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底氣所在
第105章底氣所在
弗格森急需的中場邊路攻擊手沒有引援,但這並不會讓他特別擔心。
他有自己的底氣,那就是他持續投入的青訓和提攜的新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在後衛線,弗格森等到了李-馬丁和布萊克摩爾;在中場弗格森等到了李-夏普,也等到了羅賓斯。他從一來曼聯開始就投入巨大心力的青訓工作,已經開始持續給球隊提供反哺和支持。
弗格森在聖米倫和阿伯丁就對培養年輕人就很有心得,他來曼聯也非常重視這個原則。弗格森對於青訓工作的重視,從一開始就贏得董事會和球迷的支持。這並不像引援那樣立即見到效果,還要承受年輕人踢不出來的風險,如果沒有對俱樂部長久的信心,沒有對俱樂部的熱愛,任何主帥都不會如此決策行事。
弗格森認為俱樂部內青年隊和成年隊之間存在斷層,年輕人缺乏機會。前任阿特金森不想冒險,懷特塞德和休斯兩位已經是他在曼聯青訓的極限。弗格森首先是直接打破了成年隊與青年隊之間的隔閡,要求曼聯一線隊的球員在訓練中拆分與青年隊球員對練,在預備隊比賽里則要求成年隊單獨訓練之後,還視情況和青年隊拆分組隊進行。他同時要求青訓隊定期使用一線隊的訓練場地,把更多設施與服務向青訓營傾斜,打破只關注一線隊的常規。
弗格森要求在所有的訓練中都達到高標準,主力隊和青訓營都一樣。曼聯一線主力被要求在訓練中起到帶頭作用,引領小球員們的努力方向。這種示範作用立竿見影,李-馬丁在邊後衛的位置上學習帕克和安德森的比賽方式,結合自己速度上的優勢,幾乎無縫地接班了前輩的崗位。李-馬丁不僅防守出色,還能夠在左邊路突破對手防線,是那時候曼聯邊路後衛的一個耀眼的新秀。曼聯新星之中還有一個邊路突擊手,他努力學習麥奧拉納的技巧,學習華萊士的變向和加速,也成長為一個邊路奇兵。
混合訓練和言傳身教,對於曼聯青訓營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僅李-馬丁、羅賓斯、李-夏普他們進步神速,更年輕的小球員們成長也是一日千里。弗格森高度重視青訓,最早得益的是1987年時18歲左右的那一批年輕人。這批人是哈里森的培養,但成為主力的機會卻是弗格森大膽給予的,因此最後也被媒體稱為「弗格森的小子們」。他們包括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以及托尼-吉爾,也包括了李-馬丁、布萊克摩爾、羅賓斯等。
而1987年招募的李-夏普,剛好和這一批年輕人差不多年紀,也同樣獲得了機會。李-夏普在1971年5月27日出生於英國的伯明罕,1987夏天時李-夏普加入英格蘭第四級別聯賽的托基聯隊,在那成為主力。而在為托基聯出場11次之後,夏普就被主帥推薦給了弗格森。弗格森親自來看了他的比賽,然後直接開價20萬英鎊轉會費,並第二天上午就完成了簽約,把這個小年輕帶到了曼聯青年隊。
這時候夏普才17歲,弗格森刷新了青年球員轉會費記錄。這個舉動也引發了很多質疑,很多人認為不應該花這一筆足夠買進英甲下游實力球員的轉會費,去買完全沒有踢過一線隊正式比賽的年輕人。弗格森自然不會理睬這些雜音,他非常看重李-夏普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的天賦,快速、多變,而且富有靈氣。
弗格森的眼光是不會錯的,李-夏普擁有驚人的天賦,他得到弗格森的悉心指導後迅速成長,很快就展現出新星的潛力。這個左腳嫻熟,速度飛快,而且膽子很大敢於做各種假動作過人的小青年性格熱情,充滿自信,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總是有停不住的想法。
