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高效收割(四千)
「諸位道友,這就是氣運點。」
蘇荀拿出兩枚蟾蜍眼球,遞給柴人們一一觀察。
已成焦炭的眼球,持續散發彩光,在黑夜中極為醒目。
柴人們好奇地打量:「剛才有雷聲,要下雨了嗎?」
「氣運點就是彩光?」
「只存在於這種黑乎乎的東西中?」
你一言我一語,滿頭霧水。
蘇荀想了想,帶他們來到剛才的戰場,滿地焦黑的樹木和屍體,驚得柴人們目瞪口呆。
雷電,令生靈天生畏懼。
這一刻,蘇荀在柴人眼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軍師道友,你竟然會雷法!」靠山目光灼灼地看向蘇荀,「欲成仙,必經雷劫,道友會雷法,雷劫不傷……大道可期啊,軍師道友。」
靠山的腦子又在琢磨成仙的事情了。
蘇荀沒理會他,對其他柴人道:「百戰長廊內,氣運點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任何實物上面,大家只要記住尋找彩光就行,不必管這東西是什麼。」
而後蘇荀將氣運點的重要性說了一遍,言道事關大道,讓柴人們務必重視。
「我現在,傳授諸位一套密令口訣,相互之間用來傳遞消息。若有發現,立即告知我。」
蘇荀將編好的密令傳授給他們。
沒了柴樹澆灌,柴人們學習知識的效率直線下降。
奇怪的是,他們相互能正向影響,只要有一個人懂了,其他人會接連明悟。
不知是不是「同根生」的緣故。
倒省卻蘇荀一番工夫。
第一個明悟命令的是靠山。
他是個腦瓜聰慧的柴人,不然也不會自悟出仙的含義,繼而喚醒柴人反抗的意志。
蘇荀帶著他們逛了一晚,再沒遇到氣運點。
天亮之後,他打算回城,今日是接收剩餘八千兵卒的日子。
於是他交代柴人,由靠山帶領,在百戰之地搜尋氣運點。
自己則帶著兩個負責傳訊的柴人回城,這兩人是除卻靠山之外,土遁最遠的柴人。
從東門進入三三城中時,蘇荀的身上飄起七個彩色光點,這一幕引起不少人驚嘆。
他才知道,原來斬殺千夫長的氣運點,會自動融入自身,一共五點,加上蟾蜍眼球的兩點,就是七點。
「氣運點都往上融入了氣運海,如何才能讓功曹處知曉自己的收穫?」
這可是價值一枚半精魄的氣運點。
他快步趕往功曹處。
到了這裡,他恢復原貌,然後詢問功曹處的軍官。
那功曹不敢怠慢,急忙向他解釋。
原來,所有人入城之後,氣運點都會自動「上交」,融入氣運海。
城旗會感應這一切,向功曹營的旗幟傳遞信息,自動記錄在案。
若是有人參與分配功勞,才需要到功曹處記錄,分配功勳。
蘇荀這才放心下來,回到裨將府。
他叫來奴僕達斑,放出兩個柴人。
達斑曾見過柴人,這近些年在百城地域極為稀少,沒想到主人一下子放出兩個。
只聽蘇荀吩咐道:
「你將他們變化為普通士卒。之後,你帶他們在城中逛逛,熟悉街道,熟悉布局。」
「是!主人。」
「是,道友。」
回來之前,蘇荀要求柴人隱去軍師道友的稱謂,避免以後被軍中人聽到後,產生誤會。
但這提議引得柴人大規模反對。
最後雙方互相妥協,他們不稱蘇荀軍師,但必須稱道友。
達斑在一旁琢磨,主人到底是什麼來歷,怎麼與柴人用「道友」這樣奇怪的稱呼?
