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跟徐宸合作的很好
「要不師兄,還是讓我試試?」
這種事情,徐宸也不好通過三言兩語去說清楚,但如果能夠讓自己操作的話,徐宸有信心可以做得比鄭軒更好。
「行,那你來操作試試吧,剛開始可以慢一點兒,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鄭軒知道徐宸的能力,在聽自己講完一遍這項實驗的注意事項之後,徐宸肯定是能夠記住其中的重點內容的。
不過鄭軒可不相信,徐宸第一次做這個實驗就能做得多好,畢竟這個實驗對熟練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等到徐宸真正上手操作之後,肯定會意識到其中的難度所在。
從鄭軒的手中接過實驗儀器的操作權,徐宸先是小心的摸索了起來。
說起來,徐宸的腦子是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操作技巧的,但雙手還需要再適應一下。
這讓徐宸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敢操作的太快,更多的還是在熟悉這些實驗儀器。
看到徐宸這「畏手畏腳」的樣子,鄭軒也忍不住笑著說道:
「徐宸,你也不用這麼害怕的,只要按照要求使用儀器,這個實驗還是很安全的。這回你知道,這個實驗沒有你看起來那麼容易了吧……」
還沒等鄭軒說完,只見徐宸似乎突然想明白了什麼一般,操作的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不少。
通過剛剛這段時間的適應,徐宸對這些實驗儀器都變得更加的熟悉了,不再像剛剛接觸時那麼的生澀。
看著徐宸操作的樣子,鄭軒有一種感覺,仿佛進行操作的人不是徐宸,而是羅振一樣。
因為在鄭軒的眼中,徐宸進行實驗的動作,是跟羅振操作的時候,有著非常高度的相似。
徐宸不只是記住了羅振所說的實驗重點而已,連羅振的每個實驗動作也都記了下來。
很快,徐宸便完成了一處試樣表面的加工,並對自己的操作感到比較滿意。
「這回試樣的表面粗糙度,應該差不多滿足要求了。」
徐宸雖然還沒有通過儀器去測量,不過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帶著懷疑的情緒,鄭軒對徐宸剛剛處理過的部分進行著測試。
而最終的測試結果,也讓鄭軒不得不對徐宸心服口服。
「表面粗糙度與要求值的差距不到一微米……你還真是厲害啊……」
之前鄭軒已經做過好幾次這項實驗了,可是實際做出來的效果,竟然還沒有徐宸第一次做的好。
雖然如果鄭軒更細心一些的話,應該也能把試樣的表面粗糙度做得更精確一些,但恐怕還是無法達到徐宸這樣的精確程度。
有了徐宸的加入,他們很快便完成了第一個試樣的製備工作。
在鄭軒向羅振報告這件事情之後,羅振也是馬上走了過來。
「加工得這麼快?試樣的質量過關嗎?」
「放心吧,羅老師,我們剛才都檢查過了,肯定是確認符合標準才告訴您的。」
羅振自然不會輕易的信任鄭軒,還是特意通過儀器,認真的檢查了一下這個試樣的各個參數。
在完成了詳細的檢查之後,羅振這才終於打消了疑慮。
「不錯啊,鄭軒,這回的試樣加工得確實不錯,不僅各項規格都符合標準,精確程度都有些超標了。」
羅振總覺得,鄭軒這次能把試樣做得這麼好,是一件有些反常的事情。
不過羅振也沒往徐宸的方向上去想,畢竟自己只是讓徐宸過來幫忙的,羅振覺得主要的工作應該還是鄭軒完成的。
「羅老師,我跟徐宸……合作得很好。之前我就跟徐宸一起做過實驗,還是培養了不錯的默契的。」
說起這些話時,鄭軒顯得詞正理直,就像那位宣稱與科比合砍了83分的隊友一樣。
「不錯,希望你們能一直將這樣的水準保持下去。既然第一個試樣已經製備完成,那麼我們就先測一下它的壁面壓力分布吧。」
通過壁面壓力分布的測試實驗,可以很清晰的比較新模型和舊模型之間的差異,從而評估新模型在各種情況下的預測精度。