李-夏普和羅賓斯一樣,對帶球突破充滿熱情,非常熱衷進攻。相比羅賓斯更喜歡插入禁區進攻,李夏普的樂趣在於邊路的過人。他總是喜歡帶球,撕開對手邊路的防線。李-夏普節奏感好,速度優勢突出,敢於嘗試各種突破,經常在對手還沒有做好準備就已經闖了過去。羅賓斯則在速度上更為出色,他在邊路的接應也更加積極,切入禁區尋求射門機會也更加堅決。即使是李-馬丁,在踢邊後衛時也有一顆勇敢的心,敢於插上進攻。
李-夏普自己也沒想到在曼聯的節奏如此之快,1988-89賽季時左邊前衛奧爾森離隊,他就獲得了出場機會。李-馬丁和羅賓斯的機會同樣出現在1988-89賽季,安德森賽季中受傷,韋伯、斯特拉坎和羅布森也經常性地出現傷病,他們都得到了弗格森的召喚。進入1989-90賽季之後,曼聯陷入了一個很長時間的艱難時期,弗格森一度因為傷病困擾而無人可用,不得不把一大堆20歲不到的年輕人直接扔上了賽場。
除了李-夏普、羅賓斯、李-馬丁之外,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以及托尼-吉爾、布萊克摩爾都得到過首發出場的待遇。儘管曼聯這個賽季成績不好,但弗格森大力提攜年輕人的勇氣也還是得到了曼徹斯特晚報的表揚,「弗格森對年輕人的使用充滿了自信,給予他們很多鼓勵。這讓曼聯青年隊的佼佼者們迅速得到了磨鍊,並且迅猛地成長了起來。」
的確如此,羅賓斯這個賽季已經打進了5個進球,李-馬丁也有進球和助攻,而表現出色的還有布萊克摩爾,他在邊路的衝擊力同樣令人驚喜。儘管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和托尼-吉爾的上場次數少,也因為過於緊張而發揮不佳、
李-夏普不僅能夠帶球突破,不僅能製造殺機,不僅能傳中和助攻,還能夠進球並且幫助球隊取得勝利。李-夏普非常積極地在左路衝擊對手,他在對手的半場顯得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李-馬丁、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和羅賓斯這些球員被弗格森積極地提拔,他們成為了曼聯的生力軍,媒體甚至像當年巴斯比時代一樣給他們「紅色青年軍」的稱號,他們充滿了活力,也充滿了熱血與激情,給曼聯帶來一股清新之風。
弗格森非常敢於提攜青訓球員,因為他總是堅持這些青訓球員才是球隊基礎,即使沒有巨星胚子,也要充分發揮輪換主力和緊急情況下代打的作用。1987這一代球員的確沒有什麼巨星級別的人物,但弗格森也得到了關鍵性的回報。
這些年輕人不僅在弗格森最需要進行球隊輪換時頂了上來,在關鍵時刻的發揮也很出色。李-馬丁、羅賓斯、布萊克摩爾這幾個都各有所長,能夠在關鍵時刻頂上後衛、中場、邊鋒的缺口。不僅如此,在曼聯獲得的第一個足總杯冠軍的征程里,弗格森能夠最後捧杯,正是曼聯青訓李-馬丁打進的制勝球。而在弗格森帥位最危急的時刻,足總杯背水一戰的關鍵節點,也正是另外一個青訓球員羅賓斯的進球擊敗了森林隊。
弗格森說:「我對那些年輕人印象深刻。李-馬丁在年輕一代里潛力非凡,如果沒有傷病的話他將是我左後衛的首選。李-馬丁作為一個直接從曼聯出道的年輕人,他如果沒有遭遇嚴重傷病,會有非常輝煌的職業生涯,必定是曼聯的超級英雄。同樣,如果沒有那次重傷,托尼-吉爾也會成長為一個非常出色的球員。還有馬克-羅賓斯,他是一個很棒的終結者。我當時認為他在左邊路非常出色,速度和靈活性都非常好,能夠打進各種不可思議的進球。」
這一批新人陸陸續續成長為曼聯的關鍵替補和輪換主力,但他們也都需要面臨激烈的競爭。弗格森重建曼聯的過程中,是一場無情的、持續的優勝劣汰,而且留下的標準越來越高。弗格森最早很看好的麥奧拉納,從一名只能踢野球的小年輕直接被提拔到一線隊還成為輪換主力,但最後他卻迅速黯淡,兩年時間就被弗格森清洗。
弗格森會給年輕人機會,但他的標準會越來越高,因為曼聯的實力也隨著他的重建而變得越來越強,對新人的要求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球迷津津樂道的曼聯92班其實是弗格森在俱樂部培養的第二波集體湧現的人才了,當他在1986年接手時92班大部分人才13歲左右,他們才剛剛加盟紅魔。到了1990年前後,這些小傢伙們開始陸續長大到了17歲左右,可以在曼聯一線隊裡接受更多的訓練,甚至有機會嶄露頭角了。
