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劍聖魯勾踐,公子世無雙
第254章 劍聖魯勾踐,公子世無雙
月夜下,嬴成蟜的臉色比被單劍擋下的蓋聶更難看。
自從其收蓋聶為門客後,從未有劍客能單人單劍攔住劍聖。
「主君勿近!」蓋聶一擊不中,抽身急退,橫臂攔在嬴成蟜身前。
其第一責任,是主君安危。
往常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有自信保主君性命的劍聖冷臉沉凝,視線沒有片刻從橫劍老人身上移開。
嬴成蟜依言止步,目光望向立在呂不韋身前的老者。
月光熹微,距離稍遠。
少年看不清老者相貌,卻能看清老者的劍——這把劍實在太大了。
劍長與其他劍一般,皆是三尺。
但厚度寬度,嬴成蟜目測推斷,至少要超出制式秦劍三倍。
能仗劍擋住蓋聶,說明老者必是一位劍術大家。
劍術大家、老人、持巨劍,這三個信息合在一起,指向一人。
「魯勾踐。」少年極為確定地說道。
老人拄劍而立,有些訝異,沒想到赫赫有名的公子成蟜竟然能知道他的姓名。
「能從公子口中得聽賤名,也算幸事。」老人慢吞吞地說話。
言雖稱幸,語氣卻是一點也聽不出來。
嬴成蟜雙眼眯起。
失蹤已久的魯勾踐竟然成為了師長門客,還真是令人驚奇。
魯勾踐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中國古代史專業的學生都沒有幾人知曉,對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極為感興趣的嬴成蟜是知曉的寥寥者之一。
史書對魯勾踐的記載僅有寥寥數語,作為荊軻的背景板。
荊軻去邯鄲,與魯勾踐下棋賭鬥。
二者發生爭執。
魯勾踐大聲地呵斥荊軻。
荊軻走掉,沒有再回來。
後來荊軻刺秦王,其事跡傳到魯勾踐的耳中。
魯勾踐得知,極為後悔,私下說道:
「太可惜了,他刺劍之術不精。
「他來找我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他要去刺殺秦王啊!
「我呵斥過他,他肯定以為我不是能商大事的人。」
後世著名詩人李白在是《少年行》中有一句是「因擊魯勾踐,爭博勿相欺」,說的就是此事。
找魯勾踐這樣的義士一起去行刺,不要在賭棋的時候有所隱瞞,直說就好。
後世聲名不顯的魯勾踐,在當代江湖卻是極負盛名。
劍聖這個號,最早就是魯勾踐的號。
十幾年前,魯勾踐失蹤,劍聖消失。
又過數年,蓋聶橫空出世,江湖方又聞劍聖之號。
蓋聶曾說天下於劍有天賦者有兩人,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就是魯勾踐。
嬴成蟜曾問蓋聶,失蹤的劍聖魯勾踐有沒有什麼顯著特點。
蓋聶回答是劍。
魯勾踐的佩劍叫做巨闕,是一把名劍。
由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勾踐所鑄。
尋常寶劍以鋒利為佳,故寶劍又稱利劍。
巨闕反其道而行之,乃是一把兩刃不開鋒的重劍,不可以利劍稱之。
巨闕。
巨者,大也。
闕者,通缺,意為殘缺。
「巨」字是說巨闕是把大劍,而「闕」字則是說這是一把沒有開鋒的殘缺之劍。
世間名劍,皆乃利器。
唯獨巨闕,乃是鈍器。
別說名劍中沒有第二把鈍器,劍中也沒有第二把。
劍這個武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利器。
