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大勢所趨(5k)
第530章 大勢所趨(5k)
其實,不止馮曉剛,還有很多人在關注金雞獎。
畢竟是內地最高獎項,雖然過去拉胯,但名頭一直都在。
金雞獎改革的事,對外放出的傳聞和報導,大半年以來,陸陸續續一直沒停過。
類似說要一掃過往弊病,讓人耳目一新的話,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上幾次。
一開始,可能還有人嗤之以鼻,但說的多了,而且是官媒在說,就讓人大約能體會到官方下決心的程度之深。
隨後,就有開始很多人都在關注,想要看看,到底能不能改出個樣子來。
尤其到後來,目標都喊出來了,說要成為華語電影界最高獎。
氣勢還是很足的。
這就愈發讓人對其抱有期待。
再加上,大家慢慢的知道,陳麟風也在參與其中。
對於他的信譽,大夥還是很信任的。
這次金馬獎他不參加,就讓很多人解讀為,是在硬挺金雞獎。
雖然有不少人覺得他有點過,畢竟都是自家獎項,實在沒必要分這麼清楚。
但也確實有不少人,對金雞獎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11月27號,華央台的4套欄目,出了一個關於金雞獎的專題。
專門報導金雞獎改革前後的發生的事,包括人員、組織、制度等各方面變化。
以一種紀錄片的形式,這種變化的過程。
這就很有說法了,都沒有把獎項端出來,先放紀錄片了。
不成功便成仁啊這是。
不少業內人士,這下算是徹底看清楚,金雞獎官方的決心了。
而且看起來,上面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以往哪有把這種節目,搬上央視的。
網上,對此的討論,日益加深。
「不會真要改好了吧?」
「我怎麼有點不信呢,那可是那個金雞獎啊,年年給你希望,然後讓人失望的金雞獎!」
「謹慎抱有小小的期待,畢竟有風神的參與。」
「確實,唯一讓我有點信任感的,就是風神了。」
「上千個專業人士投票,這總不能投票投出來,還能整出雙花蛋吧。」
「應該不會了,反正看流程,還真像點樣子。」
「不知道今年,會有多少明星捧場,說實在的,去年明星是真多,雖然最後拉了個大的。」
「能有去年三分之一的嘉賓質量和人數,感覺金雞獎改革都算是初步成功了。」
「……」
網上正在討論嘉賓陣容的同時,金雞獎的邀請函也在逐步發放。
改革後的首次頒獎禮,獎委會方面比較重視,幾乎將國內大多數娛樂圈重要人物都囊括在內了。
這些人來不來是一回事,邀請還是要做到位的。
陳麟風這邊也收到了,他看了眼手裡的邀請函,普通的邀請函樣式,第一頁上書兩行大字:
誠邀著名導演、作家、編劇陳麟風先生,參加第29屆金雞獎頒獎盛典。
時間定在了12月7日。
與此同時,大多數明星也收到了邀請。
對於內地的明星來說,給組委會或者陳導面子,來參加金雞獎,並不是個什麼值得糾結的問題。
而對於港台明星來說,就需要考慮的比較深了。
明知道金雞獎和金馬獎不對付,還要不要參加其頒獎禮,著實是件難題。
任閒齊和劉青沄就聊起了這事,他們兩個都是本屆金馬獎獲獎作品《奪命金》中的演員。
