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論斤賣的老核桃
村支書的大兒子今年也四十八了,他和陳生的主動加入,讓黃文新對羅雨薇比了個大拇哥。
幸虧有第二輛車,不然他只能讓程陽坐車頂上吹風。
這回人員分配十分合理,羅雨薇的車上坐自己人。
顧青雲這輛車,是黃文新,村支書兒子和陳生。
車剛開了沒有十分鐘,黃文新就由衷的佩服這邊的村民,在村村通項目還沒開始發力的年代,這都是怎麼開出來的山路啊。
「停一下,大雲。」
眼看盤山道越來越崎嶇,黃文新叫停了。
想來現在也沒有交警攔路,他無證駕駛應該沒啥問題吧?
下了車黃文新剛走過去,羅雨薇就把車窗搖下來了。
「怎麼不走了?」
「不好走,聽意思前面三十里全是山路,要不換我開?」
他沒見識過羅雨薇的車技,自然是有點信不過。
再一個,他們和大雲從小就皮實,摔打慣了,長途開車也沒啥事,羅雨薇畢竟是個姑娘。
一路國道開過來,進村之後又幫著幹活,除了帶的兩壺水到現在飯都沒吃上。
拿女人當牲口用這種事,黃文新還是干不出來的。
「信不過姐?」
「我爸在香港賭馬。」
黃文新一愣,這上下文搭嗎?
「十二歲那年,我在香港讀女校,我爸輸了個精光,開車帶我出去玩的時候,被追債的打折了一條胳膊一條腿。」
「從那天開始,姐就會開車了。」
黃文新:……
還是你們有錢人玩的花,惹不起。
羅雨薇堅持要自己開,僅有兩輛車的簡易車隊再次出發。
路上黃文新也沒閒著,緊著和硯台村的兩位土著攀談。
以硯台村為例,周圍的兩百來個村子,每年六七月份都有固定的幾個食品公司供應商來收核桃。
有的村食品級的品種不行,從清朝開始就一直往賞玩方向培育。
雖然盤核桃這碼事老祖宗都玩了千八百年了,但是門頭溝這個地方大面積種植核桃樹基本上是打清初開始的。
有個俗語叫: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
乾隆皇帝愛玩核桃,清朝八旗子弟紛紛效仿。
門頭溝也算天子近郊,又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老樹。
所以當地村民深諳一個道理:不好吃的核桃,只要好看,也能值點錢。
甚至還有人專門鑽研核雕,做好了往北京城跑一趟,運氣好這半年的嚼用就出來了。
黃文新眼前一亮,門頭溝還是個寶地,一網下去不僅大魚小魚,還能撈到螃蟹。
核雕這個東西,不是核桃的核,準確的說應該叫hu雕。
核桃之外,橄欖,杏核,桃核都行。
後世在盤串風靡全國後,漸漸的在手串上微雕的風潮也是不可擋。
等到黃文新把開青皮,配對子的玩法玩透,官帽雞心蘋果園炒完一遍。
核雕師父還可以再給炒核桃後期衰退的生命力,續上一波。
現在就看能不能找到傳說中的蘋果園核桃樹了。
開到清平村的時候,一行人已經像一頭餓狼。
黃文新這時候也顧不得什麼性價比,豪擲兩百塊錢,在清平村的大戶錢家原地殺雞宰鵝,埋火做飯。
錢家的女人還拿現成的小菜炒了幾盤。
填飽肚子,已經兩點。
讓羅雨薇和顧青雲兩個開車的主力軍留下休息,黃文新帶著文榮,程陽和兩位本地土著去尋訪孟家。
和傳聞中分贓不均一怒之下給老樹刨根了的故事一樣,這孟家就是三兄弟。
括號,活著的就剩仨。
兩個下面的小兒子都去世了。
一個是剛才撒潑打滾的楊嬸的男人,五年前肺癌沒了。
