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不忘初心,加官
第471章 不忘初心,加官
工部雖然在皇城之內,但想要進入皇宮,
還要經過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所以並不算近。
待工部尚書秦逵來到武英殿廣場之時,
天色已經漆黑,零星的月光灑在恭道之上,像是撒上了一層白色的細鹽。
秦逵心中思緒萬千,眼神空洞,跟隨前方太監,就這麼漫不經心地走著。
關於在衙門內的爭吵,
他清楚地知道,手推車並不是關鍵,
關鍵是工坊的歸屬,是由朝廷興建還是由民間自行興建。
與之相似的,還有諸多工坊的原料,也時常爭吵。
一邊是工部衙門自行獲取,一邊是從民間商賈手中採買。
歸根結底,還是朝廷銀錢的歸屬問題。
而且,秦逵也知道,這其中事關利益。
在如今大明,鄉紳、士紳、大地主、大商賈,以及權貴都是一種人,都是官。
但偏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不僅讓他很難辦,整個朝廷都為此頭痛。
「秦大人,快到了。」這時,前方太監回身提醒。
秦逵呆愣的眼神漸漸凝實,輕輕點了點頭,神色變得莊重。
武英殿沒有奉天殿宏偉,但天色一黑,燈火點燃,還是有些氣勢恢宏。
走過殿前廣場,來到門口。
秦逵見到了武定侯郭英,拱了拱手:「拜見武定侯爺。」
郭英身穿甲冑,手持長刀,輕輕點了點頭:
「秦尚書每日操勞啊。」
秦逵有些疑惑,「武定侯爺何出此言?」
郭英笑了笑,指了指他的鬍子。
秦逵伸手去抓。
原來,不知何時,鬍子已經被他揪得紛亂複雜,糾纏在一起,像是打了結的麻花。
秦逵笑了起來,一邊伸手打理一邊說道:
「多謝武定侯爺提醒,要不然可就鬧笑話了。」
「呵呵。」
武定侯笑了笑,讓開位置,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秦逵深吸了一口氣,神情鄭重,邁著四方走,走入武英殿!
進入大殿,映入眼帘的一切讓他微微發愣,有些懷疑是不是來到了宮中.
武英殿的大殿之內,一個「老農」與太子圍著一個新奇事物轉悠,
品頭論足,臉色凝重。
秦逵心中有些愕然,此人是誰?
可很快,他走近了一些,看清了此人面容,頓時大驚,連忙拱手作揖:
「臣秦逵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他心中有些荒唐,眼前這老農一般的人,居然是陛下。
而且這一身汗衫與草鞋穿著,絲毫不違和。
明皇朱元璋抬頭看來,輕輕點頭:
「秦逵啊,來看看此物,可替車馬、孩童亦可行十里。」
秦逵將目光投了過去,上下打量,他在腦海中仔細思索,他發誓自己沒有見過此物。
「敢問陛下,此乃何物?」
「自行車。」朱元璋看向太子:「給他解釋解釋。」
太子朱標拱了拱手,將秦逵招近了一些,說著此物的神異以及可能帶來的變化
秦逵的面容越聽越是古怪,在這自行車上頻頻打量,
最後.他問出了一個問題:
「殿下,這自行車前後兩腳,真能直立行走?」
太子無言,索性坐了上去,熟練地開始蹬了起來.
