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剿匪發財,家書【2】
第620章 剿匪發財,家書【2】
秦爺爺、秦奶奶、小米,離家已經一月有餘,我……
姜大郎剛寫了半行字就停下,開始發呆……他想起了很多事兒,上輩子的,這輩子的,甚至是以後的。
光影西斜時,他還端坐著不動。
砰,拍桌子的聲音響起,秦二叔道:「你要當石頭不成?趕緊寫信,否則錯過今天,就得等下次才能將信送出去。」
又瞅著姜大郎的信紙,道:「咋的,不知道怎麼寫?難怪小米不搭理你,你得單獨給她寫一封,說些少年人的悄悄話才行。只寫一封,開頭還先寫我爹娘,確實是家書,就是太家了,你讓小米怎麼對你開竅?」
秦二叔都替他們急死。
小侄女想當孤家寡人,小師侄又對小米過於的循規蹈矩,就這樣的兩個人,怕是同一個屋檐下住一輩子都沒法成親。
「來,給你瞅瞅我寫給你二嬸的,你學學。」秦二叔把給秦二嬸的家書塞姜大郎手裡,逼著他看。
榕娘,吾妻,快兩月不見,為夫想念已極,宛若隔了二十秋,許是日有所思,昨夜睡著時還夢見你……
姜大郎覺得自己眼睛快瞎了,還有點反胃,把信往桌上一放,還往遠處推了推,鄭重問秦二叔:「二叔,你這麼寫,二嬸不會打你嗎?」
上輩子,他要是這麼給粟粟寫信,粟粟定會拿著信來他面前,再當著他的面,把信放水裡洗上個三遍,質問他一句:「你是把油當墨水寫信嗎?怎麼油膩成這樣?還是你故意要噁心我?!」
「小米不喜歡這樣的。」姜大郎鄭重道……粟粟只需要一句『我想你了,或者我會儘快回家』就足夠了。
「切,所以說你沒媳婦。」秦二叔教他:「小米沒開竅,你想跟她有進展就得來點猛的。啥才叫猛?就是給她寫一封直白又滿是心意的信。嗯,再給她摘朵小花,夾在信里,小姑娘都喜歡這樣。」
榕娘在閨閣之時,就愛摘花草樹葉,製成貼花書籤。
「行,我知道了,二叔先出去,我要給小米寫信。」姜大郎覺得再讓秦二叔教下去,他跟小米這輩子都沒戲,是把他打發走。
秦二叔笑了:「害羞了?成,二叔去找三駿,你好好寫信,大膽點,正年輕,怕個啥!」
言罷,拿著自己的兩封家書,離開居住的廂房,出去找徐三駿他們吃飯。
姜大郎又靜坐了一刻多鐘,才再次提筆,給秦小米寫家書。
夜裡戌時,梁祉來催他們交信。
翌日天不亮,負責送信的十名將士就出發離開。
姜大郎目送送信隊伍離開……吃完早飯後,帶上徐三駿、姚大雁、肖木桐等人,去找藍虎他們,一塊去見朗千戶。
陶百戶也在。
這次山寨行,要談判,所以得派個懂得梁家軍底線的老將去。
而除了拉攏與談判以外,還要護送山民姑娘們回家。
「見過朗千戶,見過陶百戶。」
「大郎來了。」陶百戶率先應聲,臉上帶笑,對姜大郎這個後輩很滿意……他們這批百戶年紀都不小了,梁家軍,或者說魏軍,需要新鮮血液,如此才能打勝仗。
「來了。」朗千戶見人齊後,開始交代他們各項事宜。
交代完後,還大方的給了三百斤鹽:「登門總得帶點禮兒,拿去給山寨的山民們……嘿嘿,這些都是從瞿同知那裡要來的。」
都指揮使司的人享受慣了,又拿住靳解兩家的把柄,因此這趟進山拉了許多車物資。
而這些物資里,有一半是梁家軍的。
但朗千戶沒動用梁家軍的那一半鹽巴,是去搜颳了瞿同知麾下的那一半,用的理由也極好:「拉攏山民,在山裡建成一條防禦東漠細作的防線,此乃國朝大事,都指揮使司必須得出力。」
「都指揮使司已經出了被細作滲透的大紕漏,要是再不配合我們梁家軍辦差,陛下怕是要動大怒……老子當時就這麼一說,瞿同知竟然就慫了,多給了我們兩成物資。」
「多謝千戶鼎立扶持。」姜大郎道謝。
而他很篤定,自己能給朗千戶帶回來好消息。
畢竟,拉攏、談判這些,他是做慣了的,又有藍虎等人當說客,更有解救山民姑娘的功勞。
且幾位千戶還承諾了,山民與魏軍合作後,依然能自由的待在山裡,朝廷不會向他們收稅,更不會侵占山民世代居住的山地。
還會保護山民,不再發生山民姑娘被劫掠的事兒。
這麼多利好條件,廢物都能把山民們談下來。
「啟程吧。」朗千戶下令。
陶百戶、姜大郎他們帶著一百多兵馬、藍虎他們、山民姑娘們,浩浩蕩蕩地往山民最大的寨子進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姜大郎他們走後,秦二叔他們又繼續忙著搬空基業山的事兒。
每天都有好東西被搬出來,光是登記物品的冊子就裝了三箱。
龐叔、尤大夫他們更是把藥田山當成了家,吃住都在藥田山里,每天都是挖草藥,還要把珍稀的藥草植株給移栽去山外種植。
而在死了二十五名雜工後,瞿同知他們終於把羽堂庫房打開。
朗千戶他們一直派兵盯著,得知消息,立刻帶兵趕去羽堂庫房,讓瞿同知他們想私吞羽堂的財物都不行。
「瞿同知辛苦了……秦老弟,來來來,趕緊登記造冊,一樣也不許記漏啊,要上報給陛下的!」
瞿同知:「……」這狗東西就知道拿武興帝來壓他!
