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第753章
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可以讓受術者短暫地浮空十幾米高,也因此被命名為漂浮術,但它的神奇程度尚未能發展到讓人真正脫離大地束縛的程度,更像是一種加強版的「跳高」。
瑪麗安娜和內森今天所乘坐的熱氣球,其上升高度保守估計也得有七八百米高了。
他們乘著熱氣球在天上逛了一圈,當著陸時,仍然沉浸在人生中首次觸及天空而帶來的興奮感中,於高空中俯瞰世界,下面的景物星羅棋布,森林、湖泊、村莊、城鎮盡收眼底,這種新奇的體驗感是他們以往的人生中所沒有過的。
當他們從吊籃中下來時,瑪麗安娜對熱氣球交口稱讚,內森則雖然眉宇間難掩興奮,卻在內心中也催生出一些不安。
他曾經以魔法為傲,因為魔法能夠做到凡人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但今天的高空之旅卻對他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產生了極大衝擊。
施法者們如何理解魔法?在漫長的歷史中,巫師們總結出一些「規律」,就是那些拗口的音符、繁複的圖案或手勢,巫師以此將神秘的力量從心靈世界中投射到現實中來。
然而這些「規律」無法通過現實中已知的邏輯與魔法所呈現出的效果聯繫起來,或者說無法一步步推導出來。
就跟公雞打鳴後太陽會出來一般。
長此以往,施法者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魔法是一種不受現實邏輯所束縛、無法探究於其本源的神秘存在。
在天上的時候,內森再次聽取了實驗人員奧布里對熱氣球原理的解釋,他說到了物質是由肉眼不可見的基本粒子組成的,他說到了熱脹冷縮,他說到了浮力公式。
有些內森能聽懂,也有些是他聽不懂的,但從奧布里輕鬆坦然的眼神來看,顯然這個熱氣球不涉及到任何神秘、無法探究本質的因素,其飛空原理完全依賴於自然之理。
凡人做到了魔法無法做到的事。
如果說發明這個熱氣球的是一個或一群施法者,內森或許還能好受些,但這個熱氣球真的完全經由凡人之手和自然之理而締造出來的奇蹟之物。
在瑪麗安娜與內森結束高空之旅後,凱薩琳也強烈要求乘坐一次。
一個女孩子能這麼勇,身為男人的保羅為了面子不想上也得上了,他克服了自己恐高症,邁著有些僵硬地腿進入護欄。
瑪麗安娜為了他倆的安全也要求再次隨行,她對熱氣球的可靠性仍然抱有疑慮。
熱氣球的第三次升空花了一點時間,因為需要補充燃料,保羅讓侍衛們從周圍的村鎮買來一些羊毛作為燃料,足夠支持它再次升空了。
待升空後,凱薩琳僵硬地立在那裡,一雙手死死抓住纜繩,緊閉的紅唇表示出其內心的緊張,高空的衝擊顯然超出了她事先的心理建設。
在公主以往的人生中,也有過攀登高山的經歷,她曾於懸崖峭壁上俯瞰深淵,她以為自己不會恐高,但她忽略的一點是,即使站在懸崖峭壁上,自己仍是腳踏實地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上下四周無所可依。
一想到自己腳底下是一層薄薄的木板,再往下只有數百米高的空氣,凱薩琳就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緊緊攥住內心。
令人費解的時,當女人變得膽小時,特別是一個美女變得膽小時,他身邊的男人就會自動膽大起來。保羅見到凱薩琳這副樣子,深呼吸口氣,一把將其攬入懷中,先前因為恐高帶來的不適也煙消雲散,轉而被一種溫香軟玉的舒適感代替。
「要相信我們的技術人員!」
他輕鬆又自信的口氣讓凱薩琳心安不少,雖然心中還是緊張,但也漸漸適應過來。
當從恐懼中解放出來後,凱薩琳的注意力轉到熱氣球本身上來。果然如預想中的那般,下方的景色一覽無餘,凱薩琳想像自己正身處於戰場之上,敵人的軍力部署和調動對自己將會是毫無秘密,即便是從遠方接近的敵人援軍,說不定自己也會比對面的指揮官更先察覺到。
熱氣球的研究對於阿爾達軍隊而言有著十分現實的需求因素。
保羅關於對獸人戰爭的設想並不僅僅局限於奧爾多國境內,將獸人驅逐出國土後,奧爾多一定要徹底解決到自己北方的威脅,在遼闊的草原中,荒涼的戈壁里,都將可能成為奧軍與獸人的作戰的場景。
