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息心息災,事了而去
李敬道自認算不上大慈大悲,相反他是有些利己的,與常人不同的是,他不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損害別人的利益,主打一個隨性自然。
異類修行萬般不易,這虎精原本又心存善念,奈何因為外界因素干擾,造成了心境有所變化。
與其任由它誤入歧途,倒不如拉它一把。
虎精靜靜聽完李敬道的說教,此刻站立原地埋頭不語,腦海一番思索之下,忽覺得茅塞頓開。
它能修煉到這個境界,自身智慧肯定不會太低,李敬道說的通俗易懂,稍一思量便能明白。
「原來是定數如此麼?竟是這樣?」
他虎目一轉,直直盯向遠處的那株黃精,但見靈韻纏繞之間,莖葉青翠如玉,覆蓋了一大片區域。
兩百年了,整整兩百年了。
在沒發現這株黃精之前,它其實已經有兩百年的道行,當時的它哪兒有這麼多想法,只知每日吸取天精地靈凝鍊內丹,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可之後呢?
有了寶藥,心思就多了起來,不僅修行不再如以前那般順暢迅速,心性也隱隱受到了影響,這難道只是偶然?
「修仙本是與天爭法,逆天而行,結果雖好,過程卻萬般艱辛,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道消,你所謂之緣法,未必不是你的劫難。」
「貧道如此說,你可能明白?」
虎精愣了愣神,望著眼前這個比自己要矮一頭的瘦弱道人,聽著他口中所述,一時不知所措。
想想這段時日因為此物,攪得自己不得安寧,今日更是險些喪命,要不是蓮丫頭及時出面求情,可能真就不明不白的死了,這些又果真只是巧合?
或許,真的是天理不容,劫數當頭。
「定數!劫難!我……我該怎麼做?」
虎精頓了一頓。
「先……先生,還請先生教我。」
它竟是也跟著余淑蓮稱呼他為先生了。
李敬道神色莊重正視著它,緩緩說出兩個字。
「息心。」
「息心?」
虎精不解。
「息心即是息災。」
「息滅惡行,排除俗念,不要再執著於藉助黃精化形,不管你怎麼處理,總之切莫再讓它現身人前,如此絕了他人的念想,方為避禍之道。」
所有的事端,全因這株寶藥而起,可以說它就是禍根,別人得不到不會善罷甘休,它繼續守著難免與人衝突,徒增殺孽,此乃兩相其害之道。
故而欲想徹底解決此事,唯有從根源上下手。
李敬道一番話了,虎精此時雙目低垂,愣在原地一動不動,怔怔出神,口中只是喃喃低語。
「息心即是息災,息心即是息災……」
沉吟片刻,虎精雙眸驟然一亮,似乎有所感悟,又好似下定了某種決心,面向李敬道開口說道。
「我懂了,多謝先生指點迷津。」
李敬道料想它也應該懂了,當下點了點頭。
「既然懂得了道理,自然也該懂得怎麼去做,其他的貧道就不多言了,只希望你不要再傷及無辜,哪怕事出有因,但是妄造殺孽終不可取。」
余淑蓮在一旁聽著李敬道對虎姐姐的引導,又見虎姐姐完全放下了芥蒂,敞開心扉,虛心請教乃至接受先生的教誨,也是從心底里感到高興。
「太好了,我就說李先生不是壞人嘛,雖然開始是有些誤會,可後來既賜下丹藥,又指點避禍之道,可見真是位有道高人。」
「嗯!眼下虎姐姐脫險有望,我也總算是能安心回家了。」
虎精打量著她,不由心生愧疚。
「蓮丫頭,這段日子苦了你了。」
余淑蓮搖了搖頭,張開雙臂趴在它身上。
「不苦不苦,這是應該的。」
李敬道望著這溫馨愜意的一幕,內心悠然。
天佑山的虎患不是一天兩天了,周遭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難以安寧,而今虎患得以平息,事情得到解決,他來這兒的目的才算是真正達到了。
