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下馬威
「偉中」在2004年吹響了建設第三代無線通信網絡,也就是「3G」的衝鋒號。
他們正在與阿聯的電信運營商「ES電信」合作建設這個世界上最早的「3G」商用網絡之一。
「ES電信」在阿聯乃至整個中東,大概相當於「中國移動」在中國的江湖地位。這張「3G」網絡如果能夠建設成功,或者用他們的行話「交付成功」,將為「偉中」在海外市場樹立起一個明亮燈塔,令「偉中」在行業內展現自己的實力。它自然是公司只許成功的項目。
「3G」的商用使得手機不僅能被用來打語音電話、發簡訊,還可以方便的收發照片、上網。錢旦所在的產品線正是負責提供系統中諸如彩信、手機網頁瀏覽支持、計費之類的軟體系統。
和無線基站等相對標準化的硬體設備不一樣,各個國家各個運營商對軟體增值業務的細節需求並不全然一致。「ES電信」亦向「偉中」提出了各種定製開發的要求,項目遲遲不能驗收,總部機關不時收到現場項目組轉回來的「ES電信」的投訴。老王和錢旦此次是親自出馬來現場辦公。
到達阿聯的第二天他們去拜訪客戶,希望推動項目驗收。
「偉中」的項目經理一直抱怨負責此項目的客戶主管老莫,說他刁鑽刻薄,腦子裡絕不相信雙贏,只把儘量占乙方便宜當作目標。
他們在「ES電信」的會議室里等待時望著走廊里的人來人往,項目經理介紹說:「你們看那些穿西裝打領帶、皮鞋擦得鋥亮的就是外地到阿聯來的打工仔,穿白袍戴頭巾、腳上拖著拖鞋的就是『Local(本地人)』。」
老莫姍姍來遲,他大名叫穆罕默德,最普遍的阿拉伯名字。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皮鞋擦得鋥亮,是個來自巴勒斯坦的打工仔。
他把手裡抱著的一本厚厚文檔往桌面上一放,坐下來,略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老王和錢旦趕緊一邊遞過名片,一邊自我介紹。
老莫把兩張名片並排放在桌面上,盯著看了看,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Nice to meet you.(很高興認識你們)」
項目經理示意已經投影在前面牆上的PPT,說:「穆罕默德先生,那麼我們開始?首先,請讓我把項目的最新進展給大家做個匯報。」
老莫斜眼望了下牆上的PPT,不耐煩地說:「關掉你的電腦。你們『偉中』的人是什麼毛病?不放PPT就不會說話嗎?」
他不顧項目經理的尷尬,轉向老王問:「那麼,你們公司在全球有多少個『3G』項目在交付?」
老王仍是笑容滿面,自信、自豪地往大了說:「十個左右。」
老莫又問:「那麼,你們有多少人在開發這些增值業務?」
老王想了想,繼續往大了說:「大約有兩千人。」
老莫再問:「那麼,你知道你們在『ES項目』現場投入了多少人嗎?」
他加快了語速:「你們認為『ES電信』不是你們的重要客戶?兩千除以十等於多少?你們至少也要有兩百人在我們這裡,現在才不到十個人,項目怎麼會不出問題?」
項目經理插話:「穆罕默德先生,目前項目進展的關鍵阻礙是我們雙方就幾個功能特性的實現方式還沒有達成一致,並不是工程現場人力投入的問題。」
老莫憤怒地提高了音量:「你們為什麼不能百分之百滿足我們提出的業務需求?你們把開發人員全放到阿布達比來,專注地投入我們的項目來開發這幾個功能特性不行嗎?」
錢旦對自己的英語一直心裡沒數,難得這幾句全聽明白了,趕緊找存在感:「穆罕穆德先生,我來之前就看過幾個沒有達成一致的需求,我認為這幾個需求提得不是很合理。」
「你是認真的嗎?」
