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祖母,去提親吧
第624章 祖母,去提親吧
關書吏笑,吃了一口桂花糕、喝了一口桂花茶,在他們仨期盼的眼神中,說出他們想聽的誇獎話:「嗯,桂花糕軟糯甜香,很是好吃;桂花茶香味馥郁,帶著微澀,能壓住甜膩味,很配這桂花糕。」
三個小傢伙聽罷,高興又驕傲,說:「那是當然,這可是小姑做的,小米姐姐都說好吃噠!」
在他們眼裡,秦小米說好的,那就是最最好的。
也覺得秦小姑很厲害,因為:「小米姐姐只是一說,小姑就能把小米姐姐說的吃食給做出來!」
他們因此吃到很多好看又好吃的東西。
姜小珠想到什麼,又蹬蹬蹬,跑去柜子下方,鼓搗一會兒,抱出一個罈子,朝著關書吏這邊奔來。
「慢些,別跑,會摔跤。」關書吏怕她人摔壇破,急忙去接,把幾斤重的罈子放到四方桌上:「又是什麼吃的?」
姜家這個小女娃只對錢跟吃的積極。
姜小珠道:「是紫蘇漬杏子喲,超好吃的,吃兩顆,能多吃一碗飯。關書吏拿回去跟關老夫人一起吃。」
關書吏跟關老夫人太有錢了,吃過的好東西太多了,所以吃飯都吃得不多,得多吃點開胃的小菜。
「這也是小姑做的。」這是姜小珠。
「小麥哥哥的小姑會做好多好吃噠。」這是小福寶。
「小米姐愛吃,小姑就學著做給小米姐吃。」這是秦小麥,又拿出碗筷,死命墊著小腳,要給關書吏夾紫蘇漬杏子吃。
可四方桌高,再加上個罈子,他看不到壇里的杏子,夾得很艱難。
關書吏見狀,把他整個抱起,讓小傢伙一下子就比罈子高了,笑道:「夾吧。」
「好。」秦小麥覺得關書吏真好,比二伯父還好,是被關書吏抱著,夾了滿滿一碗紫蘇漬杏子給關書吏,還說:「吃完了再來拿就成,家裡還有的。」
這?
雖然去別人家拿鹹菜這種事兒,過於親近了,可關書吏實在無法拒絕,笑道:「好,多謝了。」
姜小珠說:「不謝不謝,這叫禮尚往來。中秋節的時候,關書吏可是給我們送了節禮的。」
小米姐說,別看關家的節禮不多,可每樣都很值錢……光是那兩盞八轉八圖青藥玉花燈就值一座青磚大宅。
所以姜小珠特喜歡關書吏祖孫,覺得他倆是金山,能爆金子,要巴結住。
「關書吏。」秦爺爺聽到消息,急忙趕回來,又對三個傢伙道:「去後宅玩去,別亂跑。」
「嗯吶,秦爺爺就放心吧,我們可會照顧自己啦。」姜小珠拍胸脯保證,還大姐姐般,牽著小福寶的手,招呼著秦小麥離開。
關書吏看得好笑,又怕秦爺爺擔心,立刻跟他說起來意:「今日山里來信說,大郎跟三駿他們已經從軍,那三駿就沒法當差役了。」
徐三駿也沒想當,所以他一直不去考。
「但二駿他們的身手與辦差能力都可以,這兩個月又幫了衙門不少忙,所以我來問問,秦姜徐喬幾家,可有讓徐二駿、秦英秦傑、喬松果當正式衙役的打算?」
「若是有這個打算就要定下來了……別看衙門現在空出了很多位置,可要是不抓緊,很快就會被人搶空。」
世家豪強的半奴很多,半奴又在各縣各鎮有人,而寶福縣出了百年細作大案,已經上達天聽,世家豪強為了收集消息,定會往衙門裡塞人。
還有本縣的、鄰近縣的、府城的大族,也會想法往寶福縣衙門塞人……無他,位置太少了,只有搶到位置後,才能慢慢的往上升。
秦爺爺:「多謝關書吏提醒,我今晚就跟他們的家人說這事兒,明天就去縣衙一趟,最遲大後天就給您回信。」
「成。」關書吏點點頭,起身告辭,把那碗紫蘇漬杏子給拿走了,笑道:「改天把碗給您家還回來。」
秦爺爺笑:「沒事,不用還,一個木碗而已,不值錢。」
關書吏卻堅持:「要還的,總不能吃了東西,還把碗給昧下。」
言罷,不等秦爺爺回答,端著碗,出了秦家,帶著在門外的有幸有餘,回了鎮西口的關家。