……
天佑鎮,余府。
傳言葬身虎口半個月的三小姐,兩天前忽然重回家門,這個消息不僅讓余府上下炸了鍋,更是傳遍了大半個天佑鎮,不少人震撼之餘,借著道賀的由頭紛紛上門一探究竟,以滿足心中好奇。
當是時,余府門口,轎子三三兩兩停了不少。
「五柳巷盧員外遞貼到訪,恭賀餘三小姐劫後餘生,奉上南玉齋青絲綢五匹、白玉鐲一對。」
「福隆茶肆劉掌柜遞貼到訪,恭賀餘三小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奉上西湖龍井茶葉一斤。」
「濟仁堂王公子到訪……」
迎客廳里,足足到訪了十餘人,既有本地高鄰,也有摯友鄉紳,齊聚一處議論紛紛,熱鬧非凡。
「餘三小姐虎口歸來,這事兒可真夠稀奇的。」
「是啊,一個小姑娘流落深山,半個月不見蹤影,就是餓也得餓死了,能活下來真是奇蹟。」
「哎,我聽說她是被一個雲遊道人給救回來的,連同著天佑山的虎患也給清了,乖乖,該說不說,這道士著實厲害呀!」
幾人說著說著,話題便扯到了李敬道身上。
「說的是,話說前天他們回來的時候我還看到過,那道士真箇仙風道骨,的確像個有本事的,我這次來,就是想請他過府幫忙看看風水呢!」
「哦?這倒巧了,我也是專程請他來的。」
「那個……卻說余老兄怎麼還不出來?」
一干人等各懷鬼胎,各有各的計較。
與此同時,天佑鎮外的官道旁,李敬道已然準備啟程上路。
余淑蓮面有不舍,身邊跟著陪同丫鬟,立於道路一側眼巴巴的望著他。
「先生當真要走?多住幾日吧!」
自天佑山中解了虎姐姐之危,了了她一樁心愿,再加上回來後的這兩天,為其傳道解惑,指點藥理,一番相處下來,余淑蓮早已將他當做前輩明師一般,發自內心的敬重。
此際忽然分別,怎能不讓她心生感傷!
「慈悲慈悲,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何況府上的情況姑娘也看到了,貧道若是再留下去,只怕早晚不得清靜了。」
「那……那我叫我爹閉門謝客?」
余淑蓮尚有期許。
「大可不必,明知客人上門主家卻閉門不見,未免於禮不合。」
「說起來,貧道倒是真有些沒有想到,淑蓮姑娘年紀雖輕,卻已是精通岐黃之術的一地名醫,懸壺濟世,造福一方,可謂功德無量矣!」
李敬道捋了捋鬍鬚,面色和藹,說罷雙手抱拳打了個稽首,口誦一句:「福生無量天尊。」
異類修行萬般不易,這虎精原本又心存善念,奈何因為外界因素干擾,造成了心境有所變化。
與其任由它誤入歧途,倒不如拉它一把。
虎精靜靜聽完李敬道的說教,此刻站立原地埋頭不語,腦海一番思索之下,忽覺得茅塞頓開。
它能修煉到這個境界,自身智慧肯定不會太低,李敬道說的通俗易懂,稍一思量便能明白。
「原來是定數如此麼?竟是這樣?」
他虎目一轉,直直盯向遠處的那株黃精,但見靈韻纏繞之間,莖葉青翠如玉,覆蓋了一大片區域。
兩百年了,整整兩百年了。
在沒發現這株黃精之前,它其實已經有兩百年的道行,當時的它哪兒有這麼多想法,只知每日吸取天精地靈凝鍊內丹,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可之後呢?
有了寶藥,心思就多了起來,不僅修行不再如以前那般順暢迅速,心性也隱隱受到了影響,這難道只是偶然?
「修仙本是與天爭法,逆天而行,結果雖好,過程卻萬般艱辛,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道消,你所謂之緣法,未必不是你的劫難。」
「貧道如此說,你可能明白?」
虎精愣了愣神,望著眼前這個比自己要矮一頭的瘦弱道人,聽著他口中所述,一時不知所措。
想想這段時日因為此物,攪得自己不得安寧,今日更是險些喪命,要不是蓮丫頭及時出面求情,可能真就不明不白的死了,這些又果真只是巧合?