見羅振要開始這項實驗,徐宸和鄭軒也暫時沒心情去加工下一個試件了,而是想要跟羅振一起去見證這個實驗的測試結果。
羅振本來想要讓他們繼續進行自己的實驗的,畢竟實驗組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各司其職,而不是哪裡有熱鬧就去哪裡。
不過想到這是徐宸最先提出來的思路,羅振最終還是讓他們也一起跟過來了。
來到風洞實驗室之後,羅振很快便安排起了對這個試樣的測試工作。
隨著測試工作的進行,在電腦屏幕上,也跟著出現了一條測試曲線。
這條曲線表明了試樣在超聲速之下,各個位置處所受到的壓力。
將這條曲線與模型的預測曲線相對比,就可以判斷出模型的預測準確程度了。
「這次我們的試樣做得非常的精細,因此測試曲線肯定是比較精確的。如果改進後的模型能夠比原有的SST模型擁有更好的表現的話,那就可以初步的說明一些問題了……」
還沒等羅振將模型預測曲線也添加到圖像上,徐宸的嘴角卻已經微微的翹了起來。
根據徐宸的計算,經過改進之後的模型,確實要比原有的SST模型更加精確的。
而且這種精確程度的提升,並不只是一點半點,而是提升了近乎一個數量級。
雖然只是一次的測試,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過徐宸也非常有信心,改進後的模型會一直持續這種表現的。
果然,在羅振將幾個模型的預測曲線也添加上去之後,大家非常直觀的看到了這幾個模型之間的區別。
「羅老師,我們改進後新模型的表現,確實要比其他的模型更好!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改進後模型的預測曲線,與實際測量的曲線幾乎就是重合的!」
羅振也馬上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對於這樣的結果,老實說羅振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他知道改進後的模型大概率會有更好的表現,可是他也從來沒有想到,它的實際表現會如此之好。
這種事情,徐宸也不好通過三言兩語去說清楚,但如果能夠讓自己操作的話,徐宸有信心可以做得比鄭軒更好。
「行,那你來操作試試吧,剛開始可以慢一點兒,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鄭軒知道徐宸的能力,在聽自己講完一遍這項實驗的注意事項之後,徐宸肯定是能夠記住其中的重點內容的。
不過鄭軒可不相信,徐宸第一次做這個實驗就能做得多好,畢竟這個實驗對熟練度的要求還是很高的。
等到徐宸真正上手操作之後,肯定會意識到其中的難度所在。
從鄭軒的手中接過實驗儀器的操作權,徐宸先是小心的摸索了起來。
說起來,徐宸的腦子是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操作技巧的,但雙手還需要再適應一下。
這讓徐宸在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敢操作的太快,更多的還是在熟悉這些實驗儀器。
看到徐宸這「畏手畏腳」的樣子,鄭軒也忍不住笑著說道:
「徐宸,你也不用這麼害怕的,只要按照要求使用儀器,這個實驗還是很安全的。這回你知道,這個實驗沒有你看起來那麼容易了吧……」
還沒等鄭軒說完,只見徐宸似乎突然想明白了什麼一般,操作的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不少。
通過剛剛這段時間的適應,徐宸對這些實驗儀器都變得更加的熟悉了,不再像剛剛接觸時那麼的生澀。
看著徐宸操作的樣子,鄭軒有一種感覺,仿佛進行操作的人不是徐宸,而是羅振一樣。
因為在鄭軒的眼中,徐宸進行實驗的動作,是跟羅振操作的時候,有著非常高度的相似。