老莫打量了一下他,拿起放在桌面上的那本厚厚文檔,隨手一翻,打開了推到了桌子中間:「這是合同,你們自己看看,『ES電信』在合同中是怎麼描述這幾個需求的?『偉中』在簽合同的時候是怎麼承諾的?你們當時對每一條的答覆都是『完全滿足』,現在說這幾個需求提得不是很合理?你是認真的嗎?愚蠢!」
他開始水銀瀉地般痛陳「偉中」各種不是,老王看著合同附件上的需求列表及答覆,臉色變得難看。
拜訪不歡而散,走出「ES電信」大門,項目經理說:「告訴過你們這人變態吧,巴勒斯坦人,估計從小被人欺負,現在來拿我們出氣。」
老王瞪了他一眼,問:「你讀過合同沒有?」
項目經理回答:「這幾個需求的情況我是很清楚的,和銷售、研發的兄弟開過好幾輪會議討論了,大家認為很難實現,要投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需求價值不高。」
老王又瞪了他一眼:「你扯那麼多幹什麼?你就回答我你親自讀過合同沒有?」
項目經理心虛地說:「沒有認真讀過原始的合同文本,但這些需求是產品銷售的兄弟在談合同的時候和客戶談的,大家都很清楚。」
老王怒道:「清楚個屁!合同附件中對一些需求的描述寫得含含糊糊,歧義巨大,但我們對每一條需求答覆的都是『完全滿足』!」
他轉向錢旦:「你就更沒讀過合同了,拿著他告訴你的二手信息就敢指點江山?我告訴你們,別看老莫一副傲慢的樣子,他比我們更職業化!他一進來就要你關了電腦,不按照你預想的議程走,打亂你的節奏,讓自己來主導這次溝通。他是抱著合同來的,他說話的依據在合同附件的哪一頁哪一行都清清楚楚。我們呢?還是過去在國內的打法,銷售的人簽合同的時候就沒想會不會給交付挖坑,技術服務的人從來不去認真讀合同文本,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過去在國內還能勉強玩得轉,現在來海外就歇菜了吧?這還只是在中東,將來去歐洲、去美國怎麼辦?」
他一把抓過項目經理手上的手機,有些懊惱:「你的電話可以打國際長途吧?我TMD大意了,昨天晚上光和你們吃吃喝喝去了,沒充分準備就敢來見客戶。我找家裡研發、銷售的幾個大佬討論討論。」
一個不眠夜。
錢旦和老王住的小樓的一樓,「偉中」的辦公室里,項目組的幾個人認真審視著合同中的承諾、項目的計劃和進展、遺留問題和風險列表。負責客戶關係的客戶經理、負責產品方案的產品銷售經理均來了。
老王再次惱怒:「你們這合同怎麼簽的?你們投標的時候怎麼答的?竟然對客戶的所有需求全部是『完全滿足』!這兩條需求的描述有這麼大的歧義,你們和客戶澄清過嗎?這兩條需求就更難以實現了,你們真TMD敢亂承諾,瞎搞!」
一個常駐當地的客戶經理叫陳永生,廣西人。說起話來普通話中夾著的英文比普通話發音標準:「唉!紅軍叔叔爬雪山過草地的時候,為什麼不吃巧克力要煮皮帶呢?王總,我們現在就這江湖地位,挑剔不了客戶,得先拿到合同啊!」
陳永生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公司說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那還不得先不顧一切爭取到服務客戶的機會?要等產品完全成熟了才敢答覆『完全滿足』,連合同都拿不到,連服務客戶的機會都沒有,怎麼去以客戶為中心啊?」
老王一怔,迅速反應過來:「這個合同是你簽的?你倒好,管殺不管埋,簽了合同就跑了?讓技術服務和研發的兄弟在後面擦屁股!你跟我講以客戶為中心?你知道什麼叫以客戶中心?以客戶為中心的本質是要真正理解、解決客戶業務發展的痛點,幫助客戶商業成功!不是不動腦筋地說『Yes』、裝孫子!誰的孩子誰抱走,你把這個合同從簽單成功到交付成功的責任端到端地承擔起來行不行?」
項目經理圓場,說:「王總,陳永生還是很不錯的,他一直在參與交付,幫我們想辦法,一直在和我們一起抱著這個孩子了。」