緊接著,在秦逵的震驚地注視下,
眼前這東西居然真的動了起來,雖然太子殿下蜷縮在小車上有些彆扭,但真的能走
而且,速度要比馬車快,還比馬車靈巧,能四處拐彎。
「敢問陛下,此物從何而來?工部.為何從未耳聞?」
秦逵有些不可思議,這天下怎麼還有工部都沒見過的東西。
朱元璋扯了扯嘴角:
「秦逵啊,莫要坐井觀天,這天下工部沒有的東西多了去了,
此物是軍中研製,你來看看,工部督造,造價幾何?」
朱元璋見太子還在大殿中轉悠,不由得臉色一黑:
「太子,都這般年紀了還貪玩!」
太子朱標笑呵呵地將自行車騎了過來,看得出來,他也很開心。
朱元璋見狀,臉色也緩和下來,嘴角微微勾起,瞥了他一眼。
太子下來後,秦逵趴在上面仔細鑽研,不停地打量,
他發現,自行車上的諸多零部件並沒有什麼新奇,只是組裝的結構很是奇特。
他很快便得出結論,沉聲道:
「陛下,這輛自行車造價不菲,大概要那麼幾兩銀子,
但若是工部來造,可能用不了一兩。」
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看來那小子並沒有說謊,此物的確不貴,百姓也能用得起。」
朱元璋臉龐上的剛毅線條柔和了一些,看向秦逵,問道:
「手推車一事還在爭執不休?」
「回稟陛下,衙門內一眾大人各執一詞,還沒有分出高下。」
見他如此誠實,朱元璋嗤笑一聲:
「你呢,認為該如何?」
「陛下,臣是工部尚書,自然希望工坊由工部修建。」
朱元璋聽後詫異地看了一眼秦逵,邁步走向一旁的方桌,坐了下來,拿起茶杯一飲而盡。
「你就不怕被工坊拖累?」
秦逵面露恭敬:
「回稟陛下,就算是工坊紛亂複雜,也比任由那些商賈肆意妄為得好。
商賈逐利,力夫是商賈在用,若手推車也由商賈來造。
恐怕.手推車會出現在大江南北,
而他們的工坊也會雇用最少的夥計,來干最多的活。
百姓的生計非但不會緩解,反而會加重,
而且手推車所產生的諸多銀子,也不會落到百姓手中。
到了那時岳州之事重演,近在眼前。」
朱元璋點了點頭:
「商者無國,若是任由他們胡作非為,這大明天下非亂了套不可。
朕打算,二者一併交由工部督造,統一開設工坊。
先用在軍中,流入民間的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
就算是要變,也要慢慢來,就從應天開始。」
秦逵動作一頓,迅速在心中權衡利弊:
「是,陛下。」
話音落下,秦逵眼中閃過一絲狠辣,微微抿了抿嘴唇。
既然宮中已經下了旨意,那對於衙門中的諸多反對聲音,也要有一個結果,不能再這麼亂下去。
這時,一旁的太子朱標問道:
「秦尚書,此事若衙門中人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之,可以告知都察院詹大人。」
此話一出,秦逵只覺得渾身輕巧。
有了宮中撐腰後,對於衙門中的一些反對之人,他現在有了十足的把握。
秦逵躬身:「多謝太子殿下,但臣以為,既然是工部之事,那就讓工部自己來處置,相信一些大人也是識大體的。」
太子朱標知道,衙門內部的事若是主官無法壓制,尋求外部力量幫助,縱使解決了事端,也會威信大減。
想到這,他說道:
「秦大人放手施為吧,不論如何,事情一定要做好,宮中只看結果。」
「是,還請太子殿下放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時,朱元璋淡淡開口:
「秦逵啊,朕記得你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
「回稟陛下,臣是洪武十八年乙丑科進士二甲第十二名。」
朱元璋點了點頭,鬍子微微翹了翹:
「國子監出身?哪的人?」
秦逵面露恭敬,鬍子微微顫動:
「回稟陛下,臣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出身農戶,
洪武六年得陛下恩典,廣招天下學子,得以進入國子監研習,苦心鑽研學問十餘年,終有所成。」
「你在都察院之時,做事雷厲風行,清理囚徒,寬嚴得宜,
旁人不敢去幹的事你去干,旁人嫌麻煩的事你也去干,是個好官。
你可知朕為何將你調入工部?又將你提拔。」
朱元璋聲音平淡,秦逵面露嚴峻,
