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剿匪發財,楊府大火
第586章 剿匪發財,楊府大火
「哦,好。」梁祉渾渾噩噩應著,跟著姜大郎出屋。
又急奔回來,交代屋內將士:「把聽到的話都爛在肚子裡,不許透露一個字。守好假楊縣尉,別讓他死了!」
老天爺啊,他剛才聽見了什麼?
姜哥竟用東漠話把楊縣尉的真實身份給詐出來了!
匪賊可能不是匪賊,而是潛伏在大魏境內百年之久的東漠細作。
「是。」四名將士急忙應著。
「姜哥,等等我。」梁祉頭都大了,趕忙追上姜大郎,拽住他的手,想問什麼,又憋住了,一起疾奔到朗千戶所在的屋子。
「關門關門,郎叔郎叔,我們有大事要稟!」梁祉手舞足蹈,比比劃劃,說了一通。
「什麼?!」朗千戶驚得起身,直奔姜大郎,抓著他肩膀問:「當真是東漠細作?」
姜大郎只說:「小子是有這個猜測……畢竟這裡靠近東漠,且若沒有大勢力支持,如何能養出一個百年匪寨?還有刀老大那些匪賊還會用長槍、還有厲害毒藥,所擁有的手段皆太過厲害,一般匪寨根本弄不來。」
「鬼村的屠村舊案、四通八達的地道、匪變民等等事情,都在佐證他們不是一般匪賊。」
「而比匪賊厲害的,還急於過明路的,除了叛國重罪者的後代,也只有別國潛伏在咱們境內的細作了。」
又說:「不過這些只是小子的推測,至於真偽與否,需攻破匪寨後,看能不能搜出東漠那邊的有關證據?」
朗千戶:「對對對,得儘快攻破匪寨找證據……事關重大,我得給將軍去信,讓將軍再派兵來。」
事關東漠細作,耽誤不得,朗千戶跟梁祉立刻用西北軍密語寫信,又吹哨子喚來飛禽,用飛禽給梁將軍送信。
關書吏聽到這邊的動靜,過來詢問:「朗千戶、鎮遠伯二公子、大郎,你們這邊可是有何發現?」
這?
朗千戶道:「是有些發現,已經飛禽傳書給梁將軍,等梁將軍的命令到了後,再與你們細說。」
關書吏明白了,這是為保安全,暫時不可明說的意思:「是,卑職明白,不會多問,我關家任憑朗千戶吩咐。」
「好!」朗千戶很滿意,又立刻把麾下心腹召集來屋裡,讓他們往東漠方面,審問楊家子孫。
尤其要問:「九月初一那天,楊家家裡可會有祭祀?」
大魏這邊,十一月才冬至,可東漠是真正的苦寒之地,比東北州冷多了,不到九月就大雪紛飛,河流冰封,一直到次年四五月份,才解凍開河。
所以東漠的冬季很漫長,很難熬,為求平安,東漠人會在每年的九月初一,大祭冬神。
冬神,是東漠所有人唯一信奉的神明,如果楊縣尉是東漠人,或許會在這一天,做出些動靜來,被楊家子孫發現的。
「末將領命!」心腹們立刻離開,按照交代,用重刑又利誘,審問楊家子孫。
梁祉還跑去楊縣尉的刑罰屋,告訴楊縣尉這事兒:「你想瞞是瞞不住的,可要是你願意說出真相,我們大魏可繞過你一家不死。反正你的兒子是跟我們魏人通婚,孫子已經是半個魏人。」
「住口!」楊縣尉咆哮,心裡湧起噁心感,嫌棄死了孫子們的血統。
又趕緊掩掉所有不妥當的情緒,喊冤:「我楊家祖祖輩輩都是魏人,我楊家清清白白,姜大郎這賊子血口噴人,污我楊家清白!」
恨,楊縣尉恨不得生吃薑大郎的血肉。
早知如此,當初他就不該拉攏姜大郎,而是該直接弄死他。
如今是讓姜大郎猜到他真正的身份……百年大計啊,他東漠的百年大計,眼見著就要毀了!
他對不起東漠的,他是東漠的罪人。
楊縣尉涕淚橫流,痛哭失聲,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因為冤屈而哭。
梁祉看得皺眉,交代:「堵住他的嘴巴,莫讓他咬舌自盡。」
言罷,離開去看楊家子孫的審問情況。
楊縣尉三子八孫,除了兩個未及三歲的小孫兒以外,其餘人等,都在被用刑。
而刑審是有效果的。
有個九歲的孫子受不住痛苦,把自己知道的一樁事情給說了出來:「嗚嗚嗚,祖父,祖父夜裡會偷偷從地下出來……九月重陽節之前,我見到過的……」
九九重陽節,重陽之前,可不就是九月初一左右!
