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來自鄴城的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37章 來自鄴城的信

  看著紙條上的內容,張遂、田豐和郭嘉都沉默了。

  好一會兒,田豐才感嘆道:「這曹操,不愧是閹黨之後,被割了下面,心思扭曲。」

  「之前在徐州四縣屠了數十萬,讓泗水斷流。」

  「如今這一千多人,說屠就屠。」

  郭嘉搖了搖頭道:「這天下要是落在曹操和孫策手裡,後果不堪設想。」

  「此次屠戮,曹操算是徹底掃除了那些反抗他的人了。」

  「為他以後專心拿下漢中諸侯、涼州、漢中和益州做準備。」

  「這天子,也真是瘋了。」

  「當初他手底下的那些文武大臣,連李傕、郭祀都對付不了,被趕到河東郡逃生。」

  「如今,在曹操的地盤,他怎麼敢衣帶詔起義的?」

  「跟了他的那些大臣,也是倒了大霉了。」

  「這下好了,被連根拔除。」

  「這天子,可是天子啊!」

  「他難道不懂臥薪嘗膽的道理?」

  「如今唯一還支持他的大臣被清除,這大漢,算是真亡了。」

  頓了頓,郭嘉繼續道:「只是沒有想到,車騎將軍董承會死在皇后手裡。」

  張遂看著紙條,沒有說話。

  這點和歷史不同。

  歷史上的董承可是被曹操殺的。

  而如今,董承是死在伏壽手裡。

  也好。

  董承本身也不是個好鳥。

  作為董卓曾經的部下,之前在河東郡,他做的就是曹操的事情!

  甚至還讓虎賁衛將伏壽踹下小船。

  伏壽,也算是報仇了。

  這樣的伏壽和歷史上的完全不同。

  歷史上的伏壽,沒有絲毫反抗之力,直接被劉協衣帶詔牽連,被曹操幽禁至死。

  這樣看來的話,曹操還是遵從了協議,沒有害死伏壽。

  將紙條折迭起來,張遂道:「不管這些。」

  「我當初去勤王,這天子和這群文武大臣就看不清形勢,還想著勸降我,甚至剝脫曹操的兵權。」

  「離了個大譜。」

  「現在只能說,是之前在函谷關的延續。」

  看向田豐和郭嘉,張遂笑道:「信不信,天子還會折騰!」

  歷史上,劉協在衣帶詔之後,還折騰了好幾回,都以失敗告終。

  這人就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曹操、曹丕父子雖然荒唐,但是對這劉協卻足夠忍讓的。

  就這樣的劉協,曹操和曹丕父子都沒有暗中弄死他,甚至讓他做了個山陽公,享受國君待遇。

  張遂難以想像自己面對這樣的劉協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大概率恨不得將他捏死好幾次!

  田豐和郭嘉聽張遂這麼說,都沉默了下來。

  尤其是田豐,心裡無比感慨。

  這也是袁紹一直不想要迎接天子到鄴城的原因了。

  張遂帶著田豐和郭嘉去裡面休息。

  三人喝了點茶水,吃了點糕點,討論了下之後休養生息的問題。

  沒有討論多久,就見甄昊又回來了。

  手裡還拿著一個捲軸。

  張遂好奇道:「仲達那裡處理完了?」

  甄昊嗯了一聲道:「司馬公子帶著幾個人要厚葬那死士。」

  將捲軸遞給張遂,甄昊道:「鄴城來人了。」

  「趾高氣揚的。」

  「我讓人直接把他扣押了,將他手中的捲軸搶了過來了。」

  張遂:「.」

  擦!

  這群人,越來越脾氣暴躁了!

  但是,卻很是讓他滿意。

  他也最反感趾高氣揚的人。


  什麼使者,誰給他的脾氣?

  在自己的地盤你牛氣什麼?

  張遂接過捲軸,笑道:「做得不錯!」

  「但是,去給他放了。」

  「給了教訓就行。」

  「人家好歹是我岳父的使者。」

  「不給他面子,也得給我岳父面子的。」

  甄昊笑了一聲道:「好!」

  說完,轉身離開。

  張遂打開捲軸,掃了一眼,直接撇了撇嘴,將捲軸扔給田豐。

  捲軸是袁紹寫給他的。

  開頭就是質問他拿下徐州在前,為什麼不援助郭援,導致郭援的三千騎兵被圍剿。

  之後質問他為何不阻止長公子袁譚殺死郭圖和許攸兩大軍師。

  最後又讓他帶著所有將士往鄴城趕,然後再給他機會前往幽州,和二公子袁熙對幽州公孫瓚進行最後的剿滅,將功贖罪。

  張遂懶得生氣了。

  這袁紹大概是瘋了。

  這是把責任都甩給自己這個女婿?

  田豐看完捲軸,也蹙了下眉頭,搖了搖頭,將捲軸遞給郭嘉。

  郭嘉接過捲軸,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古怪道:「冀州牧大概是瘋了。」

  「如果是我,我大概會好言勸你回鄴城,再拿下你。」

  張遂戲謔道:「我再回鄴城,他也不敢拿下我,你信不信?」

  「他這是見我連呂布都能拿下,所以打壓我。」

  「他想我帶著將士去鄴城,然後把我兵權奪了。」

  「至於所謂的剿滅公孫瓚,只是藉口而已。」

  「很有可能,他還會讓我去幽州,但是,卻帶一支陌生的軍隊。」

  「這樣的話,我的兵權沒了,還能免費幫他拿下公孫瓚。」

  「之前他就許諾過我,只要我能鎮壓三公子的叛亂,而且不把事情傳出去,他就讓我帶領三千騎兵去壽春拿下袁術。」

  「結果,他怕我坐大,又反悔,讓郭援頂替我帶著三千騎兵去平定壽春。」

  「慶幸的是我們成功了,郭援失敗了。」

  「如果郭援成功了,圍剿公孫瓚這事怎麼會落到我頭上?」

  「但是,他想要讓我去做這事,又不想給我功勞。」

  張遂嗤笑一聲。

  一直沒有出聲的田豐道:「他是怕你做大,超過了高幹、長公子和二公子。」

  「他喜歡維持一種所謂的平衡。」

  「而且這份平衡中,他又偏向高幹。」

  「他以為,偏向高幹,這樣高幹就會感激涕零。」

  「將來大軍南下,橫掃六合時,高幹就會卯足了勁幫他。」

  「殊不知,高幹野心勃勃。」

  「他又給了高幹崛起的希望。」

  「將來,即使沒有伯成,高幹也鐵定會反叛的。」

  「從一開始,我和沮公就反對他這麼做,讓他確定長公子袁譚為世子。」

  「長公子能力雖然平庸了一些,但是,並不無能。」

  「我河北人才薈萃,有這麼多人輔佐長公子,這江山最終還是要改姓袁的。」

  「可惜,他聽不進去。」

  郭嘉道:「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我第一次見他的時候,就看透了。」

  田豐點了點頭,沒有反駁。

  張遂看向田豐和郭嘉道:「那我們怎麼做?直接無視?還是先回去一趟?如果要回去,怎麼回去?」

  看向田豐,張遂道:「先生你的家人和我的家人都還在河北,遲早要弄過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