錢旦沒吭氣,他心裡覺得雖然陳永生話里邏輯似是而非,但是道理也對,任何業務策略的對與錯離不開「當時當地」的特定環境,脫離「當時當地」去追求完美未必是更佳的選擇。「偉中」也好,中國人也罷,在海外市場上都是後來者,現在這個歷史階段為了搶占市場格局確實只能把姿態放得更低。
普天下的客戶經理常常只關注簽下合同,2005年的「偉中」願意在合同簽署後仍把精力投入在項目交付階段的客戶經理很少。陳永生算是不錯的了,他是匆匆從杜拜趕到阿布達比,整個晚上都在會議室專注地和大家討論,忘了松一松領帶。
至拂曉,突然聽到咿咿啊啊的廣播聲,錢旦問:「什麼聲音?附近有學校做早操?」
陳永生樂了:「本地人一天要禱告五次,現在是第一次,晨禮。聽說你是調過來常駐的?你將來擺脫不掉這個聲音嘍!海外可不比國內,你一過來第二天就被客戶收拾了,受得了不?」
老王刻意為錢旦背書:「你可不要小看錢旦,他是我們的『老杆子』了,在國內打過不少硬仗,沒什麼搞不掂的!」
錢旦說:「我當年在國內辦事處常駐時公司在國內一樣沒有江湖地位,沒少被客戶摁在地上摩擦。我記得第一次去見客戶省公司建設部的二號領導,遞張名片給他,他當著我面把名片揉了,直接扔垃圾筐。今天不過是『Yesterday once more』,老莫喚起我的記憶了。」
「喚起你的鬥志了吧?」老王幫他補充到。
陳永生起身告辭:「王總,我得先走了。我要馬上出發,開車去杜拜,一大早和杜拜那邊的客戶還有個會議,在那邊開完會再趕過來。你們去睡一下吧!」
老王伸個懶腰,對項目經理說:「你早上再約老莫,看能約得上嗎?下午我們去見他。」
項目經理有些意外,「今天又去見他?」
老王說:「討論了一晚上,心裡有些數了,上午整理一下,下午就去和他澄清、確認,也是表示我們極重視他。」
下午,幾個人又坐在了老莫對面。
陳永生在杜拜開完會,中午飛車趕回了阿布達比,加入了他們。
老莫先發制人,「你們準備增加多少人手過來?什麼時候到?」
老王回答:「我們計劃安排一個數據網絡的專家,CCIE(思科認證網絡專家)過來,我已經命令總部馬上啟動他的簽證、機票了。」
老莫板著臉:「那麼,你們今天來做什麼?告訴我只準備增加一個人?」
老王笑著說:「穆罕默德先生,一個女人生一個孩子要十個月,十個女人生一個孩子要幾個月?娶再多老婆也沒辦法一個月生出個孩子啊!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投入在工程現場的人數能決定的。我們已經連夜組織專家做了充分討論,在現場我們缺乏一個精通數據網絡的專家來協助大家做數據網絡上的優化,但其它關鍵路徑上的障礙並不是靠在現場堆積人力就能解決的。現在,請讓我來分析一下所有遺留的需求和問題。」
老莫說:「分析什麼?合同中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老王鎮定地說:「穆罕默德先生,我在這個領域工作很多年了,是真正的專家。我說說我對這幾個需求的理解,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需求背後的真正的業務痛點,真正的訴求是不是這樣的?我提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會更加有利於『ES電信』的商業成功?」
老王站起來,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擰開一支筆,一邊下筆如飛的寫寫畫畫,一邊滔滔不絕的說。
錢旦望著漸漸專心聽講的老莫,心想:「薑還是老的辣,老王顯然已經把這個項目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梳理清楚,心中有數了。」
