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從英甲到英超
第135章從英甲到英超
1992年對於英格蘭足球發展歷史來說是一個重要年份,英超聯賽在這一年橫空出世。
英格蘭足球聯賽曾經輝煌一時,曼聯、利物浦、諾丁漢森林、埃弗頓、維拉都曾經是歐洲豪門,奪得過歐洲冠軍杯冠軍和其他杯賽冠軍。而進入80年代之後義大利足球強勢崛起,聯賽競爭力開始超過了英甲。英格蘭足球聯賽則接連遭遇了海瑟爾慘案和希爾斯堡慘案的打擊,失去了5年的時間,聯賽水平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英格蘭足壇內部,受限於足球流氓的破壞和運營水平的下降,在80年代後期更是陷入危機。
英格蘭足球的麻煩並不僅限於兩場慘案,布拉德福德球場火災、埃弗頓球場頂棚坍塌、白鹿巷球場漏雨......英格蘭足壇的困境可以說是越來越大。同時期英格蘭政府足球管理運營也走向死胡同,足球流氓更是使得很多人認為去球場看球有直接的危險。從1975年到1989年,英格蘭足球聯賽上座率下降了三分之一,斯諾克都超越了足球而成為了更受追捧的運動項目。
英甲球隊的運營也到了一個瓶頸,隨著球場坐席座位的改造,球場擴建也提上了日程,引進更好的球員,擴大青訓......這些都需要更多的金錢。
時代召喚著改革。與意甲和德甲不一樣,英格蘭足球俱樂部從1989年開始了激進式的商業化開拓,上市成為了獨特的發展道路。熱刺、曼聯、阿森納等球隊先後運作股票上市,得到了巨額資金支持,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曼聯隨即奪得了歐洲優勝者杯和歐洲超級盃冠軍,再次顯示了英格蘭球隊的實力。
除了運作上市,英甲俱樂部還需要拓展更多的收入途徑。當時各家俱樂部主要依靠門票、贊助、轉播費和一些其他收入,而大頭的門票收入在持續下降,轉播費則非常微薄甚至不值一提。更加致命的是轉播收入和聯賽整體商業運營還在一個相當官僚的機構手裡,各個俱樂部並沒有話語權。英格蘭足球事務由英國政府下屬的足總管理,聯賽則由足總設立的聯賽委員會管理。發展到80年代時聯賽委員會管理四級職業聯賽,負責包括賽程安排、聯賽轉播收入利益分配、聯賽裁判委派、聯賽整體商業運營等重量級的業務,但卻沒有抓住了轉播權這個財富大頭。聯賽委員會不思進取,沒能實現收入迅速增長,而且四級聯賽92個俱樂部的收入還平均分配,大家一起吃大鍋飯,這更是英甲球隊不能容忍的。
英甲聯賽觀賽球迷不少,無論是入場球迷還是電視觀眾,數據一直都排在歐洲前列。作為歐洲甚至世界足壇最大規模和最有影響力的聯賽,整體商業收入卻完全落後於其他聯賽,這是英甲俱樂部特別是豪門不能接受的。「守著個金礦當乞丐」,這就是當時的英甲聯賽。
進入90年代前後,電視轉播競技比賽開始盛行。英甲球隊們認為一個超級巨大的市場打開,聯賽的商業價值需要被大力挖掘。當時的英國足球聯賽電視市場被BBC和ITV兩個寡頭壟斷,他們並不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英甲每家俱樂部只是拿到幾十萬英鎊的轉播收入,和歐洲其他豪門動輒過千萬的收入實在是相差太遠。
英甲傳統「五豪門」熱刺、阿森納、曼聯、利物浦和埃弗頓早有異心,在1981年時就商議成立「超級聯賽」(Super league),打算自己玩賺錢遊戲。這個提議被其他俱樂部聯合反對,也被英足總勒令停止。到了1988年英格蘭聯賽百年慶典時,這幾家俱樂部再次進行密謀,決心拉上更多的同夥來進行新的改革。
此時英格蘭各大電視台和BBC都想搶占電視轉播這個大蛋糕,也開始參與到改革中來。1990年11月,英國的ITV電視台為了壟斷轉播,忽悠五個豪門拉攏中層俱樂部一起成立「超級聯賽」(Premier League),那麼ITV將願意支付一大筆贊助,另附「天價」的電視轉播費。