他一邊猜測琢磨,一邊對柴人施展變化之術,之後帶著兩個柴人去城中閒逛。
至於蘇荀,略作洗漱整理之後,穿上赤紅的甲冑,大步往軍營中走去。
屬於萬海管轄的軍營,位於軍管區北面,蘇荀的「布衣軍」駐地,也在這片區。
來到布衣軍校場,上萬人列隊整齊地等在那裡。
關詠荷自那晚之後,一直早出晚歸,避免與蘇荀相見,就算避不開,也是紅著臉見禮過後走開。
此時她與新部下站在隊列中,與他人一樣,遠遠地注視蘇荀走來。
正主到場。
在萬海主持下,進行了簡單的交接儀式,自此蘇荀擁有了一萬士卒供自己驅使。
輪到蘇荀作上任宣講。
他只是勉勵了幾句,然後點兵點將,組成三十人的親衛,負責傳遞消息,處理一些簡單事宜。
親衛的官職不變。
軍中最重功勳。
譬如關詠荷,就算有蘇荀這層關係在,也還照舊是個百夫長。
功勳不足,蘇荀想提拔都無法。
最後,蘇荀下達第一個命令,讓所有軍官,在軍中待命,近期會有任務。
接下來,便是等待柴人們的消息了。
上百柴人,在三三城範圍的這片區域搜尋,已經足夠。
再多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功夫不負有心人。
當晚,便有柴人發現氣運點,出現在一顆樹上野果之中。
氣運點出現的那一刻,發現者就將其摘下,沒想到周圍還存在水賊士兵。
很快就被找到。
於是這個柴人陷入追殺之中。
而報信的,是另一個同行的柴人,因為藏念篇隱藏氣息,沒有被發現。
蘇荀收到消息,立即讓親兵傳訊到軍營:「命令所有卒長到千夫長級別的軍官,一盞茶之內,在校場集合。」
總共六百餘人。
因為早先蘇荀下令,讓軍官作好準備,故而一炷香後,隊伍就已經集結走出東門。
一路上蘇荀都臉色嚴肅,一言不發,這些軍官也不敢多問。
他們都對蘇荀有所耳聞,其中軍紀營的兩位千夫長更是親眼所見。
蘇將軍能以弱斗強,與三田這樣的老牌裨將「打平」,在場軍官不敢小看自己的上官。
直到進入百戰長廊,蘇荀才開口,首先讚揚道:「效率不錯。咱們匆忙整合成一軍,尚未經過磨合,能做到如此高效,證明諸位都是精兵強將。」
他這一開口,頓時打破了嚴肅的氛圍。
幾個千夫長開口詢問,這也是諸多軍官的疑惑:
「將軍,這大晚上咱們來百戰長廊作甚?」
「什麼任務如此匆忙?」
蘇荀笑道:「大家初次見面,當然是帶你們來取見面禮!以賀咱們『布衣軍』成軍。」
見面禮?
