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
「聽說了嗎?將軍大人要給我們分田呢?一人十畝上好的水澆地,第一批的家丁再加十畝,真羨慕他們。」
「蕭長貴,鄒勝勝,白大壯他們不就是最先加入沈家的嗎?二十畝良田,這可是傳家的土地,有了它,子孫吃喝不愁。」
「有了土地,再娶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給我們老趙家傳宗接代,老婆孩子熱炕頭,神仙一般的生活。」
在沈元良的示意下,分田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的,正在校場上揮汗如雨的家丁心頭火熱,眼睛閃閃發亮。
本該力竭的家丁就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身體的疲憊敵不過心裡的興奮。
雙喜臨門,一場金黃色的絲雨讓他們踏上武道之路,今天沈元良又準備給他們分田,士為知己者死,如此大恩,怎麼不報?
要是冬梅在的話,就能通過諦聽的天賦異能發現,所有的家丁對沈家,對沈元良的忠心正在不斷地往上漲。
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成為死忠,感激涕零的他們為沈家,為沈元良赴湯蹈火不在話下。
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
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擁有了後代,所有的家丁都會紮根在沈家周圍,成為參天大樹上的一顆藤蔓,這就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
家丁,或者換一個說法,死士從來都是一個家族最後的屏障,不是說隨便花一些銀子就能籠絡他人為死士的。
明末家丁盛行,邊地的將領無不蓄養家丁,平時好吃的、好喝的供著,還給他們娶媳婦兒,一有事,主家就會出手解決,他們只需要打磨武藝就行。
士為知己者死,主家如此待他們,這些家丁豈不效死?
夕陽西下,趁著最後一抹餘暉,蕭長貴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一身黑色勁裝,頭戴璞頭,整個人看上去精神抖擻。
「貴哥兒,回來了!」
城門前,身穿簡陋皮甲,手持雁翎刀的熊喜熱情的打著招呼,漆黑如墨的眸子裡透露著一股深深的羨慕之色。
熊家和蕭家位於同一條街,熊喜和蕭長貴從小光著屁股一起長大,兩人熟的不能再熟,如今的遭遇卻天差地別。
當初,熊喜就是看守城門的,家中雙親去世的蕭長貴只能靠打臨工過活。
而今,蕭長貴卻是甲騎具裝的一員,身穿亮銀色的甲冑,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而他還是一個看守城門的。
「喜哥兒,明天休沐,回家看看。」
提留著上百斤的口袋,蕭長貴卻毫不費力,大步流星的向家裡走去,歸心似箭。
走了數十步,他又折返回來,說道:「喜哥兒,沈將軍下令,所有的家丁每人十畝良田,你也有的。」
說罷,蕭長貴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太好了,我家以後也有田了。」
「分田,每人十畝,可惜了趙叔,要不是他年齡大了,被刷下來,他也能分田。」
「這都是命!沈將軍不喜歡老兵油子,再說趙叔年齡也大了,不符合招募家丁的標準。」
略顯昏暗的城門口,七八個兵丁驟然聽到這個好消息,各個喜笑顏開,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只是嚴厲的軍令、良好的待遇讓他們不敢,也不能擅離職守。
「到家了!不知道囡囡、長安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人欺負他們?」
一盞茶的時間後,一棟青磚黛瓦的一進宅子出現在蕭長貴的面前,這就是他的新家。
在修繕永寧城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收攏人心,沈元良為麾下的每個家丁都修了一棟小宅子,免費給他們居住。
借著此次機會,蕭長貴將自己漏風的茅草屋推到了重建,一棟嶄新的宅院矗立在南城區,帶給街坊鄰居極度的震撼。