ITV的支票令人震撼,五巨頭立即行動,其它的俱樂部們也紛紛要求加入,一個臨時的聯盟形成了。
聯盟現在意識到了未來的巨大利益,決定先和ITV撇清關係,獨立組織新聯賽。他們組織新聯賽的方案快速推進,英足總被許諾了更多的收入,也沒有反對和干擾。原來的英甲聯賽委員會大驚失色,但他們無法封殺新聯賽。英足總授權他們組織管理聯賽,並沒有將核心的權力移交,他們實質上不過是代理人。現在英足總也同意新聯賽籌辦,他們想插手干預都沒有理由了。
1991年7月17日,《英超聯賽創立協議》正式出台,英甲22個俱樂部和英足總在協議上簽字,為英超創立奠定了基礎。英超聯賽由新設立的聯賽公司承辦,聯賽公司具備商事主體,由英甲22家俱樂部投資創立,財政上獨立。聯賽公司負責商務開發、贊助談判、轉播權招標等,與英足總訂立收益分配協議。英超聯賽向英足總支付資金,支持其他級別聯賽、社區足球、學校足球和其他各項足球事業的發展。英足總並沒有在英超公司中擁有股份,但他們在聯賽規則制定時擁有特殊投票權,保留了選派裁判和行政管理的權力。
1992年5月27日,英超聯賽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並宣布從1992年8月開始運行新賽季。
新聯賽的誕生,最為關鍵的就是新商業模式的試水。英超公司做了很多嘗試,聯賽冠名權出售首先進行了嘗試,嘉寧啤酒(Carling)豪擲3年1200萬英鎊,刷新英格蘭體育冠名贊助紀錄。英超公司通過電視直播來製造噱頭,製造具備商業流行元素的明星和話題,製造懸念和衝突,將聯賽包裝成為一檔富有衝擊力的大型節目,甚至引入大型show的元素,讓球迷認可這是一場老少咸宜的嘉年華,觀看比賽就是參與娛樂節目。
英超成立的第一個賽季,儘管對手還是那些對手,比賽的強度和精彩程度也不是一下子就有大提升,但電視轉播深度介入,媒體的熱炒,比賽變得非常受歡迎,受到了整個社會的關注。
英超聯賽在商業化和國際化兩條道路上迅行急奔,英超管理者一開始就抓住了金錢洪流中最最激進的電視轉播。英超將5個賽季的電視轉播權打包進行競價發售,採用公開競價的方式拍賣轉播權。最終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天空廣播出價接近3億英鎊一舉拿下,這個價格是BBC等傳統媒體出價的2倍以上。傳媒大亨默多克最早意識到了商機,天空廣播為此特意成立了天空體育公司,單獨設立足球頻道進行轉播。
從此,英格蘭足球比賽的直播進入了付費時代,免費變成歷史。
就這樣,英超作為最精華的頂級足球比賽,正式成為一檔每年不停播出,全賽季高達389場的節目。電視轉播費用的巨額飆升,也讓英超聯賽球隊得到了更多的收益。英超此後的轉播權出售都繼續拍賣模式,而天空電視台也不斷擴大投入,從6.7億英鎊(4年)到11億英鎊(3年)再到11.5億英鎊(3年),再到最新的一次是13億英鎊(3年),這樣的價格讓競爭對手望而卻步。
英超除了開拓本土球迷市場之外,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英超2010年起的新3年轉播合同價高達34億英鎊,到了2016至2019三個賽季轉播權則飆升到了81億英鎊。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四大聯賽電視轉播費的總和。最新轉播周期(2022-2025三個賽季)的轉播費達到了破記錄的100億。
天價巨資的注入也讓英超聯賽獲得空前發展,各個俱樂部都從轉播費中賺了大大一筆。從商業價值和市場號召力來考慮的話,英超聯賽迅速成為了國際足球第一聯賽。