徐宸不只是記住了羅振所說的實驗重點而已,連羅振的每個實驗動作也都記了下來。
很快,徐宸便完成了一處試樣表面的加工,並對自己的操作感到比較滿意。
「這回試樣的表面粗糙度,應該差不多滿足要求了。」
徐宸雖然還沒有通過儀器去測量,不過對此還是很有信心的。
帶著懷疑的情緒,鄭軒對徐宸剛剛處理過的部分進行著測試。
而最終的測試結果,也讓鄭軒不得不對徐宸心服口服。
「表面粗糙度與要求值的差距不到一微米……你還真是厲害啊……」
之前鄭軒已經做過好幾次這項實驗了,可是實際做出來的效果,竟然還沒有徐宸第一次做的好。
雖然如果鄭軒更細心一些的話,應該也能把試樣的表面粗糙度做得更精確一些,但恐怕還是無法達到徐宸這樣的精確程度。
有了徐宸的加入,他們很快便完成了第一個試樣的製備工作。
在鄭軒向羅振報告這件事情之後,羅振也是馬上走了過來。
「加工得這麼快?試樣的質量過關嗎?」
「放心吧,羅老師,我們剛才都檢查過了,肯定是確認符合標準才告訴您的。」
羅振自然不會輕易的信任鄭軒,還是特意通過儀器,認真的檢查了一下這個試樣的各個參數。
在完成了詳細的檢查之後,羅振這才終於打消了疑慮。
「不錯啊,鄭軒,這回的試樣加工得確實不錯,不僅各項規格都符合標準,精確程度都有些超標了。」
羅振總覺得,鄭軒這次能把試樣做得這麼好,是一件有些反常的事情。
不過羅振也沒往徐宸的方向上去想,畢竟自己只是讓徐宸過來幫忙的,羅振覺得主要的工作應該還是鄭軒完成的。
「羅老師,我跟徐宸……合作得很好。之前我就跟徐宸一起做過實驗,還是培養了不錯的默契的。」
說起這些話時,鄭軒顯得詞正理直,就像那位宣稱與科比合砍了83分的隊友一樣。
「不錯,希望你們能一直將這樣的水準保持下去。既然第一個試樣已經製備完成,那麼我們就先測一下它的壁面壓力分布吧。」
通過壁面壓力分布的測試實驗,可以很清晰的比較新模型和舊模型之間的差異,從而評估新模型在各種情況下的預測精度。
見羅振要開始這項實驗,徐宸和鄭軒也暫時沒心情去加工下一個試件了,而是想要跟羅振一起去見證這個實驗的測試結果。
羅振本來想要讓他們繼續進行自己的實驗的,畢竟實驗組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各司其職,而不是哪裡有熱鬧就去哪裡。
不過想到這是徐宸最先提出來的思路,羅振最終還是讓他們也一起跟過來了。
來到風洞實驗室之後,羅振很快便安排起了對這個試樣的測試工作。
隨著測試工作的進行,在電腦屏幕上,也跟著出現了一條測試曲線。
這條曲線表明了試樣在超聲速之下,各個位置處所受到的壓力。
將這條曲線與模型的預測曲線相對比,就可以判斷出模型的預測準確程度了。
「這次我們的試樣做得非常的精細,因此測試曲線肯定是比較精確的。如果改進後的模型能夠比原有的SST模型擁有更好的表現的話,那就可以初步的說明一些問題了……」
還沒等羅振將模型預測曲線也添加到圖像上,徐宸的嘴角卻已經微微的翹了起來。
根據徐宸的計算,經過改進之後的模型,確實要比原有的SST模型更加精確的。
而且這種精確程度的提升,並不只是一點半點,而是提升了近乎一個數量級。
雖然只是一次的測試,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過徐宸也非常有信心,改進後的模型會一直持續這種表現的。
果然,在羅振將幾個模型的預測曲線也添加上去之後,大家非常直觀的看到了這幾個模型之間的區別。
「羅老師,我們改進後新模型的表現,確實要比其他的模型更好!如果不仔細看的話,改進後模型的預測曲線,與實際測量的曲線幾乎就是重合的!」
羅振也馬上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對於這樣的結果,老實說羅振是有些不敢相信的。
他知道改進後的模型大概率會有更好的表現,可是他也從來沒有想到,它的實際表現會如此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