「回來了。」關老夫人見到自家老孫子,頗為心疼:「這累得眼下都青黑了,瞧著老了好幾歲,你要不請兩天假,好好睡上一覺吧。」
關書吏抬手,摸摸自己的臉:「我老了?」
關老夫人眼睛一眯,睨著他:「你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關書吏神色如常,拿起一顆紫蘇漬杏子給關老夫人:「秦家給的,路上我吃了一顆,很開胃,祖母嘗嘗。」
關老夫人:「又去秦家了?」
關書吏:「是有正事,說的是徐二駿他們進衙門辦差的事兒。呂書吏的那個外甥沈牘已經正式報名做書吏,秦家要是再不抓緊點,位置就被人搶光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呂書吏的外甥,呂六姑娘的新婚夫婿,去年還拉色草賣的沈牘,因著自小讀書,又跟呂書吏學過怎麼辦公,是趁著這次衙門大空缺的機會,被他們推薦去衙門幫忙。
如今是幫出頭來了。
呂書吏家、呂豐收家因著沈牘得了這個能吃一輩子的好差事,歡喜不已。
呂族長家也很高興,畢竟是呂氏一族的外孫,能進衙門當書吏,對呂家也是個助力。
「你解釋什麼?老婆子我天天上街聽八卦,還能不知道這些事兒?」關老夫人越發覺得自家老孫子不對勁兒。
她想問,可關書吏面無表情的端著紫蘇漬杏子去廚房,拿了個乾淨罈子,把紫蘇漬杏子給裝壇封好。
關老夫人瞧著無趣,讓辰嬤嬤早些擺飯,吃完後,好讓老孫子早點睡。
祖孫兩人是冷冷清清的吃著晚飯。
「祖母,幫孫兒去秦家提親吧?」
「呵,想騙老婆子,你道行還太淺了。」關老夫人嗤笑一聲,繼續吃飯,還說:「我沒上當,這回是我贏了。」
然而,關書吏抬頭,看著關老夫人,鄭重道:「祖母,孫兒是認真的……我想成親了,祖母幫我去秦家向秦舒姑娘提親吧。」
哐當!
關老夫人手裡的飯碗都驚掉了,猛然起身,雙手撐著飯桌,盯著關書吏問:「你你你,來真的?!」
關書吏點頭:「孫兒從不會拿這種大事開玩笑。」
可是……
「你何時對秦舒有的這種心思?為何會有這種心思?你不進山隱居修行了?你真願意成親過正常日子了?你真願意承擔未來兒孫們的命運?你可得想好啊,別半途後悔,害了人家姑娘。」
關書吏笑,吃了一口桂花糕、喝了一口桂花茶,在他們仨期盼的眼神中,說出他們想聽的誇獎話:「嗯,桂花糕軟糯甜香,很是好吃;桂花茶香味馥郁,帶著微澀,能壓住甜膩味,很配這桂花糕。」
三個小傢伙聽罷,高興又驕傲,說:「那是當然,這可是小姑做的,小米姐姐都說好吃噠!」
在他們眼裡,秦小米說好的,那就是最最好的。
也覺得秦小姑很厲害,因為:「小米姐姐只是一說,小姑就能把小米姐姐說的吃食給做出來!」
他們因此吃到很多好看又好吃的東西。
姜小珠想到什麼,又蹬蹬蹬,跑去柜子下方,鼓搗一會兒,抱出一個罈子,朝著關書吏這邊奔來。
「慢些,別跑,會摔跤。」關書吏怕她人摔壇破,急忙去接,把幾斤重的罈子放到四方桌上:「又是什麼吃的?」
姜家這個小女娃只對錢跟吃的積極。
姜小珠道:「是紫蘇漬杏子喲,超好吃的,吃兩顆,能多吃一碗飯。關書吏拿回去跟關老夫人一起吃。」
關書吏跟關老夫人太有錢了,吃過的好東西太多了,所以吃飯都吃得不多,得多吃點開胃的小菜。
「這也是小姑做的。」這是姜小珠。
「小麥哥哥的小姑會做好多好吃噠。」這是小福寶。
「小米姐愛吃,小姑就學著做給小米姐吃。」這是秦小麥,又拿出碗筷,死命墊著小腳,要給關書吏夾紫蘇漬杏子吃。
可四方桌高,再加上個罈子,他看不到壇里的杏子,夾得很艱難。
關書吏見狀,把他整個抱起,讓小傢伙一下子就比罈子高了,笑道:「夾吧。」
「好。」秦小麥覺得關書吏真好,比二伯父還好,是被關書吏抱著,夾了滿滿一碗紫蘇漬杏子給關書吏,還說:「吃完了再來拿就成,家裡還有的。」
這?