那一天錢旦依舊睡得很晚,因為一位他們從國內分包商租賃過來的工程師來促膝談心。
那位兄弟和錢旦繞著所住的院子牆外走了十多圈,一直愁眉不展,說老謝要安排他去蘇丹做項目,說上網查蘇丹查出來的都是「蘇丹紅」之類的關鍵詞,說自己是獨生子,父母不放心他去那樣的國家,說自己還年輕需要珍惜生命云云。
他講到「蘇丹紅」時錢旦不以為然,「蘇丹紅」事件確實正在國內發酵,可它和蘇丹有關係嗎?他講到父母時錢旦開始走神,想起了家鄉父母的牽掛。
每次過年回家,第一眼見到媽媽時她總是站在馬路邊,笑容總在見到錢旦的剎那綻放,綻放得那麼燦爛,卻又總是很快收回去,默默轉身向家裡走去,仿佛只是擔心他忘了回家的路。
爸爸總在廚房忙碌,走到門前小路上就可以透過窗戶看見他微駝的背影。錢旦知道飯桌上一定有道菜是炒鴨子,他從小吃到大的最愛。
媽媽年輕時常常出差,錢旦小時候有本地圖集,沒事就研究她在哪裡。錢旦到海外以後媽媽買了張世界地圖,貼在臥室牆壁上,不時琢磨他的所在。
可憐天下父母心,錢旦送走那位兄弟以後給老謝打了個電話,把情況一說,老謝在電話那頭鬱悶地一笑:「換個人唄,明天我又要到處打電話要人了。你到埃及來了就知道了,技術服務部的辦公室只有一部電話可以打國際長途,每天一大早開始就是我們幾個主管排著隊找國內求著要人,催人早點到位,然後再和各個子公司商量人能不能晚點到位。誰想得到這兩年海外業務發展這麼快?到處缺人。」
掛了電話,錢旦覺得落地不到四十八小時,初到海外的新鮮感已在迅速消散,壓力如同一堵高牆出現在他面前。
他是在千禧年初加入的「偉中」。他一直覺著五年以來每次回顧「一年前」,都會發現自己一年來又經歷了不少,學到了不少。
他一直享受在「偉中」的日子,享受這種如同玩電子遊戲一般過關、漲能力、升級的成長體驗。這一刻,他的鬥志被完全喚起,他知道自己又要打足十二分精神了!
兩天之後,老王又去拜訪了一次老莫,雙方再次敲定了下一步的計劃。
然後,老王結束了自己在阿聯的出差任務。他沒有按原計劃回國,而是臨時改了機票,飛去肯亞處理當地冒出來的客戶高層投訴去了。
錢旦沒有料到的是一年多以後老莫將會出現在埃及,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麻煩。
他們正在與阿聯的電信運營商「ES電信」合作建設這個世界上最早的「3G」商用網絡之一。
「ES電信」在阿聯乃至整個中東,大概相當於「中國移動」在中國的江湖地位。這張「3G」網絡如果能夠建設成功,或者用他們的行話「交付成功」,將為「偉中」在海外市場樹立起一個明亮燈塔,令「偉中」在行業內展現自己的實力。它自然是公司只許成功的項目。
「3G」的商用使得手機不僅能被用來打語音電話、發簡訊,還可以方便的收發照片、上網。錢旦所在的產品線正是負責提供系統中諸如彩信、手機網頁瀏覽支持、計費之類的軟體系統。
和無線基站等相對標準化的硬體設備不一樣,各個國家各個運營商對軟體增值業務的細節需求並不全然一致。「ES電信」亦向「偉中」提出了各種定製開發的要求,項目遲遲不能驗收,總部機關不時收到現場項目組轉回來的「ES電信」的投訴。老王和錢旦此次是親自出馬來現場辦公。
到達阿聯的第二天他們去拜訪客戶,希望推動項目驗收。
「偉中」的項目經理一直抱怨負責此項目的客戶主管老莫,說他刁鑽刻薄,腦子裡絕不相信雙贏,只把儘量占乙方便宜當作目標。
他們在「ES電信」的會議室里等待時望著走廊里的人來人往,項目經理介紹說:「你們看那些穿西裝打領帶、皮鞋擦得鋥亮的就是外地到阿聯來的打工仔,穿白袍戴頭巾、腳上拖著拖鞋的就是『Local(本地人)』。」
老莫姍姍來遲,他大名叫穆罕默德,最普遍的阿拉伯名字。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皮鞋擦得鋥亮,是個來自巴勒斯坦的打工仔。