除了魯勾踐,世間劍客未有用鈍器者也。
「有把握嗎?」嬴成蟜細聲問道。
蓋聶神色不動,嘴唇細微開合:
「一擊不中,遠遁千里。」
從入府開始,蓋聶就在觀察周圍。
府邸中光是明面上的侍衛,他就看到了三十餘。
他見過呂不韋的門客出手,每一個都不是庸人。
單打獨鬥,除了魯勾踐,他有信心在五招之內取人性命。
可若是這些門客一擁而上,他只能自己脫身,做不到帶著主君一同脫身。
他的機會從始至終就只有一次。
若是和魯勾踐私下相遇,蓋聶倒很想和這位前劍聖比一比劍。
現在,當走。
「蓋先生只要回答我,對魯勾踐有沒有把握。」嬴成蟜雙腳像是釘在了地上:「其餘人,不勞先生費心。」
白衣飄飄,衣袂無風自動。
蓋聶手腕轉動,利刃攪空有顫鳴,面無表情地道:
「劍聖是我,不是魯公。」
「那就拜託先生了。」
「唯。」
利刃二度破空,白影再為鬼魅。
承影,有質無形。
殺人見血不見劍,優雅高貴,名劍中的美人。
魯勾踐拖劍前行,一步一步走得極慢,帶著一道由細小煙塵組成的尾翼迎戰。
巨闕,大而無鋒。
天下絕無僅有的劍之鈍器,名劍中的莽夫。
偏技的劍聖對戰偏力的前劍聖。
美人碰撞莽夫。
身形動出殘影的蓋聶主攻。
無形承影每一次刺、劃都帶著黃泉的氣息。
魯勾踐雙手持巨闕主守。
由於巨闕未開封的緣故,魯勾踐甚至可以握著劍鋒對戰。
巨闕寬大劍身像是一扇門,不需要太過準確,簡單橫、架就能拒敵於外。
雙刃迸濺的火花在空中濺射,點燃了蓋聶的好勝心。
「這也能稱之為劍術嗎?」蓋聶強攻中喝問:「魯公何不舞干戚!」
今日之前,他從不知道劍還有這般用法。
持劍不點刺不劈砍,而是如同盾、戚一類的架擋。
如此戰法,為什麼不乾脆像戰神刑天那樣左手持干,右手持戚作戰呢?
劍怎麼能是鈍器,劍術怎麼能是鈍器之術呢?
魯勾踐不答,注意力高度集中。
覷到蓋聶說話空隙,換氣之瞬。
托住劍鋒做轉動方向的左手猝然後挪,和右手一樣握在劍柄上。
他腳踏大地起轟鳴,藉此踏地之力蹬腿擰身,依慣性甩臂扣腕,掄出進攻第一劍!
「開!」老人一聲怒吼。
「咚」的一聲巨響,有如驚雷劈下,似是火山爆發,爆炸的煙塵遮蔽了黑夜。
火星不濺,兵戈之音不聞。
空中飄揚塵埃,一切歸於寂靜。
此時,距離二者對戰不過十三息。
高手對決,勝負極快。
能打半刻以上的都是切磋,互相餵招。
魯勾踐、蓋聶,相對而立。
蓋聶右手握劍柄於胸前,身前空中有鮮血凌空漂浮。
承影無形,見血不見劍!
魯勾踐側首看左肩,劃破的衣衫為鮮血浸濕。
「你故意誘我進攻。」老人語氣肯定。
蓋聶乾脆點頭:
「魯公找到聶破綻決定進攻,主右側發力,左側就有遺漏了。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巨闕之所以是破壞力最強的劍,不可或缺的原因就是它夠重。
「劍勢一出,無可改變。
「魯公今日手中若不是巨闕,而是一把再尋常不過的秦劍。
「只要能臨陣變勢,魯公就不會受聶這一劍。
「成也巨闕,敗也巨闕。」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魯勾踐撫摸巨闕劍身,如撫摸最心愛女人,老臉滿是溫柔:
「巨闕沒有敗,是我敗了。
「它依然是天下最強的劍,我卻老了,無力了。
「早二十年,你這一劍刺不中我,巨闕回得來。
「我敗給了你,更敗給了時間。」
英雄遲暮,沒有人能戰勝時間。
夜色影綽綽,滿眼都是人。
數十名披甲門客圍攏過來,包成一個圈,個個皆手持兵刃,目露不善之色。
深夜造訪,刺殺他們的主君。
刺殺未遂不退走,在他們所有人的眼巴前傷了魯公,真是找死!