可東漠細作潛伏東北州將近百年之久,此等大紕漏,都指揮使司必定要遭受武興帝的一番清洗。
他要想不被擼掉官職,就得謙讓著西北軍。
因此瞿同知想清楚後,不僅對朗千戶他們處處忍讓,還開始賣力的辦差,與梁家軍齊心合力,接連把細作堂的庫房都給破開。
期間也死了人,但死的是瞿同知的人,朗千戶他們不心疼。
而令人欣喜的是,一個細作堂的庫房裡,還真發現了東漠潛伏細作的名冊的線索。
不說鄧千戶他們,瞿同知都大喜過望,立馬道:「即刻把這消息送出山,讓都指揮使上報陛下!」
有了這個功勞,他跟都指揮使司都能少受點處罰。
當天,新的消息又被送往山外。
……
山外,已是九月,重陽節都過了,天氣開始冷起來。
新大街的宅鋪新家,秦奶奶早上起來,看著地上的白霜,憂心道:「山里肯定更冷,得趕緊給大郎他們送禦寒的冬衣。」
秦爺爺、秦奶奶、小米,離家已經一月有餘,我……
姜大郎剛寫了半行字就停下,開始發呆……他想起了很多事兒,上輩子的,這輩子的,甚至是以後的。
光影西斜時,他還端坐著不動。
砰,拍桌子的聲音響起,秦二叔道:「你要當石頭不成?趕緊寫信,否則錯過今天,就得等下次才能將信送出去。」
又瞅著姜大郎的信紙,道:「咋的,不知道怎麼寫?難怪小米不搭理你,你得單獨給她寫一封,說些少年人的悄悄話才行。只寫一封,開頭還先寫我爹娘,確實是家書,就是太家了,你讓小米怎麼對你開竅?」
秦二叔都替他們急死。
小侄女想當孤家寡人,小師侄又對小米過於的循規蹈矩,就這樣的兩個人,怕是同一個屋檐下住一輩子都沒法成親。
「來,給你瞅瞅我寫給你二嬸的,你學學。」秦二叔把給秦二嬸的家書塞姜大郎手裡,逼著他看。
榕娘,吾妻,快兩月不見,為夫想念已極,宛若隔了二十秋,許是日有所思,昨夜睡著時還夢見你……
姜大郎覺得自己眼睛快瞎了,還有點反胃,把信往桌上一放,還往遠處推了推,鄭重問秦二叔:「二叔,你這麼寫,二嬸不會打你嗎?」
上輩子,他要是這麼給粟粟寫信,粟粟定會拿著信來他面前,再當著他的面,把信放水裡洗上個三遍,質問他一句:「你是把油當墨水寫信嗎?怎麼油膩成這樣?還是你故意要噁心我?!」
「小米不喜歡這樣的。」姜大郎鄭重道……粟粟只需要一句『我想你了,或者我會儘快回家』就足夠了。
「切,所以說你沒媳婦。」秦二叔教他:「小米沒開竅,你想跟她有進展就得來點猛的。啥才叫猛?就是給她寫一封直白又滿是心意的信。嗯,再給她摘朵小花,夾在信里,小姑娘都喜歡這樣。」
榕娘在閨閣之時,就愛摘花草樹葉,製成貼花書籤。
「行,我知道了,二叔先出去,我要給小米寫信。」姜大郎覺得再讓秦二叔教下去,他跟小米這輩子都沒戲,是把他打發走。
秦二叔笑了:「害羞了?成,二叔去找三駿,你好好寫信,大膽點,正年輕,怕個啥!」
言罷,拿著自己的兩封家書,離開居住的廂房,出去找徐三駿他們吃飯。
姜大郎又靜坐了一刻多鐘,才再次提筆,給秦小米寫家書。
夜裡戌時,梁祉來催他們交信。
翌日天不亮,負責送信的十名將士就出發離開。
姜大郎目送送信隊伍離開……吃完早飯後,帶上徐三駿、姚大雁、肖木桐等人,去找藍虎他們,一塊去見朗千戶。
陶百戶也在。
這次山寨行,要談判,所以得派個懂得梁家軍底線的老將去。
而除了拉攏與談判以外,還要護送山民姑娘們回家。