「哥哥,你回來了。」
大門前,正在和朋友玩耍的蕭囡囡瞥見疾步如飛的蕭長貴,甩了甩頭上的朝天辮,邁著小短腿的跑向自己哥哥。
自從家裡吃上大米飯,穿上新衣服之後,哥哥蕭長貴就時常不在家,一個月的時間,蕭囡囡也只能見幾面,而且每次在家待不了兩天就離開了。
年齡還小的蕭囡囡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是對哥哥越發的思念。
「囡囡。」
看見自己的寶貝妹妹,蕭長貴放下手裡的口袋,彎下腰來,一把抱起胖乎乎的囡囡,捏著她那肉乎乎的臉蛋兒。
在這一刻,所有的累,所有的苦都值了,這就是蕭長貴為之奮鬥的意義所在。
「貴哥兒。」
聽到動靜,隔壁的李嬸兒拿著簸箕走出院子,瞧見模樣大變的蕭長貴,有些不確定地喊道。
以前的蕭長貴瘦骨嶙峋的,渾身沒有幾兩肉,現在的他全身長滿肌肉疙瘩,身材越發的魁梧,站在那裡就給人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要不是他臉上的輪廓沒有多大的變化,李嬸兒還真認不出來蕭長貴,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是兩個人。
「李嬸兒,我回來了,這些時日多謝你幫我照顧囡囡和長安。」
「我買了好幾斤肉回來,還有一條魚,打了三兩酒,晚上你和李叔、小草、狗子來我家吃飯。」
瞧見李嬸兒,蕭長貴熱情地打著招呼,邀請她們來蕭家吃飯,以答謝李家對弟弟妹妹的照顧。
蕭長安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蕭囡囡更是只有五六歲,要不是李嬸兒時常照顧,他們蕭家早就過不下去了。
「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幾十年的鄰居,幫一把是應該的,用不著吃飯。」
「家裡的晚飯正備著呢!」
一身洗得發白,但很乾淨的粗布衣裳,頭插木簪的李嬸兒搖頭拒絕,沒有接受蕭長貴的好意。
過慣了苦日子,窮苦人家很少到別人家吃飯,因為你多吃一口,別人就要少吃一口,甚至還要餓肚子。
李嬸兒的潛意識裡還沒有轉過彎來,下意識地以為蕭家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還沒有意識到蕭家已然不一樣了。
「囡囡,快去把你的好朋友小草、狗子叫過來,今晚都來我們家吃飯。」
蕭長貴眼珠子一轉,對著囡囡樂呵呵地囑咐道。
「蕭長貴,鄒勝勝,白大壯他們不就是最先加入沈家的嗎?二十畝良田,這可是傳家的土地,有了它,子孫吃喝不愁。」
「有了土地,再娶個如花似玉的媳婦兒,給我們老趙家傳宗接代,老婆孩子熱炕頭,神仙一般的生活。」
在沈元良的示意下,分田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的,正在校場上揮汗如雨的家丁心頭火熱,眼睛閃閃發亮。
本該力竭的家丁就像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氣,身體的疲憊敵不過心裡的興奮。
雙喜臨門,一場金黃色的絲雨讓他們踏上武道之路,今天沈元良又準備給他們分田,士為知己者死,如此大恩,怎麼不報?
要是冬梅在的話,就能通過諦聽的天賦異能發現,所有的家丁對沈家,對沈元良的忠心正在不斷地往上漲。
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成為死忠,感激涕零的他們為沈家,為沈元良赴湯蹈火不在話下。
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
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擁有了後代,所有的家丁都會紮根在沈家周圍,成為參天大樹上的一顆藤蔓,這就是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
家丁,或者換一個說法,死士從來都是一個家族最後的屏障,不是說隨便花一些銀子就能籠絡他人為死士的。
明末家丁盛行,邊地的將領無不蓄養家丁,平時好吃的、好喝的供著,還給他們娶媳婦兒,一有事,主家就會出手解決,他們只需要打磨武藝就行。
士為知己者死,主家如此待他們,這些家丁豈不效死?
