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核戰迷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孩點頭道:「對啊,你以前參加過的那個防輻射研究項目,不就發現過有動物在核輻射條件下產生基因突變後還能存活的情況嗎?」

  中年男人沉默片刻,又搖頭道:「可是外界如果真的達到接近5000毫西弗的核輻射強度,人體暴露其中,生命將處於極度危險狀態。

  那人說他們的庇護距離這裡4.5公里,哪怕乘坐能三防的裝甲車趕來,他們暴露時間也超過十幾分鐘。

  恐怕他們回去後就可能很快死掉,唉,無知者無畏啊。」

  女孩卻反駁道:「你都說是他們生命只是會處於極度危險狀態,又不是立刻死掉,萬一這個時候就基因突變呢?

  又或者,他們其實早就已經完成變異,已經能夠適應這種高輻射環境了呢?」

  女孩的話,頓時讓中年男人徹底陷入沉思。

  女孩眼珠一轉,衝著中年女人打了一個手勢,然後躡手躡腳地退開,轉身沿著一道樓梯往上走去。

  她很快就來到一個很狹小的空間,這裡靠近牆壁的地方,有著一個和老式潛艇里極為相似的潛望鏡。

  女孩搖動手柄,將潛望鏡升起,再次觀察起外邊的世界。

  ……

  ……

  庇護所,指揮室內。

  除了林若、趙雯之外,何思源、劉叔、杜鳴鋒等人都到齊了。

  李復看著幾人臉上掩飾不住的疲憊,說道:「經過一周的努力,咱們總算將地鐵站倖存者安頓下來。

  這全都有賴於你們帶領各自小組的努力,尤其是醫療組,林老師和趙雯兩位現在仍在手術室忙碌。

  劉叔,這些天你代管後勤組,就由你來匯報一下情況。」

  劉叔微微頷首,翻開筆記本,開口道:「我先說一下傷員情況。

  一共16名重傷員,現在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的有6人,有5人傷重不治,還有5人依然在救治中。

  一周來,林博士已經第三次連軸轉,現在已經奮戰13個小時,又接連做了三台大手術。

  趙雯從昨天到今天,也連續做了兩台手術。

  目前剩下的這5名重傷員,有2人還在手術中。

  老韓帶一部分工程隊已經將地表倉庫中的一棟改建成方艙,用於暫時收容那兩百多人住宿。

  那些人身上都帶傷,多數人體內輻射都嚴重超標。

  高書瑤和黎慧她們已經替這些人做過基本的治療,總體情況已經完全穩定,恢復只是時間的問題。

  那些人的信息登記也在進行,他們都是周邊各個企事業單位的職員。

  經過之前的生死搏殺,倖存下來的人,年紀基本都沒有超過35歲。

  算是對我們庇護所當前的壯勞力有了很大補充。

  當然,其中有不少專業人士,比如有一家電池廠的兩名技術員,就讓工業組的高能電池生產有了成功的可能。

  還比如我原來公司的兩位技術人員,讓咱們生態農業更能穩健發展……」

  李復見劉叔的匯報有些過於瑣碎,連忙打斷道:「咱們現在物資情況如何?」

  劉叔笑道:「李哥這周帶著開拓組辛苦了,不僅把金地廣場的物資全都挖出來運回來,保證咱們糧食可以吃三年。

  還把附近幾家有價值的工廠給發掘了,弄回很多有用的原材料和設備零部件。

  特別是,跑到咱們原來小區附近,把那套移動三級實驗室給弄回來。

  工業組那邊如今是幹勁滿滿,準備徹底實現基本工業品的自產。」

  李復聽完,轉向何思源,問道:「思源,那幾位專家在你組裡可有幫助?」

  「太有幫助啦!」何思源頓時興奮地回道,「這段時間,在宋博士幫助下,咱們的地熱發電機已經基本研製完成。

  新的鑽孔機也已經生產就緒,老孫已經帶人開始鑽探。

  只等首台地熱發電機生產完成,或許就能趕上安裝,估計下周差不多了。

  宋博士說,這組地熱發電機功率超過240千瓦,每月發電保守估計在十七萬度,足夠我們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對了,這次多虧了方進中教授,在他的指導下,我們修復了一批損壞不嚴重的晶片和電子元器件。