劉青沄還因此拿到了金馬影帝。
「我收到邀請函了,你呢?」
「我也收到了,」任閒齊有些頭疼道,「現在還沒有收到哪位有什麼准信,你說到底要不要去啊。」
「急什麼,看杜導咯,咱們肯定聽導演的。」
「那你呢,你想不想去?」
劉青沄想了想,小聲道,「那肯定還是想去的,畢竟都傳言說現在金雞獎是陳導在力推,無論如何也不能不給陳導面子啊。」
「你說的對,可你說這大佬們怎麼還不出來說話呢。」
「這誰知道。」
港台的明星們都想要看看本地的大佬們怎麼選。
而對於大佬們來說,他們反倒覺得好選。
但凡明白大勢的,都知道內地電影行業的崛起不可阻擋,尤其這兩年,連好萊塢都開始重視起內地電影市場了。
港台電影人現在大多靠著內地市場吃飯,怎麼可能拒絕金雞獎的邀請。
過去還能找理由推辭。
金雞獎本身也確實問題重重,內地自己人都不願意參加,不顯山不露水的,不參加也沒什麼。
如今可不一樣,需要你表態的時候,那還是得去的。
更何況,陳麟風的面子可不能不給。
因此,無論是杜琦峰、爾東昇,這種報名參加本屆金馬獎的導演;
還是李鞍、蔡銘亮,這樣的灣島著名導演,都早就打定主意要去捧場了。
房龍、劉德樺、古天楽、梁佳輝這種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和內地影視圈走的近,況且又不衝突,金馬、金雞都給面子就行了。
侯曉賢倒是一如既往的不摻和灣島之外的事。
況且他本就是金馬獎的主要推手,面對競爭對手,不配合還是能理解的。
只是像他這樣的,畢竟是少數。
三天後,陸陸續續開始有大佬表態說,會去參加今年的金雞獎頒獎禮。
隨後,不少港台明星也開始表態要參加。
陳麟風對此倒是不意外,前世的19年,內地金雞獎和金馬獎同一天舉辦頒獎禮,擠兌的對面連評審團主席都辭掉,不去金馬獎。
大勢所趨是這樣的。
隨著12月的到來,媒體關於金雞獎的報導越來越多。
數明星是一方面,關於金雞獎會不會改好,能不能順理成章的成為未來的華娛第一獎項,也是個媒體熱議的話題。
從普遍輿論上來說,媒體們還是不看好。
畢竟過去金雞獎的歷史包袱太重了,最奇葩的,莫過於2000年之後,每一屆金雞獎必發的雙黃蛋。
有媒體發評論說,「金雞獎能把雙黃蛋給戒掉,就算是一件大好事了。」
還有諸如「金雞獎能改好,公雞也能下蛋了」「肯定又是一堆不認識主旋律電影得獎」等言論,反正就是一個唱衰。
這裡面,有真不看好的,還有一些,其實是獎委會的手段。
先抑再揚,給人的印象才能更深刻。
跟去年正好反過來。
去年的「影史百年經典」辦的有多好,就襯托的金雞獎有多差勁。
除了金雞獎之外,莫岩得獎的消息,再度被大範圍的報導。
因為,12月10日,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頒獎的日子。
此前只是公布,如今才算是正式得獎。
因此,不少文學類的媒體,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再炒一波熱度。
大約還有和娛樂圈別眉頭的意思:
你們娛樂圈一個金雞獎鬧這麼大動靜有什麼意思,有我諾獎分量足嗎?
說不得還有給陳麟風看的意思。
文學界,很是有一部分人,看不慣陳麟風總是跟娛樂圈混一塊。
跌份!
