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前往中州,得兵字秘
次日一早,木道人攜帶覆滅始魔門的威勢法駕逍遙門,被逍遙門的老掌教以及一眾太上長老畢恭畢敬的迎進了門。
木道人一共在逍遙門待了兩個時辰,與逍遙門老掌教以及一眾太上長老「友好」磋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木道人歸還逍遙門真傳弟子李幽幽,逍遙門面向東荒修行界放話,對「無故」通緝木道人弟子風尚一事道歉,並一次性賠償風尚三百斤神源,從此逍遙門與木道人師徒恩怨兩清。
木道人一臉淡然的拿過三百斤神源的賠償款,一揮袖袍釋放出了被封禁一年多的李幽幽。
之後也不多與逍遙門眾人寒暄,道了句「告辭」,便離去了。
李幽幽突然被釋放出來,一時也搞不清狀況,只是看到了熟悉的宗門,以及老掌教那張熟悉的臉時,不由哽咽道:「師尊···」
老掌教拍了拍愛徒的肩膀安慰道:「好徒兒,別怕,過去了,都過去了!」
事情是過去了,就是支付的代價有點大,三百斤神源啊,逍遙門數萬年來神源儲備近十分之一的量,就這麼被人輕飄飄的給拿走了。
說不心痛,那肯定是自欺欺人,可一想到與自家實力不相上下的始魔門,落的個門派覆滅,傳承斷絕的下場,老掌教又覺得花一大筆錢,買個平安也不是不能接受······
接過木道人帶回來的三百斤神源,風尚二話不說就將之給充能了,系統面板上的能量值瞬間漲到了270042點。
風尚看了兩眼,關閉了系統面板,默默想到:「逍遙門這邊收割了一茬以後,南域這邊能夠搜刮的資源幾乎都被我刮乾淨了,看來是時候前往他處逛逛了。」
「北原和南嶺鳥不拉屎,不用考慮,西漠須彌山的水太深了,打不過也不考慮。如此看來,就只有北域和中州可供選擇了。」
「回北域的話,貌似就只能去找我那便宜朋友妖月空做交易,處理一下我身上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資源。可這個事情隨時都能做,倒是沒有必要特意跑上一趟。」
「中州的話,算算那位蔡族大聖的壽元應該只剩一兩年了,而沒幾年就要到太古萬族出世的時期了,那些古皇子嗣都配備有大聖級護道者以及古皇兵。這極道兵器不太好弄,但這大聖級的護道者我怎麼也得想辦法拐來一位,不然到時太古萬族出世,我就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了。」
「所以這中州必須得去,還得儘快,另外那秦門的兵字秘也可以順道取了。」
梳理清楚了接下來的去路,風尚也就不再停留了,他取出秘寶虛空道台,最後看了一眼南域的風光,一步踏上道台,灌入神力,橫渡虛空······
秦嶺,方圓不下於百萬里,稱得上廣闊無邊,但卻也僅是中州西部的一隅。
這是一片神秘的古地,有很多傳說,自古多強者,且極度強大,卻少為人所知。
這片地域,很是不凡,遠古神朝有的皇主死後,總會想方設法將自己葬進秦嶺大地之下,讓人不解。
有人說,這是一片通仙之地,古老相傳,曾見有人在此舉霞飛升。
又有人說,這是一片不可理解之地,地下多陵園,有人以此修行,以求證道等。
關於秦嶺有著太多的秘辛了,甚至有人傳稱,驚艷古今的青帝,亦是在秦嶺誕生,後來才出走東荒稱帝的。
在當地有一則傳說,秦嶺有一個化仙池,三萬年前一株青蓮有了靈智,不久得道化形,一步步成長,成就了後來震古爍今的青帝。
一個多月前,風尚通過虛空道台橫渡虛空來到了中州,之後又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打探兩處地方,一處是蔡族大聖所在的無名道觀,一處便是秦嶺秦門所在地。
風尚運氣不錯,兩處地方他都打探到了,但因秦門所在地距離他所在的位置要近上許多,所以他便先趕來了此地。
到了此地,他自然暗中觀察過秦門的人物,也對裡面的門道很清楚,心懷對度神訣的忌憚,風尚對秦門敬而遠之,自己暗中搜尋兵字秘的下落。
