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電磁波
「言出法隨,是依靠氣來實現?」
陳景感覺和自己的認知不太一樣。
所謂的氣,和氣運似乎差不多。
是帶有能量,可以顯化成形的高維存在。
他能夠接受這個世界不符合他的邏輯,但自己用聲波干涉也能做到,難道是殊途同歸?
陳景問道:「那我那種言出法隨其實不算嗎?」
慕雲笙搖頭:「為什麼不算?言出法隨是法啊!懂什麼叫法嗎?」
陳景明白了。
言出法隨,首先是一種法術!
既然是法術,就有多種途徑可以達到目的。
只是因人而異,路徑不一樣而已。
陳景使用聲波干涉是一種法,儒道使用氣也是一種法。
如果有人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那也是言出法隨。
陳景之後準備研究一下所謂的氣。
他本以為言出法隨可能是類似於量子糾纏或者更深層次的關聯。
可以把聲波和法聯繫起來。
結果是氣。
也沒有那麼高端。
陳景繼續問道:「那為什麼大儒才行?不是讀書人都有氣嗎?很容易就培養出來了。」
慕雲笙白了一眼,露出絕美神情:「都說了儒道可以形成任何類型的氣,言出法隨也有對應的氣。大儒之下,應該無法培養出來,就像下三境不可能練出劍意一樣。」
陳景主要想知道接下來自己言出法隨的路該怎麼走。
這樣說完,還是沒解決他的疑惑。
修仙界就喜歡把某種原因歸結於境界不夠。
導致對很多事情研究並不深入。
而且這些問題研究起來很費時間,很難通過一個人的研究推動大勢。
別人不研究,只知道卷修為,自己研究出來都落後一大截了,只能跟著卷修為。
導致基礎研究很缺乏。
和前世的科研一樣,很多項目和論文都只是浮於表面,很少和基礎研究相關。
但有三教祖師推動,修仙界也在慢慢變好,只是崖山議事才過去兩年,還沒有完全改變練氣士的認知。
慕雲笙忽然道:「或許你這樣言出法隨,以後可以成為儒道主流,因為我們的言出法隨有很多局限,有時候會失靈。」
「失靈?」
慕雲笙說的有些玄乎,就好像所謂的氣真的有思想一樣,有時候能聽懂,有時候聽不懂。
「難道所謂的氣是一種場,通過言語傳遞信息或者能量,激活場內的某種引子,產生對應的作用。」
陳景回想剛剛慕雲笙使用言出法隨,想要窺探一些細節。
「別較真了,送你一次言出法隨的法,自己去悟。」
看著他眉頭緊鎖,慕雲笙扔出一道術法落入陳景的額頭,消融不見。
陳景聞言喜笑顏開:「水君,晚輩無以為報。」
「一邊研究去吧,把我的桃枝惹哭了還沒收拾你呢,下次再來記得賠罪。」
慕雲笙和姚伊蘅繼續聊天。
陳景卻聽不到內容。
他意識到自己該走了。
便離開湖心亭,來到岸邊等候。
雲夢湖畔人影稀稀拉拉。
陳景選了個安靜沒人的位置,隨意坐在湖邊。
正打算研究一下慕雲笙的言出法隨,就看到於櫟走了過來。
他先是客套了幾句,隨後佩服道:「原來陳兄還是精神力修士,怪不得我能敗在你手上。」
於櫟一直想不通自己為什麼輸,但剛剛看到陳景的言出法隨手段,實在是嘆為觀止。
相比之下,之前的口水話言出法隨就顯得沒什麼含金量了。
陳景並不在意他的誇讚,道:「有事?」
於櫟直言:「白天是因為我師弟在追求那個陸姑娘,得罪了陳兄,還請抱歉。這也算不打不相識嘛!」
陳景道:「無妨。我想靜靜。」
「好!」
於櫟聞言果然離開,再也不打擾。
他只是想交個朋友,過多交流反而刻意了。
能與姚伊蘅、浮光水君交上朋友,陳景自身一定不簡單。
等他離開後,陳景引出慕雲笙的「法」。
這相當於是一團屬於她的氣。
「靈氣能量和氣運能量差距還挺大的,似乎這個世界的氣運更有意思,儒道文脈的氣運,種族的氣運,一國的氣運,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修士。」