審問的陶百戶大喜,又問:「地下?哪裡的地下?」
他細心慢誘,總算問到地方,立刻稟給朗千戶。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朗千戶帶人來到楊府的一個小偏院,找到密室出口,進了地下的密室。
密室里,確實有長期祭祀的痕跡,只可惜:「沒有任何有關東漠的東西,就連那個紅羽印記也沒有……只有一些無字無五官的石頭像。」
姜大郎也跟著去了,細細查看那些手掌大的石頭像。
在請示過朗千戶後,他用斧頭,哐哐哐,砸碎石頭像。
梁祉在旁邊看著,頗為失望:「實心的,沒藏東西。」
姜大郎端詳石像內的石料,片刻後,道:「石頭內部是白色的,像是石膏所制……我開始學東漠文後,看過不少關於東漠習俗的書籍,東漠很愛用石膏立石頭像來祭拜過世祖先,就像咱們立牌位一樣。」
梁祉拍一把自己的腦袋,道:「對對對,好像東漠是有這個習俗……這些是嗎?那是不是說,楊縣尉確實是東漠細作?」
問到最後,梁祉都激動了。
如果真讓他們拔除了別國細作窩點,那這軍功可就立大了,不誇張的說,能讓你小兵直升將軍!
姜大郎搖頭:「不確定。還是得先剿匪,搜查匪寨……匪寨是他們的窩點,一定能搜出有用的證據。」
「大郎說得是。」朗千戶很認同,道:「再審楊家三天,三天後,咱們立刻集結人馬,進山尋匪寨。確定匪寨位置後,等梁將軍的兵馬一到,立刻攻寨搜查,看看他們是匪賊還是東漠細作!」
這天起,朗千戶帶著麾下將士,狠狠審了楊家人一番,就連跟楊縣尉交好的高百戶也被捆起來審了一遍。
可楊家子孫是真不知道楊縣尉的事兒。
高百戶也是個硬骨頭、楊縣尉更是不怕死,因此除了密室里的無臉石膏像以外,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證明,楊縣尉是細作。
朗千戶很鬱悶,沒空跟楊縣尉較勁了,於第四天,撤出楊府,準備休整兩天,留足兵馬給縣城後,就帶兵離縣,進山尋匪寨、剿匪。
可朗千戶他們還沒離開縣城,第六天半夜,楊府是火光沖天,整個楊府被火焰吞噬。
「哦,好。」梁祉渾渾噩噩應著,跟著姜大郎出屋。
又急奔回來,交代屋內將士:「把聽到的話都爛在肚子裡,不許透露一個字。守好假楊縣尉,別讓他死了!」
老天爺啊,他剛才聽見了什麼?
姜哥竟用東漠話把楊縣尉的真實身份給詐出來了!
匪賊可能不是匪賊,而是潛伏在大魏境內百年之久的東漠細作。
「是。」四名將士急忙應著。
「姜哥,等等我。」梁祉頭都大了,趕忙追上姜大郎,拽住他的手,想問什麼,又憋住了,一起疾奔到朗千戶所在的屋子。
「關門關門,郎叔郎叔,我們有大事要稟!」梁祉手舞足蹈,比比劃劃,說了一通。
「什麼?!」朗千戶驚得起身,直奔姜大郎,抓著他肩膀問:「當真是東漠細作?」
姜大郎只說:「小子是有這個猜測……畢竟這裡靠近東漠,且若沒有大勢力支持,如何能養出一個百年匪寨?還有刀老大那些匪賊還會用長槍、還有厲害毒藥,所擁有的手段皆太過厲害,一般匪寨根本弄不來。」
「鬼村的屠村舊案、四通八達的地道、匪變民等等事情,都在佐證他們不是一般匪賊。」
「而比匪賊厲害的,還急於過明路的,除了叛國重罪者的後代,也只有別國潛伏在咱們境內的細作了。」
又說:「不過這些只是小子的推測,至於真偽與否,需攻破匪寨後,看能不能搜出東漠那邊的有關證據?」
朗千戶:「對對對,得儘快攻破匪寨找證據……事關重大,我得給將軍去信,讓將軍再派兵來。」
事關東漠細作,耽誤不得,朗千戶跟梁祉立刻用西北軍密語寫信,又吹哨子喚來飛禽,用飛禽給梁將軍送信。
關書吏聽到這邊的動靜,過來詢問:「朗千戶、鎮遠伯二公子、大郎,你們這邊可是有何發現?」
這?