小兒子則是在山裡摸魚,摔了一跤剛好跌破了頭,沒的十分兒戲,甚至媳婦還沒娶上。
清平村最有錢的兩個姓,就是錢和孟。
剛才吃飯的那戶人家,是村支書的弟弟,大磚房玻璃窗,11月中旬的時節,還沒冷透就把火牆燒上了。
孟家則是仗著自己的核桃樹,靠節衣縮食省出來三間大瓦房。
有了硯台村的經驗,黃文新等燒飯的功夫,就已經和村支書打好了招呼。
這會直接到了孟家,外屋兩個漢子正在拿豬毛刷子刷核桃。
今天在家的是老大和老三,老二出去賣果子了。
和硯台村對待核桃的方式不同,明顯這哥倆是懂行的。
他們手邊一筐是今年新下來的核桃,剛剝皮以後,需要把紋理深處的一些灰塵碎屑掃乾淨。
皮殼還是麻的,沒有光澤,這是沒盤的緣故。
只要盤玩個小半年,基本就能呈現出玉化的包漿了。
一筐是已經盤過的核桃,豬毛刷也相對軟和短一些。
玩核桃,七分刷三分盤,不管是什麼狀態,這一步都少不了。
黃文新目光緊盯兄弟倆手裡的圓核桃,比楊嬸的歪把子品相好了不少。
個頭不夠大,估計今年下來的尖貨已經被同行們收走了。
品相卻沒說的,按照蘋果圓賣絕對沒有問題。
「老闆,看核桃?」
其中一個年長些的漢子率先開口,眼神里透著幾分渴望。
這馬上入冬,居然還能有生意上門,孟家老大正是缺錢的時候,巴不得馬上從黃文新的褲兜掏出來揣自己懷裡。
對於孟家兄弟怎麼知道他們一行人的來意,黃文新一點都不意外。
肯定是清平村的村支書通知到戶了。
「是,我聽硯台村的村支書說,咱清平村的核桃那是一絕,特意來瞧瞧。」
漢子爽朗一笑,把手裡的核桃遞過來:
「那您可算來對地方咯,我們家的核桃,打祖上就開始侍弄,年頭久著呢,品相、質地那都是拔尖兒的。」
黃文新接過核桃,上手就知道不一樣。
這時,另一個漢子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
「您要是誠心要,咱價格好商量。今年雨水足,核桃收成不錯,量管夠。」
黃文新看了一眼兩個筐,搖頭道:「不夠。」
程陽從包里拿來了一把從榮順齋帶出來的遊標卡尺,尺子精準的卡在38cm。
玩核桃有個說法,你穿多大碼鞋,就盤多大的核桃。
如果是8月份的時節,黃文新會把尺寸卡在40,現在38也夠用。
「我只要這麼大往上的,你看看能挑出來幾個?」
「要是有能配對兒的,小點也收。」
倆漢子對視一眼,眼裡閃過一絲光亮。
是個行家。
「咱還真有幾對兒壓箱底的絕品,配的那叫一個嚴絲合縫,紋路都跟複製粘貼似的。」
「不過是我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老核桃了,不瞞你們說,這幾年我給不少人看過,不過價格一直沒給上。」
喲,黃文新心說這可來著了,哪個同行這麼地道,還給他把老核桃留著。
不會是殼都脆了,露肉那種殘次品吧。
「錢不是問題。我看看。」
哥倆火速從屋子裡拿出來了一對,擱在了掌心大小竹子編的小筐里。
三棱獅子頭,還是異形的,包漿都是棕紅色了,好東西。
孟老大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這一對兒,少說得這個數。」
三千?黃文新皺眉,宰客是這幾個村子民風民俗是吧。
怪不得人家不要呢。
大家都是木頭,我一把算盤兩個月前賣二百一把,你一對核桃要三千??
老三一看黃文新皺眉,清了清嗓子。
「要能都拿走,一對兩百五也能談。」
黃文新被手裡的核桃硌了一下,多少?三百?