今年他拒絕了諾獎,更是讓文學界不少前輩心生不滿。
你得不了獎,前輩我很高興,但你看不上諾獎的態度,前輩很不喜歡。
陳麟風也看到了不少文學報刊雜誌,在讚揚莫岩的同時,暗搓搓的拿他作對比,有批評的意味。
他倒是不在意這個。
十年前,他們聲量大,現在除了混這個圈的,一般人誰還看這些文學刊物。
不過對於莫岩,陳麟風想了想,決定給他加一下碼。
他聯繫v站的媒體部門負責人,讓其出個諾獎專欄,到時候派記者跟去瑞典,進行跟蹤報導。
具體的現場直播畫面傳不回來,用文字直播也得將現場的盛況給報導出來。
咱不圖別的,就是給這位作家同行捧捧場。
身為負責人的錢浩川有點沒太明白老闆意思。
他遲疑再三,確認道,「陳總,真往大了去宣傳?」
從他的視角來看,陳總也是個大作家,作為同行,總該是不願意看到莫岩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吧,還是自己之前拒絕過的獎項。
在不少人看來,這多少有點打臉的意思。
錢浩川也這麼覺得。
「要不咱們就在知識區設一個專欄,正常報導一下算了,沒必要太大張旗鼓吧?」
「哎,我要的就是大範圍宣傳。」
「啊?」錢浩川感覺自己可能哪點想錯了。
陳麟風再次強調,「一定要大張旗鼓的搞,而且要注重真實性,不多報導,也不少報,明白嗎?」
「明……明白。」錢浩川稀里糊塗的點頭。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等電話結束,他想了又想,還是有點拿不準主意。
萬一報出來,讓老闆不高興怎麼辦。
到時候沒人關心是不是老闆親自下的命令,背鍋的肯定是他。
於是錢浩川趕緊請示領導陳瑞,「領導,大老闆讓我開個專題,把莫岩領獎的新聞往大了報導,您說這是有什麼深意啊?」
「嗯?陳董這麼說的?」
「嗯啊。」
陳瑞也有點犯迷糊,他面上不動聲色,「陳董怎麼說,你怎麼做,這還用問?」
「老錢啊,既然這個任務交到了你的手上,你就得用心辦好,陳董人好歸好,他眼睛裡可不揉沙子。」
錢浩川面色發苦,那您跟我說明白一下大老闆的意圖啊。
他硬著頭皮點頭,「那我就按著陳總的意思辦了。」
也不說明白是哪個陳總,反正你們兩個都這麼說。
陳瑞平靜的點點頭,「嗯,好好辦,別讓陳董失望。」
隨後,陳瑞就打電話給孫總,詢問情況。
梅姐也覺得有些奇怪,「他是這麼交待的?」
「對啊,我聽管媒體的老錢這麼說的。」
面對整個集團最懂老闆的人,陳瑞也不諱言,原原本本的講明白困惑。
「老闆應該挺不喜歡莫岩得獎這事的吧,他怎麼還讓加大宣傳呢?」
梅姐若有所思,「我大概明白了。」
「陳總往下交待任務,肯定是有什麼說什麼,他不會搞讓人意會那一套,所以照他吩咐辦就行,肯定沒錯的。」
「這倒是。」陳瑞想想陳麟風過往的風格,確實是這樣。
「那我懂了,我讓其他部門也配合一下,加大一下宣傳。」
12月1號,陳麟風讓郭凡暫時接管劇組的拍攝,他提前去往燕京,查看一下金雞獎的籌備情況。
臨近頒獎禮舉辦,不少圈內人都提前到了,尤其是影協、導演協會這種,不少內地大佬都過來查看情況。
輿論弄的這麼大,某種程度上,幾乎把一部分影視圈的口碑都砸進去了。
大家當然會多加一份關心。
尤其文學界那邊,最近在各種報導中都有發言,話里話外都是看不起影視圈的意思。
次數多了,再老實的人,也得掛火。
陳麟風到金雞獎的官方辦事處時,看到不少熟人也在。