英甲變成英超,英格蘭足球聯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英超的開始,對於弗格森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1992年對於英格蘭足球發展歷史來說是一個重要年份,英超聯賽在這一年橫空出世。
英格蘭足球聯賽曾經輝煌一時,曼聯、利物浦、諾丁漢森林、埃弗頓、維拉都曾經是歐洲豪門,奪得過歐洲冠軍杯冠軍和其他杯賽冠軍。而進入80年代之後義大利足球強勢崛起,聯賽競爭力開始超過了英甲。英格蘭足球聯賽則接連遭遇了海瑟爾慘案和希爾斯堡慘案的打擊,失去了5年的時間,聯賽水平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英格蘭足壇內部,受限於足球流氓的破壞和運營水平的下降,在80年代後期更是陷入危機。
英格蘭足球的麻煩並不僅限於兩場慘案,布拉德福德球場火災、埃弗頓球場頂棚坍塌、白鹿巷球場漏雨......英格蘭足壇的困境可以說是越來越大。同時期英格蘭政府足球管理運營也走向死胡同,足球流氓更是使得很多人認為去球場看球有直接的危險。從1975年到1989年,英格蘭足球聯賽上座率下降了三分之一,斯諾克都超越了足球而成為了更受追捧的運動項目。
英甲球隊的運營也到了一個瓶頸,隨著球場坐席座位的改造,球場擴建也提上了日程,引進更好的球員,擴大青訓......這些都需要更多的金錢。
時代召喚著改革。與意甲和德甲不一樣,英格蘭足球俱樂部從1989年開始了激進式的商業化開拓,上市成為了獨特的發展道路。熱刺、曼聯、阿森納等球隊先後運作股票上市,得到了巨額資金支持,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曼聯隨即奪得了歐洲優勝者杯和歐洲超級盃冠軍,再次顯示了英格蘭球隊的實力。
除了運作上市,英甲俱樂部還需要拓展更多的收入途徑。當時各家俱樂部主要依靠門票、贊助、轉播費和一些其他收入,而大頭的門票收入在持續下降,轉播費則非常微薄甚至不值一提。更加致命的是轉播收入和聯賽整體商業運營還在一個相當官僚的機構手裡,各個俱樂部並沒有話語權。英格蘭足球事務由英國政府下屬的足總管理,聯賽則由足總設立的聯賽委員會管理。發展到80年代時聯賽委員會管理四級職業聯賽,負責包括賽程安排、聯賽轉播收入利益分配、聯賽裁判委派、聯賽整體商業運營等重量級的業務,但卻沒有抓住了轉播權這個財富大頭。聯賽委員會不思進取,沒能實現收入迅速增長,而且四級聯賽92個俱樂部的收入還平均分配,大家一起吃大鍋飯,這更是英甲球隊不能容忍的。
英甲聯賽觀賽球迷不少,無論是入場球迷還是電視觀眾,數據一直都排在歐洲前列。作為歐洲甚至世界足壇最大規模和最有影響力的聯賽,整體商業收入卻完全落後於其他聯賽,這是英甲俱樂部特別是豪門不能接受的。「守著個金礦當乞丐」,這就是當時的英甲聯賽。
進入90年代前後,電視轉播競技比賽開始盛行。英甲球隊們認為一個超級巨大的市場打開,聯賽的商業價值需要被大力挖掘。當時的英國足球聯賽電視市場被BBC和ITV兩個寡頭壟斷,他們並不願意投入更多的資源,英甲每家俱樂部只是拿到幾十萬英鎊的轉播收入,和歐洲其他豪門動輒過千萬的收入實在是相差太遠。
英甲傳統「五豪門」熱刺、阿森納、曼聯、利物浦和埃弗頓早有異心,在1981年時就商議成立「超級聯賽」(Super league),打算自己玩賺錢遊戲。這個提議被其他俱樂部聯合反對,也被英足總勒令停止。到了1988年英格蘭聯賽百年慶典時,這幾家俱樂部再次進行密謀,決心拉上更多的同夥來進行新的改革。
此時英格蘭各大電視台和BBC都想搶占電視轉播這個大蛋糕,也開始參與到改革中來。1990年11月,英國的ITV電視台為了壟斷轉播,忽悠五個豪門拉攏中層俱樂部一起成立「超級聯賽」(Premier League),那麼ITV將願意支付一大筆贊助,另附「天價」的電視轉播費。
ITV的支票令人震撼,五巨頭立即行動,其它的俱樂部們也紛紛要求加入,一個臨時的聯盟形成了。
