任華山掌門之位,需分心管理門派事務,又忙於行走江湖,練功的時間不多。」
「反觀封不平隱居中條山中,心無旁騖,專心練劍,每日練功的時間起碼是岳不群的兩倍以上。」
「師兄的意思是看好封不平?」
青衣劍客喝了一口骿酒,閉著眼睛,點了點頭。
旁邊一桌,一名衡山派弟子接話道:「岳掌門曾經在這回雁樓里,一掌擊斃了田伯光。又在劉三爺府上,擊敗過大嵩陽手費彬。封不平還能強過田伯光和費彬?」
雙方對視一眼,各有各的道理。
此時,劉正風和曲洋二人正坐在回雁樓三樓的雅座上飲酒。先前幾人的對話,他們二人聽得一清二楚。
曲洋低聲道:「賢弟,孫女曲非煙去了華山,一別大半年,我甚是想念。準備去一趟華山探望。」
劉正風道:「弟與曲兄同往華山。」
曲洋搖搖頭:「賢弟,你已退出江湖。此次華山比劍時必然武林人士齊聚,你最好別去。」
劉正風又道:「此次華山比劍,據說不僅五嶽劍派,連少林、武當的掌門都將前往觀戰,曲大哥的身份若去,恐有不便。還是我去吧。」
二人相視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那咱們都別去,相信岳掌門。」
……
衡山派中,莫大先生收到了岳掌門的書信。
他得知了自己的師弟魯連榮竟私下前往華山,和嵩山派陸柏等人逼岳不群退位。聯想起當日在祝融峰上。岳不群提醒他魯連榮喜歡聽『中原梆子戲』。
心道:『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他心中悲涼,獨自一人站在回雁峰上,彈奏起「瀟湘夜雨」。
……
北嶽恆山派中,「恆山三定」定靜、定閒和定逸三位師太聚在一起議事。
掌門定閒師太看完岳不群的書信後,將信遞給兩位師姊妹傳閱,她略帶不安的講道:「華山劍宗後人隱居二十五年後,今回華山與岳不群爭奪掌門之位,師姊和師妹你們二人如何看?」
定靜師太撥動手中念珠,低聲道:「阿彌陀佛,他派之事,我等不便妄言。」
脾氣耿直的定逸師太看完書信後,言道:「劍宗後人自不量力。岳不群的武功之高,我親眼見識過。我相信他定能取勝。」
定閒師太又道:「岳掌門的書信里雖未直接言明。但字裡行間中看出,是有人在背後扶持劍宗後人,試圖奪他掌門之位,禍亂華山派。」
定逸師太怒道:「是誰在背後搗鬼?難道又是嵩山派?」
定靜師太勸解道:「師妹,事情未明,切勿妄言!」
定逸師太不依不饒:「二位師姊有所不知,當日在衡山城裡。嵩山派為對付劉正風可謂不擇手段,若不是華山嶽掌門夫婦拔刀相助,劉正風一家恐怕凶多吉少。」
定閒師太心如明鏡,又道:「阿彌陀佛,岳掌門邀請我等前往華山觀戰,定靜師姊,定逸師妹,你們是否一同前往?」
「我去!」定逸師太一口答應。
定靜師太道:「二位師妹去吧,我負責留守派中。」
「那就有勞師姊了!」定閒和定逸一齊向大師姊行禮。
……
東嶽泰山派中,天門道人收到岳不群的書信,得知自己的師叔玉音子私自前往華山,和嵩山派陸柏等人逼岳掌門退位。對玉音子的行為十分惱怒。
他將玉音子喚來,準備斥責一番。
「玉音師叔,本人收到華山派岳掌門來信。玉音師叔前日與嵩山派陸柏、以及華山劍宗後人封不平等人前往華山,逼岳掌門退位,可有此事?」
玉音子道:「確有此事,岳不群的華山掌門之位來路不正,加上他做掌門之後,種種行為有違俠義之道。的確不適合再做掌門。」
天門怒道:「師叔,此等大事,為何事先不與我商量。你雖為本人師叔,但我身為本派掌門,你豈能不與我商量,就參與別派掌門之爭?」
又道:「岳不群在信中詢問玉音師叔的態度是否代表了泰山派的態度,叫我如何回復。」
玉音子不屑道:「理他作甚?岳不群德不配位,左盟主已經下令,令他讓位給封不平。我勸師侄你莫要再去支持岳不群,否則引火燒身,殃及我泰山派。」
旁邊天門的另一位師叔玉璣子道:「玉音師弟說得沒錯,岳不群德不配位,有違俠義之道。既然左盟主已下令讓他退位。咱們泰山派應該遵從左盟主的號令才對。」
「你們……」天門道人怒不可遏,但二人畢竟是自己的師叔,只得忍氣吞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