唐果強和李學建,這是影協方面的,濮存鑫和馮源征,這算是人藝的,其他諸如陳道銘、張果立等人也在。
工作人員引陳麟風進來的時候,很明顯的引起眾人的注意。
「陳導來啦,就等你呢。」
「嗨,叫什麼陳導,生分了不是。」
陳麟風沖眾人微笑示意,在場的基本都算前輩,有些過去還合作過。
他走到李學建、唐果強身前,問候一聲,然後問道,「幾位怎麼過來了?」
「不過來不行啊,」李學建道,「過去內地獎項不行,那是沒辦法,現在眼看有起來的趨勢,大家都很關心。」
「是啊,」唐果強贊道,「這還是你的功勞,如果不是你,想改,難咯。」
其他幾個大佬也湊上來,對陳麟風讚不絕口。
他們都了解內情,如今是再來觀察情況的。
看到金雞獎真的大變樣,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高興。
張果立對此頗有些感慨,「這幾年,明眼人都能看到,圈裡不少導演,心思都有些浮動,為了一個金馬獎的提名,真是什麼條件都能答應人家。」
他環視四周,「這是因為什麼,不就是金雞獎起不來,金馬獎是華語最高獎麼。」
他們京圈算受影響比較小的,但明顯感受到某種壓力。
眾人紛紛稱是,顯然也感受到了業內的風氣變化。
本來08年之後,內地市場明顯起來了,按說應該壓過港台那邊了。
結果,如今「天庭宴」又起來了。
內地有些一線明星,還是要給他們做配。
陳道銘對此也很是不滿,覺得壓縮了內地演員的空間。
至少在這,他是這麼說的。
陳麟風從年初就出國拍戲,還真沒太關注內地的情況。
「天庭宴?是灣島那三個?」
「嗯,小陳導你是不在五行中了,他們不敢因為這個來找你,一般的導演,可是沒少受資本影響。
什麼用了灣島演員,有機會入圍金馬獎,這都是他們私底下說的。」
陳麟風驚訝道,「這麼直白的嗎?」
張果立解釋道,「倒也沒有太明擺著說出來,不過類似的傳言確實不少,結合著最近上馬的好幾部電影,都是咱們這邊的一線演員做配,就有點明顯了。」
京圈最近就討論過這個問題,不光是港台導演這麼幹,內地導演也有。
陳麟風想了想,前世好像是在13-14年左右,這個話題才在網際網路興起。
看來圈內受到影響還要更早一些。
「我倒是沒注意這個,灣島那幾個演員,普通話不標準,我這邊向來是不考慮這類演員的,可能其他導演另有想法吧。」
李學建很是欣慰道,「所以說,大家還是更喜歡你這樣,選角更多是憑本事,不看別的。」
眾人點頭,確實,小陳喜歡用成熟演員,或者老戲骨這一點,最讓人欣賞。
尤其他帶出的幾個徒弟,也開始學這一套做法。
簡直就是業內的一股清流。
眾人正聊著,康兼民急匆匆走來,「陳導,抱歉我來晚了,之前聽說您今天要來視察,要不咱現在去裡面看看?」
陳麟風點點頭,隨後與眾人道別。
「各位,咱們頒獎禮的時候再聊。」
「小陳導你忙你的,不用顧及我們。」
「就是,我們隨便看看,不妨事。」
眼見兩人離開,濮存鑫嘆了口氣,「怎麼也沒想到,小陳如今能到這個地步。」
「誰說不是呢,」唐果強道,「當初一起演《大唐帝國》那時候,想著他會是個很優秀的演員,誰知道在導演這塊,開花結果了,還是個這麼大的果子。」
張果立壓低了些聲音道,「你們覺得,這次金雞獎改革,能有個好結果嗎?」
「那得看,能不能頂住壓力了。」陳道銘也變得小聲起來。
「你也聽說了?」張果立詫異道。
這位消息也怪靈通的。
「聽說什麼了,細聊,別藏著掖著啊。」
「……」