一旁的太子臉色也板了起來,一臉凝重。
「回稟陛下,臣不知。」
此言乃秦逵真心實意,他在工部郎中之位做了許多年,督造了諸多工事。
去年工部侍郎陳廣松犯事,他被升任工部右侍郎,這已經是喜出望外的喜事了。
但沒承想,不到一年,
他又被提拔為工部尚書,這不是官升一級,而是至少五級。
尋常的右侍郎想要升任左侍郎已經是大費周章,
而左侍郎與尚書看似只需要邁過從二品正二品兩個台階,
但想要登上這一步,至少要輾轉反側三到四個衙門,耗費將近十年,才有可能邁出正二品這一步,
大多是在任上致仕,能踏出者寥寥無幾。
而他,省去了十年工夫,也省去了在各部中騰挪所耗費的心神,
以右侍郎登正二品之階,如今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在說他攀附權勢。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升職一事,
他自己也是糊裡糊塗,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就升了。
秦逵想了許久,朱元璋也遲遲未開口,他便再次躬身:
「陛下,臣百思不得其解,還請陛下解惑。」
朱元璋輕笑一聲,將身體靠在椅背上,看著秦逵:
「你是窮苦出身,國子監也有很多窮苦出身的讀書人,
他們中有人考了舉人,有人中了進士,有人恩蔭了官職,
但也有人忘了自己的出身,也有人背棄了課業上所說的為國為民。
你,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
當年你操持更改匠籍一事,做得很好,
如今京中的工匠都念你的好,朕也如此。」
如此,秦逵猛地抬起頭來,恍然大悟,陷入了回憶。
洪武十九年四月,朝廷招募四方工匠來京城打造軍械,為二十年征討納哈出做準備。
那時他上疏朝廷,建議按距離京城的遠近確定工匠赴京輪班的班次,
置籍並簽訂契約,等工匠赴工部報到後,其家人可免徭役。
此法後來得到實施,也被寫入了大明律,定為法令。
自此之後,匠人再也不用整年都待在京城,
只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來到京城做工,其餘時間可以在家鄉衙門做工。
還因能免除搖椅,工匠的積極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對於此事,秦逵認為這是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甚至比洪武二十年修建的古帝王廟還要好。
想到這,秦逵終於知道自己為何升官。
他嘴唇翕動,併攏的手掌有了些許顫抖,聲音也有些哽咽:
「陛下,臣是讀書人,也是匠人,深知工匠乃天下之基。
故元尚且能善待工匠,我大明更應如此。」
「說得好!這大明天下官員茫茫多,但能善待百姓者,寥寥無幾。
你做了該做的事,朕也應有所嘉獎。
提拔你,朕是想告訴你,告訴如你這等為民做事的天下官員,
你們做的事,朝廷看得到,也不會虧待你們,
該升的升,該賞的賞。」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來,大手一揮,
一股雄渾的氣勢轟然噴涌,他目光銳利,看向秦逵:
「現如今你為六部堂官,朕希望你勿忘初心,一心為民。
工坊的事你要辦得穩妥。
對於明面上、暗中搗鬼的一些人,你也不用擔心。
朕給你找了一個幫手,若是衙門中有人陽奉陰違,打著為民請願的名頭禍害百姓,讓他出面,狠狠地打!」
秦逵原本感動得痛哭流涕,
但聽到此言,他眼中閃過一絲茫然,狠狠地?打?
他再三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敢問陛下,是何人?」
朱元璋看向太子朱標,他上前一步,指了指前方的手推車,道:
「秦大人,既然是要興建製造手推車以及自行車的工坊,
那自然繞不開其創造者,給你找的幫手是太子賓客陸雲逸。」
秦逵眉心狂跳,眼睛瞪大!
怎麼是他?
他還記得,前日自己閨女失蹤,找遍了應天城才在秦淮河找到,事後問其原因,居然是陪人去找陸雲逸?
