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馬橋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兩人上午十點半一下火車,雖然是站在月台上,但仍感覺渾身還在哐砌哐砌的顫抖著,坐了這麼久的火車,兩人下車了身體都還沒適應過來呢。

  兩人在火車上吃的很簡單,主要是沒吃啥菜,劉紅亮一下火車直接帶著宋安國跑到他熟悉的館子去吃飯去了。

  一到地方,劉紅亮熟練地叫了兩葷一素一湯,和宋安國坐下來就開始吃,兩人也是餓極了,一頓胡吃海喝,宋安國連炫了四個大饅頭,劉紅亮也吃了仨。

  吃飽喝足,宋安國才有功夫打量眼前的景色,還跟他第一次來的時候差不多,只不過現在時間更早,後面的建築都還沒起來,最高的樓房也不過五六層而已。

  劉紅亮見宋安國看著外邊的景色發呆,以為是外甥沒見過好奇呢,開口笑著說道:「別發愣了,這邊就這樣,有一些民族特色,這裡畢竟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而且還緊鄰蘇俄和朝鮮,人員往來也比較混雜,你習慣了就好了」。

  宋安國笑了笑,應聲道:「唉,我知道了,大舅」。

  大舅劉紅亮那能知道宋安國內心的激動,此時此刻要不是人多,宋安國早就大聲呼喊來宣洩內心的激動了。

  這輩子他又重新踏足這片土地,他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絕不能重蹈以前的覆轍。

  劉紅亮說道:「走吧,我們先去汽車站坐車回家」。

  「好的」,宋安國笑著答應道。

  劉紅亮付了錢,提著箱子率先走出去,宋安國在後面扛著兩個編織袋跟著。

  兩人帶著行李走在大街上,沒走多久,對面就來了一輛班車,他們兩人瞪著眼睛看汽車擋風玻璃前的木板,只見上面寫著馬橋鎮、團魚洞等幾個字。

  「是我們的車」,劉紅亮高興地說道。

  宋安國早就看清了,只是他一直沒說,等大舅發話。

  聽到劉紅亮說是他們要坐的客車,兩人忙放下行李,朝著汽車招手。

  司機見有人招手,要上客,開著車直接停在他倆跟前,站在車門旁賣票的女人問道:「到哪?」

  劉紅亮提起箱子回道:「馬橋,到鎮上兩個人」。

  沒錯,大舅劉紅亮住在延邊縣馬橋鎮。

  賣票的人一聽就開口回道:「一張四毛二,八毛四分」。

  劉紅亮付了錢,開車的司機下來幫著兩人把袋子裝到車頂上,兩人上車找了個空座坐下。

  現在是快中午了,鎮上的車子往回走,一路走走停停,速度非常慢,一路上都在攬客,速度慢悠悠的等人,差不多三個多小時才回到馬橋鎮。

  關於馬橋鎮,宋安國前世也在此生活了幾年,還聽附近的老人說起過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馬橋鎮原先也不叫馬橋鎮,而是名為叫花子鎮,顧名思義,就是叫花子比較多,聚集而成。

  很久以前從關外討生活而來的人在此地居住下來,尤其是滿清後期,社會動盪、戰亂頻繁、很多齊魯之地及其他地方的民眾拖家帶口逃難至此,久而久之,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就成了一個不小的鎮子。

  周邊的原著民就順口喊此地為花子鎮,隨著喊的人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久,漸漸地別人都稱呼此地為叫花子鎮或者花子鎮。

  新時代開天闢地,擺脫了半殖民地時代,當時開展地名普查時,當地領導就得叫花子鎮實在是不雅觀,聽著不好聽,又結合了當地流傳已久婦孺皆知的金馬橋傳說,當即拍板改名為馬橋鎮。

  關於金馬橋傳說,故事還得從明末清初說起,傳說本地的山溝里有一匹會跑的金馬,當地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都知道本地有這麼傳說,很多人也曾經找尋過,但是沒人發現其中的蹊蹺。

  故事發生變化應該是從南邊來了兩兄弟開始,他們自稱是從南方一個地方逃難而來,具體什麼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他們倆和別的到關外逃難的人不一樣,別人都是選擇在鎮子上,聚到一起生活,也能防禦野獸襲擊。

  他們兩兄弟則把落腳的地方選在了離著鎮子很遠的一道山溝里,當時那道大山溝名字就什麼已經不可考證,只知道現在名為金馬溝。

  兩兄弟安家後,也不像別人那樣開始墾荒種地,他倆每天就是滿山轉悠,偶爾兄弟當中的一個能到鎮子上來買些吃的。

  別人問他們為什麼不到鎮子上一塊住,這邊空地也很多,隨便找個地方都能把房子搭起來,也沒人管什麼證件不證件,本來就是無主的荒山林地。


  那人總是笑著說,他們兄弟倆不喜歡熱鬧,他準備買些羊來放養,在鎮子上人多,養多了牲畜味道太大,怕別人嫌棄。

  鎮子上的人聽得多了,就傳的五花八門的,有的說兄弟倆這是得罪人了,不敢露面,也有說人家兄弟就是為了養羊,也有說兄弟倆本身就是怪人,南蠻子會巫術不和別人接觸,別人也怕跟他們接觸。

  不過後來真如那人所說,兄弟倆真的買了一群羊回來,為了養羊他們在山溝里開挖羊圈,不過那山溝當初是鎮子及附近人們往來過河的必經之地,因為鎮子外面有條不小的河,這邊的人出行因為沒有橋必須從兄弟倆養羊的山溝里經過繞很遠的路才能到外面去。

  兩兄弟養了羊之後,專門去砍了些大樹,在山溝外面的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橋,橋離著鎮子很近,從那以後鎮子裡的人出行就方便了,不需要經過他們那個山溝繞遠路在從十里開外的地方過橋。

  當初鎮子上很多人都稱讚兩兄弟熱心腸,一開始有些非議人家的人也旁人好一頓取笑。

  就這樣,當初那兄弟倆來了兩三年之後,他們就養了一大群羊,也在山溝里蓋了很多羊圈。

  此時鎮子裡的人一般很少經過他們這裡了,他們出行都會走那座木橋,兩兄弟的羊圈也越來越多,偶爾有人來買只羊他們也熱情的買賣。

  就這樣他們賣了些羊,後來鎮子上出現了不少散養的羊只,大家一開始都不知道什麼事兒。

  以為是兄弟倆不小心把羊給放出來了,有好心的幾個人就趕著羊去到了山溝里。

  一到地方,找了半天找不到人,都覺得納悶,自己從破開的木柵欄進去一看,原來根本就沒有人了。

  那兩兄弟早就走了,只留下了一群山羊。

  那些人一看沒辦法,只能派一個人回鎮子上喊來了德高望重的老人來處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