諸軍官疑惑。
但是蘇荀不明說,他們不便繼續追問。
集結、趕路的這段時間,對於被追殺的柴人來說,相當漫長。
其他柴人在水賊的追殺路線上觀望,不斷向蘇荀傳遞位置信息,由變化成親兵的柴人指路。
又半個時辰後,蘇荀終於以裨將旗,探查到那伙水賊,立即帶人殺過去。
這是一隊人員齊備的百人隊,由百夫長帶領。
蘇荀的屬下們,先後發現了這支水賊隊伍。
各個心中驚疑,按照裨將大人剛才的路線,似乎本來就是奔著這夥人殺來,根本不像偶然相遇。
看來,他們的裨將大人,有著不為人知的偵查手段。
這樣一來他說的見面禮,恐怕不止眼前這點功勳。
眾軍官一時間心頭火熱。
「殺!」蘇荀一聲令下,眾軍官毫不猶豫地殺上去。
在見到對面六百人隊伍的時刻,這伙水賊已經絕望。
那百夫長看見這些人各個帶著旗幟,是軍中軍官時,更是沒了出手的欲望,僵硬地站原地等死:
我區區百夫長,何德何能……
另一邊,那被追殺將近一個時辰的柴人,土遁到蘇荀面前,露出笑容:「道友,不負所托!」
說完,他拿出那枚散發彩光的果實,交到蘇荀手中,卻沒有力氣放手。
小小的雙手,捧著比自己腦袋還大的彩光野果,閉上眼睛,氣息消散,力竭身亡。
這一幕,令得蘇荀對柴人原本麻木不仁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土遁是柴人的天賦才能,但使用天賦也是要消耗自身力量的,堅持如此之久,他早已是強弩之末。
只憑藉堅韌意志,堅持到將氣運點交付給軍師道友。
蘇荀看著這小小柴人,喃喃道:「我是不是,對他們太過分?」
也是這會兒的工夫,軍官們已經殺完這百人隊,匯聚過來。
看到死去的柴人,略微詫異了一下,再看到那蘊含氣運點的果實,眾人的眼神亮了。
「將軍,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
「這就是見面禮?」
「哈哈哈,將軍,末將佩服!看來以後跟著將軍,功勳點一定不會少。」
軍官們高興地恭維道。
只有關詠荷,只隨手打出一招便罷手,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蘇荀身上。
她看到了蘇荀眼中的自責。
「他是在為這個柴人而自責嗎?」
關詠荷想了想,傳音道:
「蘇將軍,為將者,在戰場上,當摒棄悲憫之心。這柴人是相當優秀的斥候,他無需你的同情,而是你的讚賞——哪怕他已聽不到。」
聽到這番話,蘇荀重重吐出一口氣,對關詠荷道:「謝謝。」
「來人,將這柴人,厚葬在此地!」
蘇荀喊道。
立刻有人過來挖坑填埋,另一些人搜集戰利品,放到柴人的小墳包前,以作祭奠。
遠遠躲著偷看的柴人們,看到這一幕,心底流過複雜的情緒。
「那些火賊,竟然會厚葬小小七。」
「別忘了,這是軍師道友的命令。」
「我們以後會像小小七一樣,死在戰場嗎?」
「道友,為大道,死而後已!」
……
之後,蘇荀察覺到,柴人們的探查,突然變得更加賣力。
他帶著軍官們漫無目的地尋找氣運點,全軍毫無怨言。
眾軍官都來過百戰長廊碰運氣,這種漫無目的地尋找,才是常態,多數時候還空手而歸。
今日能有收穫,已經令他們佩服蘇荀的手段了。
誰知,才過了一個時辰,又有消息傳來。
卻不是氣運點,而是一隊兩百人的水賊隊伍,由一個千夫長帶領,在長廊中尋找氣運點。
蘇荀立刻讓親兵柴人帶路,對眾人吩咐道:「快速跟上,做好戰鬥準備!」
半個時辰後,眾人在一片沼湖中間,看到一群泡在湖中歇息的水賊隊伍。
裨將大人果真有手段!
軍官們心頭再次震動,對裨將大人五體投地。
半個時辰的路程,早已超過裨將旗的探查範圍,他卻直接找到這些水賊隊伍……
剛才的柴人已經死了,哪還有斥候?
他們卻不知,蘇荀麾下的柴人,修煉藏念篇,能隱藏氣息波動,在場只有天人境圓滿的關詠荷,才隱約探知到周圍柴人的氣息。
但她不可能說出來。
戰鬥再起,仍然是摧枯拉朽,那千夫長被俘虜到蘇荀面前,由蘇荀斬殺。
敵對陣營的軍官,誰殺死,氣運點就會落到誰的身上。
為避免軍中矛盾,一般會由將領親自動手擊殺。
再度收穫五點氣運點,還有那枚野果中的一點。
算時間,大家才出城不到三個時辰,六點氣運點已經是收穫滿滿。
眾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對蘇將軍更是敬佩有佳,不用再磨合,眾將已然能令行禁止。
「見面禮,還遠遠不止這些,諸位莫急。」
蘇荀淡淡地道。
又一個時辰過去,辰時將到。
柴人們傳來消息,東南方一百三十里,發現刺目的彩色光芒。
消息中,能用刺目來描述,氣運點必然不少。
蘇荀精神一陣,急忙召集正在小憩的軍官們:「全體,急行!」
唰唰唰!