  從而修復了一批工具機設備,加上我之前造出的那台全材質3D印表機,這才確保能夠完成地熱發電機組的生產任務。

  還有張瑞華院士,他不僅帶我們改進了那些裝備的通訊方式,降低了被盎西鬼子監測衛星發現的可能性。

  還教會我怎麼推進一個工程項目……」

  李復看何思源手舞足蹈、滔滔不絕的模樣,知道他又陷入到某種自嗨狀態。

  連忙打斷道:「停停停,有個問題我沒明白,咱們這次救出幾位專家時,可是得到了一批高性能晶片和主板、電子元件。

  為什麼不直接使用這些,反而想辦法進行相應的修復?是不夠用嗎?」

  杜鳴鋒開口道:「我來解釋一下吧。這是張瑞華院士和方進中教授聯合提出的。

  他們說這批晶片、主板等等,都是為三六八工程準備的。

  可以說,這就是為首艘青鸞反重力空天母艦準備的原材料。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這批東西用在別的地方,那麼基本上就再也沒可能造出青鸞空天母艦。」

  李復一愣,說道:「他們還想要造青鸞空天母艦?」

  杜鳴鋒點頭道:「是的,為此他們希望你儘早送他們回到三六八工程的新基地。」

  「新基地?」

  「就是那個星字第27號地下戰備倉庫。」

  李復沉默片刻,說道:「好吧,當初聽方秘書說起三六八項目選在第27號地下戰備倉庫,就覺得他們有回歸官方的可能。

  現在能夠讓他們幫助工業組修復一批工具機設備,教會咱們如何修復晶片、電子元器件,還研製出地熱發電機組。

  這已經算是大大值了回票!

  咱們不貪心,我會儘快安排,但必須先帶人去探探情況。

  如果官方還在,情況也良好,那就送他們過去。

  若是那裡官方不在,有人搞事的話,咱們就再當一回救援隊!」

  這次救援南亭地鐵站,讓李復很感慨,原本他以為地下設施中,凡是沒有儲備糧食飲水的,基本都不會有倖存者。

  這在之前的搜索中,是經過驗證的。

  可這次,僅僅因為曹大海的一個搬糧決策,就最終讓兩百多人倖存。

  雖然期間經歷醜惡的人性大爆發等各種生死大亂鬥,但也證明人類的生存能力超乎想像。

  甚至還因此出現了第二位變異人。

  無論怎樣,都讓李復對於發現及救援那些處於生死邊緣的人們,有了更大的信心。

  哪怕出現後來那個別墅下的末世堡壘主人不信任的情況,李復也覺得是一種鼓舞。

  自己這批人不是孤軍奮戰,龍族人還有很多倖存者,都在堅韌地活著。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杜鳴鋒說道:「對了,宋博士認為這次盎西族發起的核打擊十分蹊蹺,以他對盎西族核武庫的了解。

  哪怕那上萬枚核武全都扔在咱們龍族國土上,也不可能讓咱們出現如今這種幾乎所有城市都被毀滅的情況。

  也不應該出現如此大範圍的高濃度核輻射。

  更別說全球其他地區也完全沒有任何電台出現,仿佛也全部被毀滅一般。

  更不應該出現有內奸能夠發出《告同胞書》這種事情。

  特別是,作為地月防禦系統核心的南天門空間站,竟然沒有發出任何預警信號,最終還被擊落。

  另外,全球所有衛星都失去作用,這種情況也十分罕見。

  總之,這場突如其來的核大戰處處透著不可思議。」

  李復其實之前就有一些猜測,只是作為普通人,接觸不到太多的信息,很多事情無從猜起。

  和很多讀者老爺一樣,唯一的直覺,就是不符合邏輯。

  但作為核物理專家宋潛,他是以專業的眼光做出的判斷。

  他的層級也足夠高,能夠接觸的信息足夠多,他都提出這麼多疑點。

  或許,這場核戰背後還真有著某種未知的力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