弗格森急需的中場邊路攻擊手沒有引援,但這並不會讓他特別擔心。
他有自己的底氣,那就是他持續投入的青訓和提攜的新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在後衛線,弗格森等到了李-馬丁和布萊克摩爾;在中場弗格森等到了李-夏普,也等到了羅賓斯。他從一來曼聯開始就投入巨大心力的青訓工作,已經開始持續給球隊提供反哺和支持。
弗格森在聖米倫和阿伯丁就對培養年輕人就很有心得,他來曼聯也非常重視這個原則。弗格森對於青訓工作的重視,從一開始就贏得董事會和球迷的支持。這並不像引援那樣立即見到效果,還要承受年輕人踢不出來的風險,如果沒有對俱樂部長久的信心,沒有對俱樂部的熱愛,任何主帥都不會如此決策行事。
弗格森認為俱樂部內青年隊和成年隊之間存在斷層,年輕人缺乏機會。前任阿特金森不想冒險,懷特塞德和休斯兩位已經是他在曼聯青訓的極限。弗格森首先是直接打破了成年隊與青年隊之間的隔閡,要求曼聯一線隊的球員在訓練中拆分與青年隊球員對練,在預備隊比賽里則要求成年隊單獨訓練之後,還視情況和青年隊拆分組隊進行。他同時要求青訓隊定期使用一線隊的訓練場地,把更多設施與服務向青訓營傾斜,打破只關注一線隊的常規。
弗格森要求在所有的訓練中都達到高標準,主力隊和青訓營都一樣。曼聯一線主力被要求在訓練中起到帶頭作用,引領小球員們的努力方向。這種示範作用立竿見影,李-馬丁在邊後衛的位置上學習帕克和安德森的比賽方式,結合自己速度上的優勢,幾乎無縫地接班了前輩的崗位。李-馬丁不僅防守出色,還能夠在左邊路突破對手防線,是那時候曼聯邊路後衛的一個耀眼的新秀。曼聯新星之中還有一個邊路突擊手,他努力學習麥奧拉納的技巧,學習華萊士的變向和加速,也成長為一個邊路奇兵。
混合訓練和言傳身教,對於曼聯青訓營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僅李-馬丁、羅賓斯、李-夏普他們進步神速,更年輕的小球員們成長也是一日千里。弗格森高度重視青訓,最早得益的是1987年時18歲左右的那一批年輕人。這批人是哈里森的培養,但成為主力的機會卻是弗格森大膽給予的,因此最後也被媒體稱為「弗格森的小子們」。他們包括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以及托尼-吉爾,也包括了李-馬丁、布萊克摩爾、羅賓斯等。
而1987年招募的李-夏普,剛好和這一批年輕人差不多年紀,也同樣獲得了機會。李-夏普在1971年5月27日出生於英國的伯明罕,1987夏天時李-夏普加入英格蘭第四級別聯賽的托基聯隊,在那成為主力。而在為托基聯出場11次之後,夏普就被主帥推薦給了弗格森。弗格森親自來看了他的比賽,然後直接開價20萬英鎊轉會費,並第二天上午就完成了簽約,把這個小年輕帶到了曼聯青年隊。
這時候夏普才17歲,弗格森刷新了青年球員轉會費記錄。這個舉動也引發了很多質疑,很多人認為不應該花這一筆足夠買進英甲下游實力球員的轉會費,去買完全沒有踢過一線隊正式比賽的年輕人。弗格森自然不會理睬這些雜音,他非常看重李-夏普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的天賦,快速、多變,而且富有靈氣。
弗格森的眼光是不會錯的,李-夏普擁有驚人的天賦,他得到弗格森的悉心指導後迅速成長,很快就展現出新星的潛力。這個左腳嫻熟,速度飛快,而且膽子很大敢於做各種假動作過人的小青年性格熱情,充滿自信,總是有用不完的精力,總是有停不住的想法。
李-夏普和羅賓斯一樣,對帶球突破充滿熱情,非常熱衷進攻。相比羅賓斯更喜歡插入禁區進攻,李夏普的樂趣在於邊路的過人。他總是喜歡帶球,撕開對手邊路的防線。李-夏普節奏感好,速度優勢突出,敢於嘗試各種突破,經常在對手還沒有做好準備就已經闖了過去。羅賓斯則在速度上更為出色,他在邊路的接應也更加積極,切入禁區尋求射門機會也更加堅決。即使是李-馬丁,在踢邊後衛時也有一顆勇敢的心,敢於插上進攻。