在那種開闊的地帶上,能獲得一個位於高處的觀察點對戰場局勢的判斷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對於高速運動、飄忽不定的獸人騎兵,在望遠鏡和旗語的配合下,熱氣球能起到很好的預警作用。
驚魂刺激的高空之旅結束了,但這是個意外的插曲,第二天,保羅按照計劃,又邀請凱薩琳和一眾王軍將領們參觀鑄炮廠。
阿爾達的鑄炮技術剛剛進行了升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鏜孔技術或者說鏜床的引入。
在地球上,約翰·威爾金森在1774年發明鏜床,其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更精準的火炮,但後來意外地在蒸汽機製造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在這個世界中,鏜床的應用卻經歷了一個相反的過程。
伯恩斯在保羅的啟發下,一直以來都在研究蒸汽機,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手工鑄造的氣缸內壁粗糙不平,導致活塞與氣缸間縫隙過大,蒸汽泄漏嚴重,熱效率低下。
所以他需要一個加工工具,能夠將氣缸內壁加工得非常光滑和精確,以大大減少蒸汽的泄露。經過刻苦的研究和長時間實驗,這個世界的鏜床應運而生。
在保羅的主持下,阿爾達的各個生產製造部門會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會,鏜床也被伯恩斯介紹給其他部門的負責人。
軍工部門立刻意識到,這種工具能夠對火炮的生產起革命性的改進作用。
傳統手工鑄造的火炮與伯恩斯在研究氣缸時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內壁粗糙不平,火藥燃燒時氣體泄漏嚴重,導致炮彈初速低、射程短,且內壁應力不均易引發炸膛。
儘管工匠們在嚴格的要求下一直精益求精,但手工所能達到的精度終究有極限。
鏜床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它很快就被引入到鑄炮工作中,並以此為契機將整個鑄炮流程進行了重大升級。
不好意思,昨天回老家,事比較多,晚上早早睡了,所以這一章發得比較晚。
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可以讓受術者短暫地浮空十幾米高,也因此被命名為漂浮術,但它的神奇程度尚未能發展到讓人真正脫離大地束縛的程度,更像是一種加強版的「跳高」。
瑪麗安娜和內森今天所乘坐的熱氣球,其上升高度保守估計也得有七八百米高了。
他們乘著熱氣球在天上逛了一圈,當著陸時,仍然沉浸在人生中首次觸及天空而帶來的興奮感中,於高空中俯瞰世界,下面的景物星羅棋布,森林、湖泊、村莊、城鎮盡收眼底,這種新奇的體驗感是他們以往的人生中所沒有過的。
當他們從吊籃中下來時,瑪麗安娜對熱氣球交口稱讚,內森則雖然眉宇間難掩興奮,卻在內心中也催生出一些不安。
他曾經以魔法為傲,因為魔法能夠做到凡人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但今天的高空之旅卻對他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產生了極大衝擊。
施法者們如何理解魔法?在漫長的歷史中,巫師們總結出一些「規律」,就是那些拗口的音符、繁複的圖案或手勢,巫師以此將神秘的力量從心靈世界中投射到現實中來。
然而這些「規律」無法通過現實中已知的邏輯與魔法所呈現出的效果聯繫起來,或者說無法一步步推導出來。
就跟公雞打鳴後太陽會出來一般。
長此以往,施法者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魔法是一種不受現實邏輯所束縛、無法探究於其本源的神秘存在。
在天上的時候,內森再次聽取了實驗人員奧布里對熱氣球原理的解釋,他說到了物質是由肉眼不可見的基本粒子組成的,他說到了熱脹冷縮,他說到了浮力公式。
有些內森能聽懂,也有些是他聽不懂的,但從奧布里輕鬆坦然的眼神來看,顯然這個熱氣球不涉及到任何神秘、無法探究本質的因素,其飛空原理完全依賴於自然之理。
凡人做到了魔法無法做到的事。
如果說發明這個熱氣球的是一個或一群施法者,內森或許還能好受些,但這個熱氣球真的完全經由凡人之手和自然之理而締造出來的奇蹟之物。