劍聖又如何?能戰幾多人?
老早就想動手的這些衛兵之所以一直未動,是未聽到主君下令。
「拿下蓋聶。」呂不韋冷言冷語,又加了一句:「死活不論。」
命令已下達,鱗甲剛有響。
「本君看誰敢!」嬴成蟜一聲冷喝。
剛動起來的衛兵們為其音所懾,集體止步,望向公子成蟜。
公子成蟜掣出腰間寶劍,持在手中。
這把劍並非名劍,乃是再尋常不過的制式秦劍,上戰場的秦國士卒皆有。
嬴成蟜舉長劍,劍尖斜指周圍衛士面龐。
「爾等敢動,我就敢殺。」少年一邊說話,一邊緩緩轉動,平等地威脅每一個衛士。
不知為何,面對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這些武功高強的門客竟然盡皆凜然起來,好像真的會被殺死。
呂不韋邁步,向嬴成蟜走來:
「公子以為和蓋聶學了幾天劍術,武功就能夠壓制我的門客了?
「就算公子劍術與蓋聶不分上下,也不是如此多人的對手。
「匹夫之勇,力有未逮。」
一句話點醒眾門客。
他們紛紛面露愧色,為自己的不動而羞。
即便蓋聶傾囊相授毫不保留,眼前人也不過是一個少年罷了,再厲害能厲害到哪裡去呢?
他們連蓋聶都不怕,還怕一個少年。
意識即過,在他們將動未動之際,少年冷笑:
「我勸你們最好不要動,不要為了你們主君一句話去送死。
「我的劍術確實很差。
「要是切磋,能勝過你們其中一二位都很勉強。
「但這不是切磋,是廝殺。
「我敢殺你們,你們敢殺我嗎?」
現場一靜。
敢殺人和不敢殺人,天壤之別。
嬴成蟜可以不做防守,招招要害。
呂不韋的門客們只能防守,不敢遞一招半式。
公子成蟜受的是傷,他們沒的是命。
若只是自己的命,門客中也有人不在乎——士為知己者死。
這些人不在乎自己的命,卻怕公子成蟜遷怒主君。
他們目光看向行過來的主君,等候命令。
嬴成蟜偏頭,對看著呂不韋、雙目最為熾熱的持鈹衛士道:
「你可以把鈹給你主君。
「看看你主君敢不敢上來,看看我敢不敢給你主君一劍。」
被保護的蓋聶面無表情,心中大罵自己方才簡直是愚蠢透頂。
[此為秦國。]
[公子光明正大來找呂不韋,呂不韋怎敢殺之?]
[有危險的人,是聶和呼。]
呂不韋站在嬴成蟜三尺外,止步:
「以不韋的武功,又有如此多壯士相助。
「不韋有信心能制住公子,而不傷公子。
「公子對不韋有信心嗎?」
「師長剛才說,匹夫之勇,力有未逮,本君深以為然也。」嬴成蟜丟下秦劍。
制式秦劍抖動一下,躺在地上。
公子成蟜雙臂抱胸,環顧一周:
「今日只要有一人敢上前,我嬴成蟜發誓,事後必殺在場所有人,夷三族。」
眾門客皆色變。
嬴成蟜看面不改色的呂不韋,道:
「本君自認記憶不錯,記住了在場所有人。
「師長對本君的記憶有信心嗎?」
呂不韋不語,許久。
嬴成蟜一副耐心耗盡的模樣,不耐煩地道:
「要殺便殺,不殺就滾。
「再聚此礙本君的眼,夷三族。」
眾門客驚懼怒恐。
面色煞白有之,漆黑亦有,皆望向主君。
呂不韋緩緩點頭。
人群散去,只剩呂不韋、嬴成蟜、甘羅、呼、蓋聶、魯勾踐六人。
嬴成蟜近前一步,盯著師長的眼睛,想要看到師長心底在想什麼:
「師長方才不語,是在想要不要像殺死阿房一樣把弟子殺死?」
呂不韋雙目有神且幽深,既有天日之光,又有深淵之暗:
「大計唯有公子能成,不韋哪裡敢做此想。」
「師長也有不敢的事嗎?我以為師長不尊王兄,大權獨攬已到極點,未想到你竟敢殺我嫂!」嬴成蟜大聲質問。
呂不韋極為不喜,反質問道:
「嫂?