他把手裡抱著的一本厚厚文檔往桌面上一放,坐下來,略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老王和錢旦趕緊一邊遞過名片,一邊自我介紹。
老莫把兩張名片並排放在桌面上,盯著看了看,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Nice to meet you.(很高興認識你們)」
項目經理示意已經投影在前面牆上的PPT,說:「穆罕默德先生,那麼我們開始?首先,請讓我把項目的最新進展給大家做個匯報。」
老莫斜眼望了下牆上的PPT,不耐煩地說:「關掉你的電腦。你們『偉中』的人是什麼毛病?不放PPT就不會說話嗎?」
他不顧項目經理的尷尬,轉向老王問:「那麼,你們公司在全球有多少個『3G』項目在交付?」
老王仍是笑容滿面,自信、自豪地往大了說:「十個左右。」
老莫又問:「那麼,你們有多少人在開發這些增值業務?」
老王想了想,繼續往大了說:「大約有兩千人。」
老莫再問:「那麼,你知道你們在『ES項目』現場投入了多少人嗎?」
他加快了語速:「你們認為『ES電信』不是你們的重要客戶?兩千除以十等於多少?你們至少也要有兩百人在我們這裡,現在才不到十個人,項目怎麼會不出問題?」
項目經理插話:「穆罕默德先生,目前項目進展的關鍵阻礙是我們雙方就幾個功能特性的實現方式還沒有達成一致,並不是工程現場人力投入的問題。」
老莫憤怒地提高了音量:「你們為什麼不能百分之百滿足我們提出的業務需求?你們把開發人員全放到阿布達比來,專注地投入我們的項目來開發這幾個功能特性不行嗎?」
錢旦對自己的英語一直心裡沒數,難得這幾句全聽明白了,趕緊找存在感:「穆罕穆德先生,我來之前就看過幾個沒有達成一致的需求,我認為這幾個需求提得不是很合理。」
「你是認真的嗎?」
老莫打量了一下他,拿起放在桌面上的那本厚厚文檔,隨手一翻,打開了推到了桌子中間:「這是合同,你們自己看看,『ES電信』在合同中是怎麼描述這幾個需求的?『偉中』在簽合同的時候是怎麼承諾的?你們當時對每一條的答覆都是『完全滿足』,現在說這幾個需求提得不是很合理?你是認真的嗎?愚蠢!」
他開始水銀瀉地般痛陳「偉中」各種不是,老王看著合同附件上的需求列表及答覆,臉色變得難看。
拜訪不歡而散,走出「ES電信」大門,項目經理說:「告訴過你們這人變態吧,巴勒斯坦人,估計從小被人欺負,現在來拿我們出氣。」
老王瞪了他一眼,問:「你讀過合同沒有?」
項目經理回答:「這幾個需求的情況我是很清楚的,和銷售、研發的兄弟開過好幾輪會議討論了,大家認為很難實現,要投入巨大的工作量,而且需求價值不高。」
老王又瞪了他一眼:「你扯那麼多幹什麼?你就回答我你親自讀過合同沒有?」
項目經理心虛地說:「沒有認真讀過原始的合同文本,但這些需求是產品銷售的兄弟在談合同的時候和客戶談的,大家都很清楚。」
老王怒道:「清楚個屁!合同附件中對一些需求的描述寫得含含糊糊,歧義巨大,但我們對每一條需求答覆的都是『完全滿足』!」
他轉向錢旦:「你就更沒讀過合同了,拿著他告訴你的二手信息就敢指點江山?我告訴你們,別看老莫一副傲慢的樣子,他比我們更職業化!他一進來就要你關了電腦,不按照你預想的議程走,打亂你的節奏,讓自己來主導這次溝通。他是抱著合同來的,他說話的依據在合同附件的哪一頁哪一行都清清楚楚。我們呢?還是過去在國內的打法,銷售的人簽合同的時候就沒想會不會給交付挖坑,技術服務的人從來不去認真讀合同文本,一點契約精神都沒有!過去在國內還能勉強玩得轉,現在來海外就歇菜了吧?這還只是在中東,將來去歐洲、去美國怎麼辦?」
他一把抓過項目經理手上的手機,有些懊惱:「你的電話可以打國際長途吧?我TMD大意了,昨天晚上光和你們吃吃喝喝去了,沒充分準備就敢來見客戶。我找家裡研發、銷售的幾個大佬討論討論。」