夕陽西下,趁著最後一抹餘暉,蕭長貴踏上了回家的道路,一身黑色勁裝,頭戴璞頭,整個人看上去精神抖擻。
「貴哥兒,回來了!」
城門前,身穿簡陋皮甲,手持雁翎刀的熊喜熱情的打著招呼,漆黑如墨的眸子裡透露著一股深深的羨慕之色。
熊家和蕭家位於同一條街,熊喜和蕭長貴從小光著屁股一起長大,兩人熟的不能再熟,如今的遭遇卻天差地別。
當初,熊喜就是看守城門的,家中雙親去世的蕭長貴只能靠打臨工過活。
而今,蕭長貴卻是甲騎具裝的一員,身穿亮銀色的甲冑,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而他還是一個看守城門的。
「喜哥兒,明天休沐,回家看看。」
提留著上百斤的口袋,蕭長貴卻毫不費力,大步流星的向家裡走去,歸心似箭。
走了數十步,他又折返回來,說道:「喜哥兒,沈將軍下令,所有的家丁每人十畝良田,你也有的。」
說罷,蕭長貴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太好了,我家以後也有田了。」
「分田,每人十畝,可惜了趙叔,要不是他年齡大了,被刷下來,他也能分田。」
「這都是命!沈將軍不喜歡老兵油子,再說趙叔年齡也大了,不符合招募家丁的標準。」
略顯昏暗的城門口,七八個兵丁驟然聽到這個好消息,各個喜笑顏開,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只是嚴厲的軍令、良好的待遇讓他們不敢,也不能擅離職守。
「到家了!不知道囡囡、長安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人欺負他們?」
一盞茶的時間後,一棟青磚黛瓦的一進宅子出現在蕭長貴的面前,這就是他的新家。
在修繕永寧城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收攏人心,沈元良為麾下的每個家丁都修了一棟小宅子,免費給他們居住。
借著此次機會,蕭長貴將自己漏風的茅草屋推到了重建,一棟嶄新的宅院矗立在南城區,帶給街坊鄰居極度的震撼。
「哥哥,你回來了。」
大門前,正在和朋友玩耍的蕭囡囡瞥見疾步如飛的蕭長貴,甩了甩頭上的朝天辮,邁著小短腿的跑向自己哥哥。
自從家裡吃上大米飯,穿上新衣服之後,哥哥蕭長貴就時常不在家,一個月的時間,蕭囡囡也只能見幾面,而且每次在家待不了兩天就離開了。
年齡還小的蕭囡囡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只是對哥哥越發的思念。
「囡囡。」
看見自己的寶貝妹妹,蕭長貴放下手裡的口袋,彎下腰來,一把抱起胖乎乎的囡囡,捏著她那肉乎乎的臉蛋兒。
在這一刻,所有的累,所有的苦都值了,這就是蕭長貴為之奮鬥的意義所在。
「貴哥兒。」
聽到動靜,隔壁的李嬸兒拿著簸箕走出院子,瞧見模樣大變的蕭長貴,有些不確定地喊道。
以前的蕭長貴瘦骨嶙峋的,渾身沒有幾兩肉,現在的他全身長滿肌肉疙瘩,身材越發的魁梧,站在那裡就給人一種巨大的壓迫感。
要不是他臉上的輪廓沒有多大的變化,李嬸兒還真認不出來蕭長貴,變化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是兩個人。
「李嬸兒,我回來了,這些時日多謝你幫我照顧囡囡和長安。」
「我買了好幾斤肉回來,還有一條魚,打了三兩酒,晚上你和李叔、小草、狗子來我家吃飯。」
瞧見李嬸兒,蕭長貴熱情地打著招呼,邀請她們來蕭家吃飯,以答謝李家對弟弟妹妹的照顧。
蕭長安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蕭囡囡更是只有五六歲,要不是李嬸兒時常照顧,他們蕭家早就過不下去了。
「遠親不如近鄰,都是幾十年的鄰居,幫一把是應該的,用不著吃飯。」
「家裡的晚飯正備著呢!」
一身洗得發白,但很乾淨的粗布衣裳,頭插木簪的李嬸兒搖頭拒絕,沒有接受蕭長貴的好意。
過慣了苦日子,窮苦人家很少到別人家吃飯,因為你多吃一口,別人就要少吃一口,甚至還要餓肚子。
李嬸兒的潛意識裡還沒有轉過彎來,下意識地以為蕭家還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還沒有意識到蕭家已然不一樣了。
「囡囡,快去把你的好朋友小草、狗子叫過來,今晚都來我們家吃飯。」
蕭長貴眼珠子一轉,對著囡囡樂呵呵地囑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