很多儒道修士把自己和國家民族綁定,自身氣運增加的同時,會和國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景隱隱約約覺得,三教祖師開展崖山議事,就是為了氣運。
只是打著推動道法進展的幌子,讓所有人為三教開疆擴土,獲取嶄新的氣運。
最終受益人都是三教的那幾位。
因為對方合道根基就是三教,陳景等人給三教打工,受益人肯定是三教的老闆。
至於具體是為了什麼,陳景現在還管不到,他只能提升自己。
陳景回過神來,繼續研究言出法隨。
慕雲笙給他的這一道言出法隨的「氣」,就是一團能量,消耗了就沒有了。
陳景也不敢用太花里胡哨的操作,他準備驗證自己的言出法隨和大儒的言出法隨有什麼區別,從而進行改進。
畢竟養氣點確實好用。
隨著一陣微光閃過,陳景開始說話。
「風!」
一縷微風生成,吹過陳景的臉頰。
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陳景沒有感受到氣體移動。
就好像風憑空產生。
「有意思!」
陳景無論如何解析,都沒看出背後的原理。
「但無論哪種言出法隨,都必須依靠聲波信號,難道是把聲波轉換成了其他能量波,甚至是電磁波?」
按照陳景的習慣,這種無法用常理探查的現象,都是「場」在作用。
當言出法隨的「氣」產生作用,好像形成了一種信息場,「氣」可以捕捉人說的聲波信號,並轉化為其他的能量形式。
陳景大概想到了一種可能。
到了大儒,精神力可能不只是磁場了,可以完成從單純磁場到電磁波的轉換。
單純的磁場很不穩定。
電磁場無論是在傳播信號還是傳遞能量,都更有優勢。
憑藉單純的磁場,想要跨越千里,不知道需要多強的精神力。
電磁波就不一樣了,可以遠程傳輸。
至於這個世界是不是電磁波,陳景也無從得知。
他只是把這種波暫定為電磁波,方便理解。
就好像他一開始把基態能量值當做逸出功一樣,也許未來還會改變,不斷的跟隨認知疊代更新。
哪怕這個世界用的不是電磁波,甚至和電磁波毫無關係,但只要電磁波能達到這種效果,陳景就能用。
這個世界的氣是法,電磁波就是屬於陳景的法。
等到了大儒境界,再研究其本質也無妨。
「電磁波說來簡單,但想要替代磁場信號,還需要仔細研究。」
想要得到電磁波,依靠人體自然很難,但陳景可以藉助外物。
按照他的設想,想要有言出法隨的力量,必須有個提前準備的過程。
對應儒道的養氣階段。
大儒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可以做到所有的言出法隨,就像慕雲笙說的一樣,會失靈。
這個養氣過程,就是識別各種現象背後所需要的波!
養氣就需要解析:波長波速、波幅、頻率周期、干涉衍射、反射折射、偏轉極化,以及都卜勒效應等等。
然後通過聲波轉化為類似的波,直接復刻某種現象。
肯定是見過某種現象,才能通過言出法隨復刻。
天馬行空的應用,會導致失靈。
「那就先試試復刻電磁波。」
陳景狀態火熱。
電磁波可以通過變化的電場產生,形成相互垂直變化的電磁場。
這個過程他準備用悟性提升來解決。
沒有太多時間浪費。
【悟道】。
過了將近半小時。
陳景睜開眼睛,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言出法隨,本質上就是改變物質的能量和狀態。單純的聲波只能傳遞振動能,比如升高溫度。但想要改變物質狀態,影響靈氣,就需要其他形式來傳遞動量和能量。」
「光子也是電磁波的一種。既然靈氣的產生可以利用光子能量,那光子能量也可以反作用於靈氣,讓它產生反應。」
陳景暫時擬定了一條路。
陳景感覺和自己的認知不太一樣。
所謂的氣,和氣運似乎差不多。
是帶有能量,可以顯化成形的高維存在。
他能夠接受這個世界不符合他的邏輯,但自己用聲波干涉也能做到,難道是殊途同歸?