聯盟現在意識到了未來的巨大利益,決定先和ITV撇清關係,獨立組織新聯賽。他們組織新聯賽的方案快速推進,英足總被許諾了更多的收入,也沒有反對和干擾。原來的英甲聯賽委員會大驚失色,但他們無法封殺新聯賽。英足總授權他們組織管理聯賽,並沒有將核心的權力移交,他們實質上不過是代理人。現在英足總也同意新聯賽籌辦,他們想插手干預都沒有理由了。
1991年7月17日,《英超聯賽創立協議》正式出台,英甲22個俱樂部和英足總在協議上簽字,為英超創立奠定了基礎。英超聯賽由新設立的聯賽公司承辦,聯賽公司具備商事主體,由英甲22家俱樂部投資創立,財政上獨立。聯賽公司負責商務開發、贊助談判、轉播權招標等,與英足總訂立收益分配協議。英超聯賽向英足總支付資金,支持其他級別聯賽、社區足球、學校足球和其他各項足球事業的發展。英足總並沒有在英超公司中擁有股份,但他們在聯賽規則制定時擁有特殊投票權,保留了選派裁判和行政管理的權力。
1992年5月27日,英超聯賽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並宣布從1992年8月開始運行新賽季。
新聯賽的誕生,最為關鍵的就是新商業模式的試水。英超公司做了很多嘗試,聯賽冠名權出售首先進行了嘗試,嘉寧啤酒(Carling)豪擲3年1200萬英鎊,刷新英格蘭體育冠名贊助紀錄。英超公司通過電視直播來製造噱頭,製造具備商業流行元素的明星和話題,製造懸念和衝突,將聯賽包裝成為一檔富有衝擊力的大型節目,甚至引入大型show的元素,讓球迷認可這是一場老少咸宜的嘉年華,觀看比賽就是參與娛樂節目。
英超成立的第一個賽季,儘管對手還是那些對手,比賽的強度和精彩程度也不是一下子就有大提升,但電視轉播深度介入,媒體的熱炒,比賽變得非常受歡迎,受到了整個社會的關注。
英超聯賽在商業化和國際化兩條道路上迅行急奔,英超管理者一開始就抓住了金錢洪流中最最激進的電視轉播。英超將5個賽季的電視轉播權打包進行競價發售,採用公開競價的方式拍賣轉播權。最終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天空廣播出價接近3億英鎊一舉拿下,這個價格是BBC等傳統媒體出價的2倍以上。傳媒大亨默多克最早意識到了商機,天空廣播為此特意成立了天空體育公司,單獨設立足球頻道進行轉播。
從此,英格蘭足球比賽的直播進入了付費時代,免費變成歷史。
就這樣,英超作為最精華的頂級足球比賽,正式成為一檔每年不停播出,全賽季高達389場的節目。電視轉播費用的巨額飆升,也讓英超聯賽球隊得到了更多的收益。英超此後的轉播權出售都繼續拍賣模式,而天空電視台也不斷擴大投入,從6.7億英鎊(4年)到11億英鎊(3年)再到11.5億英鎊(3年),再到最新的一次是13億英鎊(3年),這樣的價格讓競爭對手望而卻步。
英超除了開拓本土球迷市場之外,也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英超2010年起的新3年轉播合同價高達34億英鎊,到了2016至2019三個賽季轉播權則飆升到了81億英鎊。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四大聯賽電視轉播費的總和。最新轉播周期(2022-2025三個賽季)的轉播費達到了破記錄的100億。
天價巨資的注入也讓英超聯賽獲得空前發展,各個俱樂部都從轉播費中賺了大大一筆。從商業價值和市場號召力來考慮的話,英超聯賽迅速成為了國際足球第一聯賽。
英甲變成英超,英格蘭足球聯賽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英超的開始,對於弗格森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