在瑪麗安娜與內森結束高空之旅後,凱薩琳也強烈要求乘坐一次。
一個女孩子能這麼勇,身為男人的保羅為了面子不想上也得上了,他克服了自己恐高症,邁著有些僵硬地腿進入護欄。
瑪麗安娜為了他倆的安全也要求再次隨行,她對熱氣球的可靠性仍然抱有疑慮。
熱氣球的第三次升空花了一點時間,因為需要補充燃料,保羅讓侍衛們從周圍的村鎮買來一些羊毛作為燃料,足夠支持它再次升空了。
待升空後,凱薩琳僵硬地立在那裡,一雙手死死抓住纜繩,緊閉的紅唇表示出其內心的緊張,高空的衝擊顯然超出了她事先的心理建設。
在公主以往的人生中,也有過攀登高山的經歷,她曾於懸崖峭壁上俯瞰深淵,她以為自己不會恐高,但她忽略的一點是,即使站在懸崖峭壁上,自己仍是腳踏實地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上下四周無所可依。
一想到自己腳底下是一層薄薄的木板,再往下只有數百米高的空氣,凱薩琳就被一種難以言喻的恐懼緊緊攥住內心。
令人費解的時,當女人變得膽小時,特別是一個美女變得膽小時,他身邊的男人就會自動膽大起來。保羅見到凱薩琳這副樣子,深呼吸口氣,一把將其攬入懷中,先前因為恐高帶來的不適也煙消雲散,轉而被一種溫香軟玉的舒適感代替。
「要相信我們的技術人員!」
他輕鬆又自信的口氣讓凱薩琳心安不少,雖然心中還是緊張,但也漸漸適應過來。
當從恐懼中解放出來後,凱薩琳的注意力轉到熱氣球本身上來。果然如預想中的那般,下方的景色一覽無餘,凱薩琳想像自己正身處於戰場之上,敵人的軍力部署和調動對自己將會是毫無秘密,即便是從遠方接近的敵人援軍,說不定自己也會比對面的指揮官更先察覺到。
熱氣球的研究對於阿爾達軍隊而言有著十分現實的需求因素。
保羅關於對獸人戰爭的設想並不僅僅局限於奧爾多國境內,將獸人驅逐出國土後,奧爾多一定要徹底解決到自己北方的威脅,在遼闊的草原中,荒涼的戈壁里,都將可能成為奧軍與獸人的作戰的場景。
在那種開闊的地帶上,能獲得一個位於高處的觀察點對戰場局勢的判斷是十分有利的。特別是對於高速運動、飄忽不定的獸人騎兵,在望遠鏡和旗語的配合下,熱氣球能起到很好的預警作用。
驚魂刺激的高空之旅結束了,但這是個意外的插曲,第二天,保羅按照計劃,又邀請凱薩琳和一眾王軍將領們參觀鑄炮廠。
阿爾達的鑄炮技術剛剛進行了升級,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鏜孔技術或者說鏜床的引入。
在地球上,約翰·威爾金森在1774年發明鏜床,其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更精準的火炮,但後來意外地在蒸汽機製造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但在這個世界中,鏜床的應用卻經歷了一個相反的過程。
伯恩斯在保羅的啟發下,一直以來都在研究蒸汽機,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手工鑄造的氣缸內壁粗糙不平,導致活塞與氣缸間縫隙過大,蒸汽泄漏嚴重,熱效率低下。
所以他需要一個加工工具,能夠將氣缸內壁加工得非常光滑和精確,以大大減少蒸汽的泄露。經過刻苦的研究和長時間實驗,這個世界的鏜床應運而生。
在保羅的主持下,阿爾達的各個生產製造部門會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會,鏜床也被伯恩斯介紹給其他部門的負責人。
軍工部門立刻意識到,這種工具能夠對火炮的生產起革命性的改進作用。
傳統手工鑄造的火炮與伯恩斯在研究氣缸時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內壁粗糙不平,火藥燃燒時氣體泄漏嚴重,導致炮彈初速低、射程短,且內壁應力不均易引發炸膛。
儘管工匠們在嚴格的要求下一直精益求精,但手工所能達到的精度終究有極限。
鏜床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它很快就被引入到鑄炮工作中,並以此為契機將整個鑄炮流程進行了重大升級。
不好意思,昨天回老家,事比較多,晚上早早睡了,所以這一章發得比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