「公子難道贊同一個隱宮女成為我國王后嗎?
「難道想讓秦國在天下列國失了國體,丟了威嚴,成為如趙國一樣的笑柄嗎?
「難道公子還和幼時一樣天真,以為王上立後一事如百姓娶妻,只要王上願意就好。
「以為這只是家事,而非國事嗎?」
「不贊同你也不能殺了她!」有辯者之稱的嬴子沒有心情在此刻和師長雄辯:「你破壞了規矩!」
「規矩?哈!」呂不韋氣笑:「我們定計,要破壞天下最大的規矩。與之相比,這算個甚?公子,你違背了初心。」
「不要說這些屁話!師長真想論道,擇日我們論個三天三夜!我現在要知道,師長今日能殺了阿房,來日會不會殺我兄!」
「會。」
「我早便和師長說過,師長敢動我兄,誰也保不住師長。」
「請問公子,王上若是站在貴族那一邊。不殺大計不成,可奈何?」
「我兄會和我們站在一起。」
「哪個王會造自己的反呢?」
「我。」
「……」
呂不韋趨步上前,雙手搭嬴成蟜肩膀,真摯說道:
「世上不會有第二個公子成蟜。
「公子世無雙。」
(本章完)
月夜下,嬴成蟜的臉色比被單劍擋下的蓋聶更難看。
自從其收蓋聶為門客後,從未有劍客能單人單劍攔住劍聖。
「主君勿近!」蓋聶一擊不中,抽身急退,橫臂攔在嬴成蟜身前。
其第一責任,是主君安危。
往常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有自信保主君性命的劍聖冷臉沉凝,視線沒有片刻從橫劍老人身上移開。
嬴成蟜依言止步,目光望向立在呂不韋身前的老者。
月光熹微,距離稍遠。
少年看不清老者相貌,卻能看清老者的劍——這把劍實在太大了。
劍長與其他劍一般,皆是三尺。
但厚度寬度,嬴成蟜目測推斷,至少要超出制式秦劍三倍。
能仗劍擋住蓋聶,說明老者必是一位劍術大家。
劍術大家、老人、持巨劍,這三個信息合在一起,指向一人。
「魯勾踐。」少年極為確定地說道。
老人拄劍而立,有些訝異,沒想到赫赫有名的公子成蟜竟然能知道他的姓名。
「能從公子口中得聽賤名,也算幸事。」老人慢吞吞地說話。
言雖稱幸,語氣卻是一點也聽不出來。
嬴成蟜雙眼眯起。
失蹤已久的魯勾踐竟然成為了師長門客,還真是令人驚奇。
魯勾踐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中國古代史專業的學生都沒有幾人知曉,對春秋戰國這段歷史極為感興趣的嬴成蟜是知曉的寥寥者之一。
史書對魯勾踐的記載僅有寥寥數語,作為荊軻的背景板。
荊軻去邯鄲,與魯勾踐下棋賭鬥。
二者發生爭執。
魯勾踐大聲地呵斥荊軻。
荊軻走掉,沒有再回來。
後來荊軻刺秦王,其事跡傳到魯勾踐的耳中。
魯勾踐得知,極為後悔,私下說道:
「太可惜了,他刺劍之術不精。
「他來找我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他要去刺殺秦王啊!