沒用多長時間,他便找到了那面刻有兵字秘的後山石壁,但因為未到月圓之夜,兵字秘傳承未顯,所以風尚又不得不在石壁周邊多修行了幾日,直到月圓之夜到來。
月滿中天,神華如水,流淌而下,石壁上的兵器印記都活了過來。
一種古老而滄桑,大氣而磅礴的氣息迎面撲來。
風尚心頭一震,他恍然間見到了一隻三足兩耳的圓鼎,代表了道的有形痕跡。他又看到了一口大鐘,代表了時間與永恆。他望見了九層高塔,代表了九重天,空間無垠。
鏡、爐、矛、劍、棍等兵器,也逐一呈現,各自代表一種神秘法則,有各自不同的法則演化,深奧繁複。
風尚被吸引住了,心神難以移開,他整個人完全投入了悟法狀態。
他放開心神,神識一片空明,慢慢體悟,仔細揣摩,無比沉醉,眼中儘是古兵。
鼎、鍾、塔、矛、劍等一些兵器轉輪,石壁閃爍,此時宛若化成了一片玉璧,漸漸晶瑩起來,吞吐月光。
風尚無我無物,站在石壁前,一動不動,在他眉心處,一個黑色的神魂小人一步邁出,懸於額前。
黑色的神魂小人與風尚一樣,緊盯石壁,通體閃爍著漆黑的道紋,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神韻。
下一刻,鼎、鍾、塔、爐等古兵竟全都轉動了起來,開始重組,然後分解,化成了一個大大的——「兵」字!
此字一出,天地星宇皆顫,一種宏大的天音從域外降下,振聾發聵。
字字如刀,句句如劍,斬人神魂,一般人根本難以承受,當然以風尚的道行,卻是無礙,他輕鬆承受住了神魂衝擊,獲得了兵字秘完整傳承!
不過哪怕風尚已獲得了兵字秘的傳承,他也沒有急於離去,而是靜坐於石壁前,默默參悟。
兵字秘博大精深,從煉兵,到養兵,再到控兵,包羅萬象,從一把兵器的誕生到如何使用,都極為詳盡,並非一時半刻就能參悟透徹的。
風尚將之與《靈寶度人經》中的煉器篇章結合參悟,兩者相互印證,頓感受益匪淺,短短几日之內,便覺在煉兵、養兵、控兵之道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如此一直到半月之後,風尚才徹底掌控了「兵」字秘,離開了秦嶺······
木道人一共在逍遙門待了兩個時辰,與逍遙門老掌教以及一眾太上長老「友好」磋商,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木道人歸還逍遙門真傳弟子李幽幽,逍遙門面向東荒修行界放話,對「無故」通緝木道人弟子風尚一事道歉,並一次性賠償風尚三百斤神源,從此逍遙門與木道人師徒恩怨兩清。
木道人一臉淡然的拿過三百斤神源的賠償款,一揮袖袍釋放出了被封禁一年多的李幽幽。
之後也不多與逍遙門眾人寒暄,道了句「告辭」,便離去了。
李幽幽突然被釋放出來,一時也搞不清狀況,只是看到了熟悉的宗門,以及老掌教那張熟悉的臉時,不由哽咽道:「師尊···」
老掌教拍了拍愛徒的肩膀安慰道:「好徒兒,別怕,過去了,都過去了!」
事情是過去了,就是支付的代價有點大,三百斤神源啊,逍遙門數萬年來神源儲備近十分之一的量,就這麼被人輕飄飄的給拿走了。
說不心痛,那肯定是自欺欺人,可一想到與自家實力不相上下的始魔門,落的個門派覆滅,傳承斷絕的下場,老掌教又覺得花一大筆錢,買個平安也不是不能接受······
接過木道人帶回來的三百斤神源,風尚二話不說就將之給充能了,系統面板上的能量值瞬間漲到了270042點。
風尚看了兩眼,關閉了系統面板,默默想到:「逍遙門這邊收割了一茬以後,南域這邊能夠搜刮的資源幾乎都被我刮乾淨了,看來是時候前往他處逛逛了。」
「北原和南嶺鳥不拉屎,不用考慮,西漠須彌山的水太深了,打不過也不考慮。如此看來,就只有北域和中州可供選擇了。」
「回北域的話,貌似就只能去找我那便宜朋友妖月空做交易,處理一下我身上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資源。可這個事情隨時都能做,倒是沒有必要特意跑上一趟。」