陳麟風這邊,跟著康兼民向裡邊會議室走去。
路上,康兼民頭前帶路,走的奇慢無比,還時不時想要回頭說些什麼的樣子,又數次遲疑著憋了回去。
一看就是在做樣子。
陳麟風無奈道,「康主任,有什麼情況,你直說就是了,放心,我不會傳出去。」
「是這樣,」康兼民左右看了下四周無人,低聲道,「您聽到消息了麼,上面好像對咱們這次評選有些意見,認為結果不重視主旋律,覺得這樣的改革,不符合應有的價值觀。」
陳麟風平靜的點點頭,「聽說了,所以我來了。」
(本章完)
其實,不止馮曉剛,還有很多人在關注金雞獎。
畢竟是內地最高獎項,雖然過去拉胯,但名頭一直都在。
金雞獎改革的事,對外放出的傳聞和報導,大半年以來,陸陸續續一直沒停過。
類似說要一掃過往弊病,讓人耳目一新的話,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上幾次。
一開始,可能還有人嗤之以鼻,但說的多了,而且是官媒在說,就讓人大約能體會到官方下決心的程度之深。
隨後,就有開始很多人都在關注,想要看看,到底能不能改出個樣子來。
尤其到後來,目標都喊出來了,說要成為華語電影界最高獎。
氣勢還是很足的。
這就愈發讓人對其抱有期待。
再加上,大家慢慢的知道,陳麟風也在參與其中。
對於他的信譽,大夥還是很信任的。
這次金馬獎他不參加,就讓很多人解讀為,是在硬挺金雞獎。
雖然有不少人覺得他有點過,畢竟都是自家獎項,實在沒必要分這麼清楚。
但也確實有不少人,對金雞獎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11月27號,華央台的4套欄目,出了一個關於金雞獎的專題。
專門報導金雞獎改革前後的發生的事,包括人員、組織、制度等各方面變化。
以一種紀錄片的形式,這種變化的過程。
這就很有說法了,都沒有把獎項端出來,先放紀錄片了。
不成功便成仁啊這是。
不少業內人士,這下算是徹底看清楚,金雞獎官方的決心了。
而且看起來,上面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以往哪有把這種節目,搬上央視的。
網上,對此的討論,日益加深。
「不會真要改好了吧?」
「我怎麼有點不信呢,那可是那個金雞獎啊,年年給你希望,然後讓人失望的金雞獎!」
「謹慎抱有小小的期待,畢竟有風神的參與。」
「確實,唯一讓我有點信任感的,就是風神了。」
「上千個專業人士投票,這總不能投票投出來,還能整出雙花蛋吧。」
「應該不會了,反正看流程,還真像點樣子。」
「不知道今年,會有多少明星捧場,說實在的,去年明星是真多,雖然最後拉了個大的。」
「能有去年三分之一的嘉賓質量和人數,感覺金雞獎改革都算是初步成功了。」
「……」
網上正在討論嘉賓陣容的同時,金雞獎的邀請函也在逐步發放。
改革後的首次頒獎禮,獎委會方面比較重視,幾乎將國內大多數娛樂圈重要人物都囊括在內了。
這些人來不來是一回事,邀請還是要做到位的。
陳麟風這邊也收到了,他看了眼手裡的邀請函,普通的邀請函樣式,第一頁上書兩行大字:
誠邀著名導演、作家、編劇陳麟風先生,參加第29屆金雞獎頒獎盛典。
時間定在了12月7日。
與此同時,大多數明星也收到了邀請。
對於內地的明星來說,給組委會或者陳導面子,來參加金雞獎,並不是個什麼值得糾結的問題。