一個不眠夜。
錢旦和老王住的小樓的一樓,「偉中」的辦公室里,項目組的幾個人認真審視著合同中的承諾、項目的計劃和進展、遺留問題和風險列表。負責客戶關係的客戶經理、負責產品方案的產品銷售經理均來了。
老王再次惱怒:「你們這合同怎麼簽的?你們投標的時候怎麼答的?竟然對客戶的所有需求全部是『完全滿足』!這兩條需求的描述有這麼大的歧義,你們和客戶澄清過嗎?這兩條需求就更難以實現了,你們真TMD敢亂承諾,瞎搞!」
一個常駐當地的客戶經理叫陳永生,廣西人。說起話來普通話中夾著的英文比普通話發音標準:「唉!紅軍叔叔爬雪山過草地的時候,為什麼不吃巧克力要煮皮帶呢?王總,我們現在就這江湖地位,挑剔不了客戶,得先拿到合同啊!」
陳永生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公司說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那還不得先不顧一切爭取到服務客戶的機會?要等產品完全成熟了才敢答覆『完全滿足』,連合同都拿不到,連服務客戶的機會都沒有,怎麼去以客戶為中心啊?」
老王一怔,迅速反應過來:「這個合同是你簽的?你倒好,管殺不管埋,簽了合同就跑了?讓技術服務和研發的兄弟在後面擦屁股!你跟我講以客戶為中心?你知道什麼叫以客戶中心?以客戶為中心的本質是要真正理解、解決客戶業務發展的痛點,幫助客戶商業成功!不是不動腦筋地說『Yes』、裝孫子!誰的孩子誰抱走,你把這個合同從簽單成功到交付成功的責任端到端地承擔起來行不行?」
項目經理圓場,說:「王總,陳永生還是很不錯的,他一直在參與交付,幫我們想辦法,一直在和我們一起抱著這個孩子了。」
錢旦沒吭氣,他心裡覺得雖然陳永生話里邏輯似是而非,但是道理也對,任何業務策略的對與錯離不開「當時當地」的特定環境,脫離「當時當地」去追求完美未必是更佳的選擇。「偉中」也好,中國人也罷,在海外市場上都是後來者,現在這個歷史階段為了搶占市場格局確實只能把姿態放得更低。
普天下的客戶經理常常只關注簽下合同,2005年的「偉中」願意在合同簽署後仍把精力投入在項目交付階段的客戶經理很少。陳永生算是不錯的了,他是匆匆從杜拜趕到阿布達比,整個晚上都在會議室專注地和大家討論,忘了松一松領帶。
至拂曉,突然聽到咿咿啊啊的廣播聲,錢旦問:「什麼聲音?附近有學校做早操?」
陳永生樂了:「本地人一天要禱告五次,現在是第一次,晨禮。聽說你是調過來常駐的?你將來擺脫不掉這個聲音嘍!海外可不比國內,你一過來第二天就被客戶收拾了,受得了不?」
老王刻意為錢旦背書:「你可不要小看錢旦,他是我們的『老杆子』了,在國內打過不少硬仗,沒什麼搞不掂的!」
錢旦說:「我當年在國內辦事處常駐時公司在國內一樣沒有江湖地位,沒少被客戶摁在地上摩擦。我記得第一次去見客戶省公司建設部的二號領導,遞張名片給他,他當著我面把名片揉了,直接扔垃圾筐。今天不過是『Yesterday once more』,老莫喚起我的記憶了。」
「喚起你的鬥志了吧?」老王幫他補充到。
陳永生起身告辭:「王總,我得先走了。我要馬上出發,開車去杜拜,一大早和杜拜那邊的客戶還有個會議,在那邊開完會再趕過來。你們去睡一下吧!」
老王伸個懶腰,對項目經理說:「你早上再約老莫,看能約得上嗎?下午我們去見他。」
項目經理有些意外,「今天又去見他?」
老王說:「討論了一晚上,心裡有些數了,上午整理一下,下午就去和他澄清、確認,也是表示我們極重視他。」
下午,幾個人又坐在了老莫對面。
陳永生在杜拜開完會,中午飛車趕回了阿布達比,加入了他們。
老莫先發制人,「你們準備增加多少人手過來?什麼時候到?」
老王回答:「我們計劃安排一個數據網絡的專家,CCIE(思科認證網絡專家)過來,我已經命令總部馬上啟動他的簽證、機票了。」