「中州的話,算算那位蔡族大聖的壽元應該只剩一兩年了,而沒幾年就要到太古萬族出世的時期了,那些古皇子嗣都配備有大聖級護道者以及古皇兵。這極道兵器不太好弄,但這大聖級的護道者我怎麼也得想辦法拐來一位,不然到時太古萬族出世,我就一點安全感都沒有了。」
「所以這中州必須得去,還得儘快,另外那秦門的兵字秘也可以順道取了。」
梳理清楚了接下來的去路,風尚也就不再停留了,他取出秘寶虛空道台,最後看了一眼南域的風光,一步踏上道台,灌入神力,橫渡虛空······
秦嶺,方圓不下於百萬里,稱得上廣闊無邊,但卻也僅是中州西部的一隅。
這是一片神秘的古地,有很多傳說,自古多強者,且極度強大,卻少為人所知。
這片地域,很是不凡,遠古神朝有的皇主死後,總會想方設法將自己葬進秦嶺大地之下,讓人不解。
有人說,這是一片通仙之地,古老相傳,曾見有人在此舉霞飛升。
又有人說,這是一片不可理解之地,地下多陵園,有人以此修行,以求證道等。
關於秦嶺有著太多的秘辛了,甚至有人傳稱,驚艷古今的青帝,亦是在秦嶺誕生,後來才出走東荒稱帝的。
在當地有一則傳說,秦嶺有一個化仙池,三萬年前一株青蓮有了靈智,不久得道化形,一步步成長,成就了後來震古爍今的青帝。
一個多月前,風尚通過虛空道台橫渡虛空來到了中州,之後又花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打探兩處地方,一處是蔡族大聖所在的無名道觀,一處便是秦嶺秦門所在地。
風尚運氣不錯,兩處地方他都打探到了,但因秦門所在地距離他所在的位置要近上許多,所以他便先趕來了此地。
到了此地,他自然暗中觀察過秦門的人物,也對裡面的門道很清楚,心懷對度神訣的忌憚,風尚對秦門敬而遠之,自己暗中搜尋兵字秘的下落。
沒用多長時間,他便找到了那面刻有兵字秘的後山石壁,但因為未到月圓之夜,兵字秘傳承未顯,所以風尚又不得不在石壁周邊多修行了幾日,直到月圓之夜到來。
月滿中天,神華如水,流淌而下,石壁上的兵器印記都活了過來。
一種古老而滄桑,大氣而磅礴的氣息迎面撲來。
風尚心頭一震,他恍然間見到了一隻三足兩耳的圓鼎,代表了道的有形痕跡。他又看到了一口大鐘,代表了時間與永恆。他望見了九層高塔,代表了九重天,空間無垠。
鏡、爐、矛、劍、棍等兵器,也逐一呈現,各自代表一種神秘法則,有各自不同的法則演化,深奧繁複。
風尚被吸引住了,心神難以移開,他整個人完全投入了悟法狀態。
他放開心神,神識一片空明,慢慢體悟,仔細揣摩,無比沉醉,眼中儘是古兵。
鼎、鍾、塔、矛、劍等一些兵器轉輪,石壁閃爍,此時宛若化成了一片玉璧,漸漸晶瑩起來,吞吐月光。
風尚無我無物,站在石壁前,一動不動,在他眉心處,一個黑色的神魂小人一步邁出,懸於額前。
黑色的神魂小人與風尚一樣,緊盯石壁,通體閃爍著漆黑的道紋,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神韻。
下一刻,鼎、鍾、塔、爐等古兵竟全都轉動了起來,開始重組,然後分解,化成了一個大大的——「兵」字!
此字一出,天地星宇皆顫,一種宏大的天音從域外降下,振聾發聵。
字字如刀,句句如劍,斬人神魂,一般人根本難以承受,當然以風尚的道行,卻是無礙,他輕鬆承受住了神魂衝擊,獲得了兵字秘完整傳承!
不過哪怕風尚已獲得了兵字秘的傳承,他也沒有急於離去,而是靜坐於石壁前,默默參悟。
兵字秘博大精深,從煉兵,到養兵,再到控兵,包羅萬象,從一把兵器的誕生到如何使用,都極為詳盡,並非一時半刻就能參悟透徹的。
風尚將之與《靈寶度人經》中的煉器篇章結合參悟,兩者相互印證,頓感受益匪淺,短短几日之內,便覺在煉兵、養兵、控兵之道上都有長足的進步。
如此一直到半月之後,風尚才徹底掌控了「兵」字秘,離開了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