而對於港台明星來說,就需要考慮的比較深了。
明知道金雞獎和金馬獎不對付,還要不要參加其頒獎禮,著實是件難題。
任閒齊和劉青沄就聊起了這事,他們兩個都是本屆金馬獎獲獎作品《奪命金》中的演員。
劉青沄還因此拿到了金馬影帝。
「我收到邀請函了,你呢?」
「我也收到了,」任閒齊有些頭疼道,「現在還沒有收到哪位有什麼准信,你說到底要不要去啊。」
「急什麼,看杜導咯,咱們肯定聽導演的。」
「那你呢,你想不想去?」
劉青沄想了想,小聲道,「那肯定還是想去的,畢竟都傳言說現在金雞獎是陳導在力推,無論如何也不能不給陳導面子啊。」
「你說的對,可你說這大佬們怎麼還不出來說話呢。」
「這誰知道。」
港台的明星們都想要看看本地的大佬們怎麼選。
而對於大佬們來說,他們反倒覺得好選。
但凡明白大勢的,都知道內地電影行業的崛起不可阻擋,尤其這兩年,連好萊塢都開始重視起內地電影市場了。
港台電影人現在大多靠著內地市場吃飯,怎麼可能拒絕金雞獎的邀請。
過去還能找理由推辭。
金雞獎本身也確實問題重重,內地自己人都不願意參加,不顯山不露水的,不參加也沒什麼。
如今可不一樣,需要你表態的時候,那還是得去的。
更何況,陳麟風的面子可不能不給。
因此,無論是杜琦峰、爾東昇,這種報名參加本屆金馬獎的導演;
還是李鞍、蔡銘亮,這樣的灣島著名導演,都早就打定主意要去捧場了。
房龍、劉德樺、古天楽、梁佳輝這種就更不用說了,本來就和內地影視圈走的近,況且又不衝突,金馬、金雞都給面子就行了。
侯曉賢倒是一如既往的不摻和灣島之外的事。
況且他本就是金馬獎的主要推手,面對競爭對手,不配合還是能理解的。
只是像他這樣的,畢竟是少數。
三天後,陸陸續續開始有大佬表態說,會去參加今年的金雞獎頒獎禮。
隨後,不少港台明星也開始表態要參加。
陳麟風對此倒是不意外,前世的19年,內地金雞獎和金馬獎同一天舉辦頒獎禮,擠兌的對面連評審團主席都辭掉,不去金馬獎。
大勢所趨是這樣的。
隨著12月的到來,媒體關於金雞獎的報導越來越多。
數明星是一方面,關於金雞獎會不會改好,能不能順理成章的成為未來的華娛第一獎項,也是個媒體熱議的話題。
從普遍輿論上來說,媒體們還是不看好。
畢竟過去金雞獎的歷史包袱太重了,最奇葩的,莫過於2000年之後,每一屆金雞獎必發的雙黃蛋。
有媒體發評論說,「金雞獎能把雙黃蛋給戒掉,就算是一件大好事了。」
還有諸如「金雞獎能改好,公雞也能下蛋了」「肯定又是一堆不認識主旋律電影得獎」等言論,反正就是一個唱衰。
這裡面,有真不看好的,還有一些,其實是獎委會的手段。
先抑再揚,給人的印象才能更深刻。
跟去年正好反過來。
去年的「影史百年經典」辦的有多好,就襯托的金雞獎有多差勁。
除了金雞獎之外,莫岩得獎的消息,再度被大範圍的報導。
因為,12月10日,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頒獎的日子。
此前只是公布,如今才算是正式得獎。
因此,不少文學類的媒體,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再炒一波熱度。
大約還有和娛樂圈別眉頭的意思:
你們娛樂圈一個金雞獎鬧這麼大動靜有什麼意思,有我諾獎分量足嗎?
說不得還有給陳麟風看的意思。
文學界,很是有一部分人,看不慣陳麟風總是跟娛樂圈混一塊。
跌份!
