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學生,見過仙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夜幕彌散,旭日東升。

  徹夜的喊殺聲過去,清晨的廣城死寂得可怕。

  無數百姓蜷縮家中,瑟瑟發抖等待著破城之後的掠城慶功,然而直到日上三竿,也沒有出現兵匪破門而入的情況。

  在肚皮的抗議下,終於有人壯著膽子走出家門,目之所及,無不大驚失色。

  混戰一夜的街道上,折戟、斷劍、鮮血、殘屍……灑滿長街,一片狼藉。

  仔細看去,卻多是胡匪裝扮。

  十字街頭、關隘巷口,皆有軍卒領著猙獰魔物虎視眈眈。

  這些魔物,或獸首人身,或大肚細肢,或血衣飄飄……黑煙繚繞,兇惡可怕。

  僅一眼就把百姓嚇破了膽,倉皇躲回家中。

  直到一道道梆子聲,伴隨著熟悉的吆喝聲,迴蕩在街頭巷尾,才有人壯著膽子,顫顫巍巍的走出家門。

  「我乃太平凌雲軍,奉仙師法旨,召陰兵助戰,父老鄉親勿驚勿怕!」

  一聲聲吆喝,簡潔明了。

  在太平凌雲軍的名望,以及軍不擾民的紀律下,人心迅速得以安撫。

  城樓上,鍾燁看著街道上逐漸冒出的人影,思緒萬千,神情複雜。

  老油頭鬼鬼祟祟湊了過來:「大帥,這些陰兵好像不是咱凌雲軍的弟兄?」

  似曾相識的問話,令鍾燁驀然想起陸無咎的回答,轉頭重複道:「然後呢?」

  老油頭愣住了。

  嘴唇蠕動一下,想說什麼,最終又咽了下去。

  是啊,然後呢?

  棄陸仙長而去?

  還是捨棄陰兵力量?

  眼下他們重新奪回廣城,擊殺胡匪數千殘兵,全賴陸仙師的力量。

  陸仙師說是凌雲軍陰兵,看起來,更多是借用他們凌雲軍的名望,然而實際上,他若是自立為王,他們又能徒之奈何?

  眼下難得糊塗不失為明智之舉。

  「報——」

  倏然,有哨兵匆匆登城而來,打斷了兩人的胡思亂想。

  「啟稟大帥,西南方向出現敵軍主力,距離我城不足十里,正向廣城開來!」

  鍾燁聞訊連忙道:「速速去請陸仙師!」

  沒多久,陸無咎登城而來。

  此時,站在城頭上,已經能看到天際線外密密麻麻的人潮。

  陸無咎問道:

  「現在情況如何?」

  「看樣子胡匪已經知道廣城落入我們手中,結果日頭偏西才來,怕是已然在山中休息了半夜。這是打算一鼓作氣,重新拿下廣城啊!」

  鍾燁沉聲道,對於這個結果,他早有心理準備。

  雖然他們昨晚夜襲十分突兀,但胡匪力量也不容小覷,跑出去幾人通風報信,完全在情理之中。

  陸無咎聽罷,點了點頭:「胡匪出城作戰,必然未帶糧草,如此也難怪急不可耐想要重新奪回廣城。」

  鍾燁道:「是啊,我們只需堅守數日,胡匪不戰自潰。」

  兩人正說著,忽有士兵驚恐喊道:

  「大帥,胡匪前面是百姓!」

  此言一出,城頭霎時一片喧譁,鍾燁臉色更是蒼白無比。

  極目眺望,只見那密密麻麻的軍陣前面,一群老弱病殘,踉踉蹌蹌的往縣城跑來。

  胡匪故意在中間留出一段距離,看起來廣城只要動作迅速就能救下百姓。

  「該死!」

  曾經失敗陰影,再次籠罩鍾燁心頭。

  陸無咎看著這一幕,沉聲問道:「城中還有多少可戰之士?」

  鍾燁道:「最多三百人,餘下兄弟大多都被折磨得不成樣子。」

  陸無咎道:「組織起來,準備關門打狗!」

  「不可!」

  鍾燁急了:

  「道友,這是胡匪的陰謀,一旦打開城門,胡匪必然一擁而入!如今胡匪兵疲馬乏,缺衣少糧,我等只需堅守數日,即可不戰而勝,何必行險?」


  陸無咎問道:

  「道友是打算置百姓於不顧?」

  鍾燁臉色發白,一陣糾結之後,咬牙道: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凌雲軍全軍覆沒就是最大教訓!還望陸道友千萬不要重蹈貧道之覆轍。」

  陸無咎看著遠處重新豎立而起,颯颯舞動的帥旗,平靜道:

  「鍾道友,貧道並非意氣用事,陰兵善於衝鋒陷陣,而不是固守城池。若是守城而戰,我等優勢根本就發揮不出來。再者胡匪兵疲馬乏,貧道陰兵卻不知疲倦,將胡匪放進來,豈不正好關門打狗。」

  說到這,他頓了頓,一臉意味深長的看向鍾燁道:

  「三萬胡匪,殺盡我漢家百姓,道友就打算等著他們自行離去?」

  鍾燁驀然抬頭,看向陸無咎:「道友你的意思是……」

  陸無咎轉頭看向胡匪:「幫我拖住胡匪主力,貧道這一次要斬將奪旗!」

  鍾燁瞳孔舒張,驀然拱手道:「貧道定不辱使命!」

  聲落,轉身而去。

  ……

  ……

  歲月失語,惟書能言。

  三百年後的荊州,已然改州為府,易名承天府。

  略施幾分手段,便贏來一眾府官老爺追捧的趙伊湄,盤膝坐在承天府學書庫中,翻閱著手中書籍。

  不遠處,數十名府學秀才緊張翻找著關於三百年前的荊州歷史。

  沒多久,一名學子興奮的捧著一本古樸書籍,小跑而來:「學生朱澤,見過仙子。」

  侍立在一旁的七品教授,見狀眉頭一皺:「可是找到了資料?」

  那學子連忙道:「是的,仙子,這本《熙隆郡縣圖志序》,記載的正是熙隆年間各郡縣圖志,其中荊州赫然在列,不知您要找的東西是否記載在案?」

  趙伊湄接過古籍,隨後應了一句:「多謝公子!」

  平淡一句話,落在學子耳中,恍如天音,聽得他臉蛋漲紅,骨頭都酥了三分,連連抱拳:「仙子客氣!」

  看得旁邊七品教授一臉恨鐵不成鋼:「還不快去再找!」

  「是是是!」

  那學子連忙點頭而去。

  七品教授堆著笑臉道:「仙子,本官對各州圖志頗有研究,可要本官幫忙解讀一二?」

  趙伊湄冷著臉:「你擋著我陽光了。」

  七品教授臉色一囧,連忙讓開,引來旁邊不少官吏的竊笑。

  趙伊湄迅速翻到荊州歷史,一目十行快速掃過,其中一句話,令她眉頭陡然蹙起。

  「……金人過境,荊州煙爨四十八萬,至是遂空!」

  金人?

  陸無咎不是說,是胡匪南下嗎?怎麼突然又冒出了金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