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命不同路也不同
(1)
楊依依與夏小宇吃完飯後就一起回到了學校,這半天從爬山到請夏小宇去小吃街吃東西,已經把她累得夠嗆。一回到宿舍,她跟舍友隨便打了聲招呼,就和衣把自己扔到了床上。原本困得要死,心裡此時卻難以平盡下來,滿腦子都是吊兒郎當的夏小宇。儘管老是被他捉弄,她對夏小宇今天的表現還算基本滿意,除此之外竟然對他還有一點莫名其妙的信任和依賴了,這讓她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可能跟來這邊後,第一個認識的人是他有關係吧。
想起來光忙乎吃飯,忘了告訴爸媽訂好酒店的事,楊依依只好爬起床下樓打個電話回家。
「喂,爸。」
「我是你媽,一天到晚就知道找你爸,他下樓買東西去了。」王小琳在電話那頭有點吃醋。
楊依依撒嬌地說:「媽,您就別往心裡去了。我今天可累壞了,我們班上午去爬山,這才剛回來。您也心疼心疼我。」
王小琳聽後關切問:「你打電話有什麼事麼?沒什事趕緊歇會去。」
楊依依說:「媽,酒店已經訂好了,明天我去火車站接你倆,到時候直接去酒店辦入住就行了。對了媽,你們也是我來時那趟車吧?」
王小琳欣慰女兒終於長大了能替父母著想,心裡美滋滋地說:「我們買的好像是你那趟車,今晚出發,明天中午前就到了。接站就不用了,我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我跟你爸還算年輕吧,哈哈。對了依依,你還有什麼想吃的趕緊說。」
「不用了媽,之前說的那些就足夠了。」
母女倆在電話里又聊了一會才掛了電話。王小琳來到臥室打開行李箱,檢查下帶給女兒的東西有沒有忘記拿的。兒行千里母擔憂,從小到大楊依依就沒離開過身邊,現在倒不是孩子想家,而是父母想孩子了。
有一個行李箱子裡裝的都是吃的,有楊依依從小愛吃的胡記酥糖和巧克力,還有一些其他的本地特產。上次楊依依在電話里說江城沒有賣的,有點想吃了,於是讓她爸楊振去買了些。畢竟大老遠的去一趟,所以裝了滿滿當當的一行李箱。
王小琳仔細地把大大小小的零食歸置的整齊劃一,又把扎捆帶緊了又緊,這才滿意地合上了箱子。其實滿滿的行李箱總也裝不下父母無盡的愛。
楊依依是幸福的,打完電話後就往宿舍回去。周末校園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楊依依一路蹦蹦跳跳好不開心,高挑婀娜的身影像一群蝴蝶,在樹影下翩翩起舞。
(2)
慶州夏季的大水剛剛退去,村民們懸著的心終於踏實下來。儘管這些年村裡的勞動力都盡數外出,已經沒什麼人種莊稼了,可洪水如猛虎野獸,萬一大堤破了,還是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比如交通阻斷,菜價上漲,包括後面的次生傷害,有的老人就說往年曾發生過大規模的痢疾傳染病,染病者苦不堪言。所以說這次大水相安無事,對百姓來說又是平平安安的一年。
村口的大楓樹下圍坐著一些老年人,一邊打著牌一邊談論著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
夏老爺子拿到了一手好牌在那暗自叫好,見其他三家還沒理好牌,他便將牌扣在桌上,從小鐵盒裡拿出菸絲填上菸斗點著,悠閒地吸了幾口。
「老夏,小宇開學有些日子了吧,最近來電話沒?」對面的張老頭邊整理著牌邊問道。
夏老爺子說:「來是來了電話,說的匆忙,好像是在軍訓。」
「在那邊呆的習慣麼,是在哪兒上學來著?」張老頭問。
「江城啊,長城大學。」每每有人問起,夏老爺子回答起來就特別自豪。
張老頭說:「小宇這小子還真不賴,從小舞槍弄棒的,還以為不是個讀書的料,沒想到還真出息了,咱們村今年就數他考的最好了吧?」
「老孟家的孫女今年也考上了,忘了叫啥學校了。」旁邊老孫閒不住參與了進來。
「那能一樣麼?小宇這學校比他家那個要強不少。」張老頭是縣糧食局退休回來的,見識廣,自認為對這些還是頗有了解。
「都一樣,只要離開了這裡在城裡有個好工作就比我和他爸強。」夏老爺子嘴上說的謙虛,心裡卻美滋滋的。