今年他拒絕了諾獎,更是讓文學界不少前輩心生不滿。
你得不了獎,前輩我很高興,但你看不上諾獎的態度,前輩很不喜歡。
陳麟風也看到了不少文學報刊雜誌,在讚揚莫岩的同時,暗搓搓的拿他作對比,有批評的意味。
他倒是不在意這個。
十年前,他們聲量大,現在除了混這個圈的,一般人誰還看這些文學刊物。
不過對於莫岩,陳麟風想了想,決定給他加一下碼。
他聯繫v站的媒體部門負責人,讓其出個諾獎專欄,到時候派記者跟去瑞典,進行跟蹤報導。
具體的現場直播畫面傳不回來,用文字直播也得將現場的盛況給報導出來。
咱不圖別的,就是給這位作家同行捧捧場。
身為負責人的錢浩川有點沒太明白老闆意思。
他遲疑再三,確認道,「陳總,真往大了去宣傳?」
從他的視角來看,陳總也是個大作家,作為同行,總該是不願意看到莫岩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吧,還是自己之前拒絕過的獎項。
在不少人看來,這多少有點打臉的意思。
錢浩川也這麼覺得。
「要不咱們就在知識區設一個專欄,正常報導一下算了,沒必要太大張旗鼓吧?」
「哎,我要的就是大範圍宣傳。」
「啊?」錢浩川感覺自己可能哪點想錯了。
陳麟風再次強調,「一定要大張旗鼓的搞,而且要注重真實性,不多報導,也不少報,明白嗎?」
「明……明白。」錢浩川稀里糊塗的點頭。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等電話結束,他想了又想,還是有點拿不準主意。
萬一報出來,讓老闆不高興怎麼辦。
到時候沒人關心是不是老闆親自下的命令,背鍋的肯定是他。
於是錢浩川趕緊請示領導陳瑞,「領導,大老闆讓我開個專題,把莫岩領獎的新聞往大了報導,您說這是有什麼深意啊?」
「嗯?陳董這麼說的?」
「嗯啊。」
陳瑞也有點犯迷糊,他面上不動聲色,「陳董怎麼說,你怎麼做,這還用問?」
「老錢啊,既然這個任務交到了你的手上,你就得用心辦好,陳董人好歸好,他眼睛裡可不揉沙子。」
錢浩川面色發苦,那您跟我說明白一下大老闆的意圖啊。
他硬著頭皮點頭,「那我就按著陳總的意思辦了。」
也不說明白是哪個陳總,反正你們兩個都這麼說。
陳瑞平靜的點點頭,「嗯,好好辦,別讓陳董失望。」
隨後,陳瑞就打電話給孫總,詢問情況。
梅姐也覺得有些奇怪,「他是這麼交待的?」
「對啊,我聽管媒體的老錢這麼說的。」
面對整個集團最懂老闆的人,陳瑞也不諱言,原原本本的講明白困惑。
「老闆應該挺不喜歡莫岩得獎這事的吧,他怎麼還讓加大宣傳呢?」
梅姐若有所思,「我大概明白了。」
「陳總往下交待任務,肯定是有什麼說什麼,他不會搞讓人意會那一套,所以照他吩咐辦就行,肯定沒錯的。」
「這倒是。」陳瑞想想陳麟風過往的風格,確實是這樣。
「那我懂了,我讓其他部門也配合一下,加大一下宣傳。」
12月1號,陳麟風讓郭凡暫時接管劇組的拍攝,他提前去往燕京,查看一下金雞獎的籌備情況。
臨近頒獎禮舉辦,不少圈內人都提前到了,尤其是影協、導演協會這種,不少內地大佬都過來查看情況。
輿論弄的這麼大,某種程度上,幾乎把一部分影視圈的口碑都砸進去了。
大家當然會多加一份關心。
尤其文學界那邊,最近在各種報導中都有發言,話里話外都是看不起影視圈的意思。
次數多了,再老實的人,也得掛火。
陳麟風到金雞獎的官方辦事處時,看到不少熟人也在。
唐果強和李學建,這是影協方面的,濮存鑫和馮源征,這算是人藝的,其他諸如陳道銘、張果立等人也在。
工作人員引陳麟風進來的時候,很明顯的引起眾人的注意。
「陳導來啦,就等你呢。」
「嗨,叫什麼陳導,生分了不是。」
陳麟風沖眾人微笑示意,在場的基本都算前輩,有些過去還合作過。