或許,真的是天理不容,劫數當頭。
「定數!劫難!我……我該怎麼做?」
虎精頓了一頓。
「先……先生,還請先生教我。」
它竟是也跟著余淑蓮稱呼他為先生了。
李敬道神色莊重正視著它,緩緩說出兩個字。
「息心。」
「息心?」
虎精不解。
「息心即是息災。」
「息滅惡行,排除俗念,不要再執著於藉助黃精化形,不管你怎麼處理,總之切莫再讓它現身人前,如此絕了他人的念想,方為避禍之道。」
所有的事端,全因這株寶藥而起,可以說它就是禍根,別人得不到不會善罷甘休,它繼續守著難免與人衝突,徒增殺孽,此乃兩相其害之道。
故而欲想徹底解決此事,唯有從根源上下手。
李敬道一番話了,虎精此時雙目低垂,愣在原地一動不動,怔怔出神,口中只是喃喃低語。
「息心即是息災,息心即是息災……」
沉吟片刻,虎精雙眸驟然一亮,似乎有所感悟,又好似下定了某種決心,面向李敬道開口說道。
「我懂了,多謝先生指點迷津。」
李敬道料想它也應該懂了,當下點了點頭。
「既然懂得了道理,自然也該懂得怎麼去做,其他的貧道就不多言了,只希望你不要再傷及無辜,哪怕事出有因,但是妄造殺孽終不可取。」
余淑蓮在一旁聽著李敬道對虎姐姐的引導,又見虎姐姐完全放下了芥蒂,敞開心扉,虛心請教乃至接受先生的教誨,也是從心底里感到高興。
「太好了,我就說李先生不是壞人嘛,雖然開始是有些誤會,可後來既賜下丹藥,又指點避禍之道,可見真是位有道高人。」
「嗯!眼下虎姐姐脫險有望,我也總算是能安心回家了。」
虎精打量著她,不由心生愧疚。
「蓮丫頭,這段日子苦了你了。」
余淑蓮搖了搖頭,張開雙臂趴在它身上。
「不苦不苦,這是應該的。」
李敬道望著這溫馨愜意的一幕,內心悠然。
天佑山的虎患不是一天兩天了,周遭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難以安寧,而今虎患得以平息,事情得到解決,他來這兒的目的才算是真正達到了。
……
天佑鎮,余府。
傳言葬身虎口半個月的三小姐,兩天前忽然重回家門,這個消息不僅讓余府上下炸了鍋,更是傳遍了大半個天佑鎮,不少人震撼之餘,借著道賀的由頭紛紛上門一探究竟,以滿足心中好奇。
當是時,余府門口,轎子三三兩兩停了不少。
「五柳巷盧員外遞貼到訪,恭賀餘三小姐劫後餘生,奉上南玉齋青絲綢五匹、白玉鐲一對。」
「福隆茶肆劉掌柜遞貼到訪,恭賀餘三小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奉上西湖龍井茶葉一斤。」
「濟仁堂王公子到訪……」
迎客廳里,足足到訪了十餘人,既有本地高鄰,也有摯友鄉紳,齊聚一處議論紛紛,熱鬧非凡。
「餘三小姐虎口歸來,這事兒可真夠稀奇的。」
「是啊,一個小姑娘流落深山,半個月不見蹤影,就是餓也得餓死了,能活下來真是奇蹟。」
「哎,我聽說她是被一個雲遊道人給救回來的,連同著天佑山的虎患也給清了,乖乖,該說不說,這道士著實厲害呀!」
幾人說著說著,話題便扯到了李敬道身上。
「說的是,話說前天他們回來的時候我還看到過,那道士真箇仙風道骨,的確像個有本事的,我這次來,就是想請他過府幫忙看看風水呢!」
「哦?這倒巧了,我也是專程請他來的。」
「那個……卻說余老兄怎麼還不出來?」
一干人等各懷鬼胎,各有各的計較。
與此同時,天佑鎮外的官道旁,李敬道已然準備啟程上路。
余淑蓮面有不舍,身邊跟著陪同丫鬟,立於道路一側眼巴巴的望著他。
「先生當真要走?多住幾日吧!」
自天佑山中解了虎姐姐之危,了了她一樁心愿,再加上回來後的這兩天,為其傳道解惑,指點藥理,一番相處下來,余淑蓮早已將他當做前輩明師一般,發自內心的敬重。
此際忽然分別,怎能不讓她心生感傷!
「慈悲慈悲,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何況府上的情況姑娘也看到了,貧道若是再留下去,只怕早晚不得清靜了。」
「那……那我叫我爹閉門謝客?」
余淑蓮尚有期許。
「大可不必,明知客人上門主家卻閉門不見,未免於禮不合。」
「說起來,貧道倒是真有些沒有想到,淑蓮姑娘年紀雖輕,卻已是精通岐黃之術的一地名醫,懸壺濟世,造福一方,可謂功德無量矣!」
李敬道捋了捋鬍鬚,面色和藹,說罷雙手抱拳打了個稽首,口誦一句:「福生無量天尊。」