軍官們紛紛起身,做好隊列,步跟上蘇荀。
一路上,不斷有消息傳來,已經有另外三伙人發現那裡的彩光,而蘇荀他們,距離是最遠的。
「告訴斥候,探查敵人具體情況。另外,注意安全,莫要被捲入其中。」
聽到有三伙人,蘇荀原本急切的心情,反而鎮定下來。
既然多伙人馬相爭,那必然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還剩八十里,柴人來報,兩伙人馬,分屬水火陣營,同時趕到彩光處,發生大戰。
兩隊都是數百人的千人隊。
而第三隊的消息也隨後傳道:「不好,第三隊是由水賊裨將帶領的隊伍,足足兩千人!距離交戰點還剩二十里。」
兩千人的裨將隊伍……
蘇荀放緩了腳步,不得不慎重考慮。
「大人,何事放慢了?」
有千夫長詢問緣由。
蘇荀想了想,將情況告訴眾軍官。
其中一位名叫曇勝的軍官,是神妖雜血,因得罪了同僚,不善交際,被上官剔除出來。
他經驗豐富,立即建議:「將軍,機會難得,不應放棄。您既然有手段獲取情報,何不再詳細一些,那裨將是何境界,戰場什麼情況……」
「我們不能慢下來,反而要加快蘇荀。否則那水賊裨將,就是撿走鷸蚌的漁翁,我們只能空跑一趟。」
蘇荀對戰事不通。
聞言覺得有道理,於是點頭:「行,後續我會將情報告訴你,你來分析。」
蘇荀拿出兩枚蟾蜍眼球,遞給柴人們一一觀察。
已成焦炭的眼球,持續散發彩光,在黑夜中極為醒目。
柴人們好奇地打量:「剛才有雷聲,要下雨了嗎?」
「氣運點就是彩光?」
「只存在於這種黑乎乎的東西中?」
你一言我一語,滿頭霧水。
蘇荀想了想,帶他們來到剛才的戰場,滿地焦黑的樹木和屍體,驚得柴人們目瞪口呆。
雷電,令生靈天生畏懼。
這一刻,蘇荀在柴人眼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軍師道友,你竟然會雷法!」靠山目光灼灼地看向蘇荀,「欲成仙,必經雷劫,道友會雷法,雷劫不傷……大道可期啊,軍師道友。」
靠山的腦子又在琢磨成仙的事情了。
蘇荀沒理會他,對其他柴人道:「百戰長廊內,氣運點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任何實物上面,大家只要記住尋找彩光就行,不必管這東西是什麼。」
而後蘇荀將氣運點的重要性說了一遍,言道事關大道,讓柴人們務必重視。
「我現在,傳授諸位一套密令口訣,相互之間用來傳遞消息。若有發現,立即告知我。」
蘇荀將編好的密令傳授給他們。
沒了柴樹澆灌,柴人們學習知識的效率直線下降。
奇怪的是,他們相互能正向影響,只要有一個人懂了,其他人會接連明悟。
不知是不是「同根生」的緣故。
倒省卻蘇荀一番工夫。
第一個明悟命令的是靠山。
他是個腦瓜聰慧的柴人,不然也不會自悟出仙的含義,繼而喚醒柴人反抗的意志。
蘇荀帶著他們逛了一晚,再沒遇到氣運點。
天亮之後,他打算回城,今日是接收剩餘八千兵卒的日子。
於是他交代柴人,由靠山帶領,在百戰之地搜尋氣運點。
自己則帶著兩個負責傳訊的柴人回城,這兩人是除卻靠山之外,土遁最遠的柴人。
從東門進入三三城中時,蘇荀的身上飄起七個彩色光點,這一幕引起不少人驚嘆。
他才知道,原來斬殺千夫長的氣運點,會自動融入自身,一共五點,加上蟾蜍眼球的兩點,就是七點。
「氣運點都往上融入了氣運海,如何才能讓功曹處知曉自己的收穫?」