「我呵斥過他,他肯定以為我不是能商大事的人。」
後世著名詩人李白在是《少年行》中有一句是「因擊魯勾踐,爭博勿相欺」,說的就是此事。
找魯勾踐這樣的義士一起去行刺,不要在賭棋的時候有所隱瞞,直說就好。
後世聲名不顯的魯勾踐,在當代江湖卻是極負盛名。
劍聖這個號,最早就是魯勾踐的號。
十幾年前,魯勾踐失蹤,劍聖消失。
又過數年,蓋聶橫空出世,江湖方又聞劍聖之號。
蓋聶曾說天下於劍有天賦者有兩人,一個是他自己,另一個就是魯勾踐。
嬴成蟜曾問蓋聶,失蹤的劍聖魯勾踐有沒有什麼顯著特點。
蓋聶回答是劍。
魯勾踐的佩劍叫做巨闕,是一把名劍。
由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勾踐所鑄。
尋常寶劍以鋒利為佳,故寶劍又稱利劍。
巨闕反其道而行之,乃是一把兩刃不開鋒的重劍,不可以利劍稱之。
巨闕。
巨者,大也。
闕者,通缺,意為殘缺。
「巨」字是說巨闕是把大劍,而「闕」字則是說這是一把沒有開鋒的殘缺之劍。
世間名劍,皆乃利器。
唯獨巨闕,乃是鈍器。
別說名劍中沒有第二把鈍器,劍中也沒有第二把。
劍這個武器從誕生那天起就是利器。
除了魯勾踐,世間劍客未有用鈍器者也。
「有把握嗎?」嬴成蟜細聲問道。
蓋聶神色不動,嘴唇細微開合:
「一擊不中,遠遁千里。」
從入府開始,蓋聶就在觀察周圍。
府邸中光是明面上的侍衛,他就看到了三十餘。
他見過呂不韋的門客出手,每一個都不是庸人。
單打獨鬥,除了魯勾踐,他有信心在五招之內取人性命。
可若是這些門客一擁而上,他只能自己脫身,做不到帶著主君一同脫身。
他的機會從始至終就只有一次。
若是和魯勾踐私下相遇,蓋聶倒很想和這位前劍聖比一比劍。
現在,當走。
「蓋先生只要回答我,對魯勾踐有沒有把握。」嬴成蟜雙腳像是釘在了地上:「其餘人,不勞先生費心。」
白衣飄飄,衣袂無風自動。
蓋聶手腕轉動,利刃攪空有顫鳴,面無表情地道:
「劍聖是我,不是魯公。」
「那就拜託先生了。」
「唯。」
利刃二度破空,白影再為鬼魅。
承影,有質無形。
殺人見血不見劍,優雅高貴,名劍中的美人。
魯勾踐拖劍前行,一步一步走得極慢,帶著一道由細小煙塵組成的尾翼迎戰。
巨闕,大而無鋒。
天下絕無僅有的劍之鈍器,名劍中的莽夫。
偏技的劍聖對戰偏力的前劍聖。
美人碰撞莽夫。
身形動出殘影的蓋聶主攻。
無形承影每一次刺、劃都帶著黃泉的氣息。
魯勾踐雙手持巨闕主守。
由於巨闕未開封的緣故,魯勾踐甚至可以握著劍鋒對戰。
巨闕寬大劍身像是一扇門,不需要太過準確,簡單橫、架就能拒敵於外。
雙刃迸濺的火花在空中濺射,點燃了蓋聶的好勝心。
「這也能稱之為劍術嗎?」蓋聶強攻中喝問:「魯公何不舞干戚!」
今日之前,他從不知道劍還有這般用法。
持劍不點刺不劈砍,而是如同盾、戚一類的架擋。
如此戰法,為什麼不乾脆像戰神刑天那樣左手持干,右手持戚作戰呢?