但很快,秦逵就面露震驚,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自行車:
「這太子殿下,自行車也是他所做?」
太子朱標對於他的反應很是滿意,輕輕點了點頭:
「今日剛剛送來太子府,明日讓他帶著圖紙工匠去工部上衙!」
秦逵陷入震驚,瞳孔劇烈搖晃。
不論是手推車還是自行車,都是能讓人名留千古之物,如今居然出自一人之手。
而且,他還知道,軍中許多絕密軍械,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若不是陛下先前一番寬慰。
他現在幾乎要以為,自己是哪裡幹得不好了,讓此人來搶自己的尚書之位。
朱元璋罕見地笑了笑,沉聲道:
「擬旨。」
一旁的中書舍人連忙提筆,作勢書寫,
朱元璋中氣十足的聲音在武英殿內迴蕩:
「陸雲逸兼工部右侍郎,仍掌軍伍諸事。以太子賓客判國子監匠學博士。」
(本章完)
工部雖然在皇城之內,但想要進入皇宮,
還要經過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所以並不算近。
待工部尚書秦逵來到武英殿廣場之時,
天色已經漆黑,零星的月光灑在恭道之上,像是撒上了一層白色的細鹽。
秦逵心中思緒萬千,眼神空洞,跟隨前方太監,就這麼漫不經心地走著。
關於在衙門內的爭吵,
他清楚地知道,手推車並不是關鍵,
關鍵是工坊的歸屬,是由朝廷興建還是由民間自行興建。
與之相似的,還有諸多工坊的原料,也時常爭吵。
一邊是工部衙門自行獲取,一邊是從民間商賈手中採買。
歸根結底,還是朝廷銀錢的歸屬問題。
而且,秦逵也知道,這其中事關利益。
在如今大明,鄉紳、士紳、大地主、大商賈,以及權貴都是一種人,都是官。
但偏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不僅讓他很難辦,整個朝廷都為此頭痛。
「秦大人,快到了。」這時,前方太監回身提醒。
秦逵呆愣的眼神漸漸凝實,輕輕點了點頭,神色變得莊重。
武英殿沒有奉天殿宏偉,但天色一黑,燈火點燃,還是有些氣勢恢宏。
走過殿前廣場,來到門口。
秦逵見到了武定侯郭英,拱了拱手:「拜見武定侯爺。」
郭英身穿甲冑,手持長刀,輕輕點了點頭:
「秦尚書每日操勞啊。」
秦逵有些疑惑,「武定侯爺何出此言?」
郭英笑了笑,指了指他的鬍子。
秦逵伸手去抓。
原來,不知何時,鬍子已經被他揪得紛亂複雜,糾纏在一起,像是打了結的麻花。
秦逵笑了起來,一邊伸手打理一邊說道:
「多謝武定侯爺提醒,要不然可就鬧笑話了。」
「呵呵。」
武定侯笑了笑,讓開位置,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秦逵深吸了一口氣,神情鄭重,邁著四方走,走入武英殿!
進入大殿,映入眼帘的一切讓他微微發愣,有些懷疑是不是來到了宮中.
武英殿的大殿之內,一個「老農」與太子圍著一個新奇事物轉悠,
品頭論足,臉色凝重。
秦逵心中有些愕然,此人是誰?
可很快,他走近了一些,看清了此人面容,頓時大驚,連忙拱手作揖:
「臣秦逵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他心中有些荒唐,眼前這老農一般的人,居然是陛下。
而且這一身汗衫與草鞋穿著,絲毫不違和。
明皇朱元璋抬頭看來,輕輕點頭:
「秦逵啊,來看看此物,可替車馬、孩童亦可行十里。」
秦逵將目光投了過去,上下打量,他在腦海中仔細思索,他發誓自己沒有見過此物。
「敢問陛下,此乃何物?」
「自行車。」朱元璋看向太子:「給他解釋解釋。」
太子朱標拱了拱手,將秦逵招近了一些,說著此物的神異以及可能帶來的變化
秦逵的面容越聽越是古怪,在這自行車上頻頻打量,
最後.他問出了一個問題:
「殿下,這自行車前後兩腳,真能直立行走?」
太子無言,索性坐了上去,熟練地開始蹬了起來.