這可是價值一枚半精魄的氣運點。
他快步趕往功曹處。
到了這裡,他恢復原貌,然後詢問功曹處的軍官。
那功曹不敢怠慢,急忙向他解釋。
原來,所有人入城之後,氣運點都會自動「上交」,融入氣運海。
城旗會感應這一切,向功曹營的旗幟傳遞信息,自動記錄在案。
若是有人參與分配功勞,才需要到功曹處記錄,分配功勳。
蘇荀這才放心下來,回到裨將府。
他叫來奴僕達斑,放出兩個柴人。
達斑曾見過柴人,這近些年在百城地域極為稀少,沒想到主人一下子放出兩個。
只聽蘇荀吩咐道:
「你將他們變化為普通士卒。之後,你帶他們在城中逛逛,熟悉街道,熟悉布局。」
「是!主人。」
「是,道友。」
回來之前,蘇荀要求柴人隱去軍師道友的稱謂,避免以後被軍中人聽到後,產生誤會。
但這提議引得柴人大規模反對。
最後雙方互相妥協,他們不稱蘇荀軍師,但必須稱道友。
達斑在一旁琢磨,主人到底是什麼來歷,怎麼與柴人用「道友」這樣奇怪的稱呼?
他一邊猜測琢磨,一邊對柴人施展變化之術,之後帶著兩個柴人去城中閒逛。
至於蘇荀,略作洗漱整理之後,穿上赤紅的甲冑,大步往軍營中走去。
屬於萬海管轄的軍營,位於軍管區北面,蘇荀的「布衣軍」駐地,也在這片區。
來到布衣軍校場,上萬人列隊整齊地等在那裡。
關詠荷自那晚之後,一直早出晚歸,避免與蘇荀相見,就算避不開,也是紅著臉見禮過後走開。
此時她與新部下站在隊列中,與他人一樣,遠遠地注視蘇荀走來。
正主到場。
在萬海主持下,進行了簡單的交接儀式,自此蘇荀擁有了一萬士卒供自己驅使。
輪到蘇荀作上任宣講。
他只是勉勵了幾句,然後點兵點將,組成三十人的親衛,負責傳遞消息,處理一些簡單事宜。
親衛的官職不變。
軍中最重功勳。
譬如關詠荷,就算有蘇荀這層關係在,也還照舊是個百夫長。
功勳不足,蘇荀想提拔都無法。
最後,蘇荀下達第一個命令,讓所有軍官,在軍中待命,近期會有任務。
接下來,便是等待柴人們的消息了。
上百柴人,在三三城範圍的這片區域搜尋,已經足夠。
再多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功夫不負有心人。
當晚,便有柴人發現氣運點,出現在一顆樹上野果之中。
氣運點出現的那一刻,發現者就將其摘下,沒想到周圍還存在水賊士兵。
很快就被找到。
於是這個柴人陷入追殺之中。
而報信的,是另一個同行的柴人,因為藏念篇隱藏氣息,沒有被發現。
蘇荀收到消息,立即讓親兵傳訊到軍營:「命令所有卒長到千夫長級別的軍官,一盞茶之內,在校場集合。」
總共六百餘人。
因為早先蘇荀下令,讓軍官作好準備,故而一炷香後,隊伍就已經集結走出東門。
一路上蘇荀都臉色嚴肅,一言不發,這些軍官也不敢多問。
他們都對蘇荀有所耳聞,其中軍紀營的兩位千夫長更是親眼所見。
蘇將軍能以弱斗強,與三田這樣的老牌裨將「打平」,在場軍官不敢小看自己的上官。
直到進入百戰長廊,蘇荀才開口,首先讚揚道:「效率不錯。咱們匆忙整合成一軍,尚未經過磨合,能做到如此高效,證明諸位都是精兵強將。」
他這一開口,頓時打破了嚴肅的氛圍。
幾個千夫長開口詢問,這也是諸多軍官的疑惑:
「將軍,這大晚上咱們來百戰長廊作甚?」
「什麼任務如此匆忙?」
蘇荀笑道:「大家初次見面,當然是帶你們來取見面禮!以賀咱們『布衣軍』成軍。」
見面禮?