劍怎麼能是鈍器,劍術怎麼能是鈍器之術呢?
魯勾踐不答,注意力高度集中。
覷到蓋聶說話空隙,換氣之瞬。
托住劍鋒做轉動方向的左手猝然後挪,和右手一樣握在劍柄上。
他腳踏大地起轟鳴,藉此踏地之力蹬腿擰身,依慣性甩臂扣腕,掄出進攻第一劍!
「開!」老人一聲怒吼。
「咚」的一聲巨響,有如驚雷劈下,似是火山爆發,爆炸的煙塵遮蔽了黑夜。
火星不濺,兵戈之音不聞。
空中飄揚塵埃,一切歸於寂靜。
此時,距離二者對戰不過十三息。
高手對決,勝負極快。
能打半刻以上的都是切磋,互相餵招。
魯勾踐、蓋聶,相對而立。
蓋聶右手握劍柄於胸前,身前空中有鮮血凌空漂浮。
承影無形,見血不見劍!
魯勾踐側首看左肩,劃破的衣衫為鮮血浸濕。
「你故意誘我進攻。」老人語氣肯定。
蓋聶乾脆點頭:
「魯公找到聶破綻決定進攻,主右側發力,左側就有遺漏了。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巨闕之所以是破壞力最強的劍,不可或缺的原因就是它夠重。
「劍勢一出,無可改變。
「魯公今日手中若不是巨闕,而是一把再尋常不過的秦劍。
「只要能臨陣變勢,魯公就不會受聶這一劍。
「成也巨闕,敗也巨闕。」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魯勾踐撫摸巨闕劍身,如撫摸最心愛女人,老臉滿是溫柔:
「巨闕沒有敗,是我敗了。
「它依然是天下最強的劍,我卻老了,無力了。
「早二十年,你這一劍刺不中我,巨闕回得來。
「我敗給了你,更敗給了時間。」
英雄遲暮,沒有人能戰勝時間。
夜色影綽綽,滿眼都是人。
數十名披甲門客圍攏過來,包成一個圈,個個皆手持兵刃,目露不善之色。
深夜造訪,刺殺他們的主君。
刺殺未遂不退走,在他們所有人的眼巴前傷了魯公,真是找死!
劍聖又如何?能戰幾多人?
老早就想動手的這些衛兵之所以一直未動,是未聽到主君下令。
「拿下蓋聶。」呂不韋冷言冷語,又加了一句:「死活不論。」
命令已下達,鱗甲剛有響。
「本君看誰敢!」嬴成蟜一聲冷喝。
剛動起來的衛兵們為其音所懾,集體止步,望向公子成蟜。
公子成蟜掣出腰間寶劍,持在手中。
這把劍並非名劍,乃是再尋常不過的制式秦劍,上戰場的秦國士卒皆有。
嬴成蟜舉長劍,劍尖斜指周圍衛士面龐。
「爾等敢動,我就敢殺。」少年一邊說話,一邊緩緩轉動,平等地威脅每一個衛士。
不知為何,面對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這些武功高強的門客竟然盡皆凜然起來,好像真的會被殺死。
呂不韋邁步,向嬴成蟜走來:
「公子以為和蓋聶學了幾天劍術,武功就能夠壓制我的門客了?
「就算公子劍術與蓋聶不分上下,也不是如此多人的對手。
「匹夫之勇,力有未逮。」
一句話點醒眾門客。
他們紛紛面露愧色,為自己的不動而羞。
即便蓋聶傾囊相授毫不保留,眼前人也不過是一個少年罷了,再厲害能厲害到哪裡去呢?
