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護道之爭,凝鍊五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敬道完全沒有想到,這裡面竟還有這麼一層內幕,所謂羅天大醮,實則卻是護道甄選大比。

  玄門正宗、朝廷皇室、羅剎妖國,皆有涉及。

  這回他不僅是漲了見識,內心更是大為驚詫。

  須知當今大啟國運正盛,龍脈皇氣鎮壓八方,各地又有城隍陰司坐鎮,縱使是有妖魔鬼怪,也不敢如此明目張胆的流竄於世,豈不見那魅妖害人,都得倚仗重重手段,千方百計的瞞過陰司。

  而今聽陶玄崇所言,羅剎妖國的妖邪在沿海地帶已然造成了妖患,可想而知,該是何等的恐怖。

  「這般說來,羅剎妖魔當真猖獗如斯!」

  李敬道思量之際,忍不住開口感概一聲。

  「唉!它們能夠渡過汪洋大海犯我疆界,自身修為自是不弱,不僅如此,當中還有邪道妖人與之相互勾結,企圖本末倒置,而這些,才是最令人頭疼的。」

  「對方的實力不容小覷,我玄門弟子要想坐鎮一方,對抗邪魔,首先道行便絕不能比他它們差。」

  「再者,朝廷於沿海妖患之地廣設道正司,以天師府為首,讓我等指派弟子前去坐鎮守護,然而考慮到此事不單單關乎百姓生死存亡,更關乎我玄門正統之興衰榮辱,因此商議過後,最終決定通過大比,由各派之中進行人員篩選。」

  「這一來可以促進各派之間的交流,增強凝聚力,二來降魔護道皆有功德,也算是給後輩弟子一些機會。」

  陶玄崇滔滔不絕,將個中緣由解釋了一番,李敬道聽罷若有所思,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這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單單是妖魔作祟,那麼誰去都無所謂,可涉及到正道邪道之爭,事情就不簡單了,這與天下所有玄門正宗都息息相關,必然得凝聚各派團結起來,扶正祛邪,堅決抵制,以傳承正統。

  若是不以為然,造成的後果將是很可怕的。

  「按照大比的規則,但凡通過護道甄選之人,在丹藥經法等修煉方面,三山祖庭會提供相應的支持,盪魔有功,朝廷也會給予一定的封賞。」

  「自護道之爭創立以來,至今已辦了兩屆,眼下茅山開辦在即的即是第三屆,師兄既然邀請李小道友參與,以你陽神之道行,與他們進行爭鬥沒什麼意義,倘若觀禮評判,倒是恰到好處。」

  陶玄崇望了望一旁的李敬道,頓了一頓。

  「距離大比正式開始還有四日時間,一會到了萬福宮,貧道差人為你安排靜室以供靜修住宿,至於具體流程,住持師兄會告訴你的,畢竟他才是此次大比的主要負責人。」

  李敬道聞言,打個稽首應允下來,道一聲謝。

  想不到一場羅天大醮,竟包含了這麼多的事情,千端萬緒,錯綜複雜,涉及範圍亦是極廣。

  世人只知出家之人只管清修,不問世事,卻不知玄門也是講究忠孝仁信的,並且門派當中就有「忠孝淨明宗」一脈,提倡忠君愛國,孝敬父母,諸如此類,而且這與主張的逍遙自在並不衝突。

  所以玄門與朝廷之間有所交集,並不奇怪。

  回到萬福宮,在陶玄崇的引領之下,李敬道先是面見了道宮住持。

  萬福宮的住持姓張,從年紀上看與陶玄崇相差無己,不過身形要稍微矮一些,左手持念珠,右手持拂塵,頭戴芙蓉冠,氣質渾然,道韻天成。

  當得知李敬道上山還經一事,甚至已修成陽神,得道成仙,眼神中不免多了幾分驚奇。

  陶玄崇將真人吩咐之言與他一說,接著便不再逗留,離了住持袇房,徑直前往藏經樓而去。

  一位仙真親至茅山羅天大醮觀禮,關鍵還是趙老真人出言邀請的,張老住持自是不敢怠慢,當下將本屆護道之爭的流程一五一十告知了一遍。

  除此之外,又為他引見了天師府、閣皂山、清微、東華等門派的高道。

  這些人與他一樣,同為受邀前來觀禮評判之人。

  了解完這些,天色已暗,李敬道跟隨一名道童來到西院一間靜室,今日行程才總算是到此為止。

  盤膝端坐於榻上,李敬道抱元守一,神識感召存想心神,調動法力將道炁揉搓成一團,形成一個約莫拇指般大小的圓形炁團,若有若無。

  炁團毫無神異之處,乃是虛無狀態,肉眼凡胎無法看見,但是其中所蘊含的道韻,難以想像。


  審視著活力四溢的心神,李敬道沉默片刻,打定主意一般,開始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嘗試。

  不需要念動五臟神咒語,只需心念一動,心神便自行運轉起來,調合其餘四髒互為連結,暗合金木水火土五行規律,相生相剋,相輔相成。

  臟腑瑩瑩微光乍現,隨著法力加持凝鍊,一鼓作氣,五大神宮之中,竟是漸漸衍生出五絲屬性各異的微弱炁息,玄妙無比。

  李敬道一喜,正欲將其引導穩固,然而此刻卻是「咻」的一下,五道炁息瞬間散了四道,只餘下一絲「火炁」,也就是心炁,並且亦是在逐步的消散。

  「是我方法不對?還是心神未能成形的緣故?」

  李敬道眉頭微蹙。

  照著之前的行功路線再次嘗試,結果卻是連五炁都生不出來,再沒了一開始那種暢通無阻的感覺。

  他撤了法力,暗自忖度。

  「第一次能夠生出五炁,這說明心神縱然沒能凝鍊成形,但還是可以做到的,終歸是道炁,與心神寶石不可同日而語,至於為什麼留不住,應當是我自己的問題。」

  細細回憶第一次凝鍊成功的過程,李敬道一連又試了幾次,想要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奈何不但毫無所獲,連著五臟之神的狀態也越來越差。

  無奈之下,只得就此作罷。

  「看來想生出五炁,並非那麼容易的事。」

  雖說沒能成功,但他卻並不氣餒,至少心神重聚了,至少第一次他成功了一半,至少他已經明白了那種感覺是怎麼樣的。

  後面的日子還長,倒也不必急於一時。

  不再糾結五炁的衍生,轉而將心思放到六大神通的修煉之上,李敬道閉目冥思,感召陽神。

  不知不覺,天色方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