黃文新有些僵硬地指了指旁邊的大筐道:「這裡面的核桃,你們多少賣的?」
孟老大眼神有些迷茫。
「八十啊。」
哦,那還行,八十一對,不算賤賣了啊。
說完孟老大補了一句:
「八十一斤。」
黃文新:……
幸虧有第二輛車,不然他只能讓程陽坐車頂上吹風。
這回人員分配十分合理,羅雨薇的車上坐自己人。
顧青雲這輛車,是黃文新,村支書兒子和陳生。
車剛開了沒有十分鐘,黃文新就由衷的佩服這邊的村民,在村村通項目還沒開始發力的年代,這都是怎麼開出來的山路啊。
「停一下,大雲。」
眼看盤山道越來越崎嶇,黃文新叫停了。
想來現在也沒有交警攔路,他無證駕駛應該沒啥問題吧?
下了車黃文新剛走過去,羅雨薇就把車窗搖下來了。
「怎麼不走了?」
「不好走,聽意思前面三十里全是山路,要不換我開?」
他沒見識過羅雨薇的車技,自然是有點信不過。
再一個,他們和大雲從小就皮實,摔打慣了,長途開車也沒啥事,羅雨薇畢竟是個姑娘。
一路國道開過來,進村之後又幫著幹活,除了帶的兩壺水到現在飯都沒吃上。
拿女人當牲口用這種事,黃文新還是干不出來的。
「信不過姐?」
「我爸在香港賭馬。」
黃文新一愣,這上下文搭嗎?
「十二歲那年,我在香港讀女校,我爸輸了個精光,開車帶我出去玩的時候,被追債的打折了一條胳膊一條腿。」
「從那天開始,姐就會開車了。」
黃文新:……
還是你們有錢人玩的花,惹不起。
羅雨薇堅持要自己開,僅有兩輛車的簡易車隊再次出發。
路上黃文新也沒閒著,緊著和硯台村的兩位土著攀談。
以硯台村為例,周圍的兩百來個村子,每年六七月份都有固定的幾個食品公司供應商來收核桃。
有的村食品級的品種不行,從清朝開始就一直往賞玩方向培育。
雖然盤核桃這碼事老祖宗都玩了千八百年了,但是門頭溝這個地方大面積種植核桃樹基本上是打清初開始的。
有個俗語叫:核桃不離手,能活八十九,超過乾隆爺,閻王叫不走。
乾隆皇帝愛玩核桃,清朝八旗子弟紛紛效仿。
門頭溝也算天子近郊,又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老樹。
所以當地村民深諳一個道理:不好吃的核桃,只要好看,也能值點錢。
甚至還有人專門鑽研核雕,做好了往北京城跑一趟,運氣好這半年的嚼用就出來了。
黃文新眼前一亮,門頭溝還是個寶地,一網下去不僅大魚小魚,還能撈到螃蟹。
核雕這個東西,不是核桃的核,準確的說應該叫hu雕。
核桃之外,橄欖,杏核,桃核都行。
後世在盤串風靡全國後,漸漸的在手串上微雕的風潮也是不可擋。
等到黃文新把開青皮,配對子的玩法玩透,官帽雞心蘋果園炒完一遍。
核雕師父還可以再給炒核桃後期衰退的生命力,續上一波。
現在就看能不能找到傳說中的蘋果園核桃樹了。
開到清平村的時候,一行人已經像一頭餓狼。
黃文新這時候也顧不得什麼性價比,豪擲兩百塊錢,在清平村的大戶錢家原地殺雞宰鵝,埋火做飯。
錢家的女人還拿現成的小菜炒了幾盤。
填飽肚子,已經兩點。
讓羅雨薇和顧青雲兩個開車的主力軍留下休息,黃文新帶著文榮,程陽和兩位本地土著去尋訪孟家。
和傳聞中分贓不均一怒之下給老樹刨根了的故事一樣,這孟家就是三兄弟。
括號,活著的就剩仨。
兩個下面的小兒子都去世了。
一個是剛才撒潑打滾的楊嬸的男人,五年前肺癌沒了。
小兒子則是在山裡摸魚,摔了一跤剛好跌破了頭,沒的十分兒戲,甚至媳婦還沒娶上。
清平村最有錢的兩個姓,就是錢和孟。
剛才吃飯的那戶人家,是村支書的弟弟,大磚房玻璃窗,11月中旬的時節,還沒冷透就把火牆燒上了。