「先來個小順子,是我先出牌吧?」老孫說完打出去一手牌,又嘆了口氣說,「那倒是,儘管現在去外面干別的也掙錢,但也都是辛苦錢,還得是有個正經工作的好,你看老張拿著退休金,坐在這裡每個月都有錢進帳,咱是啥也沒有啊。」
老張說:「3到8是吧,我這剛好管上了。」
老張接著又說:「其實人生啊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等到了咱老哥幾個這年齡,打打牌消磨時間也挺好的咯。」
老孫頭反駁道:「那能一樣啊,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不咱倆換換?年輕人出去的話機會還是會多一些,將來發展的肯定會更好。」
夏老爺子一看這兩人又要掐上,就從中打斷他倆:「行了你倆,認真打牌吧,該誰出了?」
老張想了想,指著桌上的牌說:「這我剛出的5到10,你倆要不要?」
「打牌呢,夏爹爹。」路邊有個蹬著倒三輪的年青人大聲喊著。
夏老爺子一聽應該是在喊他,便抬頭眯著眼瞧了過去:「是小劉啊,最近有段時間沒見到你了,你這是在幹啥?」
年青人說:「早上去河裡弄了點魚,這不推出來賣魚呢。」
來人正是劉武林,夏小宇的小學兼初中同學。初三那會兒因為成績一直上不去,自己覺得再這麼下去也是在浪費時間,於是就跟他爸劉忠提出了不想再讀的念頭。劉忠氣得要打他,他卻堅決地說:「爸,不是我懶,是真的讀不進去,我現在就是拿炮彈逼著我也是考不上高中的。」
劉武林從小到大與其他小孩就不一樣,生活中是個聰敏膽大的小能手,不是上樹掏鳥窩就是上山抓蛇,但是在學習方面始終開不了竅,只是家裡一直在逼著他讀書。
劉忠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最終還是接受了現實,他自己也清楚這個老三成績不行,確實不是讀書的料。事已至此,所以在初三下學期開學沒多久,劉武林就輟學回家了。回家後劉忠給他找了個木工師傅學門手藝,可只要是學習的事他就又干不下去,沒幾個月就歇在家裡了,這小子看村里荒著好多田地,於是就去承包了一些搞點農業,這兩三年下來,早就是個種植能手了。
只不過與夏小宇他們比起來,飽經風霜的劉武林自然老練成熟了不少。
楊依依與夏小宇吃完飯後就一起回到了學校,這半天從爬山到請夏小宇去小吃街吃東西,已經把她累得夠嗆。一回到宿舍,她跟舍友隨便打了聲招呼,就和衣把自己扔到了床上。原本困得要死,心裡此時卻難以平盡下來,滿腦子都是吊兒郎當的夏小宇。儘管老是被他捉弄,她對夏小宇今天的表現還算基本滿意,除此之外竟然對他還有一點莫名其妙的信任和依賴了,這讓她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可能跟來這邊後,第一個認識的人是他有關係吧。
想起來光忙乎吃飯,忘了告訴爸媽訂好酒店的事,楊依依只好爬起床下樓打個電話回家。
「喂,爸。」
「我是你媽,一天到晚就知道找你爸,他下樓買東西去了。」王小琳在電話那頭有點吃醋。
楊依依撒嬌地說:「媽,您就別往心裡去了。我今天可累壞了,我們班上午去爬山,這才剛回來。您也心疼心疼我。」
王小琳聽後關切問:「你打電話有什麼事麼?沒什事趕緊歇會去。」
楊依依說:「媽,酒店已經訂好了,明天我去火車站接你倆,到時候直接去酒店辦入住就行了。對了媽,你們也是我來時那趟車吧?」
王小琳欣慰女兒終於長大了能替父母著想,心裡美滋滋地說:「我們買的好像是你那趟車,今晚出發,明天中午前就到了。接站就不用了,我們又不是七老八十的,我跟你爸還算年輕吧,哈哈。對了依依,你還有什麼想吃的趕緊說。」
「不用了媽,之前說的那些就足夠了。」
母女倆在電話里又聊了一會才掛了電話。王小琳來到臥室打開行李箱,檢查下帶給女兒的東西有沒有忘記拿的。兒行千里母擔憂,從小到大楊依依就沒離開過身邊,現在倒不是孩子想家,而是父母想孩子了。
有一個行李箱子裡裝的都是吃的,有楊依依從小愛吃的胡記酥糖和巧克力,還有一些其他的本地特產。上次楊依依在電話里說江城沒有賣的,有點想吃了,於是讓她爸楊振去買了些。畢竟大老遠的去一趟,所以裝了滿滿當當的一行李箱。
王小琳仔細地把大大小小的零食歸置的整齊劃一,又把扎捆帶緊了又緊,這才滿意地合上了箱子。其實滿滿的行李箱總也裝不下父母無盡的愛。