緊接著,在秦逵的震驚地注視下,
眼前這東西居然真的動了起來,雖然太子殿下蜷縮在小車上有些彆扭,但真的能走
而且,速度要比馬車快,還比馬車靈巧,能四處拐彎。
「敢問陛下,此物從何而來?工部.為何從未耳聞?」
秦逵有些不可思議,這天下怎麼還有工部都沒見過的東西。
朱元璋扯了扯嘴角:
「秦逵啊,莫要坐井觀天,這天下工部沒有的東西多了去了,
此物是軍中研製,你來看看,工部督造,造價幾何?」
朱元璋見太子還在大殿中轉悠,不由得臉色一黑:
「太子,都這般年紀了還貪玩!」
太子朱標笑呵呵地將自行車騎了過來,看得出來,他也很開心。
朱元璋見狀,臉色也緩和下來,嘴角微微勾起,瞥了他一眼。
太子下來後,秦逵趴在上面仔細鑽研,不停地打量,
他發現,自行車上的諸多零部件並沒有什麼新奇,只是組裝的結構很是奇特。
他很快便得出結論,沉聲道:
「陛下,這輛自行車造價不菲,大概要那麼幾兩銀子,
但若是工部來造,可能用不了一兩。」
朱元璋與朱標對視一眼,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看來那小子並沒有說謊,此物的確不貴,百姓也能用得起。」
朱元璋臉龐上的剛毅線條柔和了一些,看向秦逵,問道:
「手推車一事還在爭執不休?」
「回稟陛下,衙門內一眾大人各執一詞,還沒有分出高下。」
見他如此誠實,朱元璋嗤笑一聲:
「你呢,認為該如何?」
「陛下,臣是工部尚書,自然希望工坊由工部修建。」
朱元璋聽後詫異地看了一眼秦逵,邁步走向一旁的方桌,坐了下來,拿起茶杯一飲而盡。
「你就不怕被工坊拖累?」
秦逵面露恭敬:
「回稟陛下,就算是工坊紛亂複雜,也比任由那些商賈肆意妄為得好。
商賈逐利,力夫是商賈在用,若手推車也由商賈來造。
恐怕.手推車會出現在大江南北,
而他們的工坊也會雇用最少的夥計,來干最多的活。
百姓的生計非但不會緩解,反而會加重,
而且手推車所產生的諸多銀子,也不會落到百姓手中。
到了那時岳州之事重演,近在眼前。」
朱元璋點了點頭:
「商者無國,若是任由他們胡作非為,這大明天下非亂了套不可。
朕打算,二者一併交由工部督造,統一開設工坊。
先用在軍中,流入民間的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
就算是要變,也要慢慢來,就從應天開始。」
秦逵動作一頓,迅速在心中權衡利弊:
「是,陛下。」
話音落下,秦逵眼中閃過一絲狠辣,微微抿了抿嘴唇。
既然宮中已經下了旨意,那對於衙門中的諸多反對聲音,也要有一個結果,不能再這麼亂下去。
這時,一旁的太子朱標問道:
「秦尚書,此事若衙門中人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之,可以告知都察院詹大人。」
此話一出,秦逵只覺得渾身輕巧。
有了宮中撐腰後,對於衙門中的一些反對之人,他現在有了十足的把握。
秦逵躬身:「多謝太子殿下,但臣以為,既然是工部之事,那就讓工部自己來處置,相信一些大人也是識大體的。」
太子朱標知道,衙門內部的事若是主官無法壓制,尋求外部力量幫助,縱使解決了事端,也會威信大減。
想到這,他說道:
「秦大人放手施為吧,不論如何,事情一定要做好,宮中只看結果。」
「是,還請太子殿下放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這時,朱元璋淡淡開口:
「秦逵啊,朕記得你是洪武十八年的進士?」
「回稟陛下,臣是洪武十八年乙丑科進士二甲第十二名。」
朱元璋點了點頭,鬍子微微翹了翹:
「國子監出身?哪的人?」
秦逵面露恭敬,鬍子微微顫動:
「回稟陛下,臣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出身農戶,
洪武六年得陛下恩典,廣招天下學子,得以進入國子監研習,苦心鑽研學問十餘年,終有所成。」
「你在都察院之時,做事雷厲風行,清理囚徒,寬嚴得宜,
旁人不敢去幹的事你去干,旁人嫌麻煩的事你也去干,是個好官。
你可知朕為何將你調入工部?又將你提拔。」
朱元璋聲音平淡,秦逵面露嚴峻,
一旁的太子臉色也板了起來,一臉凝重。
「回稟陛下,臣不知。」
此言乃秦逵真心實意,他在工部郎中之位做了許多年,督造了諸多工事。
去年工部侍郎陳廣松犯事,他被升任工部右侍郎,這已經是喜出望外的喜事了。
但沒承想,不到一年,
他又被提拔為工部尚書,這不是官升一級,而是至少五級。