陳景問道:「那我那種言出法隨其實不算嗎?」
慕雲笙搖頭:「為什麼不算?言出法隨是法啊!懂什麼叫法嗎?」
陳景明白了。
言出法隨,首先是一種法術!
既然是法術,就有多種途徑可以達到目的。
只是因人而異,路徑不一樣而已。
陳景使用聲波干涉是一種法,儒道使用氣也是一種法。
如果有人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實現,那也是言出法隨。
陳景之後準備研究一下所謂的氣。
他本以為言出法隨可能是類似於量子糾纏或者更深層次的關聯。
可以把聲波和法聯繫起來。
結果是氣。
也沒有那麼高端。
陳景繼續問道:「那為什麼大儒才行?不是讀書人都有氣嗎?很容易就培養出來了。」
慕雲笙白了一眼,露出絕美神情:「都說了儒道可以形成任何類型的氣,言出法隨也有對應的氣。大儒之下,應該無法培養出來,就像下三境不可能練出劍意一樣。」
陳景主要想知道接下來自己言出法隨的路該怎麼走。
這樣說完,還是沒解決他的疑惑。
修仙界就喜歡把某種原因歸結於境界不夠。
導致對很多事情研究並不深入。
而且這些問題研究起來很費時間,很難通過一個人的研究推動大勢。
別人不研究,只知道卷修為,自己研究出來都落後一大截了,只能跟著卷修為。
導致基礎研究很缺乏。
和前世的科研一樣,很多項目和論文都只是浮於表面,很少和基礎研究相關。
但有三教祖師推動,修仙界也在慢慢變好,只是崖山議事才過去兩年,還沒有完全改變練氣士的認知。
慕雲笙忽然道:「或許你這樣言出法隨,以後可以成為儒道主流,因為我們的言出法隨有很多局限,有時候會失靈。」
「失靈?」
慕雲笙說的有些玄乎,就好像所謂的氣真的有思想一樣,有時候能聽懂,有時候聽不懂。
「難道所謂的氣是一種場,通過言語傳遞信息或者能量,激活場內的某種引子,產生對應的作用。」
陳景回想剛剛慕雲笙使用言出法隨,想要窺探一些細節。
「別較真了,送你一次言出法隨的法,自己去悟。」
看著他眉頭緊鎖,慕雲笙扔出一道術法落入陳景的額頭,消融不見。
陳景聞言喜笑顏開:「水君,晚輩無以為報。」
「一邊研究去吧,把我的桃枝惹哭了還沒收拾你呢,下次再來記得賠罪。」
慕雲笙和姚伊蘅繼續聊天。
陳景卻聽不到內容。
他意識到自己該走了。
便離開湖心亭,來到岸邊等候。
雲夢湖畔人影稀稀拉拉。
陳景選了個安靜沒人的位置,隨意坐在湖邊。
正打算研究一下慕雲笙的言出法隨,就看到於櫟走了過來。
他先是客套了幾句,隨後佩服道:「原來陳兄還是精神力修士,怪不得我能敗在你手上。」
於櫟一直想不通自己為什麼輸,但剛剛看到陳景的言出法隨手段,實在是嘆為觀止。
相比之下,之前的口水話言出法隨就顯得沒什麼含金量了。
陳景並不在意他的誇讚,道:「有事?」
於櫟直言:「白天是因為我師弟在追求那個陸姑娘,得罪了陳兄,還請抱歉。這也算不打不相識嘛!」
陳景道:「無妨。我想靜靜。」
「好!」
於櫟聞言果然離開,再也不打擾。
他只是想交個朋友,過多交流反而刻意了。
能與姚伊蘅、浮光水君交上朋友,陳景自身一定不簡單。
等他離開後,陳景引出慕雲笙的「法」。
這相當於是一團屬於她的氣。
「靈氣能量和氣運能量差距還挺大的,似乎這個世界的氣運更有意思,儒道文脈的氣運,種族的氣運,一國的氣運,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修士。」