諸軍官疑惑。
但是蘇荀不明說,他們不便繼續追問。
集結、趕路的這段時間,對於被追殺的柴人來說,相當漫長。
其他柴人在水賊的追殺路線上觀望,不斷向蘇荀傳遞位置信息,由變化成親兵的柴人指路。
又半個時辰後,蘇荀終於以裨將旗,探查到那伙水賊,立即帶人殺過去。
這是一隊人員齊備的百人隊,由百夫長帶領。
蘇荀的屬下們,先後發現了這支水賊隊伍。
各個心中驚疑,按照裨將大人剛才的路線,似乎本來就是奔著這夥人殺來,根本不像偶然相遇。
看來,他們的裨將大人,有著不為人知的偵查手段。
這樣一來他說的見面禮,恐怕不止眼前這點功勳。
眾軍官一時間心頭火熱。
「殺!」蘇荀一聲令下,眾軍官毫不猶豫地殺上去。
在見到對面六百人隊伍的時刻,這伙水賊已經絕望。
那百夫長看見這些人各個帶著旗幟,是軍中軍官時,更是沒了出手的欲望,僵硬地站原地等死:
我區區百夫長,何德何能……
另一邊,那被追殺將近一個時辰的柴人,土遁到蘇荀面前,露出笑容:「道友,不負所托!」
說完,他拿出那枚散發彩光的果實,交到蘇荀手中,卻沒有力氣放手。
小小的雙手,捧著比自己腦袋還大的彩光野果,閉上眼睛,氣息消散,力竭身亡。
這一幕,令得蘇荀對柴人原本麻木不仁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土遁是柴人的天賦才能,但使用天賦也是要消耗自身力量的,堅持如此之久,他早已是強弩之末。
只憑藉堅韌意志,堅持到將氣運點交付給軍師道友。
蘇荀看著這小小柴人,喃喃道:「我是不是,對他們太過分?」
也是這會兒的工夫,軍官們已經殺完這百人隊,匯聚過來。
看到死去的柴人,略微詫異了一下,再看到那蘊含氣運點的果實,眾人的眼神亮了。
「將軍,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
「這就是見面禮?」
「哈哈哈,將軍,末將佩服!看來以後跟著將軍,功勳點一定不會少。」
軍官們高興地恭維道。
只有關詠荷,只隨手打出一招便罷手,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蘇荀身上。
她看到了蘇荀眼中的自責。
「他是在為這個柴人而自責嗎?」
關詠荷想了想,傳音道:
「蘇將軍,為將者,在戰場上,當摒棄悲憫之心。這柴人是相當優秀的斥候,他無需你的同情,而是你的讚賞——哪怕他已聽不到。」
聽到這番話,蘇荀重重吐出一口氣,對關詠荷道:「謝謝。」
「來人,將這柴人,厚葬在此地!」
蘇荀喊道。
立刻有人過來挖坑填埋,另一些人搜集戰利品,放到柴人的小墳包前,以作祭奠。
遠遠躲著偷看的柴人們,看到這一幕,心底流過複雜的情緒。
「那些火賊,竟然會厚葬小小七。」
「別忘了,這是軍師道友的命令。」
「我們以後會像小小七一樣,死在戰場嗎?」
「道友,為大道,死而後已!」
……
之後,蘇荀察覺到,柴人們的探查,突然變得更加賣力。
他帶著軍官們漫無目的地尋找氣運點,全軍毫無怨言。
眾軍官都來過百戰長廊碰運氣,這種漫無目的地尋找,才是常態,多數時候還空手而歸。
今日能有收穫,已經令他們佩服蘇荀的手段了。
誰知,才過了一個時辰,又有消息傳來。
卻不是氣運點,而是一隊兩百人的水賊隊伍,由一個千夫長帶領,在長廊中尋找氣運點。
蘇荀立刻讓親兵柴人帶路,對眾人吩咐道:「快速跟上,做好戰鬥準備!」
半個時辰後,眾人在一片沼湖中間,看到一群泡在湖中歇息的水賊隊伍。
裨將大人果真有手段!