老莫板著臉:「那麼,你們今天來做什麼?告訴我只準備增加一個人?」
老王笑著說:「穆罕默德先生,一個女人生一個孩子要十個月,十個女人生一個孩子要幾個月?娶再多老婆也沒辦法一個月生出個孩子啊!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投入在工程現場的人數能決定的。我們已經連夜組織專家做了充分討論,在現場我們缺乏一個精通數據網絡的專家來協助大家做數據網絡上的優化,但其它關鍵路徑上的障礙並不是靠在現場堆積人力就能解決的。現在,請讓我來分析一下所有遺留的需求和問題。」
老莫說:「分析什麼?合同中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老王鎮定地說:「穆罕默德先生,我在這個領域工作很多年了,是真正的專家。我說說我對這幾個需求的理解,我們一起看看這些需求背後的真正的業務痛點,真正的訴求是不是這樣的?我提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會更加有利於『ES電信』的商業成功?」
老王站起來,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擰開一支筆,一邊下筆如飛的寫寫畫畫,一邊滔滔不絕的說。
錢旦望著漸漸專心聽講的老莫,心想:「薑還是老的辣,老王顯然已經把這個項目的關鍵問題及解決方案梳理清楚,心中有數了。」
那一天錢旦依舊睡得很晚,因為一位他們從國內分包商租賃過來的工程師來促膝談心。
那位兄弟和錢旦繞著所住的院子牆外走了十多圈,一直愁眉不展,說老謝要安排他去蘇丹做項目,說上網查蘇丹查出來的都是「蘇丹紅」之類的關鍵詞,說自己是獨生子,父母不放心他去那樣的國家,說自己還年輕需要珍惜生命云云。
他講到「蘇丹紅」時錢旦不以為然,「蘇丹紅」事件確實正在國內發酵,可它和蘇丹有關係嗎?他講到父母時錢旦開始走神,想起了家鄉父母的牽掛。
每次過年回家,第一眼見到媽媽時她總是站在馬路邊,笑容總在見到錢旦的剎那綻放,綻放得那麼燦爛,卻又總是很快收回去,默默轉身向家裡走去,仿佛只是擔心他忘了回家的路。
爸爸總在廚房忙碌,走到門前小路上就可以透過窗戶看見他微駝的背影。錢旦知道飯桌上一定有道菜是炒鴨子,他從小吃到大的最愛。
媽媽年輕時常常出差,錢旦小時候有本地圖集,沒事就研究她在哪裡。錢旦到海外以後媽媽買了張世界地圖,貼在臥室牆壁上,不時琢磨他的所在。
可憐天下父母心,錢旦送走那位兄弟以後給老謝打了個電話,把情況一說,老謝在電話那頭鬱悶地一笑:「換個人唄,明天我又要到處打電話要人了。你到埃及來了就知道了,技術服務部的辦公室只有一部電話可以打國際長途,每天一大早開始就是我們幾個主管排著隊找國內求著要人,催人早點到位,然後再和各個子公司商量人能不能晚點到位。誰想得到這兩年海外業務發展這麼快?到處缺人。」
掛了電話,錢旦覺得落地不到四十八小時,初到海外的新鮮感已在迅速消散,壓力如同一堵高牆出現在他面前。
他是在千禧年初加入的「偉中」。他一直覺著五年以來每次回顧「一年前」,都會發現自己一年來又經歷了不少,學到了不少。
他一直享受在「偉中」的日子,享受這種如同玩電子遊戲一般過關、漲能力、升級的成長體驗。這一刻,他的鬥志被完全喚起,他知道自己又要打足十二分精神了!
兩天之後,老王又去拜訪了一次老莫,雙方再次敲定了下一步的計劃。
然後,老王結束了自己在阿聯的出差任務。他沒有按原計劃回國,而是臨時改了機票,飛去肯亞處理當地冒出來的客戶高層投訴去了。
錢旦沒有料到的是一年多以後老莫將會出現在埃及,給他們帶來更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