很多儒道修士把自己和國家民族綁定,自身氣運增加的同時,會和國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陳景隱隱約約覺得,三教祖師開展崖山議事,就是為了氣運。
只是打著推動道法進展的幌子,讓所有人為三教開疆擴土,獲取嶄新的氣運。
最終受益人都是三教的那幾位。
因為對方合道根基就是三教,陳景等人給三教打工,受益人肯定是三教的老闆。
至於具體是為了什麼,陳景現在還管不到,他只能提升自己。
陳景回過神來,繼續研究言出法隨。
慕雲笙給他的這一道言出法隨的「氣」,就是一團能量,消耗了就沒有了。
陳景也不敢用太花里胡哨的操作,他準備驗證自己的言出法隨和大儒的言出法隨有什麼區別,從而進行改進。
畢竟養氣點確實好用。
隨著一陣微光閃過,陳景開始說話。
「風!」
一縷微風生成,吹過陳景的臉頰。
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陳景沒有感受到氣體移動。
就好像風憑空產生。
「有意思!」
陳景無論如何解析,都沒看出背後的原理。
「但無論哪種言出法隨,都必須依靠聲波信號,難道是把聲波轉換成了其他能量波,甚至是電磁波?」
按照陳景的習慣,這種無法用常理探查的現象,都是「場」在作用。
當言出法隨的「氣」產生作用,好像形成了一種信息場,「氣」可以捕捉人說的聲波信號,並轉化為其他的能量形式。
陳景大概想到了一種可能。
到了大儒,精神力可能不只是磁場了,可以完成從單純磁場到電磁波的轉換。
單純的磁場很不穩定。
電磁場無論是在傳播信號還是傳遞能量,都更有優勢。
憑藉單純的磁場,想要跨越千里,不知道需要多強的精神力。
電磁波就不一樣了,可以遠程傳輸。
至於這個世界是不是電磁波,陳景也無從得知。
他只是把這種波暫定為電磁波,方便理解。
就好像他一開始把基態能量值當做逸出功一樣,也許未來還會改變,不斷的跟隨認知疊代更新。
哪怕這個世界用的不是電磁波,甚至和電磁波毫無關係,但只要電磁波能達到這種效果,陳景就能用。
這個世界的氣是法,電磁波就是屬於陳景的法。
等到了大儒境界,再研究其本質也無妨。
「電磁波說來簡單,但想要替代磁場信號,還需要仔細研究。」
想要得到電磁波,依靠人體自然很難,但陳景可以藉助外物。
按照他的設想,想要有言出法隨的力量,必須有個提前準備的過程。
對應儒道的養氣階段。
大儒也不可能一開始就可以做到所有的言出法隨,就像慕雲笙說的一樣,會失靈。
這個養氣過程,就是識別各種現象背後所需要的波!
養氣就需要解析:波長波速、波幅、頻率周期、干涉衍射、反射折射、偏轉極化,以及都卜勒效應等等。
然後通過聲波轉化為類似的波,直接復刻某種現象。
肯定是見過某種現象,才能通過言出法隨復刻。
天馬行空的應用,會導致失靈。
「那就先試試復刻電磁波。」
陳景狀態火熱。
電磁波可以通過變化的電場產生,形成相互垂直變化的電磁場。
這個過程他準備用悟性提升來解決。
沒有太多時間浪費。
【悟道】。
過了將近半小時。
陳景睜開眼睛,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言出法隨,本質上就是改變物質的能量和狀態。單純的聲波只能傳遞振動能,比如升高溫度。但想要改變物質狀態,影響靈氣,就需要其他形式來傳遞動量和能量。」
「光子也是電磁波的一種。既然靈氣的產生可以利用光子能量,那光子能量也可以反作用於靈氣,讓它產生反應。」
陳景暫時擬定了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