他走到李學建、唐果強身前,問候一聲,然後問道,「幾位怎麼過來了?」
「不過來不行啊,」李學建道,「過去內地獎項不行,那是沒辦法,現在眼看有起來的趨勢,大家都很關心。」
「是啊,」唐果強贊道,「這還是你的功勞,如果不是你,想改,難咯。」
其他幾個大佬也湊上來,對陳麟風讚不絕口。
他們都了解內情,如今是再來觀察情況的。
看到金雞獎真的大變樣,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高興。
張果立對此頗有些感慨,「這幾年,明眼人都能看到,圈裡不少導演,心思都有些浮動,為了一個金馬獎的提名,真是什麼條件都能答應人家。」
他環視四周,「這是因為什麼,不就是金雞獎起不來,金馬獎是華語最高獎麼。」
他們京圈算受影響比較小的,但明顯感受到某種壓力。
眾人紛紛稱是,顯然也感受到了業內的風氣變化。
本來08年之後,內地市場明顯起來了,按說應該壓過港台那邊了。
結果,如今「天庭宴」又起來了。
內地有些一線明星,還是要給他們做配。
陳道銘對此也很是不滿,覺得壓縮了內地演員的空間。
至少在這,他是這麼說的。
陳麟風從年初就出國拍戲,還真沒太關注內地的情況。
「天庭宴?是灣島那三個?」
「嗯,小陳導你是不在五行中了,他們不敢因為這個來找你,一般的導演,可是沒少受資本影響。
什麼用了灣島演員,有機會入圍金馬獎,這都是他們私底下說的。」
陳麟風驚訝道,「這麼直白的嗎?」
張果立解釋道,「倒也沒有太明擺著說出來,不過類似的傳言確實不少,結合著最近上馬的好幾部電影,都是咱們這邊的一線演員做配,就有點明顯了。」
京圈最近就討論過這個問題,不光是港台導演這麼幹,內地導演也有。
陳麟風想了想,前世好像是在13-14年左右,這個話題才在網際網路興起。
看來圈內受到影響還要更早一些。
「我倒是沒注意這個,灣島那幾個演員,普通話不標準,我這邊向來是不考慮這類演員的,可能其他導演另有想法吧。」
李學建很是欣慰道,「所以說,大家還是更喜歡你這樣,選角更多是憑本事,不看別的。」
眾人點頭,確實,小陳喜歡用成熟演員,或者老戲骨這一點,最讓人欣賞。
尤其他帶出的幾個徒弟,也開始學這一套做法。
簡直就是業內的一股清流。
眾人正聊著,康兼民急匆匆走來,「陳導,抱歉我來晚了,之前聽說您今天要來視察,要不咱現在去裡面看看?」
陳麟風點點頭,隨後與眾人道別。
「各位,咱們頒獎禮的時候再聊。」
「小陳導你忙你的,不用顧及我們。」
「就是,我們隨便看看,不妨事。」
眼見兩人離開,濮存鑫嘆了口氣,「怎麼也沒想到,小陳如今能到這個地步。」
「誰說不是呢,」唐果強道,「當初一起演《大唐帝國》那時候,想著他會是個很優秀的演員,誰知道在導演這塊,開花結果了,還是個這麼大的果子。」
張果立壓低了些聲音道,「你們覺得,這次金雞獎改革,能有個好結果嗎?」
「那得看,能不能頂住壓力了。」陳道銘也變得小聲起來。
「你也聽說了?」張果立詫異道。
這位消息也怪靈通的。
「聽說什麼了,細聊,別藏著掖著啊。」
「……」
陳麟風這邊,跟著康兼民向裡邊會議室走去。
路上,康兼民頭前帶路,走的奇慢無比,還時不時想要回頭說些什麼的樣子,又數次遲疑著憋了回去。
一看就是在做樣子。
陳麟風無奈道,「康主任,有什麼情況,你直說就是了,放心,我不會傳出去。」
「是這樣,」康兼民左右看了下四周無人,低聲道,「您聽到消息了麼,上面好像對咱們這次評選有些意見,認為結果不重視主旋律,覺得這樣的改革,不符合應有的價值觀。」
陳麟風平靜的點點頭,「聽說了,所以我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