「見過朗千戶,見過陶百戶。」
「大郎來了。」陶百戶率先應聲,臉上帶笑,對姜大郎這個後輩很滿意……他們這批百戶年紀都不小了,梁家軍,或者說魏軍,需要新鮮血液,如此才能打勝仗。
「來了。」朗千戶見人齊後,開始交代他們各項事宜。
交代完後,還大方的給了三百斤鹽:「登門總得帶點禮兒,拿去給山寨的山民們……嘿嘿,這些都是從瞿同知那裡要來的。」
都指揮使司的人享受慣了,又拿住靳解兩家的把柄,因此這趟進山拉了許多車物資。
而這些物資里,有一半是梁家軍的。
但朗千戶沒動用梁家軍的那一半鹽巴,是去搜颳了瞿同知麾下的那一半,用的理由也極好:「拉攏山民,在山裡建成一條防禦東漠細作的防線,此乃國朝大事,都指揮使司必須得出力。」
「都指揮使司已經出了被細作滲透的大紕漏,要是再不配合我們梁家軍辦差,陛下怕是要動大怒……老子當時就這麼一說,瞿同知竟然就慫了,多給了我們兩成物資。」
「多謝千戶鼎立扶持。」姜大郎道謝。
而他很篤定,自己能給朗千戶帶回來好消息。
畢竟,拉攏、談判這些,他是做慣了的,又有藍虎等人當說客,更有解救山民姑娘的功勞。
且幾位千戶還承諾了,山民與魏軍合作後,依然能自由的待在山裡,朝廷不會向他們收稅,更不會侵占山民世代居住的山地。
還會保護山民,不再發生山民姑娘被劫掠的事兒。
這麼多利好條件,廢物都能把山民們談下來。
「啟程吧。」朗千戶下令。
陶百戶、姜大郎他們帶著一百多兵馬、藍虎他們、山民姑娘們,浩浩蕩蕩地往山民最大的寨子進發。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姜大郎他們走後,秦二叔他們又繼續忙著搬空基業山的事兒。
每天都有好東西被搬出來,光是登記物品的冊子就裝了三箱。
龐叔、尤大夫他們更是把藥田山當成了家,吃住都在藥田山里,每天都是挖草藥,還要把珍稀的藥草植株給移栽去山外種植。
而在死了二十五名雜工後,瞿同知他們終於把羽堂庫房打開。
朗千戶他們一直派兵盯著,得知消息,立刻帶兵趕去羽堂庫房,讓瞿同知他們想私吞羽堂的財物都不行。
「瞿同知辛苦了……秦老弟,來來來,趕緊登記造冊,一樣也不許記漏啊,要上報給陛下的!」
瞿同知:「……」這狗東西就知道拿武興帝來壓他!
可東漠細作潛伏東北州將近百年之久,此等大紕漏,都指揮使司必定要遭受武興帝的一番清洗。
他要想不被擼掉官職,就得謙讓著西北軍。
因此瞿同知想清楚後,不僅對朗千戶他們處處忍讓,還開始賣力的辦差,與梁家軍齊心合力,接連把細作堂的庫房都給破開。
期間也死了人,但死的是瞿同知的人,朗千戶他們不心疼。
而令人欣喜的是,一個細作堂的庫房裡,還真發現了東漠潛伏細作的名冊的線索。
不說鄧千戶他們,瞿同知都大喜過望,立馬道:「即刻把這消息送出山,讓都指揮使上報陛下!」
有了這個功勞,他跟都指揮使司都能少受點處罰。
當天,新的消息又被送往山外。
……
山外,已是九月,重陽節都過了,天氣開始冷起來。
新大街的宅鋪新家,秦奶奶早上起來,看著地上的白霜,憂心道:「山里肯定更冷,得趕緊給大郎他們送禦寒的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