他們連蓋聶都不怕,還怕一個少年。
意識即過,在他們將動未動之際,少年冷笑:
「我勸你們最好不要動,不要為了你們主君一句話去送死。
「我的劍術確實很差。
「要是切磋,能勝過你們其中一二位都很勉強。
「但這不是切磋,是廝殺。
「我敢殺你們,你們敢殺我嗎?」
現場一靜。
敢殺人和不敢殺人,天壤之別。
嬴成蟜可以不做防守,招招要害。
呂不韋的門客們只能防守,不敢遞一招半式。
公子成蟜受的是傷,他們沒的是命。
若只是自己的命,門客中也有人不在乎——士為知己者死。
這些人不在乎自己的命,卻怕公子成蟜遷怒主君。
他們目光看向行過來的主君,等候命令。
嬴成蟜偏頭,對看著呂不韋、雙目最為熾熱的持鈹衛士道:
「你可以把鈹給你主君。
「看看你主君敢不敢上來,看看我敢不敢給你主君一劍。」
被保護的蓋聶面無表情,心中大罵自己方才簡直是愚蠢透頂。
[此為秦國。]
[公子光明正大來找呂不韋,呂不韋怎敢殺之?]
[有危險的人,是聶和呼。]
呂不韋站在嬴成蟜三尺外,止步:
「以不韋的武功,又有如此多壯士相助。
「不韋有信心能制住公子,而不傷公子。
「公子對不韋有信心嗎?」
「師長剛才說,匹夫之勇,力有未逮,本君深以為然也。」嬴成蟜丟下秦劍。
制式秦劍抖動一下,躺在地上。
公子成蟜雙臂抱胸,環顧一周:
「今日只要有一人敢上前,我嬴成蟜發誓,事後必殺在場所有人,夷三族。」
眾門客皆色變。
嬴成蟜看面不改色的呂不韋,道:
「本君自認記憶不錯,記住了在場所有人。
「師長對本君的記憶有信心嗎?」
呂不韋不語,許久。
嬴成蟜一副耐心耗盡的模樣,不耐煩地道:
「要殺便殺,不殺就滾。
「再聚此礙本君的眼,夷三族。」
眾門客驚懼怒恐。
面色煞白有之,漆黑亦有,皆望向主君。
呂不韋緩緩點頭。
人群散去,只剩呂不韋、嬴成蟜、甘羅、呼、蓋聶、魯勾踐六人。
嬴成蟜近前一步,盯著師長的眼睛,想要看到師長心底在想什麼:
「師長方才不語,是在想要不要像殺死阿房一樣把弟子殺死?」
呂不韋雙目有神且幽深,既有天日之光,又有深淵之暗:
「大計唯有公子能成,不韋哪裡敢做此想。」
「師長也有不敢的事嗎?我以為師長不尊王兄,大權獨攬已到極點,未想到你竟敢殺我嫂!」嬴成蟜大聲質問。
呂不韋極為不喜,反質問道:
「嫂?
「公子難道贊同一個隱宮女成為我國王后嗎?
「難道想讓秦國在天下列國失了國體,丟了威嚴,成為如趙國一樣的笑柄嗎?
「難道公子還和幼時一樣天真,以為王上立後一事如百姓娶妻,只要王上願意就好。
「以為這只是家事,而非國事嗎?」
「不贊同你也不能殺了她!」有辯者之稱的嬴子沒有心情在此刻和師長雄辯:「你破壞了規矩!」
「規矩?哈!」呂不韋氣笑:「我們定計,要破壞天下最大的規矩。與之相比,這算個甚?公子,你違背了初心。」
「不要說這些屁話!師長真想論道,擇日我們論個三天三夜!我現在要知道,師長今日能殺了阿房,來日會不會殺我兄!」
「會。」
「我早便和師長說過,師長敢動我兄,誰也保不住師長。」
「請問公子,王上若是站在貴族那一邊。不殺大計不成,可奈何?」
「我兄會和我們站在一起。」
「哪個王會造自己的反呢?」
「我。」
「……」
呂不韋趨步上前,雙手搭嬴成蟜肩膀,真摯說道:
「世上不會有第二個公子成蟜。
「公子世無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