雖然去別人家拿鹹菜這種事兒,過於親近了,可關書吏實在無法拒絕,笑道:「好,多謝了。」
姜小珠說:「不謝不謝,這叫禮尚往來。中秋節的時候,關書吏可是給我們送了節禮的。」
小米姐說,別看關家的節禮不多,可每樣都很值錢……光是那兩盞八轉八圖青藥玉花燈就值一座青磚大宅。
所以姜小珠特喜歡關書吏祖孫,覺得他倆是金山,能爆金子,要巴結住。
「關書吏。」秦爺爺聽到消息,急忙趕回來,又對三個傢伙道:「去後宅玩去,別亂跑。」
「嗯吶,秦爺爺就放心吧,我們可會照顧自己啦。」姜小珠拍胸脯保證,還大姐姐般,牽著小福寶的手,招呼著秦小麥離開。
關書吏看得好笑,又怕秦爺爺擔心,立刻跟他說起來意:「今日山里來信說,大郎跟三駿他們已經從軍,那三駿就沒法當差役了。」
徐三駿也沒想當,所以他一直不去考。
「但二駿他們的身手與辦差能力都可以,這兩個月又幫了衙門不少忙,所以我來問問,秦姜徐喬幾家,可有讓徐二駿、秦英秦傑、喬松果當正式衙役的打算?」
「若是有這個打算就要定下來了……別看衙門現在空出了很多位置,可要是不抓緊,很快就會被人搶空。」
世家豪強的半奴很多,半奴又在各縣各鎮有人,而寶福縣出了百年細作大案,已經上達天聽,世家豪強為了收集消息,定會往衙門裡塞人。
還有本縣的、鄰近縣的、府城的大族,也會想法往寶福縣衙門塞人……無他,位置太少了,只有搶到位置後,才能慢慢的往上升。
秦爺爺:「多謝關書吏提醒,我今晚就跟他們的家人說這事兒,明天就去縣衙一趟,最遲大後天就給您回信。」
「成。」關書吏點點頭,起身告辭,把那碗紫蘇漬杏子給拿走了,笑道:「改天把碗給您家還回來。」
秦爺爺笑:「沒事,不用還,一個木碗而已,不值錢。」
關書吏卻堅持:「要還的,總不能吃了東西,還把碗給昧下。」
言罷,不等秦爺爺回答,端著碗,出了秦家,帶著在門外的有幸有餘,回了鎮西口的關家。
「回來了。」關老夫人見到自家老孫子,頗為心疼:「這累得眼下都青黑了,瞧著老了好幾歲,你要不請兩天假,好好睡上一覺吧。」
關書吏抬手,摸摸自己的臉:「我老了?」
關老夫人眼睛一眯,睨著他:「你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關書吏神色如常,拿起一顆紫蘇漬杏子給關老夫人:「秦家給的,路上我吃了一顆,很開胃,祖母嘗嘗。」
關老夫人:「又去秦家了?」
關書吏:「是有正事,說的是徐二駿他們進衙門辦差的事兒。呂書吏的那個外甥沈牘已經正式報名做書吏,秦家要是再不抓緊點,位置就被人搶光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呂書吏的外甥,呂六姑娘的新婚夫婿,去年還拉色草賣的沈牘,因著自小讀書,又跟呂書吏學過怎麼辦公,是趁著這次衙門大空缺的機會,被他們推薦去衙門幫忙。
如今是幫出頭來了。
呂書吏家、呂豐收家因著沈牘得了這個能吃一輩子的好差事,歡喜不已。
呂族長家也很高興,畢竟是呂氏一族的外孫,能進衙門當書吏,對呂家也是個助力。
「你解釋什麼?老婆子我天天上街聽八卦,還能不知道這些事兒?」關老夫人越發覺得自家老孫子不對勁兒。
她想問,可關書吏面無表情的端著紫蘇漬杏子去廚房,拿了個乾淨罈子,把紫蘇漬杏子給裝壇封好。
關老夫人瞧著無趣,讓辰嬤嬤早些擺飯,吃完後,好讓老孫子早點睡。
祖孫兩人是冷冷清清的吃著晚飯。
「祖母,幫孫兒去秦家提親吧?」
「呵,想騙老婆子,你道行還太淺了。」關老夫人嗤笑一聲,繼續吃飯,還說:「我沒上當,這回是我贏了。」
然而,關書吏抬頭,看著關老夫人,鄭重道:「祖母,孫兒是認真的……我想成親了,祖母幫我去秦家向秦舒姑娘提親吧。」
哐當!
關老夫人手裡的飯碗都驚掉了,猛然起身,雙手撐著飯桌,盯著關書吏問:「你你你,來真的?!」
關書吏點頭:「孫兒從不會拿這種大事開玩笑。」
可是……
「你何時對秦舒有的這種心思?為何會有這種心思?你不進山隱居修行了?你真願意成親過正常日子了?你真願意承擔未來兒孫們的命運?你可得想好啊,別半途後悔,害了人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