朗千戶道:「是有些發現,已經飛禽傳書給梁將軍,等梁將軍的命令到了後,再與你們細說。」
關書吏明白了,這是為保安全,暫時不可明說的意思:「是,卑職明白,不會多問,我關家任憑朗千戶吩咐。」
「好!」朗千戶很滿意,又立刻把麾下心腹召集來屋裡,讓他們往東漠方面,審問楊家子孫。
尤其要問:「九月初一那天,楊家家裡可會有祭祀?」
大魏這邊,十一月才冬至,可東漠是真正的苦寒之地,比東北州冷多了,不到九月就大雪紛飛,河流冰封,一直到次年四五月份,才解凍開河。
所以東漠的冬季很漫長,很難熬,為求平安,東漠人會在每年的九月初一,大祭冬神。
冬神,是東漠所有人唯一信奉的神明,如果楊縣尉是東漠人,或許會在這一天,做出些動靜來,被楊家子孫發現的。
「末將領命!」心腹們立刻離開,按照交代,用重刑又利誘,審問楊家子孫。
梁祉還跑去楊縣尉的刑罰屋,告訴楊縣尉這事兒:「你想瞞是瞞不住的,可要是你願意說出真相,我們大魏可繞過你一家不死。反正你的兒子是跟我們魏人通婚,孫子已經是半個魏人。」
「住口!」楊縣尉咆哮,心裡湧起噁心感,嫌棄死了孫子們的血統。
又趕緊掩掉所有不妥當的情緒,喊冤:「我楊家祖祖輩輩都是魏人,我楊家清清白白,姜大郎這賊子血口噴人,污我楊家清白!」
恨,楊縣尉恨不得生吃薑大郎的血肉。
早知如此,當初他就不該拉攏姜大郎,而是該直接弄死他。
如今是讓姜大郎猜到他真正的身份……百年大計啊,他東漠的百年大計,眼見著就要毀了!
他對不起東漠的,他是東漠的罪人。
楊縣尉涕淚橫流,痛哭失聲,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因為冤屈而哭。
梁祉看得皺眉,交代:「堵住他的嘴巴,莫讓他咬舌自盡。」
言罷,離開去看楊家子孫的審問情況。
楊縣尉三子八孫,除了兩個未及三歲的小孫兒以外,其餘人等,都在被用刑。
而刑審是有效果的。
有個九歲的孫子受不住痛苦,把自己知道的一樁事情給說了出來:「嗚嗚嗚,祖父,祖父夜裡會偷偷從地下出來……九月重陽節之前,我見到過的……」
九九重陽節,重陽之前,可不就是九月初一左右!
審問的陶百戶大喜,又問:「地下?哪裡的地下?」
他細心慢誘,總算問到地方,立刻稟給朗千戶。
無錯版本在讀!首一發一本小說。讀
朗千戶帶人來到楊府的一個小偏院,找到密室出口,進了地下的密室。
密室里,確實有長期祭祀的痕跡,只可惜:「沒有任何有關東漠的東西,就連那個紅羽印記也沒有……只有一些無字無五官的石頭像。」
姜大郎也跟著去了,細細查看那些手掌大的石頭像。
在請示過朗千戶後,他用斧頭,哐哐哐,砸碎石頭像。
梁祉在旁邊看著,頗為失望:「實心的,沒藏東西。」
姜大郎端詳石像內的石料,片刻後,道:「石頭內部是白色的,像是石膏所制……我開始學東漠文後,看過不少關於東漠習俗的書籍,東漠很愛用石膏立石頭像來祭拜過世祖先,就像咱們立牌位一樣。」
梁祉拍一把自己的腦袋,道:「對對對,好像東漠是有這個習俗……這些是嗎?那是不是說,楊縣尉確實是東漠細作?」
問到最後,梁祉都激動了。
如果真讓他們拔除了別國細作窩點,那這軍功可就立大了,不誇張的說,能讓你小兵直升將軍!
姜大郎搖頭:「不確定。還是得先剿匪,搜查匪寨……匪寨是他們的窩點,一定能搜出有用的證據。」
「大郎說得是。」朗千戶很認同,道:「再審楊家三天,三天後,咱們立刻集結人馬,進山尋匪寨。確定匪寨位置後,等梁將軍的兵馬一到,立刻攻寨搜查,看看他們是匪賊還是東漠細作!」
這天起,朗千戶帶著麾下將士,狠狠審了楊家人一番,就連跟楊縣尉交好的高百戶也被捆起來審了一遍。
可楊家子孫是真不知道楊縣尉的事兒。
高百戶也是個硬骨頭、楊縣尉更是不怕死,因此除了密室里的無臉石膏像以外,沒有任何有效證據證明,楊縣尉是細作。
朗千戶很鬱悶,沒空跟楊縣尉較勁了,於第四天,撤出楊府,準備休整兩天,留足兵馬給縣城後,就帶兵離縣,進山尋匪寨、剿匪。
可朗千戶他們還沒離開縣城,第六天半夜,楊府是火光沖天,整個楊府被火焰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