尋常的右侍郎想要升任左侍郎已經是大費周章,
而左侍郎與尚書看似只需要邁過從二品正二品兩個台階,
但想要登上這一步,至少要輾轉反側三到四個衙門,耗費將近十年,才有可能邁出正二品這一步,
大多是在任上致仕,能踏出者寥寥無幾。
而他,省去了十年工夫,也省去了在各部中騰挪所耗費的心神,
以右侍郎登正二品之階,如今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在說他攀附權勢。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升職一事,
他自己也是糊裡糊塗,不明所以,莫名其妙就升了。
秦逵想了許久,朱元璋也遲遲未開口,他便再次躬身:
「陛下,臣百思不得其解,還請陛下解惑。」
朱元璋輕笑一聲,將身體靠在椅背上,看著秦逵:
「你是窮苦出身,國子監也有很多窮苦出身的讀書人,
他們中有人考了舉人,有人中了進士,有人恩蔭了官職,
但也有人忘了自己的出身,也有人背棄了課業上所說的為國為民。
你,沒有忘記自己的出身,
當年你操持更改匠籍一事,做得很好,
如今京中的工匠都念你的好,朕也如此。」
如此,秦逵猛地抬起頭來,恍然大悟,陷入了回憶。
洪武十九年四月,朝廷招募四方工匠來京城打造軍械,為二十年征討納哈出做準備。
那時他上疏朝廷,建議按距離京城的遠近確定工匠赴京輪班的班次,
置籍並簽訂契約,等工匠赴工部報到後,其家人可免徭役。
此法後來得到實施,也被寫入了大明律,定為法令。
自此之後,匠人再也不用整年都待在京城,
只需要在一定時間內來到京城做工,其餘時間可以在家鄉衙門做工。
還因能免除搖椅,工匠的積極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對於此事,秦逵認為這是自己一生中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甚至比洪武二十年修建的古帝王廟還要好。
想到這,秦逵終於知道自己為何升官。
他嘴唇翕動,併攏的手掌有了些許顫抖,聲音也有些哽咽:
「陛下,臣是讀書人,也是匠人,深知工匠乃天下之基。
故元尚且能善待工匠,我大明更應如此。」
「說得好!這大明天下官員茫茫多,但能善待百姓者,寥寥無幾。
你做了該做的事,朕也應有所嘉獎。
提拔你,朕是想告訴你,告訴如你這等為民做事的天下官員,
你們做的事,朝廷看得到,也不會虧待你們,
該升的升,該賞的賞。」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來,大手一揮,
一股雄渾的氣勢轟然噴涌,他目光銳利,看向秦逵:
「現如今你為六部堂官,朕希望你勿忘初心,一心為民。
工坊的事你要辦得穩妥。
對於明面上、暗中搗鬼的一些人,你也不用擔心。
朕給你找了一個幫手,若是衙門中有人陽奉陰違,打著為民請願的名頭禍害百姓,讓他出面,狠狠地打!」
秦逵原本感動得痛哭流涕,
但聽到此言,他眼中閃過一絲茫然,狠狠地?打?
他再三確認,自己沒有聽錯。
「敢問陛下,是何人?」
朱元璋看向太子朱標,他上前一步,指了指前方的手推車,道:
「秦大人,既然是要興建製造手推車以及自行車的工坊,
那自然繞不開其創造者,給你找的幫手是太子賓客陸雲逸。」
秦逵眉心狂跳,眼睛瞪大!
怎麼是他?
他還記得,前日自己閨女失蹤,找遍了應天城才在秦淮河找到,事後問其原因,居然是陪人去找陸雲逸?
但很快,秦逵就面露震驚,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自行車:
「這太子殿下,自行車也是他所做?」
太子朱標對於他的反應很是滿意,輕輕點了點頭:
「今日剛剛送來太子府,明日讓他帶著圖紙工匠去工部上衙!」
秦逵陷入震驚,瞳孔劇烈搖晃。
不論是手推車還是自行車,都是能讓人名留千古之物,如今居然出自一人之手。
而且,他還知道,軍中許多絕密軍械,都是出自此人之手。
若不是陛下先前一番寬慰。
他現在幾乎要以為,自己是哪裡幹得不好了,讓此人來搶自己的尚書之位。
朱元璋罕見地笑了笑,沉聲道:
「擬旨。」
一旁的中書舍人連忙提筆,作勢書寫,
朱元璋中氣十足的聲音在武英殿內迴蕩:
「陸雲逸兼工部右侍郎,仍掌軍伍諸事。以太子賓客判國子監匠學博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