軍官們心頭再次震動,對裨將大人五體投地。
半個時辰的路程,早已超過裨將旗的探查範圍,他卻直接找到這些水賊隊伍……
剛才的柴人已經死了,哪還有斥候?
他們卻不知,蘇荀麾下的柴人,修煉藏念篇,能隱藏氣息波動,在場只有天人境圓滿的關詠荷,才隱約探知到周圍柴人的氣息。
但她不可能說出來。
戰鬥再起,仍然是摧枯拉朽,那千夫長被俘虜到蘇荀面前,由蘇荀斬殺。
敵對陣營的軍官,誰殺死,氣運點就會落到誰的身上。
為避免軍中矛盾,一般會由將領親自動手擊殺。
再度收穫五點氣運點,還有那枚野果中的一點。
算時間,大家才出城不到三個時辰,六點氣運點已經是收穫滿滿。
眾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對蘇將軍更是敬佩有佳,不用再磨合,眾將已然能令行禁止。
「見面禮,還遠遠不止這些,諸位莫急。」
蘇荀淡淡地道。
又一個時辰過去,辰時將到。
柴人們傳來消息,東南方一百三十里,發現刺目的彩色光芒。
消息中,能用刺目來描述,氣運點必然不少。
蘇荀精神一陣,急忙召集正在小憩的軍官們:「全體,急行!」
唰唰唰!
軍官們紛紛起身,做好隊列,步跟上蘇荀。
一路上,不斷有消息傳來,已經有另外三伙人發現那裡的彩光,而蘇荀他們,距離是最遠的。
「告訴斥候,探查敵人具體情況。另外,注意安全,莫要被捲入其中。」
聽到有三伙人,蘇荀原本急切的心情,反而鎮定下來。
既然多伙人馬相爭,那必然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還剩八十里,柴人來報,兩伙人馬,分屬水火陣營,同時趕到彩光處,發生大戰。
兩隊都是數百人的千人隊。
而第三隊的消息也隨後傳道:「不好,第三隊是由水賊裨將帶領的隊伍,足足兩千人!距離交戰點還剩二十里。」
兩千人的裨將隊伍……
蘇荀放緩了腳步,不得不慎重考慮。
「大人,何事放慢了?」
有千夫長詢問緣由。
蘇荀想了想,將情況告訴眾軍官。
其中一位名叫曇勝的軍官,是神妖雜血,因得罪了同僚,不善交際,被上官剔除出來。
他經驗豐富,立即建議:「將軍,機會難得,不應放棄。您既然有手段獲取情報,何不再詳細一些,那裨將是何境界,戰場什麼情況……」
「我們不能慢下來,反而要加快蘇荀。否則那水賊裨將,就是撿走鷸蚌的漁翁,我們只能空跑一趟。」
蘇荀對戰事不通。
聞言覺得有道理,於是點頭:「行,後續我會將情報告訴你,你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