李-夏普自己也沒想到在曼聯的節奏如此之快,1988-89賽季時左邊前衛奧爾森離隊,他就獲得了出場機會。李-馬丁和羅賓斯的機會同樣出現在1988-89賽季,安德森賽季中受傷,韋伯、斯特拉坎和羅布森也經常性地出現傷病,他們都得到了弗格森的召喚。進入1989-90賽季之後,曼聯陷入了一個很長時間的艱難時期,弗格森一度因為傷病困擾而無人可用,不得不把一大堆20歲不到的年輕人直接扔上了賽場。
除了李-夏普、羅賓斯、李-馬丁之外,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以及托尼-吉爾、布萊克摩爾都得到過首發出場的待遇。儘管曼聯這個賽季成績不好,但弗格森大力提攜年輕人的勇氣也還是得到了曼徹斯特晚報的表揚,「弗格森對年輕人的使用充滿了自信,給予他們很多鼓勵。這讓曼聯青年隊的佼佼者們迅速得到了磨鍊,並且迅猛地成長了起來。」
的確如此,羅賓斯這個賽季已經打進了5個進球,李-馬丁也有進球和助攻,而表現出色的還有布萊克摩爾,他在邊路的衝擊力同樣令人驚喜。儘管奧爾比斯頓、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大衛-威爾遜、迪尼奧德-格拉漢姆和托尼-吉爾的上場次數少,也因為過於緊張而發揮不佳、
李-夏普不僅能夠帶球突破,不僅能製造殺機,不僅能傳中和助攻,還能夠進球並且幫助球隊取得勝利。李-夏普非常積極地在左路衝擊對手,他在對手的半場顯得得心應手,如魚得水。
李-馬丁、拉塞爾-比德斯摩爾和羅賓斯這些球員被弗格森積極地提拔,他們成為了曼聯的生力軍,媒體甚至像當年巴斯比時代一樣給他們「紅色青年軍」的稱號,他們充滿了活力,也充滿了熱血與激情,給曼聯帶來一股清新之風。
弗格森非常敢於提攜青訓球員,因為他總是堅持這些青訓球員才是球隊基礎,即使沒有巨星胚子,也要充分發揮輪換主力和緊急情況下代打的作用。1987這一代球員的確沒有什麼巨星級別的人物,但弗格森也得到了關鍵性的回報。
這些年輕人不僅在弗格森最需要進行球隊輪換時頂了上來,在關鍵時刻的發揮也很出色。李-馬丁、羅賓斯、布萊克摩爾這幾個都各有所長,能夠在關鍵時刻頂上後衛、中場、邊鋒的缺口。不僅如此,在曼聯獲得的第一個足總杯冠軍的征程里,弗格森能夠最後捧杯,正是曼聯青訓李-馬丁打進的制勝球。而在弗格森帥位最危急的時刻,足總杯背水一戰的關鍵節點,也正是另外一個青訓球員羅賓斯的進球擊敗了森林隊。
弗格森說:「我對那些年輕人印象深刻。李-馬丁在年輕一代里潛力非凡,如果沒有傷病的話他將是我左後衛的首選。李-馬丁作為一個直接從曼聯出道的年輕人,他如果沒有遭遇嚴重傷病,會有非常輝煌的職業生涯,必定是曼聯的超級英雄。同樣,如果沒有那次重傷,托尼-吉爾也會成長為一個非常出色的球員。還有馬克-羅賓斯,他是一個很棒的終結者。我當時認為他在左邊路非常出色,速度和靈活性都非常好,能夠打進各種不可思議的進球。」
這一批新人陸陸續續成長為曼聯的關鍵替補和輪換主力,但他們也都需要面臨激烈的競爭。弗格森重建曼聯的過程中,是一場無情的、持續的優勝劣汰,而且留下的標準越來越高。弗格森最早很看好的麥奧拉納,從一名只能踢野球的小年輕直接被提拔到一線隊還成為輪換主力,但最後他卻迅速黯淡,兩年時間就被弗格森清洗。
弗格森會給年輕人機會,但他的標準會越來越高,因為曼聯的實力也隨著他的重建而變得越來越強,對新人的要求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球迷津津樂道的曼聯92班其實是弗格森在俱樂部培養的第二波集體湧現的人才了,當他在1986年接手時92班大部分人才13歲左右,他們才剛剛加盟紅魔。到了1990年前後,這些小傢伙們開始陸續長大到了17歲左右,可以在曼聯一線隊裡接受更多的訓練,甚至有機會嶄露頭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