孟家則是仗著自己的核桃樹,靠節衣縮食省出來三間大瓦房。
有了硯台村的經驗,黃文新等燒飯的功夫,就已經和村支書打好了招呼。
這會直接到了孟家,外屋兩個漢子正在拿豬毛刷子刷核桃。
今天在家的是老大和老三,老二出去賣果子了。
和硯台村對待核桃的方式不同,明顯這哥倆是懂行的。
他們手邊一筐是今年新下來的核桃,剛剝皮以後,需要把紋理深處的一些灰塵碎屑掃乾淨。
皮殼還是麻的,沒有光澤,這是沒盤的緣故。
只要盤玩個小半年,基本就能呈現出玉化的包漿了。
一筐是已經盤過的核桃,豬毛刷也相對軟和短一些。
玩核桃,七分刷三分盤,不管是什麼狀態,這一步都少不了。
黃文新目光緊盯兄弟倆手裡的圓核桃,比楊嬸的歪把子品相好了不少。
個頭不夠大,估計今年下來的尖貨已經被同行們收走了。
品相卻沒說的,按照蘋果圓賣絕對沒有問題。
「老闆,看核桃?」
其中一個年長些的漢子率先開口,眼神里透著幾分渴望。
這馬上入冬,居然還能有生意上門,孟家老大正是缺錢的時候,巴不得馬上從黃文新的褲兜掏出來揣自己懷裡。
對於孟家兄弟怎麼知道他們一行人的來意,黃文新一點都不意外。
肯定是清平村的村支書通知到戶了。
「是,我聽硯台村的村支書說,咱清平村的核桃那是一絕,特意來瞧瞧。」
漢子爽朗一笑,把手裡的核桃遞過來:
「那您可算來對地方咯,我們家的核桃,打祖上就開始侍弄,年頭久著呢,品相、質地那都是拔尖兒的。」
黃文新接過核桃,上手就知道不一樣。
這時,另一個漢子也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
「您要是誠心要,咱價格好商量。今年雨水足,核桃收成不錯,量管夠。」
黃文新看了一眼兩個筐,搖頭道:「不夠。」
程陽從包里拿來了一把從榮順齋帶出來的遊標卡尺,尺子精準的卡在38cm。
玩核桃有個說法,你穿多大碼鞋,就盤多大的核桃。
如果是8月份的時節,黃文新會把尺寸卡在40,現在38也夠用。
「我只要這麼大往上的,你看看能挑出來幾個?」
「要是有能配對兒的,小點也收。」
倆漢子對視一眼,眼裡閃過一絲光亮。
是個行家。
「咱還真有幾對兒壓箱底的絕品,配的那叫一個嚴絲合縫,紋路都跟複製粘貼似的。」
「不過是我爺爺那輩傳下來的老核桃了,不瞞你們說,這幾年我給不少人看過,不過價格一直沒給上。」
喲,黃文新心說這可來著了,哪個同行這麼地道,還給他把老核桃留著。
不會是殼都脆了,露肉那種殘次品吧。
「錢不是問題。我看看。」
哥倆火速從屋子裡拿出來了一對,擱在了掌心大小竹子編的小筐里。
三棱獅子頭,還是異形的,包漿都是棕紅色了,好東西。
孟老大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這一對兒,少說得這個數。」
三千?黃文新皺眉,宰客是這幾個村子民風民俗是吧。
怪不得人家不要呢。
大家都是木頭,我一把算盤兩個月前賣二百一把,你一對核桃要三千??
老三一看黃文新皺眉,清了清嗓子。
「要能都拿走,一對兩百五也能談。」
黃文新被手裡的核桃硌了一下,多少?三百?
黃文新有些僵硬地指了指旁邊的大筐道:「這裡面的核桃,你們多少賣的?」
孟老大眼神有些迷茫。
「八十啊。」
哦,那還行,八十一對,不算賤賣了啊。
說完孟老大補了一句:
「八十一斤。」
黃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