楊依依是幸福的,打完電話後就往宿舍回去。周末校園路上的行人不是很多,楊依依一路蹦蹦跳跳好不開心,高挑婀娜的身影像一群蝴蝶,在樹影下翩翩起舞。
(2)
慶州夏季的大水剛剛退去,村民們懸著的心終於踏實下來。儘管這些年村裡的勞動力都盡數外出,已經沒什麼人種莊稼了,可洪水如猛虎野獸,萬一大堤破了,還是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比如交通阻斷,菜價上漲,包括後面的次生傷害,有的老人就說往年曾發生過大規模的痢疾傳染病,染病者苦不堪言。所以說這次大水相安無事,對百姓來說又是平平安安的一年。
村口的大楓樹下圍坐著一些老年人,一邊打著牌一邊談論著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
夏老爺子拿到了一手好牌在那暗自叫好,見其他三家還沒理好牌,他便將牌扣在桌上,從小鐵盒裡拿出菸絲填上菸斗點著,悠閒地吸了幾口。
「老夏,小宇開學有些日子了吧,最近來電話沒?」對面的張老頭邊整理著牌邊問道。
夏老爺子說:「來是來了電話,說的匆忙,好像是在軍訓。」
「在那邊呆的習慣麼,是在哪兒上學來著?」張老頭問。
「江城啊,長城大學。」每每有人問起,夏老爺子回答起來就特別自豪。
張老頭說:「小宇這小子還真不賴,從小舞槍弄棒的,還以為不是個讀書的料,沒想到還真出息了,咱們村今年就數他考的最好了吧?」
「老孟家的孫女今年也考上了,忘了叫啥學校了。」旁邊老孫閒不住參與了進來。
「那能一樣麼?小宇這學校比他家那個要強不少。」張老頭是縣糧食局退休回來的,見識廣,自認為對這些還是頗有了解。
「都一樣,只要離開了這裡在城裡有個好工作就比我和他爸強。」夏老爺子嘴上說的謙虛,心裡卻美滋滋的。
「先來個小順子,是我先出牌吧?」老孫說完打出去一手牌,又嘆了口氣說,「那倒是,儘管現在去外面干別的也掙錢,但也都是辛苦錢,還得是有個正經工作的好,你看老張拿著退休金,坐在這裡每個月都有錢進帳,咱是啥也沒有啊。」
老張說:「3到8是吧,我這剛好管上了。」
老張接著又說:「其實人生啊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等到了咱老哥幾個這年齡,打打牌消磨時間也挺好的咯。」
老孫頭反駁道:「那能一樣啊,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要不咱倆換換?年輕人出去的話機會還是會多一些,將來發展的肯定會更好。」
夏老爺子一看這兩人又要掐上,就從中打斷他倆:「行了你倆,認真打牌吧,該誰出了?」
老張想了想,指著桌上的牌說:「這我剛出的5到10,你倆要不要?」
「打牌呢,夏爹爹。」路邊有個蹬著倒三輪的年青人大聲喊著。
夏老爺子一聽應該是在喊他,便抬頭眯著眼瞧了過去:「是小劉啊,最近有段時間沒見到你了,你這是在幹啥?」
年青人說:「早上去河裡弄了點魚,這不推出來賣魚呢。」
來人正是劉武林,夏小宇的小學兼初中同學。初三那會兒因為成績一直上不去,自己覺得再這麼下去也是在浪費時間,於是就跟他爸劉忠提出了不想再讀的念頭。劉忠氣得要打他,他卻堅決地說:「爸,不是我懶,是真的讀不進去,我現在就是拿炮彈逼著我也是考不上高中的。」
劉武林從小到大與其他小孩就不一樣,生活中是個聰敏膽大的小能手,不是上樹掏鳥窩就是上山抓蛇,但是在學習方面始終開不了竅,只是家裡一直在逼著他讀書。
劉忠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最終還是接受了現實,他自己也清楚這個老三成績不行,確實不是讀書的料。事已至此,所以在初三下學期開學沒多久,劉武林就輟學回家了。回家後劉忠給他找了個木工師傅學門手藝,可只要是學習的事他就又干不下去,沒幾個月就歇在家裡了,這小子看村里荒著好多田地,於是就去承包了一些搞點農業,這兩三年下來,早就是個種植能手了。
只不過與夏小宇他們比起來,飽經風霜的劉武林自然老練成熟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